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海絲路上,千年“鐵”故事

中國曆史5天前4

海絲路上,千年“鐵”故事

□陳橋生

山穀裏的冶鐵遺址

從泉州市區出發,約摸兩小時的車程,便可抵達安溪縣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一路青山逶迤,綠水長繞,到達已是近晚時分。

一座嶄新的冶煉博物館,靜靜佇立在崇山峻嶺之巔。單層建築,白牆黛瓦,古樸的民居造型,與周圍山川融為一體。山為五閬山,據說以前站在山頂,能看到遠處泉州灣的海浪翻湧,故又名“浪來”。如今,惟聞耳畔鬆濤陣陣。

等候我們的,是博物館的負責人,一位精幹瘦削的青年漢子,名曰餘莊林,大家親切地調侃他,一個每個字都是姓的人。我們一行僅數人,餘莊林的講解卻絲毫不敷衍馬虎。他接待過無數訪客,一站在展示圖物麵前,便迅速進入狀態,信口拈來,專業內行。

閑聊得知,餘莊林並不是科班出身,早年做過貨車司機,後來遺址發掘時,便為考古隊開車。考古隊員來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多年的相處,耳濡目染,勤學好問,餘莊林從一個外行蛻變成考古通。等到博物館落成,他成了這裏的負責人。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想起當年北大保安成功考取研究生的新聞,餘莊林是又一個讓人歎奇的典型。

冶鐵遺址在博物館正對門的山穀裏,相距不足百米。我們下車的時候,陽光尚好,待到從博物館出來,一場山雨已然飄過,空氣清新。走過一段崎嶇小路,進入下草埔冶鐵遺址的發掘現場。遺址四周植被茂密,布局順著山坡抬升,坡麵剛好處於兩山之間的豁口處,有風自南,形成一個冶鐵所需的天然鼓風機。

拾級而上,是一個大的活動平台,這是當年冶煉工人們的活動場所。腳下鐵石壘堆,隨便摸撿起一塊,都能感覺出沉甸甸的曆史感。一個爐渣小堆上,一塊大爐渣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這塊爐渣與眾不同,黃紫相間,表麵有凸起的鐵水滴流的紋理,還閃爍著些許光澤。餘莊林告訴我們,這是一塊清晰可見熔融、滴落紋理的冶煉排出渣,當年考古隊員就是通過它的發現,推斷這裏曾有較大規模的冶煉活動。

自2019年至今,考古隊已經完成了五期發掘。目前已發掘清理煉爐10座,房址4處,遺址麵積達5000平方米,為宋元時期青陽冶鐵遺址群中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更大的遺址點。遺址上方都已蓋起了棚屋加以保護。保護棚采用仿古的“人”字形坡狀屋簷,每片屋簷上都加裝了水槽和引流水管,防止雨水對遺址的破壞。

徜徉於山嶺遺址間,遠望山際嵐氣氤氳,想象著千年前這裏“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冶鐵盛況,火熱的熔爐旁,工人們揮汗如雨,叮叮當當的打鐵聲,響亮而富於節奏,伴隨著泉州灣的濤聲,在山穀間回響不絕。

一批批鐵製品生產出來,從這裏,需要先由人力運出十餘公裏山路,到達晉江支流西溪,再由渡口運往泉州港,“遠泛蕃國”,成為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重要商品。這是一場萬水千山的接力。

“南海Ⅰ號”上130多噸的鐵製品

我們車行出山時,公路大體上是伴著西溪蜿蜒而行,溪河已經雜草叢生,沿溪攔起了多道堤壩,已經完全喪失了通航的功用。遙想數百年前,溪流之上,舟楫竹筏穿梭,不免恍惚。如今,已被公路上的車輪滾滾替代。

歲月流逝,彼消此長,不變的是喧鬧與繁華。“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這是詩人餘光中對故鄉的深情回望。

在時隔800多年後,這份喧鬧與繁華,隨著“南海Ⅰ號”宋代沉船的打撈出水,再度驚豔世人。“南海Ⅰ號”從當時的東方之一大港泉州出發,滿載著陶瓷、金銀銅鐵等貨物運往海外。據專家考證,它中途還停留過廣州港,從廣州港駛出後不久,在廣東下川島一帶海域不幸傾覆。

一個巨浪打來,故事急轉直下,情節中斷近千年。瞬間的傾覆,仿如一顆樹脂滴落,將木船封存為一顆琥珀,一顆時間膠囊,使得今人得以窺見昔日的繁華,揣想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種種傳奇。

據悉,與一般上輕下重的裝船法不同,“南海Ⅰ號”采用的是下輕上重法,底部為陶瓷,上部為鐵製品壓艙。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船行顛簸,更大程度保護陶瓷器,卻因而增加了沉船的概率。當然,或亦因乎此,又保證了沉船的完好性,使得它有朝一日能以原本的麵目重現。

“南海Ⅰ號”出水的文物多達18萬件,被譽為“海上敦煌”。沉船上打撈出的瓷器,或完好,或破損,多數產自泉州德化窯、磁灶窯、閩清義窯,考古界由此推斷,“南海Ⅰ號”應是從泉州港出海。出水的還有重達130多噸的鐵製品,這些笨重不可能從其他地方運來,應該就是產自泉州本地,包括安溪的青陽鐵場。

這是屬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時代。很難想象,這座輝煌的“海上敦煌”,如果不是海運,而依靠馬隊駝隊,那得是多麼浩大的工程?可知,海上絲綢之路之取代陸路,廣州、泉州在唐宋朝的興起,亦屬曆史的必然。

大山深處有“世界藤鐵工藝之都”

這份必然,是隨著大航海時代而到來的。在這之前,海路之凶險遠超陸路。同樣是泉州,《後漢書·鄭弘傳》裏有著這樣的記載:“建初八年(83年),(弘)代鄭眾為大司農,舊交阯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泛海而至,風波艱阻,沉溺相係。弘奏開零陵、桂陽嶠道,於是夷通,至今遂為常路。”東冶,漢武帝置縣,屬會稽郡,即今泉州地。說明當時南方七郡向洛陽進貢運送的糧食等物產,都要先運到東冶,然後再從海路轉運北上。海上風暴雨急,波高濤險,船沉人亡的悲劇經常發生。所以鄭弘奏請朝廷,開鑿了零陵、桂陽之間的山路,借道湖南送抵洛陽。

大司農職掌田租賦稅,以及鹽鐵等官營手工業。選擇東冶港轉運,與其鹽鐵業的發展大抵脫不了幹係。曆史上東冶、南冶等地名的由來,與冶鐵不無相關。後來,安溪在五代後周置縣,“冶有銀鐵”是置縣主要原因。宋人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則明確記載:“慶曆五年(1045),青陽鐵冶大發,即置鐵務於泉州。”安溪青陽鐵場的地位此時已是舉足輕重。

曆史無論如何繞來繞去,總會以隱秘的方式行進,如草蛇灰線,伏脈千年,不是直接就是間接,不是宏觀就是細節,勾連起曆史的情緣。安溪“鐵”的痕跡,從不曾被抹去。

或許,這裏注定是為鐵而生的。這裏出產的茶葉,也被賜名鐵觀音。冶鐵遺址所在的尚卿鄉,身處大山深處,如今是一個超百億產業規模的“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在當地餐館酒樓和民宿裏,一應裝飾都是本地生產的藤鐵產品:床、桌、椅、過道擺設、牆上插花,應有盡有。從竹編到竹藤編再到藤鐵編,各大企業如雨後春筍,據說僅當地的電商就有八千多家,開發設計出上萬種工藝品,產品遠銷世界各地。海絲路上,關於鐵的故事,在繼續……

藤與鐵,一柔一剛,剛柔相濟,糾纏、糅合、延伸,綻放出無盡的可能,盛開著一朵朵工藝之花。盡管燃燒千年的冶鐵爐火已經熄滅,與鐵相關的技藝傳統,則根植於這片土地中,在一代代尚卿人手中傳承不息。千年的冶鐵光芒,一直在閃耀,繁華,驚豔,令人沉迷。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3938.html

“海絲路上,千年“鐵”故事” 的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關羽最後丟失荊州,到底是因為什麼?

三國時期關羽最後丟失荊州,到底是因為什麼?

我們都聽過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典故,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關羽從南郡出師征討襄、樊,打得曹仁龜縮在樊城,後又水淹七軍,一度威震華夏。當年末,為攻取南郡已經籌備了兩年之久的孫權,接受了曹操的邀請,答應共擊關羽。隨即,孫權以...

雍正下令處死自己時,年羹堯為什麼沒有舉兵造反?

雍正下令處死自己時,年羹堯為什麼沒有舉兵造反?

年羹堯,字亮工,號雙峰,是清代康熙雍正時期著名的將領,今天曆史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陝甘總督,手握陝西、甘肅、四川等地的軍政大權。也就是說,基本上整個西部西北部都歸他指揮。而且陝西和四川還是魚米之鄉,出產非常豐富。有槍,有炮,有糧,有人。如果年羹堯想造反,可以說,他的成功幾...

李繼勳為北宋做出了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李繼勳為北宋做出了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李繼勳,北宋名將、宋太祖“義社十兄弟”之一。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他因為年齡最大,所以為十兄弟之首。李繼勳也在十人之中升職最快,最先成為節度使。那李繼勳是如何為後周與北宋建功立業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早年從軍李繼勳早年從軍,跟隨後漢天雄軍節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擔任護衛。廣順元年(...

嘉慶上位為什麼要除掉和珅 嘉慶是貪圖和珅的錢嗎

嘉慶上位為什麼要除掉和珅 嘉慶是貪圖和珅的錢嗎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嘉慶上位就要除掉和珅,是因為和珅錢多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首先是嘉慶帝為什麼要這麼急著殺了和珅,一七九九年的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在三年前就去世了。和珅還在為乾隆的喪事忙碌著,正月十三就被嘉慶皇帝抓住,而且還被判了二十條大罪。又過了五日,也就是正月十...

呂範: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對東吳的穩固與建立做出貢獻

呂範: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對東吳的穩固與建立做出貢獻

呂範(?-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細陽縣人,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重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呂範年輕時為汝南縣吏,後避難壽春,結識孫策,此後便為東吳效力。先後隨孫策攻破廬江郡 ,攻克陳瑀,平定七縣;隨周瑜征戰赤壁,因功拜裨將軍,領彭澤郡太守。呂範對穩固孫氏在江東的統治做...

司馬懿拒絕後人為他掃墓,是因為什麼?

司馬懿拒絕後人為他掃墓,是因為什麼?

三國時期的名人司馬懿,可謂是家喻戶曉的曆史人物,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這是司馬懿臨終前立的遺囑。作為三國時期的流量人物,司馬懿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按理說這樣的人物在死後必...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 諸葛亮失敗在什麼地方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 諸葛亮失敗在什麼地方

還不知道:為什麼諸葛亮的北伐失敗了?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東漢末年,宦官專政,權力跌宕起伏,地方長官不聽中央號令,儼然成為一股全新的力量,皇帝皇權旁落,毫無威信可言,京城中的守衛力量大都被奸人所掌握,朝政混亂。在這特殊的時期,中國再次如春秋戰國時期一般迎來了人才的...

朱高熾體弱多病,朱高煦戰功卓著 朱棣為何選擇朱高熾做繼承人

朱高熾體弱多病,朱高煦戰功卓著 朱棣為何選擇朱高熾做繼承人

還不知道:朱棣為何選體弱多病的朱高熾為太子,而非戰功卓著的朱高煦?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熟悉明朝曆史的人想必對朱棣這位皇帝並不陌生。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後來被朱元璋封為燕王駐守北地。按理說朱棣是不會繼承皇位的,但是他的野心勃勃使他發動了著名的靖難之役,從而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