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410mm炮炮身的製造順序

    中國曆史2個月前 (03-28)16

    410mm炮炮身的製造順序

    這一係列410mm炮的製造過程的插圖,是根據舊海軍兵學校使用的1934年度『造砲參考書』中記載的內容而重製的。 *** 原圖的目的大概是吳海軍工廠為了啟蒙一般市民。

    繪圖=小貫健太郎

    總共需要使用115噸原料,包括純銑鐵44噸、上等鋼材屑33噸,鎳鉻等2噸,用於鋼渣的調整、脫碳、脫酸的石灰、鐵礦石、鐵錳等36噸,通過平爐煉鋼法(西門子-馬丁煉鋼法)鑄造鎳鉻鋼的鋼塊(鑄錠)。

    一、鋼塊鑄造

    炮身有由單層鋼筒組成的單壁炮、兩層以上鋼筒嵌合而成的筒緊炮,以及在筒緊炮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粗材上纏繞鋼線的絲緊炮等。這些炮身通過燒結法、打入法、賦予鋼線張力法、自緊法(水壓加壓法)等方式對炮身內側賦予壓縮力是近年的傾向。本圖表示的是410mm絲緊炮的製造順序,圖示的粗材是以第二層鋼筒為例。

    鋼塊 700℃

    加熱鋼塊(鑄錠),用水壓機壓縮鍛造,使晶粒變得細微均質,同時進行形狀的成型(鍛造)。之後進行退火,使鋼塊處於穩定的狀態。

    二、加熱

    三、鋼塊初鍛造

    四、鋼塊退火

    將粗煆的鋼塊兩端切斷,用穿孔機在中心開孔後,再次加熱,轉為精煆。

    五、切斷鋼塊兩端

    六、鋼塊穿孔

    七、加熱

    將加熱後的鋼塊放入水壓機,成型成為第二層鋼筒後,再次回火,用大型車床加工外形,然後用削腔機(機床)加工鋼筒內部。

    八、鋼塊精煆

    九、鍛造材料退火

    十、鍛造材料外部粗削工事

    十一、鍛造材料內部粗削工事

    完成粗加工後,再經過加熱後用油淬火,淬火後使粗材硬化。接著為了給原本硬而脆的性質賦予韌性(賦予延展性),而再次回火。之後經過材料試驗,對外部、內部進行精加工,完成第二層鋼筒。

    十二、加熱

    十三、鍛造材料油淬火

    十四、鍛造材料回火

    十五、材料試驗

    回火後,進行牽引的彈性限度、緊張力延伸率、截麵收縮率、彎曲、衝擊、硬度等物理試驗,合格後成為16那樣的粗材。

    十六、粗材

    在組裝坑中將重約5噸的之一層鋼筒(內筒)放下,小心地打入第二層鋼筒中。再進行鋼線(與鋼琴線相同的鎳鉻鋼)的纏繞工事(鋼線長度約比300km短)。再次將之一二層鋼筒轉入坑中,通過燒結法,加熱氣體膨脹,使炮口炮尾的鋼套嵌合起來。

    十七、粗材內部精加工工事

    十八、粗材外部精加工工事

    十九、在第二層鋼筒中打入之一層鋼筒

    二十、鋼線纏繞工事

    二十一、炮口鋼套的燒結作業

    二十二、炮尾鋼套的燒結

    對於已經完成四層鋼筒、鋼套組裝的炮身,將使用大型車床和削腔機進行內外部的最後加工,最後再進行切割膛線的工事。然後安裝尾栓,炮身就完成了。

    二十三、外部精加工工事

    二十四、筒中精加工工事

    二十五、膛線工事

    二十六、完成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3/589015.html

    “410mm炮炮身的製造順序”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