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南明最 *** 奸臣,如何搞垮魯監國

    中國曆史4周前 (04-16)14

    隆武元年(1645年)十月,就在魯監國為分地分餉問題困擾得不知所措,他明知分餉分地不均,方國安飛揚跋扈侵占兵餉而義軍無餉可得,他一再對領義軍大臣表示同情之時,卻采取了一個驚人的行動,授方國安為大將。

    十一月裏的一天,冠山絕頂之上築起了壇台。這天“旌旗蔽空,車馬如織”。魯監國在這裏舉行了隆重的拜將封群典禮。拜方國安為大將,總統諸營,統一指揮江上抗清大軍。

    同時進方國安為荊國公,進王之仁為武寧侯。魯監國本意是舉行如此盛大典禮,將激發方國安的忠義之心。結果事與願違。

    1、方國安與馬士英、阮大铖合流

    方國安,字盤石,貴州貴陽人。崇禎時官至總兵。魯監國初封為鎮東侯,駐嚴州。本無什麼戰績,卻能招降納叛,製造事端。

    當南京弘光政權覆亡兵,閣臣馬士英挾持太後逃至浙江杭州,欲擁立潞王朱常淓監國,遭到拒絕,並被群臣攻擊難以立足。

    逃至紹興謁魯王朱以海,仍遭嚴拒,官紳士庶群起而攻之,稱其為奸相,必欲殺之。

    九江僉事王思任上書請“立斬士英之頭,傳示各省”,以贖其欺君誤國之罪。劉宗周也主張“非斬士英光以收既潰之人心”,他惶惶如喪家之犬,無處容身,最後狼狽逃到嚴州入同鄉方國安軍中躲避。

    不久方國安又收留了阮大铖。原來阮大铖追隨弘光帝出逃至蕪湖,弘光帝被俘,他便隨朱大典撤退至金華,大典欲留其於軍中治事,士民得知後,傳檄聲討,稱其為逆賊,大典於是將其送至嚴州。

    這樣,馬、阮成了方國安的座上客。他們共同對所遭不幸憤恨不已,必欲報這種無名之仇。他們投方國安所好,很快勾結在一起。

    盡管臣民士庶無一不對馬、阮切齒痛恨。方國安卻對其十分信任進而上疏請求令馬士英入朝,立即遭到反對,張國維“劾其十大罪,乃不敢入”。

    而臣下要求遂殺馬、阮的呼聲仍然不絕,魯監國卻“不能執而誅之。以此賞罰盡失,士氣哀沮”。造成惡果,不止如此。他見方國安庇護馬、阮二人,不僅不予追究,竟然下令馬士英督方國安之軍。

    除惡不盡,貽患無窮。方國安本來就很少報國之誌,馬、阮來到後便與其“日議分地分餉”,置國事於不顧。

    瘋狂地侵奪軍餉,致使眾多義軍無餉可得,逼其遣散不成軍,使抗清事業陷入困境。

    方國安拜將之後,雖然又組織了大小十餘戰,但“無敗亦無勝”。

    因此時清貝勒博洛班師回京尚未返還,清的方針是據守杭州,暫不出擊。而蓍積力量,所以此刻方國安軍頻頻出擊,不隻是虛耗兵力,且潛伏著危機。他本人連同魯監國對此並不知曉。

    魯監國對暫時的軍事相持毫無認真分析以采取積極對策,又重蹈了弘光政權陶醉升平濁亂朝政的覆轍。

    2、六奸臣的為惡

    魯監國朱以海寵幸的元妃張氏,是蕭山人。

    朱以海監國紹興後,方立為元妃。由於她的受寵,其父張國俊得封伯爵。小人得勢的張國俊憑皇親的關係,“內結閹臣客鳳儀、李國輔,外倚悍將方國安、王之仁。頗通賄擅事”。

    張國俊等人作威作福,“氣傾中外。咫尺大敵,而越城哀衣寬帶,歌續宴會如平常”。

    他們的所作所為擾亂了朝政。使正直之人寒心,進賢之路堵塞。不久便有客鳳儀、李國輔以太監的身份兼製軍餉之事發生,又引起朝臣一片反對之聲。

    魯監國卻不以為然,認為群臣是小題大作不該如此而不予理會。錢肅樂按捺不住心頭的義憤,上疏痛揭朝廷存在的嚴重問題。公開抨擊放縱皇親國戚之失及朝政諸多弊端,且指名道姓。

    這是一種勇氣。但疏上似乎並未觸動魯監國,卻使張國俊及方(國安)、王(之仁),馬(士英)阮(大铖),客(鳳儀)、李(國輔)之流“恨甚”。

    張國俊尤為恨錢肅樂入骨。

    這時在寧波抗清舉義事變中曾扮演極不光彩角色,乞求饒命而以家資助軍的投機人物謝三賓,正積極活動準備混入朝廷。他大肆行賄,打通關節。獲得“金萬兩”的張國俊,便“脅監國,必致三賓於樞要”。

    於是朱以海便授命謝三賓為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謝三賓的入期入閣,更加劇了小朝廷的混亂,他們沆瀣一氣,排擠打擊錢肅樂等正直大臣不遺餘力。而這時方國安等爭餉如故。

    進入監國元年(清順治三年,1646)以後,義軍幾乎完全處於無餉狀態。

    事情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浙東本來是熊汝霖、孫嘉績首舉義旗,率眾共同擁戴建立了監國朝廷。

    後來“亡將遺兵”紛紛前來,方國安擁重兵權傾一時,出現了“客反居上”的局麵。熊、孫等以大局為重,接受這個現實,願意“與同濟難”。但方國安卻“逍遙殊無意。一年之中麇餉數百萬”。

    而這些軍餉全出自於當時所控製的八郡之民,百姓負擔沉重,弄得“貧富交盡”,這是極其嚴重的問題。

    麵對這種狀況,拜受禮兵二部尚書的陳函輝長歎道:

    “八郡敝矣!諸軍猶誅糧無厭,是重棄民也。北來生兵,日益一日,不知此身何所耳!”

    他的憂慮全是事實。但可悲的是,從百姓身上殘酷搜刮來的軍餉,幾乎全被方國安等人侵奪,廣大義軍卻全然無份。

    3、錢肅樂被逼去職的後果

    錢肅樂、孫嘉績等因無兵餉可籌,再也支撐不下去,他們連名上疏請求放棄兵權,將所部軍隊歸開遠伯吳凱指揮,魯監國不許。

    於是錢肅樂又上疏說:

    “臣兵不得不散。但臣以舉義而來,大仇未複,終不敢歸安廬墓。散兵之日願率家丁數人,從軍自效。”

    這是沉痛的至誠之言,魯監國如果能稍作一點主,合理分配一下窘迫的軍餉,也不會令義軍瓦解,但他卻一點主意也沒有,隻會發出無濟於事的“溫旨慰留”。

    這時反對者們又造謠誹謗說錢肅樂“將棄軍逃入閩”,去當隆武朝的大臣。並有風聲說有人已派出壯士埋伏於途中準備劫殺。

    錢肅樂便不再遲疑,丟下軍隊,“拜表即行”說:

    “臣從今披發入山,永與世辭。請主上加蹤跡,斷不入閩,以遭殄滅。”

    魯監國得疏後,大驚失色,見這位曾毀家起兵、全力擁戴自己的大臣竟離朝而去,很受感動,但考慮到去誌已堅不可挽留,“於是降旨令其往海上同黃斌卿、張名振“共取道崇明以複三吳”。

    同時加錢肅樂為吏部尚書兼理戶部事。這不啻異想天開!他仍不知錢肅樂何以下此決心。國家已被方國安之流糟蹋得難以為繼,空虛得很!不看看義軍相繼潰散的事實,還談何雄心勃勃的北伐大業!錢肅樂拒絕了魯監國授命。

    就在這時僉都禦史章正宸率領的義軍,也因“無餉,乃散軍”。當年滿懷忠義、滿懷希望,慘淡經營起來的抗清義軍,這振興國家的極其寶貴的力量,就這樣白白葬送了!

    義軍潰散,忠臣憤離,監國朝廷國勢大壞。

    陳函輝對他竭力擁護的魯監國政權喪失了信心:

    “大事去矣!夫無種蠡之才,而有伯豁之佞,何以能久?”

    不幸地是陳函輝所言全是事實。“少威斷”的魯監國既無力振作朝綱、糾正時弊,更難駕馭跋扈之臣。

    在當時文武朝臣之中,越來越多的是追求個人身家之利,越來越少的是精忠報國之心,貪鄙已成為一種競相仿效的風氣。“諸將驕橫,諸臣競營高爵,請乞無厭。”

    而更令忠義正直之臣痛心地是,魯監國對此竟聽之任之,往往盡量滿足其無厭之求,溢行賞賜。

    他自以為如此便可以攏絡人心,安定大局,殊不知乃自亂陣腳。

    兵部尚書餘煌以沉痛的心情上疏規勸道:

    “今國勢愈危,朝政愈紛,尺土未複,戰守無資。諸臣請祭,則與思先帝蒸嚐未備;請葬,則當思先帝山陵未營;請封,則當思先帝宗廟未享;請蔭,則當思先帝子孫未保;請談,則當思先帝光烈未昭。”

    這種苦心婆心的勸告,似乎並未發生多大作用。監國朝內已是頹風難挽。

    4、江幹大捷

    魯監國所任命的大將方國安,成事不足而敗事有餘。

    方國安貪餉恣肆嚴重地敗壞了國事而貽誤了戰機。

    本來監國元年前後的冬春兩季,半年多的時間內,是敵人力量相對較弱而監國朝中士氣正旺之時,但魯監國卻沒有很好利用,以推動戰事的進展。

    當軍餉越來越匱乏,特別是義軍已陷入無餉的境地,形勢開始急轉直下。特別是自春天以來,與跨江相距的清兵,屢次交戰均未能獲勝,“各營皆西望心碎”,士氣低落。

    這時王之仁上疏魯監國說:

    “事起日人人有直取黃龍之誌,乃一敗後遽欲以錢塘為鴻溝,天下事何忍言!臣為今日計,惟有前死一尺,願以所隸沉船一戰。今日欲死,猶戰而死;他日即死,恐不能戰也。”

    自告奮勇,主動請戰,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為自甲申(1644)、乙酉(1645)天地翻覆,南明政權相繼組建之際,武將們大都擁兵自重,“未建寸功輒封侯伯,竭天下之餉以奉之。平日驕橫,卑視朝廷,一聞敵至,莫不逃降。‘戰'之一字,雖上趣之不能,而況自請乎!”

    魯監國對此不能不受到觸動。

    但抗清必須“一乃心力”,全線呼應,彼此協調。由於自方國安任大將軍,總統諸營之後,卻注意力並未放在抗清事業上,而是“期會不信,調度不靈,故緩急有不相應之勢”。盡管江幹之上不乏忠義愛國的將士,往往“一處進戰,一處退休”。

    這種互不協調,使戰事難成。所以魯監國又不能直接去發號施令。對王之仁的請戰隻有等待時機了。

    三月初一日,清軍兵船數艘自錢塘江上流而下,督師張國維緊急嚴令各營守好汛地。

    王之仁則驅舟迎戰,並急命發炮。“持火者顫不能舉,之仁手刃其人,自引火發之,碎一舟。”

    當日東南風大起,王之仁率眾“揚帆奮擊之,碎清舟無數”。張國維隨即督諸軍助戰,“清兵為之少卻”。此戰取得了勝利。

    僅鄭遵謙率所部從江中撈取清人所棄之鐵甲就達八百餘副。這是監國朝自入春以來的之一次抗清大捷,它消除了人們一直對王之仁的種種懷疑。王之仁堅定抗清之誌“始如雲如日”,大白於天下。對此“江幹諸旅莫不稱快”。人心為之一振。

    5、陸清源之死的真相

    魯監國畢竟是一國之主,他沒有忘記抗清複國的大業。他也許很清楚該如何去調動臣民士庶的抗清積極性。

    三月十九日是崇禎帝殉國的忌日,即所謂大祥之日。魯監國下令“三軍縞素一日”,並於朝堂設祭,親自哭臨。

    想借此激發眾人的同仇敵愾之心,以全力抗清。可是不久,閱使之事,又使他恐懼得不知所措。

    三月初,隆武帝遣僉都禦史陸清源解餉十萬,犒師浙東江上諸軍,不論它內含多少政治目的,但對抗清事業畢竟是件好事。結果為方國安部下所殺。

    原來,當陸清源來到後,方國安令人將餉冊交與陸,使其按名冊頒發,名冊中首列馬士英之名,清源將其抹去。馬士英大怒,於是挑動國安軍中將領斬殺陸清源,同時“縱馬提餉”。並且發出檄文“數隆武罪”。把事情弄壞。

    張國維聽說後,歎道:“自我戕毒,禍不遠矣!”

    但更恐懼的要數魯監國,本來他不接受隆武帝之詔已屬理虧,此事他更覺理虧且無法交待。生怕被激怒的福建方麵發兵來討。於是“定議抽兵屬國維西征”,改令禮部尚書餘煌兼兵部尚書,督師江上,“而事不可為矣”。

    盡管形勢愈加嚴峻,但不久海上出師的捷報又很使他興奮一番。四月份,兵部主事王正中率師渡海鹽攻下了澉浦城。

    五月,黃宗羲率孫嘉績、熊汝森之義軍與王正中合師共3000人,連同太仆寺卿陳潛夫、兵部主事吳大斌、查繼佐所率數百人,共同淩海駐紮譚山,準備攻取海寧。這是監國朝將士於最困難時期,由忠義所激的最出色表現。

    6、方國安之流降清

    但形勢的突然惡化,一切成就都又付之東流。

    五月中貝勒博洛奉命率師再臨杭州,清兵實力增強,士氣大振。準備渡錢塘江,揮師東進。而這時自春以來浙江一帶大旱無雨,問來波濤洶湧水深江闊的錢塘江變得流細波微,水勢枯落。

    這對把錢塘江做為天然屏障的明軍來說極其不利,岌岌可危。而清軍就是因為江水難渡而發動不了攻勢,當探得此情之後,便於二十五日,以數十騎試渡不及馬腹深的江麵,向東岸挺進。

    結果,方國安所在的七條沙一帶“營頭盡散”,二十八日方國安率所部潰逃。二十九日紹興城得到清軍渡江的警報。

    當時“江上諸營俱未動、北渡者少”,仍可組織力量抵禦。大學士陳盟進勸魯監國“作親征六詔,飛遞江幹”,但這時方國安的將士及其家眷均已擁進紹興城。

    魯監國驚惶失措,拿不出主意,開始做逃跑的準備。次日便在方國安軍的簇擁下逃離紹興至台州。

    其時,方國安已接受阮大铖之計,準備劫持魯魯監國降清。特令人看守,而暗中聯係降清事宜。魯監國很快發覺此事,恐懼萬分,幸虧看守者患病,魯監國密令兼程趕來扈駕的張國維等將其襲殺,而乘機逃脫。此刻陸地之上他已難再立足,便從海門倉惶入海,踏上了逃亡之途。

    魯監國脫逃後,六月初一日,清兵進占紹興。方國安、阮大铖、謝三賓、方逢年等不戰屈膝降清。

    但其他文武大臣則不負良知及起兵時之誓言,慷慨赴義,寫出了可歌可泣的曆史篇章。

    7、魯監國朝的“殉國者”

    當方國安挾魯監國逃出紹興城時,眾人有提議據城抗清。

    兵部尚書、督師餘煌歎息道:

    “數萬軍猶不能戰,乃以老弱守孤城,是聚肉待虎也。”

    於是大開諸門,任民避難。因此“一城獲全”。之後,他投水而死。禮部尚書王思任,當城破後,絕食而死。陳函輝因追隨魯監國不及,半途相失,返回台州,入雲峰山自縊死。死前作六言絕句十章,表明了心跡。

    其一雲“生為大明之人,死作大明之鬼。笑指白雲深處,蕭然一無所累”。

    當五月二十八日方國安於江幹拔營潰逃,各營隨之潰散。二十九日錢塘江上隻剩王之仁一軍尚在,並做由江入海的準備。張國維對王之仁說應抽兵5000分守各營,守住江麵抵抗清軍。

    王之仁流淚說:

    “吾兩人二年心血,今日盡付流水,壞天下者非他人,方荊國也。清兵數十萬屯北岸,倏然而渡,孤軍何以迎敵?吾兵有舟可以入海,公兵無舟,速自為計。”

    這說的是實在話。

    張國維迫不得已,與王之仁作別後便整頓部隊追扈魯監國。輾轉追趕到台州後,因無船下海,六月十八日,折回老家東陽,準備治軍再舉。7天後清兵攻占義烏,東陽不守。親眾勸其轉入山中以圖後舉。

    張國維長歎道:“誤天下事者,文山、疊山也,一死而已。”

    二十六日清兵逼至,張國維整好衣冠東向再拜,說道:“臣力竭矣!”作《絕命詩》三章投入園池之中而死。

    王之仁當張國維率軍走後,將妻妾子女盡沉於蛟門水中,“捧所奉敕印,北麵再拜,投之水”。“乃立旌旗,鼓吹張蓋”,泛海至鬆江。

    清兵以為其來降,便將其擁至南京。他“峨冠大袖,肩輿而入。百姓駭愕聚觀”。他從容入見清江南經略洪承疇,“自稱前朝大帥,國亡當死,恐葬於鯨鯢,身死不明,後世青史無所征信,故來投見,欲死於明處耳。”

    洪承疇待之以禮,勸其剃發投降,之仁不從。遂於八月二十四日被殺。而太仆寺少卿陳潛夫於城破日“合室沉河”殉國。大學士朱大典圍守金華,清攻月餘不下,後以紅衣大炮破陣,大典“合門縱火焚死”,其他從容就義者大有人在。

    而既未出海又未暴露目標者,則暫時隱忍,蓄積力量以圖後舉,如所謂“六狂生”中的華夏、王家勤等人,不久又開始了抗清活動。

    但魯監國去而不返,飄泊海上,再無還陸之可能,各支抗清力量終因缺乏統一領導與協同配合,而旋起旋落,不過空發出悲壯的音符而已。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4/591476.html

    “南明最 *** 奸臣,如何搞垮魯監國” 的相關文章

    漢武帝知道劉據是冤死的 漢武帝為何不立其後人做儲君

    漢武帝知道劉據是冤死的 漢武帝為何不立其後人做儲君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漢武帝臨終之前,知道劉據含冤而死,為何不立劉據的孫子為儲君?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漢武帝‘知道’劉病已的存在,或者說漢武帝把劉病已推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公元前87年,也就是漢武帝病重的時候了。當時漢武帝病重,朝中有大臣懂所謂的‘望氣術’,這個人告訴漢...

    清朝火器發展落後是因為康熙嗎 康熙是那個千古罪人嗎

    清朝火器發展落後是因為康熙嗎 康熙是那個千古罪人嗎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康熙是不是導致清朝火器發展水平落後的“千古罪人”?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不是,這與曆史真相不符合。說康熙抑製清朝火器發展水平落後,是一種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真實的曆史真相恰恰相反,康熙不僅僅對清朝火器的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而且他對火器的研發和使用非...

    曆史上司馬懿為何要拒絕曹操征辟?史書上是如何記載的?

    曆史上司馬懿為何要拒絕曹操征辟?史書上是如何記載的?

    司馬懿三國魏河內溫人,字仲達。出身士族。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司馬懿拒絕曹操征辟,曆來被視為其狡詐隱忍的表現,許多影視作品都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渲染。有的說他裝病7年,有的說他自己壓斷了雙腿,至於原因也是眾說紛紜。有說看不起曹操的出身,也有說是忠心漢室,其實這些都不得要領,在我看來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

    劉邦起兵用來七年才坐上皇位 劉邦真的隻是靠手下嗎

    劉邦起兵用來七年才坐上皇位 劉邦真的隻是靠手下嗎

    對劉邦:47歲起兵,曆時七年54歲便成為皇帝,他真的隻是靠手下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序劉邦這位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曆來都是爭論的焦點,人們對他的評價主要有正反兩個方麵。正:1,他參與了推翻秦朝的戰爭,並且在楚漢戰爭中打敗擁有巨大優勢的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反:2...

    東吳江表十二虎臣中有哪些人最後是戰死沙場的?

    東吳江表十二虎臣中有哪些人最後是戰死沙場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董襲、陳武殺身以衛主。——陸機《辯亡論》蜀有“五虎上將”,魏有“五子良將”,東吳的武將雖然沒有那麼出名,但“江表十二虎臣”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今天我們聊聊十二虎臣中唯二戰死沙場的兩位(其他人基本都是病逝或正常死亡),陳武成了張遼的背景板,董襲抗曹...

    宋江想要接受詔安的時候 魯智深為什麼要提出散夥

    宋江想要接受詔安的時候 魯智深為什麼要提出散夥

    還不知道:宋江想答應招安,武鬆與魯智深反對,為何隻有魯智深提出散夥?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人們的印象中《水滸傳》裏的108條好漢,一個個都是正義豪邁的義士,總是嫉惡如仇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後來他們在宋江的帶領下答應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個悲慘結局。據說不過...

    曹丕和曹睿作為皇帝 兩人壽命為什麼那麼短

    曹丕和曹睿作為皇帝 兩人壽命為什麼那麼短

    對為什麼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難道是有什麼家族病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時期,笑到最後的既不是霸氣側漏的曹操,也不是仁義之名滿天下的劉備,更不是青年才俊孫權,而是前期沒有太多表現的司馬氏,通過一係列神操作篡了曹家的權,代魏立晉。司馬氏之所以能篡權,很大一個因素...

    張飛和關羽相比 諸葛亮為何對兩人看法不一

    張飛和關羽相比 諸葛亮為何對兩人看法不一

    還不知道:為什麼在諸葛亮看來,張飛是可用之人,但關羽卻不是?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先生出山時,關張二人的言行處處展現出他們粗野的一麵。就算大哥多次叮囑“吾得軍師,猶如魚之得水也”,可這倆人根本沒當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沒有劉備攔著,恐怕張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