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 為什麼他毫無作為呢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8-24)3

    還不知道: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從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開始算起,一直到孫權病死為止。他在二十九的時間裏麵,先後熬死了曹丕、諸葛亮、蔣琬、司馬懿等與他同輩的當世之英傑,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孫淵這些比他晚一輩的人。說他是三國時期之一能熬,實至名歸。

    但是在這二十九年中。孫權卻幾乎沒有什麼作為,這與他早期的銳意進取,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人很難理解。這裏就對孫權在曹操和劉備死後,他的所作所為,以及他的心裏想法做一個陳述總結。說說孫權晚年的那點事。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 為什麼他毫無作為呢

    公元219年,孫權幹了一件確定了三國鼎立的大事——偷襲荊州。

    這是他一輩子幹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輩子幹的最失敗的一件事。

    說他成功,是因為孫權在多次謀求淮南合肥失利後,他的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與曹魏的實力差距是巨大的。東吳不應該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荊州,徐圖自保。於是,在此之後,他派兵偷襲荊州,重錘了劉備的上升勢頭。並且他不再以謀求曹魏的土地為自己的之一訴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財貨為主要目標,力圖縮小自己與曹操的差距。

    從後來的結果來看,孫權很成功。因為東吳的地盤和人口都擴大了一倍,而劉備對東吳的壓力也銳減。

    但是,讓孫權沒想到的是。曹魏方麵對劉備根本看不上。之前關羽在荊州時,魏國還派重兵防著關羽。等於關羽替孫權分擔了一部分的壓力。然而當關羽被孫權殺死後,魏國的壓力就全部壓倒東吳身上了。

    夷陵大戰之後,曹丕以孫權對自己不恭敬為借口,迅速調集了曹仁、張遼、張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幹曹魏大將征討東吳。這一戰下來,曹魏和東吳都是精銳盡出,動用的總兵力比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要多。雙方大戰六個月,最終以曹魏退兵收場。

    這一戰,曹魏用事實證明了一件事:雖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國對蜀漢沒興趣。曹丕的眼裏隻有孫權這一個對手。如果蜀漢忍著不出兵,孫權隻能自己單挑曹魏。

    孫權瞬間傻眼了……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 為什麼他毫無作為呢

    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劉備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孫權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後,他迅速與蜀漢複通了關係。雙方締結同盟,關係恢複到了呂蒙偷襲荊州之前。在此之後,一直到蜀漢滅亡前夕,孫權都沒有再動過蜀漢的心思。

    也就是說,不是他沒想過滅蜀,而是他不敢滅蜀。他怕自己滅蜀時,曹丕會揍他。

    既然攻蜀已經不可能了,孫權就隻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孫權打不贏曹丕,他之前已經吃過幾次大虧。如果沒有劉備幫他分擔壓力,他根本不敢挑釁魏國。

    所以,孫權也就隻能放棄擴張的想法。專心處理東吳的內部問題。

    什麼問題呢?主要是兩方麵。

    之一,孫權自己的名分問題;

    第二,東吳內部的叛亂勢力;

    所謂名分,就是孫權當時對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劉禪都是皇帝,隻有他是吳王。而他的吳王還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說,東吳名義上是曹魏的藩屬國。但是公元222年時,東吳已經與曹魏翻臉,這個藩屬地位已經名存實亡了。所以孫權需要自己給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劉備那樣,自己給自己編一個稱帝的理由。否則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

    而東吳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東吳內部的士族問題和反對孫權的叛亂分子。這些人的力量太強大,孫權一時半會解決不了。他需要時間來消化新占領的荊州和交州,也需要時間緩和自己與士族的關係,更需要時間去消滅江東的山越人。

    於是這麼一拖,孫權也就有五年時間沒有對外發動大規模的擴張。

    到了公元228年,孫權見時機成熟,便來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魴詐降,引誘魏軍進入他在石亭設好的伏擊圈。這一戰,即曆史上的石亭之戰,也叫“周魴斷發賺曹休”。

    當時的魏國揚州都督曹休中計,率兵深入吳國境內。吳軍九萬,魏軍十萬,結果魏軍被東吳打的屁滾尿流,連曹休的老命都差點丟了。所幸是後來魏軍的增援趕到,魏軍才沒有被吳軍全殲。

    諸葛亮在聽說孫權主動出擊後,也迅速調了三萬蜀軍,以強行軍的速度,在一月之內北上陳倉,攻打陳倉關,減輕孫權的壓力(第二次北伐)。然而東吳接下來的行為卻讓諸葛亮失望了。孫權見魏軍增援後,立即下令退兵。讓諸葛亮空歡喜了一場。

    一年後,孫權憑借石亭大戰的威望,在建業稱帝。(這是他發動石亭大戰的原因)

    在此之後,東吳與曹魏又有四年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 為什麼他毫無作為呢

    一直到公元233年,諸葛亮決定第五次北伐魏國時(也是最後一次),孫權才再次出兵。這一次是諸葛亮挑的頭,孫權認為諸葛亮的建議可行,便積極響應了蜀漢的行動。

    結果,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馬懿熬死。孫權在前期風風火火了一把,後期見戰局朝著不利的方向發展,他就趕緊退兵了。

    而他這次退兵,他把臉都丟光了。

    當時,魏明帝曹叡對大臣說:這次蜀吳來犯我大魏,諸葛亮才是勝敗的關鍵,渭水一戰隻許勝,不許敗!我不管司馬懿怎麼打,哪怕是丟人現眼也無所謂,隻要能打退諸葛亮即可。否則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孫權那個鼠輩,隻要我親自帶兵去討伐,孫權膽小鬼肯定要跑路。因為我已經看穿他的尿性了。

    然而,曹叡居然還是高看了孫權。他本以為自己到前線後,孫權就會跑。結果,魏軍主力離前線還有數百裏時,孫權聽說曹叡親征,連照麵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風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親禦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裏,權遁走,議、韶等亦退。——《三國誌·魏明帝本紀》

    這就是孫權的德性,也難怪曹叡會笑他膽小如鼠。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 為什麼他毫無作為呢

    可能有人會問,孫權與曹丕同輩,他被曹叡這個晚輩小兒這麼欺負,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孫權他不忍氣吞聲能怎麼辦?自己造的孽,隻能自己還。

    三足鼎立的局勢早已穩定,蜀漢不能打,魏國又不打蜀漢。東吳就那麼大,他的實力隻有魏國的一半。實力懸殊太大,他確實是打不贏。

    為了繞過曹魏擴充實力,孫權還曾經派衛溫和諸葛直帶一萬士兵去台灣搶人口,可帶回來的蠻夷還沒有損失的人多,氣得孫權把衛溫、諸葛直給砍了。

    為了繞過曹魏擴充實力,孫權還曾經向遼東霸主公孫淵暗送秋波,派了一萬士兵去遼東幫助公孫淵。結果使者被公孫淵斬殺,一萬兵也被繳械。差點把孫權氣瘋了,急得他要千裏奔海去征討遼東。

    擴充不了實力,孫權也沒有辦法。先前他與曹操打過多次,也與張遼、滿寵這些魏國的大將打過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贏,失敗的教訓太多了。他隻能忍。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 為什麼他毫無作為呢

    後來,諸葛亮病死。蜀漢方麵的新任總經理蔣琬聯絡孫權,希望聯合北伐。結果孫權還瞧不上蔣琬,不願意搭理他。對合作北伐的提議一拖再拖。

    再後來,遼東霸主公孫淵被司馬懿斬殺,東吳徹底失去了從東北購買戰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個盟友。此時的孫權,隻剩蜀漢這一個獨苗夥伴了。

    他瞧不起蜀漢,又沒有任何的盟友,隻能就這麼忍氣吞聲,不再對曹魏動武了。

    外事諸多不利,家裏又禍事連連。

    孫權六十歲時,太子孫登去世。孫權立了新太子孫和,但他又寵愛魯王孫霸,導致東吳內部二宮之爭。沒過多久,親密戰友諸葛瑾也去世了。孫權腦神經抽風,開始與天鬥與地鬥,與吳國全國鬥!

    為了避免自己死後士族擅權,孫權在太子孫登病死三年後,派人去罵陸遜,罵的陸遜最後憂憤而死。

    又過了五年,孫權腦子又開始抽風。他先是廢了太子孫和,接著又賜死魯王孫霸。改立年僅七歲的幼子孫亮為太子。

    到他六十九歲時,他把巨能熬的司馬懿也熬死了,成為漢末三國的那批群雄中,僅剩的一個獨苗。但是這時孫權也已經中風,離咽氣也不遠了。

    公元252年,孫權七十歲。駕崩。

    縱觀孫權這一生,他的輝煌是偷襲荊州,他的上升轉折點也是偷襲荊州。當劉備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後,蜀漢就殘廢了。沒有蜀漢的從旁牽製,光靠孫權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動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

    一個連合肥都打不下來的人,還能對他抱有過多的期望麼?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 為什麼他毫無作為呢

    不過,東吳的外戰不利,也不能都賴到孫權一個人的頭上。當時是士族社會,是一個需要九品中正製的時代。蜀漢和東吳卻都不搞這一套。這就導致了吳蜀兩國很嚴重的國內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吳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國論,盼望“魏國鬼子”來“解放”自己。

    這三天兩頭的有人造謠,搞得人心惶惶,仗還怎麼打?

    後來的人就對當時東吳軍隊有過評價:吳軍不是沒有戰鬥力,但就是沒有凝聚力。東吳的豪族對開疆擴土的積極性不高,不想陪孫權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這個問題反過來想,也證明吳軍是一支守土責任感很強的軍隊,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夠堅決地抵禦侵犯之敵。

    也就是說,東吳軍隊在保家衛國這方麵表現得很出色。但是開疆擴土時,就隻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了。

    孫權他在位時,憑借他的威望,還能處理好東吳的三大派係的關係(淮泗將領、流亡北士和江東士族)。讓東吳政權在曹魏的壓力下,苟延殘喘。

    但是,東吳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彌合的矛盾。這樣,也就不可能給孫權有作為的條件和空間了。

    所以,為什麼孫權在劉備和曹操去世後,毫無作為呢?歸根到底來說,就是當時的東吳政權不支持孫權的銳意進取。英雄人物,並不是能改變曆史軌跡的人,因為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個人無法改變的。這一點,不僅僅是針對孫權一個人,同樣也適用在劉備和曹操身上。

    並且,孫權也算不上是一個能打仗的人。不說跟曹操和劉備比,他跟同輩的諸葛亮和司馬懿也有差距。孫權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確立天下三分後,他對開疆擴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製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8/80325.html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在幹什麼呢 為什麼他毫無作為呢” 的相關文章

    曆史上的劉備是什麼樣的 劉備是好人嗎

    曆史上的劉備是什麼樣的 劉備是好人嗎

    對正史中,劉備是怎樣的一個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如果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曹操在三國曆史中的注腳,那麼他的老對手也就是一生之敵的劉備,形象則會顯得沒有那麼出彩,當然這中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源於劉備這個角色本身的多麵性。實事求是地講,在正史中的劉備和在野史以...

    朱祁鈺直接越過了太子朱見深成為皇帝,是為何?

    朱祁鈺直接越過了太子朱見深成為皇帝,是為何?

    朱祁鈺,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明英宗被俘。瓦剌“奇貨可居”,用明英宗要挾明朝,想從明朝撈到極大的好處。當時於謙等大臣為了不受瓦剌的要挾,準備另立皇帝。另立皇帝,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就算另立皇帝,照一般的情況,...

    荀組:西晉時期大臣,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荀組:西晉時期大臣,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荀組(257年—322年12月6日),字泰章(《晉書》作大章,大字在當時常作為泰字的簡寫,當以墓誌為正),潁川潁陰人,西晉大臣。東漢司空荀爽玄孫,司徒荀勖第三子,司空荀藩之弟。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夷雅有才識,深得太尉王衍稱讚,薦為司徒左西屬、補太子舍人。曆任左...

    曆史上紀曉嵐在嘉慶登基掌權之後,是什麼下場?

    曆史上紀曉嵐在嘉慶登基掌權之後,是什麼下場?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駕崩。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紀曉嵐與和珅都是乾隆身邊的寵臣,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去世後,嘉慶卻立刻賜死了和珅,那麼,紀曉嵐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其實,紀曉嵐與和珅完全是不一樣的兩種臣子。1754年,才華橫溢的紀曉嵐31歲高中甲戌科進士,從此進入仕途。紀曉嵐最...

    韓信打仗那麼厲害 最後為何會死在女人手裏

    韓信打仗那麼厲害 最後為何會死在女人手裏

    對韓信在戰場上百戰百勝,為何卻折在女人手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昔日,淮陰侯韓信在戰場上,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初次獨自帶兵,便好似不費吹灰之力一般,直接滅了魏國,生擒了魏國國王魏王豹,還為劉邦帶回一個薄姓女人,薄姓女人後來為劉邦生下了漢文帝。接著,韓信又帶兵滅了代國...

    李世民和楊廣有沒有血緣關係 李世民為何不傳位給李恪

    李世民和楊廣有沒有血緣關係 李世民為何不傳位給李恪

    李世民和楊廣有血緣關係嗎?為什麼李世民不肯傳位給楊妃子李恪?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李世民和楊廣,是表叔侄的關係。當時有個世家姓獨孤,有兩個出色的女兒,一個嫁給了李家,一個嫁給了楊家。楊家的這個生了兒子叫楊廣,諡號隋煬帝;李家的這個有個孫子叫李世民...

    羅汝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羅汝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羅汝才,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別號曹操。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上半年,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的李自成,在起義軍內部來了次大清洗。不少不願意完全成為李自成部下的起義軍將領被幹掉,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自號“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的羅汝才。在當時,...

    明朝後宮中的妃子和皇後中 她們為何大多數都是平民

    明朝後宮中的妃子和皇後中 她們為何大多數都是平民

    還不知道:明朝後妃為何大多出身平民?不需要政治聯姻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皇帝是中國曆史上權威最高的人物,作為皇帝的嬪妃也應該有一定的家世襯托,比如唐太宗的長孫皇後、宋仁宗的曹皇後都是有著極高的家世。但是仔細看中國曆史就可以發現,明朝的後妃甚至皇後的出身其實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