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王莽篡漢被所有人支持,為什麼最後支持者又倒戈相向?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10-16)2

王莽篡漢被所有人支持,為什麼最後支持者又倒戈相向?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一、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求賢良。

彼時,竇太後已經去世一年,放眼天下,再也沒有人能阻擋少年天子的野心。

46歲的董仲舒受到推薦,可以當麵向漢武帝講述自己的主張。他們先後聊了三次,賓主盡歡。

這幾次談話的內容就是《舉賢良對策》。

其中有一項很重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一年是儒家元年。

從此以後,儒生走上帝國的舞台,開啟一係列酷炫的表演,一直到2000年後都霸占C位。

在漢武帝的計劃中,儒生隻是理論工作者。

用文章為皇權加持、到地方去宣傳朝廷恩德、然後用儒學教化百姓,讓大漢帝國呈現一片和睦氣象就好。

換句話說,他們隻是軟件和APP。

至於治國的硬件操作,那是功臣、軍人、文法吏等職業人員的工作。職業沒有高低貴賤,隻有分工不同,對吧。

可儒生們不是這麼想的,他們覺得:

周朝才是夢幻天堂,那時的一切都是所有人共同所有,沒有貧富差距、沒有不公現象、沒有。。。。。。什麼陰暗麵都不存在。

對於這種想法,軍人和酷吏都嗤之以鼻,視之為腦殘。

可儒家就是有市場,畢竟雞湯最養人。

在漢武帝去世後,大漢帝國的主線就是文法吏和儒生的鬥爭史,兩條路線一直鬥了百年。

直到王莽篡位,儒生獲得全勝。

勝利,也是終結。

王莽篡漢被所有人支持,為什麼最後支持者又倒戈相向?

二、

儒家想要崛起,有很長的路要走。

公元前81年,霍光以漢昭帝的名義,召集60多名賢良文學來長安,對漢武帝時期的政策進行了一次大討論。

“賢良文學”主張縮小 *** 的規模,放棄鹽、鐵等壟斷行業,重農抑商讓利於民,再次實現文景盛世。

桑弘羊實名反對。

他認為 *** 應該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用強製手段調節社會需求,最終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雙方在小小的會議室裏互不相讓,從2月一直撕逼到7月,“賢良文學”才取得勝利。

最終,大漢帝國廢除了酒類專賣和關內鐵官,第二年,桑弘羊也因謀反罪被霍光處死。

在60多名賢良文學中,有一位學者叫桓寬。

他回家後,把會議的過程和結論都整理成一本書,起名叫《鹽鐵論》。

不論是會議還是《鹽鐵論》,表麵上討論的是經濟問題,但背後卻是意識形態的爭論。

桑弘羊是法家,賢良文學是儒家。

他們爭論的焦點遠遠不止眼前的政策,而是大漢帝國以後的指導權,理論、財富、權力、人事。。。。。。的命運,都將取決於這次會議。

這場博弈太大了。

最終法家失敗,儒家取得空前的勝利。

不過法家和文吏的傳統勢力很龐大,“鹽鐵會議”後儒家隻是平分半壁江山,想要一統天下,還需要機遇。

他們的機遇來自幾十年後的皇帝父子。

漢宣帝其實是漢武帝、桑弘羊一脈,他重用酷吏、打擊豪強、加強朝廷權威,締造了大漢最後的輝煌時期。

可太子卻是標準的儒家學子。

太子對漢宣帝說:“老爸,你的做法太殘酷了,不如用儒生吧,以仁義教化天下多好。”

漢宣帝一聽就知道完犢子了。漢朝的製度是霸王道雜之,也就是一手麵包一手鋼刀,聽話的吃麵包,不聽話的吃鋼刀。

可這個敗家子想做溫情脈脈的和事佬:

“哎,亂我家者,太子也。”

他本來想廢掉太子,但一想到曾經和皇後走過的艱苦歲月,還是下不了決心,聽天由命吧。

太子登基後,就是漢元帝。

在漢元帝的領導下,儒家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儒生認為漢朝雖然強大,但不夠完美,他們強調個人道德的力量,反對 *** 對社會的過度控製,他們希望把 *** 改造成周朝的模樣。

雖然是腦補出來的周朝盛世。

但是法家官吏的勢力始終存在,他們敢做敢為,不在乎任何道德的束縛,隻根據法律的標準行事。

他們從不談理想,隻做實事。

按道理說,儒生是很難和法家對抗的,畢竟沒有武器嘛,可帝國的民間社會提供了最廣闊的市場。

那些年土地兼並嚴重,農民耕種一點點田地,本來收入就不多,卻要拿出一半來交稅,再拿出來年的種子,就剩下一點糧食。

吃個屁。

而占據大片田地的豪族,卻有免稅的特權。

朝廷官員窮奢極欲、地方官員隻知盤剝,外戚、貴族沒有前輩的本事,依然霸占朝堂。

學子如果不行賄、巴結,基本沒有入仕渠道。

除了既得利益集團,所有人都希望有一場變革,來改變現有的一切。

此時,不論是理論、理想還是操作手冊,儒家的一切都特別迷人,所有人都覺得他們是世界的燈塔。

儒家即將一統天下,隻缺一個領袖。

此時,王莽迎麵走來。

王莽篡漢被所有人支持,為什麼最後支持者又倒戈相向?

三、

王莽出身於帝國最有權勢的家族。

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後,按照漢朝傳統,皇太後將享有巨大權威。

於是,王政君在漢元帝去世後,提拔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其他6個兄弟都被封侯,就連同母異父的弟弟,也做了水衡都尉。

王氏家族之富貴震動天下。

雖然王莽的父親去世早,沒有趕上這一波紅利,但出生在這個家族,本身就是巨大的勝利。

更何況,他還是一個標準的儒教徒。

從小,王莽就跟隨名師學習《論語》,學術水平相當高,當一個大學教授或者長江學者基本不在話下。

他的哥哥早逝,留下妻子和遺腹子。

王莽謹記“兄友弟恭”的教訓,全部接過來,親自撫養寡嫂和侄子,很快就成為青年道德楷模。

到叔伯家做客時也恭敬有加, *** 隻坐沙發的一半、喝酒碰杯一定要放到更底下、出門會一直退出去。。。。。。懂禮貌的一塌糊塗。

不要以為很容易。

明明有權有勢可以飛揚跋扈,卻偏偏用最嚴格的姿態要求自己,怎麼可能不讓人產生好感。

王思聰稍微謙遜一點,就能博取很多人的好感,何況是大漢之一家族的王莽。

人窮的時候,自律不算什麼,當他有資本的時候依然自律,才是更大的本事,也最讓人崇拜。

那些年,王莽是國民偶像。

明明已經封侯,有了固定的豐厚收入,全家卻依舊艱苦樸素,妻子連絲綢都舍不得穿,客人都以為是家裏的老媽子。

兒子失手殺死奴婢,在別人家都不算什麼。

奴婢而已,私有財產而已,她的生死和人生都是主人一句話的事,死就死了。大不了暗箱操作一下,給兒子洗白唄。

王莽不行。

他一定要逼兒子自殺,以之一家庭的名義,維護法律和道德的權威。

在我看來:

王莽不是沽名釣譽的小人,而是時刻以儒家標準要求自己的君子,而這個君子年僅38歲就當了大司馬。

有權勢、有信仰、有能力的儒家信徒,太符合帝國儒生的期望了。

於是,新聖誕生了。

所以當王莽官場受挫時,就會有無數人出來 *** ,把他送回朝廷的權力中心,每次都是如此。

在當皇帝前,他基本沒遇到大困難。

從朝廷、貴族到鄉野,幾乎所有人都支持他。。。。。。雖然貴族和豪強的目的不純,但儒家信徒是真的希望和王莽一起,建設夢幻中的天國。

理論中的東西,王莽信嗎?

我覺得,他真的認為自己的信仰是真理,隻要把理論落實,就一定能實現人間天國。

四、

公元8年,53歲的王莽代漢稱帝。

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成就,而是天下儒生的勝利。他們用改朝換代的方式,徹底打敗了法家宿敵,成功組建了純儒家 *** 。

百年恩怨,到此為止。

西漢末年是儒家最需要領袖的時候,而王莽生在最有權勢的家族,自己又是恪守道德的儒家信徒,可謂風雲際會。

好了,一切都開始吧。

向天國前進。

當皇帝的第二年,王莽就開始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理論依據則是儒家經典。

首先是最核心的土地問題。

王莽規定,天下土地和奴婢全部收歸國有,不允許私人買賣。八口之家的土地數量不能超過一井,多餘的必須充公,由官府重新分配。

看看名字:井,妥妥的井田製複辟。

王莽希望用實力讓理想落地,從此再沒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每個人都能吃飽穿暖,最終達到大同世界。

可問題來了:

自己的土地憑什麼無償交給官府,還要免費分給別人。。。。。。

豪族用了幾代人才積累下如今的家業,您老人家一句話就要拿走,連個招呼都不打,太欺負人了吧。

再說了,沒有土地怎麼養活奴婢?

於是,所有地主都起來反抗王莽,甚至連大臣們也不理解。是啊,不是所有人都為了理想而活,他們追隨王莽隻是想多撈好處。

土地公有製讓所有人都不滿意。

2年後,王莽取消土地和奴婢政策。

這下連窮人都不滿意了:“說好的分田又反悔了,你丫是個騙子吧。”

動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又失去窮人的支持,王莽和儒生的理想在現實麵前,撞的頭破血流。

其次是實行 *** 專賣製度。

在“鹽鐵之議”上,儒家因反對官營而取得勝利,如今又在財政壓力和大同理想的驅使下,恢複官營專賣製度。

可真的很有趣。

在這項改革中,王莽恢複了平準均輸,在長安設立兩個市場,派遣官員征收交易稅,順便平抑物價。

又把鹽、鐵、酒、鑄幣全部收歸官營,然後向醫生、裁縫、漁民等人收稅,再加上官府直接放貸,這項改革稱為“六莞。”

可惜的是,這項改革也破產了。

在漢武帝和桑弘羊時代,朝廷用“以商製商”的策略來推行官營製度。拉攏一部分商人,讓他們擔任商業官員,打擊另一批大商人。

商人懂得市場經營,也知道對手的軟肋,再加上遍布朝野的酷吏,讓漢武帝和桑弘羊取得極大成功。

可王莽是君子,沒有這套手段。

他隻是單純的發布命令,派遣官員去執行,結果就是官員腐敗、商業萎靡。到頭來,不僅朝廷沒有得到財政收入,連所有商人都得罪了。

更要命的是,貨幣改革。

直接說吧,王莽的貨幣改革就是洗劫民間。

當然,貨幣的形式也來自儒家經典:刀幣、貝幣、龜幣、金幣、銀幣、銅幣。。。

他先後發行了4套貨幣,每次發行新貨幣就會規定:可以兌換多少舊貨幣。。。。。。相當於一句話就把舊貨幣貶值幾倍到幾十倍。

假如一個人有100舊錢,今天還能買一袋大米,可明天新貨幣發行後,按照規定的兌換率,隻能買一個燒餅。

缺德不缺德啊。

幣製混亂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當國民經濟一片蕭條時,王莽想洗劫財富的初衷也成為鏡花水月。

王莽、儒生、純儒家 *** 的之一次理想實踐,已經徹底失敗。

五、

網上總有人說,王莽是穿越者。

其實這個說法最早的起源是胡適:“王莽是中國之一位社會主義者,竟沒有人替他說一句公平的話。”

王莽不是穿越者,隻是儒家信徒改革者。

從漢朝開國起,儒生就謀求參與社會管理,在漢武帝時代獲得階段性進步,在經過鹽鐵之議、儒法爭鋒後,終於在西漢末年取得全勝。

儒家風氣養育了王莽,王莽又回報了儒家。

王莽幾乎沒有阻力的登上皇位,除了儒生的支持,還有世家門閥的默許。

漢宣帝口中的“漢家製度”是王霸道雜之,王道負責輿論和教化,霸道則是任用法家酷吏,血腥清理一切不安定因素。

而地方的豪族、門閥是首當其衝的。

雖然漢宣帝以後再無雄主,可一旦再出一個生猛皇帝,利用漢朝的權力結構和製度來收拾他們,也是分分鍾的事。

在“漢家製度”的話語體係中,所有豪族都沒有絲毫安全感,想要保住自己的家業,更好的辦法就是改朝換代。

而儒家正好是法家酷吏的死敵。

支持儒家,是豪族、門閥必然的選擇。

所以啊,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切都是基於自身利益的選擇,或是現實,或者精神。

王莽的改朝換代就處於糾結當中。豪族門閥希望支持王莽來保持現狀,儒家希望支持王莽來改變世界。

而王莽選擇了後者。

這本身就是一種悲劇。

儒家的理想太豐滿,根本不切實際,可儒生和王莽卻死不回頭。理想化的改革沒有絲毫效果,但傷害了豪族的利益。

於是,天下皆反。

有的豪族親自起兵,而有的豪族選擇支持劉姓宗室,大家都在為未來拚命。最終,獲得南陽和河北豪族支持的劉秀,成為勝利者。

當初為王莽唱讚歌的儒生呢?

又聚集在劉秀麾下,歌頌新的世界。

他們當初的理想和反叛,又有誰會記得,或者又有誰會提起?

當然,王莽被殺時依然有千餘人追隨,他們自願和皇帝一起赴死。

他們都是理想的殉道者。

六、

曆史總是波浪式前進。

不論是成功或失敗,都值得銘記。

王莽和西漢儒生的理想失敗了,但他們用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太理想化的理論根本行不通,想要有所成就,隻能立足現實。

後來的王朝,再也沒有純儒家 *** 。

東漢的儒家再也不提什麼周政、公有、井田製。。。。。。雖然時間隻過去幾十年,但仿佛已經過去幾個世紀,那些名字早已被塵土淹沒。

隻有走過這條路,並且遭受失敗後,世人才知道此路不通。如果從來沒有試驗過,永遠有人不會死心,永遠抱有希望。

他們會說:“如果怎樣。。。。。。”

王莽改革則把錯誤的路永遠堵死,他和那些儒生用鮮血告訴後人:此路不通,你們不要走。

在曆史長河中,有些事一定要有人去做。

於是,他們成了失敗者、民賊、妄人。。。。。。被記錄在史冊,在後人的嘲笑和唾罵聲中走過千年。

但是回頭看。

我們已在失敗者的饋贈中走過數千年。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10/89555.html

“王莽篡漢被所有人支持,為什麼最後支持者又倒戈相向?” 的相關文章

宋太宗最成功的一次投資,讓宋朝從此富了起來

宋太宗最成功的一次投資,讓宋朝從此富了起來

曆史上的宋太宗最成功的一次投資是什麼?正是因為他的舉動,成功的賺取了世界的錢財,將積貧積弱的北宋改造成一片繁榮昌盛,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曆朝曆代都有謀朝篡位者,人們熟知的有曹丕、李世民等,他們大多都是經過手足相殘後上位的,宋太宗也不例外。隻不過比起他們,他過於猴急,正...

趙雲: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被後世讚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

趙雲: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被後世讚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與關羽、張飛並稱“燕南三士”。他被劉備稱作“一身是膽”,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除了四處征戰,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曆史上梁冀是什麼形象?他為何會有那麼大的權利?

曆史上梁冀是什麼形象?他為何會有那麼大的權利?

梁冀,漢桓帝時期的外戚,,被稱為跋扈將軍。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梁冀不僅出身於世族大家還是皇親國戚,他的父親是大將軍梁商,他的妹妹是漢順帝劉保的皇後梁妠,這在東漢可是極高貴的出身。雖然出身高貴,可梁冀卻長得非常猥瑣,他“鳶肩豺目”,看人的時候總是直勾勾的很無...

南宋學者黃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還有哪些成就?

南宋學者黃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還有哪些成就?

黃震,字東發,號文潔,慈溪(今屬浙江)人。南宋學者。寶祐四年進士,曆仕史館檢閱、廣德軍通判,有文集。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主要成就創東發學派黃震為學宗朱熹,兼綜葉適“功利之學”,主張經世致用,反對空談義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為二物觀點,認為天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

黃承彥作為諸葛亮的嶽父 他為什麼要幫助陸遜走出八卦陣

黃承彥作為諸葛亮的嶽父 他為什麼要幫助陸遜走出八卦陣

諸葛亮的嶽父,為何要幫陸遜走出石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夷陵之戰,劉備被火燒連營七百裏,傷亡十之八九。若非趙雲前來救助,後果不堪設想。劉備即刻往白帝城,然而陸遜依然窮追不舍,這一切早在諸葛亮的預測之中。於是便在魚腹浦擺下...

順治皇帝為什麼活到24歲就死了 順治生前都做了什麼

順治皇帝為什麼活到24歲就死了 順治生前都做了什麼

對順治帝為啥隻活了24歲,看看他的生活狀態,能活24歲已是奇跡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順治帝雖然不是大清王朝的開國皇帝,而且在位時期也沒有開創出一個太平盛世,但是他卻是清軍入關之後的第一個皇帝。而伴隨著他的入關,愛新覺羅一族也就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這片土地的統治者。而通...

趙雲真的不配五虎上將嗎 劉備為什麼隻給趙雲一個雜牌將軍

趙雲真的不配五虎上將嗎 劉備為什麼隻給趙雲一個雜牌將軍

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劉備為何隻封趙雲為雜牌將軍?他真的不配為“五虎上將”麼?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在《三國演義》裏,趙雲是家喻戶曉的偶像級戰將。說他是偶像,因為但凡三國題材影視劇,必由一位帥哥演繹趙雲這個角色,但凡趙雲出場,必是白袍白馬,挺一杆長槍,魅力四射。趙雲趙雲早年追隨劉備,戰功赫赫,比如...

後世是如何評價陸遜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陸遜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出身吳郡陸氏。東漢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黃初三年(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