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從年羹堯倒台與被賜自盡的全過程,看雍正如何將“腹黑”進行到底

    中國曆史6天前6

    從年羹堯倒台與被賜自盡的全過程,看雍正如何將“腹黑”進行到底

    曆史上的年羹堯,可謂是清朝又一位頗受爭議的風雲人物。

    他為康熙皇帝賞識並提拔,之後又在雍正登基後為國家邊疆的安穩與雍正皇位的穩固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可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更是與雍正關係密切的權臣,竟然在其政治事業的巔峰時期轟然倒台,讓人不禁唏噓感慨。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裏,雍正下手處置年羹堯的這段劇情之中,雍正對於不斷貶謫並且最終賜死年羹堯,是極為的不情願的,畢竟這是他的大舅哥,同時也是對他以及對於整個大清王朝有著莫大功勳的功臣。然而,年羹堯的所做所謂已經引發了朝堂上的眾怒,不管是他擅自做主處死了孫嘉誠,還是他在不斷貶謫的過程中依舊我行我素、鋪張奢靡,讓朝中彈劾年羹堯並請求雍正置其於死地的聲音是一浪高過一浪,就連處事一向以大局為重、主持公允的張廷玉都在建議雍正要除掉年羹堯以平息朝中議論。

    由此可見,《雍正王朝》中的雍正最終下定決心賜年羹堯以自盡,是頗為無奈的,甚至可以說他是被朝臣和朝堂上整體輿論的“倒逼”下,被迫做出的決定。

    然而,曆史上雍正在處死年羹堯的時候,並沒有如同在《雍正王朝》中那般的“內心掙紮”與“不舍”,反而其決心是無比的堅定,態度也是異常的決絕。而與此同時,雍正在處理年羹堯的整個過程中,可以說也是將他的“陰狠”和“腹黑”彰顯無遺,並且是以非常“高超”的政治手段將年羹堯至於了死地。

    年羹堯,是當之無愧的“功臣”,但也是不折不扣的“罪臣”。

    年羹堯與雍正的關係自不用說,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將年羹堯家族所在的鑲白旗漢軍第五參領之一佐領下全部劃歸雍正統領,使得整個年家便與雍正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聯,年羹堯也就此正式成為了雍正的“藩邸故人”。

    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雍正迎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年氏為王府側福晉,這又使得年羹堯成為了雍正的大舅哥,兩家人就此有了更加直接而又異常緊密的利益關係。

    於是,在“九子奪嫡”的進程中,年羹堯無疑是雍正最為堅定的支持者,而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登基之後,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又進而成為了雍正在地方封疆大吏中最為重要的擁護者。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的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使得剛剛登基的雍正陷入了巨大的內憂外患之中,皇位穩固也受到了極大挑戰,而這個時候他之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年羹堯。

    一方麵,是因為年羹堯自跟隨“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開始,其一直就在在西北地區領兵作戰,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其對於整個西北的戰局走向、民族風情、山川地理等是非常的熟悉,並且在西北現有的軍隊中,年羹堯有著極高的威望。

    而另一方麵,還是因為年羹堯和雍正的特殊關係以及朝堂上下複雜的政治環境,使得雍正隻有將此時全國數量最為龐大的軍隊交給他的這位大舅哥,才能真正的放心和安心。

    於是,雍正將年羹堯任命為“撫遠大將軍”,領兵前往青海平叛。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可謂是頗費周章,不僅前前後後打了兩年的時間,幾乎掏空了整個國庫,而年羹堯本人更是生活奢靡、鋪張浪費,盡管最終平定的叛亂,但是雍正為之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慘重的。

    而曆史上的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過程卻與《雍正王朝》中的演繹恰恰相反。

    年羹堯本人是極度節儉,用“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來形容都不過分。而與此同時,年羹堯的軍事天賦也在此次平叛過程中予以充分展現,前後僅耗費四個月,與叛軍直接交戰的時間更是少到隻有不足二十天,包括部隊的傷亡、糧草輜重的損耗都是非常之少。可以說年羹堯是極小的代價徹底平定了這場叛亂,全殲叛軍部隊,羅卜藏丹津本人更是化妝成一婦人才得以逃脫,此後再也沒有東山再起。

    而伴隨著羅卜藏丹津叛亂快速被平定,雍正的皇位也就此穩固,立下如此不世之功的年羹堯也被雍正奉為了“恩人”般的存在。

    “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其權勢地位到達巔峰的同時,年羹堯也開啟了“自我作死”之路。

    一來,年羹堯居功自傲,目無君主。

    此時的年羹堯是真的把自己當成是雍正的“恩人”,其行為相較於《雍正王朝》中所說的“用膳”、“翻牌子”等等,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於在雍正麵前,他都不顧君臣禮儀,當麵“箕坐”。此時的雍正並沒有拘泥於年羹堯的這些“小節”,這也使得年羹堯浮誇的行為舉止開始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二來,就是年羹堯貪贓枉法,生活也開始極度奢靡起來。

    年羹堯一改其在平定羅卜藏丹津過程中的節儉作風,生活極度奢靡,並且 *** ,收受賄賂,不斷 *** 財富。

    三來,年羹堯也就此開始結黨營私。

    他仰仗雍正對其的信任與器重,開始把持官員的任免與升遷,官場稱之為“年選”,與此同時他又在不斷培植黨羽,任用親信,排除異己,弄得朝堂上是烏煙瘴氣。

    年羹堯的如此行為引得了雍正的巨大不滿,隻不過此時的雍正鑒於年羹堯巨大的功勞,並且考慮到自己又是剛剛對年羹堯全家都進行了極盡的封賞,貿然處置會令自己的皇權威信受到折損,於是選擇了忍讓。

    但是,年羹堯拙劣的表現非但沒有改善,反而呈現出了愈演愈烈的趨勢,終於讓雍正對其是忍無可忍,於是雍正就此下定了處置年羹堯的決心。

    雍正的“腹黑”在處理年羹堯的過程中,可謂是彰顯無遺。

    正如前文中所說的,盡管此時的雍正對於年羹堯有著諸多的不滿,但是他對於處理年羹堯也是有著自己的擔憂。當然,他擔憂的並不是年羹堯的權勢以及手中掌握的重兵,而是擔心自己貿然處理年羹堯會引發朝堂輿論的動蕩,威脅到自己的皇權統治。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便采取了一係列“腹黑”的舉動,把年羹堯置於不利的輿論境地之下,進而最終一步步將其送往了生命的盡頭。

    首先,雍正借由年羹堯的“死對頭”蔡珽,暗示自己的想法。

    蔡珽與年羹堯的結怨是在康熙朝時期,當時年羹堯擔任川陝總督並且署理四川巡撫事務,後來蔡珽到任四川巡撫,並與年羹堯在諸多方麵產生了矛盾,兩人關係就此交惡。在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權勢地位到達巔峰的時候,他開始以權謀私對蔡珽進行了構陷與迫害,使得蔡珽被議罪並被判處了斬監侯。

    這個時候的雍正已經對年羹堯產生了巨大的不滿,於是他不僅赦免了蔡珽的死罪,還將其任命為左都禦史,專門負責調查年羹堯的種種罪行。

    雍正將蔡珽赦免並委以重用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告知朝堂官員自己想要動一動年羹堯的想法,而上至六部九卿,下至地方督撫的各級官員,對此也是心領神會。

    其次,雍正借機將年羹堯調離他的“西北老巢”。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的時候,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之兆,使得群臣紛紛寫詩做賦,敬上賀表,向雍正祝賀。這個時候的年羹堯也向雍正上疏慶賀,但是在他的文章中,誤將“朝乾夕惕”寫作了“夕惕朝乾”。

    於是雍正對此開始“大做文章”,認為年羹堯此舉是大逆不道,將“朝”與“夕”調換位置就是在詛咒自己早點去世,好讓新君得以繼位。與此同時,雍正更是指出進士出身、有過翰林院任職經曆的年羹堯犯這樣的錯誤絕非“粗心”,而是完完全全就是“有意”而為之,對此雍正表現出了極大憤怒之情。

    當然,這實際上純粹是雍正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要找理由將年羹堯進行貶謫,從而名正言順的將年羹堯從其勢力盤根錯節的西北“老巢”調離。

    於是,年羹堯從“撫遠大將軍”的位置上掉了下來,被任命為杭州將軍,統領軍隊的人數由十多萬人,驟減到隻有幾千人。而在此期間,年羹堯的曾經的黨羽與親信,也遭到了雍正的打擊,使得其在西北的固有勢力土崩瓦解。

    再次,就是雍正暗示、授意大臣們對年羹堯進行彈劾。

    這一期間,此前被雍正安排調查年羹堯罪證的蔡珽,不斷將年羹堯所犯的罪行予以披露,而雍正也借機“添油加醋”,進而鼓動官員們上疏彈劾,特別是那些年羹堯的同黨、舊部或者與年羹堯有過交往和關聯的官員們,更加對其強調現實的嚴重性。

    一時間,彈劾年羹堯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樣飛向了北京,所有官員一邊痛斥年羹堯的不端行為,一邊極力撇清與年羹堯的關係。

    最後,雍正為年羹堯定下了“九十二條大罪”。

    在這“九十二條大罪”中,包括大逆罪五條,欺罔罪九條,僭越罪十六條,狂悖罪十三條,專擅罪六條,忌刻罪六條,殘忍罪四條,貪婪罪十八條,侵蝕罪十五條,這其中,抄家滅門、處以極刑的罪過多達三十條。但是雍正還是念及年羹堯的功勞以及同年家的特殊關係,僅僅是賜年羹堯自盡,殺掉其子年富,至於年家的其他人包括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兄長年希堯以及年羹堯的其他兒子,則沒有過多的牽連。

    實際上,雍正在將年羹堯議罪後,並沒有馬上將其處死,原因就在於年羹堯那位嫁給雍正的妹妹年氏。

    雍正對於年氏是非常的寵愛,兩人感情深厚。在雍正處理年羹堯期間,年氏病重,雍正為了害怕擔心而加重病情,還可以將此隱瞞。後來,雍正為了給年氏“衝喜”,將其冊封為敦肅皇貴妃,以示恩寵,隻是天命不假,在年氏受封皇貴妃後的第三天便去世了,而年羹堯也就此失去了最後的“保護傘”。

    就這樣,在年氏去世後一個月,年羹堯被雍正下旨賜死,結束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

    可以說,這一整套計謀與手段,是雍正屢試不爽的“慣用伎倆”,在之後處置隆科多、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以及九阿哥胤禟的過程中,雍正都是用到的這樣的方式。

    整個過程總結起來就是:

    之一步,先向朝臣暗示態度,製造輿論;

    第二步,進行調離後者隔離,做好後續工作的鋪墊;

    第三步,暗示官員上疏彈劾,籍此營造“官場動蕩”、“民怨沸騰”的輿論環境;

    第四步,宣布大罪,但是予以一定的從輕處分,以顯懷柔之道。

    於是,雍正就這樣,在每一次都看似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的做出決定,而在最後的處置過程中,他還不忘以“寬和”與“仁德”為自己塑造正麵的形象,這份“腹黑”可謂彰顯無遺。

    《雍正王朝》中,關於年羹堯之死,可謂是將其演繹的無比悲壯,然而,曆史上年羹堯臨終前的表現卻是“滑稽至極”。

    當接到雍正將其賜以自盡的旨意的時候,年羹堯並不相信這是真的,甚至還大言不慚的向辦差的官員說雍正的赦詔馬上就到。可是年羹堯前後折騰、推脫、延誤了兩三個時辰,也沒有見到雍正赦免他的詔書,直到其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不相信雍正這是要真的殺掉他。

    由此可見,年羹堯至死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昭顯了雍正的“隱藏”之深。

    而年羹堯居功自傲、目無君主,致使其從權勢地位的巔峰迅速墜落,也就此成為了曆史的反麵教材,並為後人所警醒。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4142.html

    “從年羹堯倒台與被賜自盡的全過程,看雍正如何將“腹黑”進行到底” 的相關文章

    劉恂:三國時期蜀漢宗室,在永嘉之亂中被殺

    劉恂:三國時期蜀漢宗室,在永嘉之亂中被殺

    劉恂(?—約311年),幽州涿郡(今河北保定市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第六子、晉朝安樂公。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景耀二年(259),劉禪立劉恂為新興王。鹹熙元年(264),蜀漢滅亡,劉恂跟隨劉禪東遷洛陽。泰始七年(271),劉恂繼承父親...

    張遼作為曹操手下的醫院 張遼在軍中的人緣又是什麼樣的

    張遼作為曹操手下的醫院 張遼在軍中的人緣又是什麼樣的

    對為何張遼在曹操軍中人緣很一般?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張遼在曹操陣營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第一,他不是曹操的元從舊部,也就是說張遼不是一開始就跟著曹操的而是在曹操攻滅呂布之後投降過來的;第二,曹操的軍權基本上都掌握在夏侯惇曹仁等宗室大將之手,外姓大將除了極個別的人...

    雍正和十四才是親兄弟 雍正為何對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

    雍正和十四才是親兄弟 雍正為何對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雍正和十四阿哥是親兄弟,為何卻和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為數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鐵帽子王爺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親兄弟,但一輩子中卻是和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十三阿哥正是愛新覺羅·胤祥,清朝的第一任怡親王。其實...

    安慶緒弑父的原因是什麼?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安慶緒弑父的原因是什麼?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安史之亂被稱為最血腥的叛亂,始於安祿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謀反。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安慶緒弑殺自己的父親安祿山,《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有明確的記載。《舊唐書》說:“慶緒立於戶外,莊持刀領著李豬兒同入祿山賬內。豬兒以大刀斫其腹。祿山眼無所見,床...

    周泰:三國時期東吳將領,多次保護孫權安危,屢立戰功

    周泰:三國時期東吳將領,多次保護孫權安危,屢立戰功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三國時期孫吳武將。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從征劉繇、嚴白虎、王朗等人,數有戰功。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

    曆史上朱元璋有多看重朱標?為何會給他那麼大的權利

    曆史上朱元璋有多看重朱標?為何會給他那麼大的權利

    朱標是明太祖和孝慈高皇後的嫡長子,深受朱元璋看重,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朱標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史上,權力最大的太子。說朱標的權力最大,體現在三個方麵:其一,朱元璋讓幾乎全部的朝廷大臣,都擔任東宮的大臣。這種情況,在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不可能存在的。曆史上的皇帝,...

    婁師德是什麼人?他能受到王十朋的推崇是因為什麼?

    婁師德是什麼人?他能受到王十朋的推崇是因為什麼?

    婁師德,字宗仁,唐朝宰相、名將。感興趣的讀者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詩人王十朋(1112-1171年),以堅持正義,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移,直言批評朝政受到世人的稱讚,他寫了一首《婁師德》詩,大意是:不順從不和睦的事情不難糾正,隻要做到別人的唾沫吐到臉上讓它自己幹。遇事心平氣和認...

    謝萬:東晉時期大臣、名士,才幹過人,善於清談

    謝萬:東晉時期大臣、名士,才幹過人,善於清談

    謝萬(320年-361年),字萬石,陳郡陽夏縣人,東晉時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謝裒第四子,太保謝安的弟弟。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謝萬出身陳郡謝氏,才幹過人,善於清談。起家司徒掾,參加蘭亭雅集。曆任撫軍從事中郎,輔佐會稽王司馬昱。出任吳興太守,頗有政績。兄長謝奕去世後,接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