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張騫的妻子是誰?她是什麼下場?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10-16)3

    張騫的匈奴妻子後來怎麼樣了?生2子,今河南有3000多人是其後裔。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張騫被俘後,對匈奴人來說或許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但沒有必要在他身上花費那麼漫長時光的精力和耐心,要防止他逃走,處死他即可一了百了,幹嗎還要讓他活著,甚至娶老婆給他呢?

    說到這裏,我們可能已經涉及當時漢朝與匈奴的一個“秘密”,它是我們今天很多史學家都沒有關注過的內容,即是漢朝與匈奴對待戰爭與百姓的態度,一碼是一碼,兩者之間並沒有太多的牽扯,軍隊打軍隊的仗,百姓活百姓的人。匈奴人不殺張騫、漢武帝重用金日磾等人,以及張騫能領著個匈奴老婆回到漢地並且成為英雄都強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這是一種多麼寬鬆的政治氛圍,是足以讓人羨慕的,但我們的曆史卻被很多人忽視了。

    張騫的妻子是誰?她是什麼下場?

    草原上的日子不好過,而張騫等人卻在匈奴的掌控中度過了十年的遊牧生活。這十年,他縱然牢記漢武帝所交給自己的神聖使命,“持漢節不失”,但能堅持下來,當然有著匈奴的妻子給予他的安慰與溫暖。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張騫出逃時才帶上了匈奴妻子。

    匈奴人給張騫找老婆很“人性”,張騫出逃帶匈奴老婆也很“人性”,人性在這裏成了一個自然而然地、互相彌補和延續的過程。而漢朝的做法同樣也是如此的。

    依據《史記》、《漢書》,張騫在公元前118年從西域歸來,為漢武帝帶回了豐富的有關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等信息。被漢武帝封為太中大夫;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命張騫隨衛青軍攻打匈奴,因“知水草”,又被封為博望侯。

    打仗歸打仗,活人歸活人,在這裏,張騫沒有因為找了匈奴的老婆而被漢朝“隔離審查”,而封侯之事也使他多了另一個“故鄉”——其封地就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境內的博望鎮,食邑2000戶。

    故鄉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隻有一個,但還有一句話說是“人生處處都是故鄉”,對張騫這樣的偉大行者來說更是。

    從史料看來,張騫是今天陝西漢中城固人無疑。在那裏,有著一段有關他身世的傳說:公元前175年2月2日,張騫在城固縣博望鎮白崖村出生了。他的父親名叫張漢林、母親胡氏,他還有個弟弟,一家四口種地為生。張騫從小就很聰明,長大後做小本生意養家,有一次坐船遇到大風浪,船翻了貨物被衝走了,他身無分文,走投無路時,碰上漢武帝招兵,他就去了。

    “到了公元前138年,聖旨一下,他就出使西域,從西方帶回陶器大豆大蒜石榴西葫蘆等。他出使西域九九八十一難,回來就剩他和一個隨從。文到天官武到侯,他就被封了侯了”。

    漢代規定,諸侯王、列侯隻有在一年中十月份可去京城朝見述職,別的時間都要在封地呆著。這是為了讓他們“屏護朝廷”,更好地鞏固“家天下”。被封了侯張騫當然也不會是個例外,他必須帶老婆孩子到方城生活。

    方城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北出境之要衝,南依南陽市宛城區,北鄰平頂山市,被稱為南陽的北大門。張騫就這樣與方城結緣了。

    張騫的妻子是誰?她是什麼下場?

    今天,每逢盛夏時節的傍晚,一些方城人就會來到縣城西南的張騫廣場消夏避暑。21米高的張騫塑像威嚴地屹立在廣場中央,手持竹簡,腰挎長劍,麵西背東,平靜而安詳。這與當地流傳的張騫的故事,一起構築了人們對2000多年前大漢王朝的那段公眾記憶。

    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張騫在出使西域前,曾經來到方城縣在楊樓鄉一帶收購絲綢。有一回,張騫等人在楊樓東邊的圪撂街采購絲綢返回時,遇到了強盜。人地生疏,張騫他們憑自己的力量是很難對付那夥強盜的。但他們很幸運地遇到了當地一位叫賈福的熱血青年。

    路見不平一聲吼,賈福拔刀相助,和張騫他們一起麵對強盜。結果是:賈福的肚子被強盜砍開,腸子流出一尺多長。然而,這位英勇的青年用手盤起腸子,用氈帶勒住,仍然與強盜作戰,直至張騫馬隊脫身,才倒地而亡。

    後來,張騫被封了侯帶著匈奴妻子來到方城生活,自己花錢修了一座“賈福廟”,還把當地的一條河改名叫作賈河。

    公元前121年,張騫奉命跟隨李廣率軍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地區)進擊匈奴。但這一次,命運沒有再次青睞張騫,因為作戰失利,他被貶為庶人。但他的封地還在,“黜爵”而未“黜地”,並在前公元119年受命為中郎將,率將士300人,牛羊萬頭,幣帛數千萬,第二次出使西域。而他的封地以及再次被重用,當然能為其子孫提供衣食蔭護。

    這時,張騫的匈奴妻子為張騫生下的兩個兒子都已成年,張騫出門,他的兒子當然可以幫他料理封地的事務了。這就是說,隻要有封地的存在,張騫的後代們就能在方城紮根生活下去。

    還有,公元前115年,張騫從烏孫歸漢後的第二年(前114)就離開了人世,這中間也並未發生什麼變故。這也是張騫的後代們紮根方城的條件和理由,雖然,他們的身上有著匈奴的混血,但自始至終漢朝都沒有在乎這一點。

    據當地人講,博望鎮原本留有很多和張騫相關的遺存,博望鎮老街上,原有地名大公館、倉房院、馬號院,都有老建築留存,相傳是張騫當年封在此地時建的,用來自用和招待客人。但很可惜,這些遺存今天都已不存在了。所幸的是,在今博望鎮一些張姓村民的家裏,還供奉著張騫先祖的牌位,而且幾乎所有人家牌位兩邊的對聯內容基本一致,上聯為“博畄受封流芳遠”,下聯為“固鞏遷居世澤長”,橫額是“張公百忍”。

    祖先的榮耀就這樣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被代代流傳了下來,濃縮在了這幅對聯裏,久遠而且深刻。據當地 *** 部門統計的數字,至2010年,在方城縣博望鎮周圍的殷莊等村落,居住著的張騫後裔836戶共計3908名。

    麵對張騫的牌位,他們“供上牌位,逢初一十五,一天三趟燒香。平時天天晚飯以後燒香”,讓祖先的記憶在繚繞的香煙裏,平實而淡然。甚至,在2009年時,他們還派出代表,前往張騫在城固的老家進行了又一次的“認祖”。曆史在這裏同血脈的親情同行,如同位於方城縣縣城西南占地80畝的張騫廣場,不僅為當地群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也為途經此處的外地人洞開了一扇了解方城的窗口。

    張騫的妻子是誰?她是什麼下場?

    好了,有關張騫後裔的故事我們在這裏可以打住了。

    《史記·大宛列傳》:“騫還到,拜為大行,列於九卿。歲餘,卒。烏孫使既見 *** 眾富厚,歸報其國,其國乃益重漢。其後歲餘,騫所遣使通大夏之屬者皆頗與其人俱來,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於外國,外國由此信之。”

    意思是: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回到漢朝,被任命為大行,官位排列在九卿之中。過了一年多,他就死了。(跟隨張騫而來的)烏孫使者已經看到漢朝人多而且財物豐厚,回去報告了國王,烏孫國就越發重視漢朝。過了一年多,張騫(在出使烏孫時)派出的溝通大夏等國的使者,多半都和所去國家的人一同回到漢朝。於是,西北各國從這時開始和漢朝有了交往。然而,這種交往是張騫開創的,所以,以後前往西域各國的使者都稱“博望侯”,以此取信於外國,外國也因此而信任漢朝使者。

    今天,我們將張騫開通道路情意纏綿地稱為“絲綢之路”,但也不應該忘記,當時漢匈雙方對待對方百姓的氣度與胸懷,即使麵對戰爭,他們均表現出了王者的大度與寬容。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才有足夠的理由將絲綢之路和平之路。

    博者大也;望者,威望、誠信也。在西域人民將漢朝的使者都稱為“博望侯”的那一刻,絲綢之路也成了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的商貿、文化與和平之路。而作為鑿空西域的大漢使者張騫,在這條路上,不管是哪裏都是他的故鄉。如今,在城固張騫墓旁的矮房上掛著一雙大鞋,鞋子足足有二尺多長,正是它,踩出了2000年前的中國腳印。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10/89556.html

    “張騫的妻子是誰?她是什麼下場?” 的相關文章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劉伯溫 劉伯溫究竟做錯了什麼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劉伯溫 劉伯溫究竟做錯了什麼

    對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劉伯溫?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公元1375年陰曆四月十六,六十五歲的劉伯溫終於跟這個世界說再見了。關於他的死,本身就是一個千古謎案,但都指向朱元璋。畢竟,建國後朱元璋殺起功臣來可是毫不手軟。一說是朱元璋命胡惟庸送藥害死的,一說朱元璋一直猜忌他,劉伯...

    靖康之恥宋徽宗被囚禁多年 宋徽宗後半生生活是什麼樣的

    靖康之恥宋徽宗被囚禁多年 宋徽宗後半生生活是什麼樣的

    還不知道:靖康之難後,囚禁在五國城的宋徽宗,除了生孩子外還幹了什麼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二月二十五日,宋京城汴梁被金兵攻陷,北宋滅亡。徽宗、欽宗及其皇室宗族、王公大臣、宮女、匠役一萬餘人被俘北遷。此時,宋徽宗的九子趙構已在南京應天府(...

    乾隆臨死前為何告誡嘉慶不要殺和珅 和珅死後十五年嘉慶才明白道理

    乾隆臨死前為何告誡嘉慶不要殺和珅 和珅死後十五年嘉慶才明白道理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乾隆告訴兒子不要殺和珅,可嘉慶卻不聽,15年後才明白父親的苦心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眾所周知,和珅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種影視劇給現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貪汙受賄等各種不好的行徑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過,在官場上他卻是一個政治高手,...

    陸抗在東吳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陸抗在東吳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曆史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公元263年魏滅蜀,公元265年晉代魏,公元280年晉滅吳。稱帝建國最晚的吳國,居然是三國之中最晚消亡的一個,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長江天險,各種客觀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視。今天我們來聊聊東吳最後一位名將——陸抗。出身大...

    沈萬三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朱元璋為何要對他下手

    沈萬三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朱元璋為何要對他下手

    還不知道:朱元璋為什麼要幹掉沈萬三?沈萬三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四個方麵進行介紹:一、沈萬三是誰?二、三次打擊徹底幹掉三、朱元璋為什麼幹掉沈萬三家族?四、沈萬三對朱元璋的還擊沈萬三是誰?沈萬三,本名叫沈富貴,字仲榮,別號萬三,元...

    曹睿作為曹丕的兒子 司馬懿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曹睿作為曹丕的兒子 司馬懿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司馬懿連曹丕都不怕,卻為何怕他的兒子曹睿?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曹丕繼位後,也想著要勵精圖治,無奈英年早逝,司馬懿幫助曹丕有功,又輔佐過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懼怕曹丕會對他做什麼。曹丕去世之後,皇位就到了他的長子曹睿頭上,即魏明帝。相...

    百裏奚為什麼能以七十多歲的高齡,走向人生巔峰?

    百裏奚為什麼能以七十多歲的高齡,走向人生巔峰?

    百裏奚(約公元前725—前621年),薑姓,春秋時期虞國人,百裏氏,名奚,字子明,號五羖大夫。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春秋時期,在虞國有一個小村莊,住著一位很有才學的人,名叫百裏奚。他三十多歲才娶妻子杜氏,夫妻非常恩愛,生了一個兒子叫孟明視。隻...

    朱允炆為什麼會丟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過朱棣嗎

    朱允炆為什麼會丟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過朱棣嗎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丟掉江山?打不過朱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有句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不聽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遺言,最終丟掉了江山。朱元璋死前就知道,自己這個孫子太嫩了,鬥不過燕王這些藩王,便給朱允炆留下了削藩三步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