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寧夏考古十大發現”公布

    中國曆史2周前 (05-09)5

    “寧夏考古十大發現”公布

    11月10日,“寧夏十大考古發現”新聞通氣會在銀川召開,會上正式公布“寧夏考古十大發現”分別為:水洞溝遺址、鴿子山遺址、菜園新石器時代遺址、彭陽姚河塬西周城址、春秋戰國北方青銅文化墓地(彭堡墓地、楊郎墓地、王大戶墓地)、固原北朝隋唐墓地(馮氏墓、李賢墓、田弘墓、史氏家族墓地)、西夏陵、西夏佛塔(宏佛塔、拜寺溝方塔)、西夏瓷窯址(蘇峪口瓷窯址、磁窯堡窯址)、寧夏長城考古調查。

    寧夏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以水洞溝遺址發現10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了“寧夏十大考古發現”遴選活動,在近百項考古調查發掘項目中遴選出“寧夏十大考古發現”,全麵展示寧夏悠久燦爛的曆史文化和考古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

    會上“寧夏十大考古發現”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分別發布了考古成果,對考古成果進行了詳細介紹。

    水洞溝遺址於1923年首次發現並發掘,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100年來,水洞溝遺址共進行了6次大規模的發掘,共計發現了12個遺址點,距今4萬年-1萬年。水洞溝遺址因其特殊的石器技術,不同時期的人群變化,複雜的環境演化背景,成為中國北方乃至東亞地區最為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對解決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東西方人 *** 流以及農業起源等一係列國際重大課題有著重要的作用。2021年,水洞溝遺址入選“中國考古百年百大發現”;2022年,水洞溝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水洞溝遺址第1、2地點航拍

    鴿子山遺址位於賀蘭山前鴿子山盆地東緣,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古人類文化遺址。通過發掘揭露了距今4800年、1萬和1.2萬年的三個文化層位,為研究我國西北地區的舊-新石器過渡階段人類文化演化提供了珍貴的材料,與水洞溝遺址一起構築了西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演化框架。火塘遺跡和疑似柱洞的建築類遺跡的發現,對於研究舊石器時代末期人類的居址形態和生存模式有重要意義。出土較多鴕鳥蛋皮裝飾品和複雜紋飾鹿牙裝飾品,反映出萬年前精巧的鑽孔工藝技術和極致藝術追求。發現的上千件磨盤/磨棒,為西北地區農業起源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鴿子山遺址航拍與賀蘭山

    菜園遺址群位於寧夏海原南華山北麓,因其文化內涵獨特被命名為菜園文化,年代距今約4500—4300年,大體與半山、馬廠文化年代相當。菜園遺址群的發掘對研究寧夏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譜係、與周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關係、齊家文化的來源等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菜園遺址遠景

    姚河塬遺址位於固原市彭陽縣,麵積92萬平方米。先後發現了城牆、護城壕、高等級墓葬區、鑄銅作坊區、宮殿建築基址、水網道路等重要遺跡,出土了青銅器、玉石器、象牙器、瓷器、甲骨文等珍貴文物,是國內目前布局完整,出土遺物豐富的諸侯國都邑城址,通過甲骨文解讀其國別為“獲國”,是一處史籍未載的西周諸侯國。被考古專家總結為“五個最西北”,即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國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諸侯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發現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鑄銅作坊遺址,最特殊的葬製葬俗。

    姚河塬城址鑄銅作坊區發掘現場

    春秋戰國北方青銅文化墓地,主要集中在寧夏中南部地區。1987年,發掘寧夏固原彭堡於家莊墓地,發掘墓葬28座。1989年,發掘固原楊郎馬莊墓地,發掘墓葬49座。2007年,發掘彭陽縣王大戶墓地,發掘墓葬7座。北方青銅文化主要分布於內蒙古中東南部地區、陝北地區、甘肅東部及寧夏地區,寧夏地區已經成為北方係青銅文化的一個重要地區。寧夏北方青銅文化墓地的考古發掘對於研究隴山地區西戎人群的擴張、遊牧專業化、生業經濟、秦戎關係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彭堡墓地出土動物型青銅牌飾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位於固原市原州區西、南郊,建造時間為公元6~7世紀,曆經北周、隋、唐三個王朝。墓地的考古發掘始於1982年,共發掘北朝隋唐時期大、中、小型墓葬50餘座,其中著名的墓葬有北周墓3座、隋墓1座、唐墓6座,墓主人均為固原當地手握政權的達官貴族,出土了大量反映絲綢之路文化交流與民族遷徙的珍貴文物,典型器物有鎏金銀瓶、玻璃碗、金戒指、東羅馬金幣、薩珊銀幣、寶石印章、金覆麵、壁畫等。反映了固原地區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曆史地位,實證了北朝隋唐時期固原作為絲綢之路重鎮所發生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並形成了頗具地方特色的絲路文化。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通訊員 楊璞駿)

    (李賢墓伎樂圖)

    西夏陵位於銀川西郊賀蘭山東麓,現存9座帝王陵、271座勳臣貴戚的陪葬墓和數處磚瓦、石灰窯址及1座大型建築遺址。西夏陵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開始於70年代初期。西夏陵是目前留存的規模更大、等級更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時期文化遺存,對陵區內遺跡的考古調查及發掘為研究兩宋時期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資料,是中國古代陵寢製度的重要補充。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7年公布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6號陵南門發掘現場)

    宏佛塔位於賀蘭縣習崗鎮王澄堡村東北500米的廢寺內,是一座建於西夏晚期的仿木構八角樓閣式與十字折角座覆缽式構造形製的複合體磚塔,殘高28.34米。1990—1991年進行了保護性拆卸修複,並發現大量珍貴文物。宏佛塔天宮中裝藏的西夏文字雕版多達2000餘塊,版麵平整,文字清晰,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字雕版。出土的佛教造像殘件,身材比例適度,神態形象逼真,是一批高水準的彩繪泥塑像。天宮中裝藏的漢藏絹畫,是研究我國古代宗教史及藝術史的珍貴材料。宏佛塔的構造形製、建築材料及出土文物,實證了兩宋時期我國西北地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宏佛塔入選199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複原後的宏佛塔)

    拜寺溝方塔位於賀蘭山東麓拜寺溝中,建於西夏早期,是一座磚砌十三級密簷式方塔。1990年被不法分子炸毀,次年對廢墟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方塔主要出土文物有建築材料、11種西夏文佛經、9種漢文佛經、刻經殘頁、寫經殘頁、漢文寫本文集、佛畫、絲織品、小泥佛等,其中出土的印本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的發現將木活字印刷技術的發明和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具有重大意義。

    (拜寺溝方塔全景圖)

    磁窯堡窯址位於靈武市磁窯堡,1984—1986年對靈武磁窯堡窯址進行了三次發掘,清理出不同時期的窯爐4座、作坊遺跡9處,出土文物6400餘件。根據出土文物,將磁窯堡遺址分為五期,一、二期為西夏中晚期,其餘為元至清。磁窯堡窯址的發掘是首次對寧夏古窯址的係統發掘,揭示了寧夏地區古代瓷器生產的基本麵貌,為西夏曆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瓷窯堡剔刻花扁壺)

    蘇峪口瓷窯址位於寧夏賀蘭山蘇峪口內約10千米處,有窯爐13處。工藝采擷兩宋南、北各窯之菁華,並創造性地在胎、釉中添加石英,這一發現填補了我國西北地區燒造精細白瓷的空白,對於探索兩宋時期我國製瓷業的交流與發展意義重大。發現了保存更好、結構最完整的古代製瓷作坊,揭示了一個全新的窯業類型。充分反映了兩宋時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被評為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亦稱六大考古發現)。

    (蘇裕口瓷窯址製瓷原料圖)

    寧夏長城資源調查包括寧夏明長城資源調查與寧夏早期長城資源調查兩部分。寧夏明長城含河東長城、舊北長城、北長城、西長城、固原內邊長城和“徐斌水新邊”六條。調查確認牆體1067.9千米,敵台、烽火台等附屬設施1134處,關堡136座。寧夏早期長城重點調查寧夏境內的戰國秦長城資源並新發現依托戰國秦長城修建的4道宋代長城牆體,調查確認牆體195.447千米,敵台170座,城址39座,烽火台8座。

    (彭陽白岔一帶長城)

    經調查詳細理清了寧夏境內明代長城與早期長城的修築及分布的大致狀況,確認了寧夏境內長城資源時代與類型的豐富性,擴展了曆代關防設施研究資料。(以上文圖均為寧夏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寧夏十大考古發現”是寧夏考古工作的典型代表,涵蓋了古人類及各個曆史時期重要文化遺址,揭示了寧夏地區乃至西北地區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曆史脈絡,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這些考古發現猶如文明的涓涓細流彙入中華文明江河之中,為區域文明之間共同形成早期中華文化圈提供了深厚內涵。對於深入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曆程,豐富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具有重要意義。

    “站在中國考古事業新的曆史起點上,廣大文物考古工作者將繼續秉持嚴謹求實、艱苦奮鬥、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寧夏力量。”寧夏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張玉進表示。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 責編:邢彬]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s://xlxlzx.com/202405/594470.html

    ““寧夏考古十大發現”公布” 的相關文章

    荀爽:東漢末年大臣、經學家,尊崇儒學,重視禮製

    荀爽:東漢末年大臣、經學家,尊崇儒學,重視禮製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諝,字慈明 。潁川潁陰(今河南省許昌市)人。東漢末年大臣、經學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潁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龍”之稱。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之評。他自幼聰敏好學...

    趙匡胤後宋皇後為什麼要擁護小叔子趙光義 皇後不扶持兒子的原因是什麼

    趙匡胤後宋皇後為什麼要擁護小叔子趙光義 皇後不扶持兒子的原因是什麼

    還不知道:50歲趙匡胤去世,24歲宋皇後為啥不扶持兒子登基,卻擁護小叔子?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趙匡胤在部下的幫助下黃袍加身成為皇帝,因此被認為是曆代開國皇帝當中相對較為容易。不過他能終結五代十國時期的混亂局麵,就足以證明他依舊還是有著非凡的能力。但是在趙匡胤去世...

    劉備選擇傳位給劉禪 劉備傳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劉備選擇傳位給劉禪 劉備傳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對劉備為何選擇讓劉禪繼位,難道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隻是說有了漢室後裔這個名號,他有了一個出師有名的理由。在建立自己的勢力和招攬人才方麵,可以更加方便。盡管劉備什麼都沒有,但他最後還是成功建立蜀漢,與魏吳兩國三分天下。按理說能夠做到這一步,劉備...

    朱元璋臨死前下令讓所有妃嬪一律殉葬 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殘忍

    朱元璋臨死前下令讓所有妃嬪一律殉葬 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殘忍

    對朱元璋臨死前,為何下了一道殉葬的殘忍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1398年,建立了明朝的朱元璋病入膏肓,在臨終前,他下了一道詔書:“朕死後,所有妃嬪一律殉葬!”就此恢複了殘酷的“人殉”製度,為什麼朱元璋作為“一代明君”會恢複如此殘酷的製度呢?人殉製度是殉葬製度的一種,...

    隆科多作為托孤大臣卻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誰

    隆科多作為托孤大臣卻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誰

    康熙唯一托孤大臣隆科多為何被圈禁,誰是真正害死他的人?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隆科多是佟國維的次子,不是電視裏說的是他侄子,是清聖祖孝慈仁皇後之弟,也是大清朝被皇帝公開以舅舅稱呼的唯一人。在康熙年間,佟國維為職中堂大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隆科多一...

    曹髦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為何不謀劃之後再去刺殺司馬昭

    曹髦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為何不謀劃之後再去刺殺司馬昭

    曹髦,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魏國皇帝曹髦帶著宮中的幾個侍衛,想衝進司馬昭家中殺司馬昭這件事,現在看起來,是一件滑稽搞笑的事情。曹髦也就是幾個侍衛,還那麼大張旗鼓地做事,怎麼可能殺得了司馬昭呢?說起來,曹髦雖然年紀很小...

    魏忠賢不死明朝名將就不死嗎 明朝最後還會滅亡嗎

    魏忠賢不死明朝名將就不死嗎 明朝最後還會滅亡嗎

    如果魏忠賢不死,明末名將就不會死是真的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別太想當然了魏忠賢不死明朝依舊要亡。魏忠賢是明朝末年閹黨的風雲人物,但是魏忠賢自上位後就沒有幹過有利於明朝的好事,魏忠賢此人是南直隸河北滄州人,他早年並不叫魏忠賢,魏忠賢這個名字是後...

    嘉慶帝死後,繼位的為何是旻寧?真相是什麼

    嘉慶帝死後,繼位的為何是旻寧?真相是什麼

    旻寧原名綿寧,清朝第八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嘉慶二十五年夏天,嘉慶在熱河暴病而死。由於死得倉促,嘉慶來不及安排後事。不過自雍正開始建立秘密立儲製後,繼位人的名字,一般早早就寫在繼位密詔中,放在光明正大匾後麵。所以隻要找到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