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2)119

你真的了解明建文帝朱允炆,掌控朝政大權擁有強大優勢,為何打不過燕王朱棣嗎?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公元1402年6月,曹國公李景隆和穀王朱橞打開南京金川門,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燒了皇宮,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那麼,作為掌控中央集權,擁有絕對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會被一個連北京城都沒有完全掌控的朱棣推翻呢?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孫,因為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夫人死後,朱允炆的生母呂氏被扶到正位,朱允炆就成了朱元璋的皇太孫。

在朱元璋晚年,燕王朱棣的實力就已經十分地強大,還是皇太孫的朱允炆,深知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對此他經常感到憂心忡忡,他不止一次地問過身邊人,要如何才能防止藩王對皇帝揮刀相向。

到了朱元璋走到油盡燈枯時,已經為朱允炆清除了所有有威脅的武將,考慮到自己的大孫子沒有什麼處世的經驗,就讓兵部左侍郎齊泰擔任顧命大臣進行輔佐。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齊泰在洪武十八年考中進士,先後在禮部和兵部任職,他確實是位文人,不懂軍事,可齊泰竟然擔任了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長。

雖然朱允炆對朱元璋承諾過,要對叔叔們以禮相待,然而朱元璋死後,他就把這些話忘到了九霄雲外。

朱允炆22歲這一年,朱元璋駕鶴西去,朱允炆即皇帝位。他登基後,光速提拔了自己的老師黃子澄為翰林學士,與齊泰共同掌管國事。黃子澄又為朱允炆推薦了名揚天下的方孝孺。至此,以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為核心的輔政天團正式成立。很顯然,他這個智囊團成員都是名副其實的文臣,管理朝政相當可以,但論起上兵伐謀方麵卻都是外行。

然而,兩個月後,這個剛剛組建的智囊團所做的之一件事卻是削藩。為什麼要削藩?剛才講了朱允炆是害怕政權不穩。

為此,齊泰提出,朱元璋的幾個兒子當中,太子、秦王和晉王都已經過世,現存年紀最長、實力最強的就是燕王朱棣,隻要順利地把朱棣除掉,那麼其他的藩王也就不足為慮了。

這個 *** 也行,擒賊先擒王嘛,一旦拿下了朱棣,其他的就不敢動彈了。如果剛開始朱允炆聽從其他的意見,那麼可能大明朝就沒有朱棣什麼事了。

可就是這個時候,智囊團中的另外兩個人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黃子澄和方孝孺認為應該由弱到強,還要顧及皇家的顏麵。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就在三傻為此爭論不休的時候,朱允炆還是采納了跟自己較為親近的老師黃子澄的意見,首當其衝的就選擇了朱棣的同母弟弟周王朱橚,朱橚的二兒子向朝廷誣告父親圖謀不軌。朱允炆二話不說,直接派李景隆把周王全家押送南京,定了一個謀反之罪,扔到了雲南去當野人。

要說朱允炆想廢除朱元璋的藩王政策,那也不對,因為他一登基就把自己的弟弟們全都封為了親王,其中三弟朱允熥的封號還是吳王,違背了朱元璋時期不封江南錢糧重地的慣例。朱允炆的削藩之舉,說到底還是想解除外藩對自己的威脅。接下來,他又連廢代、湘、齊、岷四王。湘王不願被獄吏羞辱,於是就點燃了熊熊大火,燒死自己。

湘王這一把火,不僅奪走了湘王全家的性命,也讓建文帝坐實了殘害宗王的罪名。宗室諸王同氣連枝,本來還想效忠朝廷的藩王,見到湘王一家的慘劇,也不禁心有戚戚,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朝廷的對立麵。

朱允炆的一番操作,讓朱棣明白了自己鐵定是一死,幹脆來個魚死網破,於是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造反。

按理說,燕王朱棣隻有北平一隅之地,而作為正牌皇帝的建文帝坐擁全國,朱棣不僅是手上沒有兵,他的三個兒子還在南京做人質。無論怎麼看,燕王都是以卵擊石。

可就在齊泰提議要逮捕朱棣的三個兒子正式攤牌的時候,黃子澄卻對朱允炆說,如果抓了他的三個兒子,朱棣就會知道我們要對他下手了,不如放了這三個孩子來放鬆朱棣的警惕。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其實,久經沙場的朱棣,早就明白朝廷要對他下手了,黃子澄講道理可以,論起韜略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

這個建議差點沒給齊泰氣死,皇帝當然聽他老師的建議了,就放了這三個孩子。對於朱棣來說,他的三個兒子簡直是他的心頭肉,如果朝廷拿這三個兒子說事,朱棣還真沒辦法。這下好了,三個兒子回到自己身邊,一是解除了後顧之憂,二是自己有了幫手,打仗父子兵嘛。

等到孩子們回到北京以後,朝廷就收到了噩耗,燕山左護衛千戶倪亮舉報朱棣密謀兵變,這消息頓時給建文帝和他的智囊團當頭一棒,證明建文帝智囊團的策略失敗了。

隨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起兵後,朱棣身邊一共也就幾千人,所以朱棣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兵員的問題。

然而古話說得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燕王朱棣曾多次領兵出塞,軍中不乏許多他的小迷弟,僅僅是通過對北京地區的搜刮,就湊出了幾萬人的隊伍。

而建文帝從小是讀聖賢書長大的,根本沒經曆過戰爭,也不知道怎麼打仗,經過太祖皇帝朱元璋幾輪的清洗,能打的開國名將也沒剩幾個了。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新生代武將中,最受朱元璋器重的是曹國公李景隆,然而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這位仁兄是個不折不扣的草包。

慌了神的朱允炆 隻好讓老將耿炳文率大軍前往征討朱棣。耿炳文本就不是進攻型的將領,從沒有作為主將指揮過明朝的大戰役,再加上年紀已老。建文帝選他,一是因為實在無人可用,“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二是因為耿炳文的兒子娶了建文帝的長姐。

但在大軍出師之前,朱允炆卻下達了一個奇葩的命令:“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這時的朱允炆還顯得十分自信,自己絕對能打贏,既然能贏,那還得給我長長麵子,千萬別殺了四叔,他仍有居高臨下的感覺。

皇帝的話那就是聖旨,誰敢違抗?戰場上刀光劍影,誰能保證做到這一點?況且,麵對的是強大的對手。這讓耿炳文一時間不知所措,果然大敗而歸。

此時,三傻中的黃子澄再次補上了一刀,本來耿炳文轉攻為守,想拖到讓朱棣不攻自破,耿炳文想以己之長製敵人之短,也是上策,因為耿炳文是位守將。

看到耿炳文無所作為,黃子澄卻建議換掉耿炳文,派曹國公李景隆率50萬大軍前去討伐。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除了沒有良將以外,建文帝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對自己身邊的間諜毫無所知。朱棣在南京城裏安插了大量的間諜,連建文帝身邊侍奉的太監也不例外。

此外,軍隊中有很多為燕王通風報信之人,朝廷的一舉一動,燕王都了然於心。情報的單方麵透明,是建文帝更大的劣勢之一,這將直接改變戰爭的走向。

朱棣一得到情報,就把北平交給了老婆兒子,自己率輕騎去大寧找寧王借兵。

50萬大軍聽起來挺嚇人,但是刨除後勤人數,實際作戰部隊隻有一二十萬。此外,這支50萬大軍是從南方各地守軍中臨時拚湊而來的,並不適應北方寒冷的氣候。

由於沒有準備過冬的衣服,再加上水土不服,50萬大軍遲遲無法攻克北平。期間倒是有人攻破了北平的一個城門,沒想到李景隆為了搶功,竟強讓他退出來,到手的勝利就這樣失之交臂。

等到朱棣借兵歸來時,朝廷的50萬大軍已成強弩之末,李景隆匆匆排兵列陣,結果不出意外地被朱棣擊潰,全軍覆沒。

而建文帝並沒有問罪於李景隆,因為李景隆是勳貴武將中的領軍人物,其父李文忠是僅次於徐達、常遇春的開國名將。朱允炆以為李景隆隻是無能,從後來的結果來看,李景隆在某些方麵是相當精明的。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朱棣大勝之後,得意洋洋,自認為朝廷已經不堪一擊,很快就推進到了濟南。沒想到在濟南,朱棣圍城數月,卻遲遲不能攻下,準備用大炮強行轟開城門。山東參政鐵鉉想出一計,在城牆上懸掛朱元璋的畫像,朱棣非常憤怒,最終撤回北平,在行至東昌時遭遇慘敗。

勝利的天平似乎開始向建文帝這裏傾斜了,然而接下來的戰況卻是出乎意外,燕王始終無法越過山東向江南進發,即使占據城池,也因兵力太少無法固守。而朝廷這邊也不好過,內戰打了三年,百姓苦不堪言,糧餉兵源日漸枯竭。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建文帝無奈,隻好把南京的軍隊派上戰場。然而,這個機密的消息卻被太監傳遞到了燕王那裏。燕王孤注一擲,率大軍南下,經徐州直取南京而去,在靈璧之戰中大敗南軍,俘獲眾多將領。

至此,朝廷再無一戰之力了。打到這個地步,勝負已經見分曉了,負責駐防長江的水師都督陳瑄向燕王投降,幫助燕軍過江,沿途州縣也紛紛投降。

但就算到了這個地步,建文帝還抱著一個希望,那就是南京城。燕軍遠道而來,糧草並不充裕,而南京城高池深,隻要堅守幾個月,那麼燕軍不攻自破。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然而建文帝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此時滿朝文武都是各懷鬼胎,都想著改朝換代時拿到一份從龍之功。除了少數接受儒家正統教育的文臣之外,已經沒有多少人還願意為建文帝效忠了。

公元1402年6月,曹國公李景隆和穀王朱橞打開南京金川門,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燒了皇宮,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s://xlxlzx.com/201505/682.html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 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的相關文章

諸葛亮發動北伐之後司馬懿的表現怎麼樣?

諸葛亮發動北伐之後司馬懿的表現怎麼樣?

諸葛亮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三國人物之一,他為了劉備的事業出謀劃策,鞠躬盡瘁。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諸葛亮北伐中原,五次對魏國用兵,雖然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但是,卻以弱小的力量將強大的魏國打的幾乎沒有招架之力,比如,斬王雙,殺張郃等。在北伐中,魏國統帥司馬懿...

李嚴:三國時期蜀漢重臣,他為何心懷激憤而病死?

李嚴:三國時期蜀漢重臣,他為何心懷激憤而病死?

李嚴(?-234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托孤之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公元231年,蜀軍北伐時,李嚴押運糧草因為下雨道路泥濘延誤時日,為推卸責任反而怪罪諸葛亮的北伐,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獲罪,最終被廢為平民,遷徙...

曹操的兒子那麼多 最突出的人是誰,命運如何

曹操的兒子那麼多 最突出的人是誰,命運如何

對曹操一生子嗣眾多,最為突出的是哪幾位?他們的命運又有何不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在封建社會時期會出現一個男子有若幹妻妾的情況,他們擁有這麼多女子,往往會誕下眾多子嗣。再加上當時的社會環境,以權利和地位論英雄,如果誰權勢越高,那麼他在擇偶方麵的特權也就越大。曹操作...

曆史上趙禹的品性如何?最後是什麼結局?

曆史上趙禹的品性如何?最後是什麼結局?

一意孤行自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某件事,是個貶義詞。趙禹,西漢司法官。斄縣人。早年間趙禹有些才華,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員,之後成為周亞夫的屬官,不久之後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相繼擔任了禦史、太中大夫等職。在那之後他與...

曆史上鉤弋夫人是怎麼死的?與漢武帝有何關係?

曆史上鉤弋夫人是怎麼死的?與漢武帝有何關係?

對西漢武帝時期的曆史較為熟悉的人,應該都知道鉤戈夫人的事情。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漢武帝立小兒子劉弗陵為皇位繼承人,為什麼一定要殺他的母親鉤弋夫人?西漢史學家褚少孫在《史記》補記中講過,當時就有人問漢武帝,為什麼要這樣做?漢武帝回答說:“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的後代是什麼結局?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的後代是什麼結局?

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朝開國著名功臣。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李文忠是洪武三年時,朱元璋封的六位公爵中(死後追封的不計),除常遇春之子常茂外最年輕的。不過,常茂是憑借父萌,以及姐妹常氏將要嫁給皇太子朱標的原因成為國公,李文忠是實打實的憑借戰功入選。當然,李文忠的另兩重身份也起...

後世是如何評價諸葛恪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諸葛恪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權臣,大將軍諸葛瑾長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諸葛恪在陸遜病逝後任大將軍代領其兵,之後被孫權任命為托孤大臣之首。孫亮即位後受封太傅,開始掌握吳國軍政大權。執政初期革新政治,率軍抗擊魏國取得東興大捷頗孚民...

為何說張郃是因為倒黴才死的?

為何說張郃是因為倒黴才死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張郃是曹魏名將,深受曹操喜愛,在投降曹操之前,張郃是袁紹大將,當時也是河北名將,張郃後來成為曹魏五子良將,智勇雙全,用兵巧變,善於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然而,張郃很倒黴,攤上了幾個倒黴上司,誰都可以指揮他,最後,張郃因此喪命。先看張郃都有哪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