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北宋狄青簡介及生平事跡

    中國曆史9個月前 (08-21)18

    說到狄青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嶽飛,總是拿狄青和嶽飛對比,那麼也有人問了,這個狄青到底是誰呢?他的生平事跡又是怎麼樣的呢?這個問題也非常值得學習,值得探討,下麵我們不妨就著這問題一起來學習分析看看!

    1、狄青簡單簡介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縣(今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 )人。北宋時期名將。

    狄青出身寒門,年少入伍,因麵有刺字,善於騎射,人稱“麵涅將軍”。宋仁宗時,憑借戰功,累遷延州指揮使。皇祐五年(1053年),領兵夜襲昆侖關,平定儂智高之亂。此後曆任樞密副使、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尹,遷升樞密使。後受到文官集團排擠,於嘉祐元年(1056年),被免去樞密使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出知陳州。

    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狄青抑鬱而終,年僅四十九歲。獲贈中書令,諡號武襄。

    2、狄青人物生平

    2.1、初出茅廬

    狄青十幾歲時,因與鄉人發生衝突而被官府捕快投入監牢,並在臉上刺字,注銷戶籍,發配京師充軍。 狄青精通騎馬射擊,早期是隸屬於禦馬直的一名騎兵,後被選做散直。寶元初年(1038年),李元昊發動叛亂,朝廷下詔任命狄青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揮使前往邊疆作戰。當時前線的偏將屢次被西夏打敗,士兵大多畏懼膽怯,狄青行軍打仗時經常親自做先鋒。作戰四年,前後大小打了二十五場戰鬥,身中亂箭多達八次。 攻陷金湯城,奪取宥州,屠殺了砽咩、歲香、毛奴、尚羅、慶七、家口等部族,焚燒西夏儲備的糧食數萬石,收繳帳篷二千三百隻,俘虜五千七百人。又建橋子穀城,築建招安、豐林、新砦、大郎等城堡,這些城堡都建在敵方要害之地。安遠一戰,他受傷很重,但聽說西夏軍隊到了,就又挺身飛速趕往,士兵們因此也爭先恐後,奮力拚搏。他臨敵作戰時,披頭散發、帶銅麵具,出入敵軍中,西夏軍均望風披靡,無人敢擋。

    2.2、頗受重用

    康定元年(1040年),尹洙出任涇原、秦鳳兩路經略安撫司判官。 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見,尹洙與他談論軍事,很欣賞他,便將他推薦給經略使韓琦、範仲淹,並說:“這是良將之材。”所以二人一見狄青,便認為是個奇才,對他厚禮相待。範仲淹教他讀《左氏春秋》,對他說:“將帥不知古今曆史,就隻有匹夫之勇。”狄青從此改變誌趣,讀起書來,終於精通秦漢以來將帥的兵法,因此更加善戰。十一月,受尹洙舉薦,出任涇州督監。 積功升任西上閣門副使。

    慶曆二年(1042年)十月,狄青晉升為秦州刺史、涇原路副都總管、經略招討副使。 宋仁宗因狄青多次建立戰功,想要召見他並向他詢問軍國大計,剛好遇上西夏侵犯渭州,便命令他畫出軍事地圖送上來。

    慶曆四年(1044年),狄青被加升為捧日軍、天武軍四廂都指揮使、惠州團練使。 西夏李元昊稱臣降服後,狄青調任真定路副都總管,曆任侍衛步軍殿前都虞候、眉州防禦使,又升任步軍副都指揮使、保大、安遠二軍節度觀察留後,接著又升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狄青在軍隊中奮鬥,十多年後才顯貴起來,當時臉上還留有刺字。宋仁宗曾勸狄青敷藥除掉刺字,狄青指著自己的臉說:“陛下根據功勞提拔臣,而沒過問臣的出身門戶;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勵軍隊,不敢奉行您的命令。”後來狄青又以彰化軍節度使的身份出任延州知府。

    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狄青升任樞密副使。

    2.3、平定邕州

    皇祐四年(1052年),廣源州蠻儂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個州,包圍廣州城,嶺外一帶騷動不安。楊畋等安撫使負責處理平定蠻人叛亂,但宋軍長久沒有成績。又命孫沔、餘靖為安撫使,率官軍討伐叛賊,但宋仁宗仍放心不下。這時狄青上表請戰,第二天入見宋仁宗時,他說:“臣當兵出身,除了戰場殺敵,沒有什麼可以報效國家。希望能帶領數百個外族部落的騎兵,再加上一些禁軍,去將叛賊的頭砍下送回京城。”宋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壯語,於是任命他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負責處理廣南叛亂之事,並在垂拱殿設酒為他送行。當時儂智高回師重新占據邕州,狄青聯合孫沔、餘靖的部隊進駐賓州。

    在此之前,蔣偕、張忠都因輕敵而戰敗陣亡,官軍聲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將不得妄自與叛軍接戰,而聽從他的統一指揮。廣西鈐轄陳曙趁狄青還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軍,潰敗於昆侖關,殿直袁用等人都逃跑了。狄青說:“號令不一,是部隊失敗的原因。”於是在早晨 *** 各將領到堂上,逮捕了鈐轄陳曙,並召來殿直袁用等三十人,依戰敗逃跑罪,推出軍門斬首。孫沔、餘靖相視驚愕,而眾將領則嚇得兩腿顫栗。

    隨後軍隊停止前進,休整十天。敵人的偵察兵回報儂智高,以為宋軍不會很快進擊。但狄青第二天便 *** 軍隊人馬,一晝夜就過了昆侖關,從歸仁鋪出來布陣。叛軍失去了險要陣地後,都出來迎戰。宋軍前鋒孫節與叛賊在山下搏鬥而死,叛軍士氣極高,孫沔等人嚇得臉色都變了。狄青手舉白旗指揮騎兵,從左右兩翼衝出,出於叛軍意料之外。大敗叛軍,追擊了五十裏,斬數千首級,儂智高同黨黃師宓、儂建中、儂智中以及偽官僚吏屬被殺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賊五百多人,儂智高在夜間縱火燒城後逃走。 黎明時,狄青領著部隊開進了邕州城,繳獲金銀玉帛數以萬計,雜畜數千,又招集曾被叛軍俘虜脅迫的老壯年人七千二百人,慰撫之後釋放、遣散。將黃師宓等人的頭掛在邕州城下示眾,又斂集叛軍屍體在城北角建築京觀。當時叛軍屍體中有個穿金色龍袍的,部下眾人說是儂智高已死,要向朝廷報告。狄青說:“怎知這不是一個騙局呢?我寧可說儂智高失蹤,也不敢欺騙朝廷來貪求戰功。”

    狄青由此複任樞密副使,並升為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尹。等回到京師後,宋仁宗嘉獎他的功績,任命他為樞密使,並賞賜給他一套在京師敦教坊的宅第,還優先給他的兒子們加官進級。

    儂智高叛亂剛起時,交趾(李朝)請求出兵幫助朝廷討伐儂智高,餘靖說他們可信,便在邕州、欽州準備了萬人的糧草等待他們。宋仁宗還下詔用三萬緡錢賞賜給交趾國做軍費,並許諾平定叛亂後再有厚賞。狄青到前線後,傳令餘靖不要派使者到交趾借兵,並立即上奏說:“李德政(李佛瑪)聲稱將率步兵五萬、騎兵一千趕來支援,不是真的。而且借蠻夷來消滅內寇,對我無利。憑一個儂智高就能橫行、蹂躪兩廣,使朝廷無力討伐,如果再向蠻夷借兵,那蠻夷貪得無厭,不仁不義,進而發動戰亂,又怎麼抵禦他們呢?請取消要交趾出兵援助。”意見被采納。叛軍被平定後,人們都佩服他有遠略。

    2.4、因故被貶

    狄青任樞密使四年,每當他出現時,士卒總會指著他互相誇獎讚歎。諫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並且多次發光,便請求將他調出京師以便保全他的聲譽,但宋仁宗沒有答複。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師發生洪澇災害,狄青避水將家搬到大相國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對此頗有疑惑議論,朝廷便免去狄青樞密使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離京出知陳州。

    2.5、因病去世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瘡。三月去世。宋仁宗在禁苑中為他舉哀,追贈中書令,賜諡“武襄”。

    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給近世將帥排名次,認為狄青從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為人深沉而有謀略,又能謹小慎微,保全名聲,有始有終,對狄青頗為感慨和思念,下令取來狄青的畫像放進宮中,並親為他禦製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禮節來祭祀。

    3、狄青主要影響

    3.1、軍事思想

    計事深思熟慮,用兵先定遠略,是狄青作為一個成熟的將領的標誌之一。儂智高反叛後,先以餘靖為安撫使征討。交趾國聲言願出兵助討儂智高。餘靖認為可信,在茸州等地準備可供萬人用的糧食以待其兵。宋仁宗下詔以緡錢3萬賜給交趾作軍費,並應允討平儂智高後厚賞交趾兵。狄青到南方後,果斷傳檄餘靖,命其不得派使者去交趾借兵,同時上奏宋仁宗陳述己見。他認為:交趾聲援將派步騎赴援,並不可靠。況且向外國借兵以平內亂,對自己是不利的。向外國借兵,他們貪得錢財必然不顧信義,因此而作亂。這一見解說服了宋仁宗。後來狄青迅速討平了依智高。這件事說明狄青在計慮討敵方略時,不僅隻考慮如何取勝,還考慮用何種方略取勝才可不留後患。

    對敵作戰,善用詐巧,是狄青戰術指導的一個特點。與西夏軍作戰時,他曾巧施疑兵之計,以鑼聲為號,令將士忽停忽退,使西夏軍既不明宋軍實力,又不辨宋軍行止。當敵正疑懼之時,他忽然揮軍攻擊,西夏軍大潰。攻儂智高時,他傳令軍中休息十日。儂智高的探子把這情況彙報,儂以為宋軍不會馬上來攻。但第二天,狄青迅速整齊騎兵,以一晝夜越過昆侖關,直出歸仁鋪列陣,先以前鋒與依軍激戰,後又指揮左右翼騎兵夾擊敵人。儂軍毫無防備,大敗潰逃。

    軍紀嚴明,善待將士,是狄青治軍帶兵的基本特點。古來為將者,或執法如山,或體恤將士,二者兼備者並不很多。狄青一貫如此。他受命討儂智高之初,傳令諸將不得擅出與敵作戰,等候他的統一調遣。廣西鈴轄陳曙乘他尚未到前線,擅自發八千名步兵攻敵,大敗於昆侖關。狄青說:“號令不能整齊,所以軍隊打敗仗。”依軍法斬陳曙及臨陣敗逃的將佐三十人。在執法如山的同時,他頗能體恤將士。行軍作戰,他與軍士同饑寒勞苦;打勝仗後,他常把功勞推給其將佐。討儂智高時全由他謀劃,戰事已完,記功報捷等一般餘事全部交給安撫使孫沔去辦,他全不放在心上,因此將佐們深服其為人。

    3.2、軍事成就

    狄青在戰爭中,驍勇善戰,經常充當先鋒,率領士兵奪關斬將。

    3.3、保安大捷

    寶元初年(1038年),李元昊發動叛亂,狄青被任命為延州指揮使進行平叛。狄青到達延州後,根據以往經驗,並不急於貿然出擊,而是先運籌了一係列措施:

    (一)訓練士卒,招納當地弓箭手,增強戰鬥力。

    (二)查看地形,偵探軍情,了解士兵心理,同時總結別的將帥失敗教訓,密切監視李元昊。元昊稍有騷擾,便受到狄青的猛烈回擊。

    寶元初年(1038年)十一月, 李元昊入侵保安。狄青率兵前往,在保安大敗李元昊,史稱“保安大捷”。這是北宋和元昊戰爭以來之一次大勝仗,扭轉了整個西北戰局。為防西夏軍以後侵襲,狄青又率萬餘人建築堡塞,扼守要害,使西夏不敢妄動。

    3.4、平定儂智高叛亂

    皇祐四年(1052年),儂智高叛亂,宋軍猝不及防,兩廣地區被叛軍攻陷。狄青來到後,首先整頓軍紀,樹立軍威,將目無法紀、擅自行動的三十多位大小官兵就地正法,軍中散漫之氣、低落之勢得到遏製。經過積極準備和訓練,宋軍鬆垮之風徹底改變,一支軍紀嚴明士氣高漲的軍隊已然形成。在軍隊風氣改變之時,狄青詳細勘察了儂智高排兵布陣的特點,對敵方鎮守的昆侖關有了大膽詳細的進攻計劃。宋軍兵發昆侖關後,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原地休整十天,這使得把守此地的叛軍,出現麻痹狀態。狄青得知情報後,在夜間親率大軍分三路急進,與守敵激戰至天明,完全占領整個關口。部隊稍作休整,就急撲叛軍巢穴邕州。儂智高急忙調動軍隊迎敵,卻被狄青打敗,最終儂智高丟棄邕州,狼狽逃亡。自此,平叛取得勝利。

    4、狄青曆史評價

    宋仁宗趙禎:青有威名,賊當畏其來。

    北宋大臣尹洙:此良將材也。

    北宋大臣葉清臣:狄青、範全頗能馭眾,蔣偕沉毅有術略,張亢倜儻有膽勇,劉貽孫材武剛斷,王德基純愨勁勇,此可補偏裨者也。

    北宋政治家餘靖《大宋平蠻碑》:天生狄公,輔聖推忠。情存義烈,誌嫉頑凶。請纓即路,仗節臨戎。英材遴集,猛將風從。賊之敢鬭,實惟天誘。來迓於郊,奄喪羣醜。當我摧鋒,易如拉朽。僣補偽署,叢然授首。羽翼既剪,心腹既刳。雖欲自舉,人誰與圖?焚廬而去,回巢以逋。六親不保,曰獻其俘。厥推邕邊,南國之紀。九洞襟帶,列城唇齒。險固一失,兵糧無峙。庶民蚩蚩,鳥獸驚跂。我公之來,電掃雲開。叛渙鬥破,綱領重恢。師成廟筭,民得春台。天聲遠振,繄公之材。

    北宋大臣孫甫:今陝西兵官惟種世衡、狄青、王信材勇,可戰可守。

    北宋政治家歐陽修:臣伏見兵興以來,所得邊將,惟狄青、種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與張亢、滕宗諒一例待之。

    北宋政治家王珪《狄青神道碑》:汾晉之氣,蒙於崆峒。有如其人,武襄之雄。始來京師,感慨從軍。以節自發,孰莫不聞。元昊雄奸,歸節塞下。西邊用兵,露甲在野。公出大裏,至於杏林。奇謀縱橫,以讋戎心。上顧將帥,威名無如。來汝陪予,秉國之樞。盜起南荒,乘邊弛防。陷邕圍廣,妖雰以猖。公於上前,憤然請討。賊失昆侖,膏血原草。還服在廷,越茲累年。夙夜乃事,匪圗弗宣。將相出藩,年甫五十。公不複還,天子為泣。生莫與榮,沒莫與哀。彛常之載,其績有來。有勤其初,有大其後。書德於詩,以質不朽。

    北宋官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青之用兵,主勝而已。不求奇功,故未嚐大敗。計功最多,卒為名將。譬如弈棋,已勝敵可止矣,然猶攻擊不已,往往大敗。此青之所戒也,臨利而能戒,乃青之過人處也。

    宋朝大臣王銍《默記·卷四》:狄青善用兵,多智數,為一時所伏。

    南宋曆史學家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青為人謹密寡言,其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師行,先正部伍,明賞罰,與士同饑寒勞苦,雖敵猝犯之,無一士敢後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喜推其功以與將佐。

    南宋政論家葉適《習學記言·卷三十七》:若狄青、嶽飛輩,蓋數十百年而一,有寥落相望,無複繼者,則其為存亡安危所係。

    元末政治家脫脫等《宋史》:①青起行伍而名動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終始。 ②宋至仁宗時,承平百年,武夫鷙卒遭時致位者雖有之,起健卒至 *** ,隱然為時名將,惟青與(郭)逵兩人爾。青在邊境凡二十五戰,無大勝,亦無大敗,最後昆侖一舉,頗著奇雋。考其識量,亦過人遠矣。

    明朝大臣範珠《謁狄武襄公祠》:宋祚方興虜未平,將軍百戰捍危城。流言難泯生前節,信史猶傳身後名。八尺穹碑蒼蘚合,一區故宅野雲橫。晚來風撼溪山村,仿佛南征弓馬聲。

    明代博物學家謝肇淛《五雜俎》: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馬溫公之相業,寇萊公、趙忠定之應變,韓魏公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嶽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歐陽永叔、蘇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國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於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

    明末學者黃道周《廣名將傳》:狄青為將,戰功紛紛。帶銅麵具,所向吸魂。朝野名重,麵涅猶存。帝命藥去,請留勸軍。儂智高反,眾敗昆侖。青怒盡斬,突出關門。賊出不意,大敗而奔。高死未確,不敢妄聞。智高一叛,青已早論。破之亦易,何假於人。賊平之後,方服其神。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①《黃書·古儀》:狄青以樞副之任,稍自掀舉,苟異一切,而密席未溫,嫌疑指斥,是以英流屏足巨室寒心。 ②《宋論》:自趙普之謀行於武人,而人主之猜心一動,則文弱之士亦供其忌玩。故非徒王德用、狄青之小有成勞,而防之若敵國也。 ③《宋論》:懷黃袍加身之疑,以痛抑猛士,僅一王德用、狄青,而猜防百至,夫豈無可恃之才哉?

    清朝史學家朱軾《史傳三編》:青之討智高也,朝臣謂青武人,不足獨任,宜以重臣統之。獨龐籍力言青可用,且謂委任不專,將致僨事。帝用其言,青以成功。此與杜黃裳力保高崇文以破劉辟、李迪力保曹瑋以成三都之績同所謂廟算者,非耶?青之將略蓋一世,而謙讓不居,其識度有過人者。晚遭曖昧之謗,非其素守,孚於上下,防於殆矣。韓、範之所摩厲,其不為無助哉。

    清朝史學家愛新覺羅·昭梿《嘯亭雜錄》: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廣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諸樞府,甚為駕馭得宜。乃歐陽公露章劾之,至恐其有他心,豈人臣為國愛惜人材之道?狄公終以憂憤而卒。

    中國近代小說家蔡東藩:狄青、包拯兩人,垂譽至今,稱頌不衰。而包龍圖三字,盛名尤出狄上。即婦人孺子,無不知有包龍圖者。甚且謂狄之榮顯,多由包拯之力,是則子虛烏有之談,固難取信耳。嚐考狄之立功,莫大於奪昆侖關,包之成名,莫要於知開封府,著書人不敢溢美,亦不敢沒善,就兩人功名,擇要演述,已足存其實跡;而當時朝政之得失,亦銷納其間,以視俗小說之附會荒唐,不值一噱者,固不啻霄壤之別也。

    5、狄青軼事典故

    5.1、不追逃兵

    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一次狄青在涇原與西夏軍作戰時,敗西夏軍後乘勝追奔數裏,忽然發現西夏軍在一處山踴前止步,眾人認為西夏軍前方必然是遇上了險境,都想要乘機奮擊。狄青恐其有詐,急鳴鉦製止了士兵的追擊,西夏軍遂逃走。而前去查看發現山踴處確實臨深澗,將佐都後悔沒有追擊,而狄青卻以為不然,說:“敵軍奔亡之中卻忽然停下來與我軍對抗,我們怎麼知道這不是敵人的陰謀呢?我方已經大勝,區區殘寇不足為利,俘獲了他們也不會給我軍帶來多大好處,但萬一為了追窮寇而中了敵人的計謀,那原本勝利的我們就會連生死都不可知了。寧願現在後悔沒有追擊也不能等中計後再後悔沒有停擊。”

    5.2、拜神祈佑

    據說,狄青到廣西征討儂智高時,由於從前將領幾次征討失敗,士氣低落,如何振奮士氣便成了個問題。狄青看到南方有崇拜鬼神的風俗,便心生一計:他率官兵剛出桂林之南,就拜神祈佑。隻見他拿出一百個製錢,口中念念有詞:“此次用兵勝負難以預料,若能製敵,請神靈使錢麵全都朝上!”左右官員對此感到茫然,擔心弄不好反會影響士氣,都勸狄青不必這麼做。而狄青卻不加理睬,在全軍眾目睽睽之下,一揮手,一百個製錢全撒到地麵。大家湊近一看,一百個錢麵全部朝上。官兵見神靈保佑,士氣大振。狄青當即命左右侍從,拿來一百根鐵釘,把製錢原封不動地釘在地上,蓋上青布,還親手把它封好,說:“待勝利歸來,再收回製錢。”於是率官兵南進,結果大敗儂智高軍。狄青平定了邕州,帶領勝利之師北還,如約到擲錢處取製錢。僚屬們將錢起出一看,原來這一百個製錢兩麵都是錢麵,大家才恍然大悟。

    5.3、地湧泉水

    狄青到廣西征討儂智高時,在邕州正遇上這裏毒瘴彌漫,有人說是叛軍在江水上遊放毒,將士飲水而死者很多,狄青非常憂慮。一夕,有一股泉水從寨下湧出,取來一喝,味道甘美,部隊靠此才渡過了難關。

    5.4、推功將佐

    狄青尤其喜歡將戰功推給輔佐將領。當初,他與孫沔一同擊敗儂智高叛軍,戰術謀劃都出自狄青,但叛亂平定後,處理後事,他便全交給孫沔負責,自己則毫不在意的退出來。孫沔開始時讚歎他的勇猛,這時更欽服他的為人,自以為不如他。尹洙因貶謫而死,狄青全力周濟他的家屬。

    5.5、速議賞賜

    狄青在率部南下征討儂智高後,宋仁宗常為他擔憂說:“狄青有威武的名聲,叛軍應會害怕他的到來。擔任左右傳令的人,非狄青的親信者不可,雖然是飲食起居的時候,都應該防備突然襲擊的發動。”於是派使者飛馳前線訓戒。等獲悉狄青已打敗叛軍,宋仁宗對宰相說:“快快議定恩賞,慢了便起不到獎勉的作用了。”

    5.6、不攀名臣

    一次,狄青正在辦公,兵士來報,說門外有人求見。狄青便命人將這個人帶進來,此人深施一禮後,拿出了一個包裹放到狄青麵前。包裹中裝的倒不是金銀財寶,而是唐代鼎鼎有名的狄仁傑的畫像和十餘道告身。所謂告身,簡單說來就是任命狀,一組完整的告身,就是一生的仕宦經曆,古人有的將告身隨葬身旁,有的傳給後人。狄青不解他的來意,來人說要將這些畫像和告身獻給狄青,因為狄仁傑是狄青的同宗遠祖啊。這人本以為狄青會很高興地同意,但狄青卻冷冷地說:“我隻不過是一時機遇好罷了,怎麼敢攀附狄仁傑大人呢?”隨即將他打發走了。

    5.7、抑鬱而終

    據明代馮夢龍所編類書《智囊》記載:狄青擔任樞密使時,自恃功勳卓著,十分傲慢不馴,袒護士卒。士卒每次得到衣物糧食,都說:“這是狄家爺爺賞賜的。”朝廷上下都以此為大患。當時文彥博執政,建議宋仁宗讓狄青出任兩鎮節度使以便讓他離開朝廷。狄青上書說自己無功卻受封節度使,無罪卻又外放,心中很是委屈。宋仁宗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向文彥博轉述了狄青的話,並說狄青是忠臣。文彥博說:“太祖(趙匡胤)難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嗎?但因為得到軍心,所以才會發生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的事。”宋仁宗聽了默然無語。狄青不知道這事,到中書門下去為自己辯白。文彥博盯著他,直截了當的說:“沒有其他原因,隻是朝廷有些懷疑你罷了。”狄青嚇得禁不住後退好幾步。狄青到藩鎮以後,宋仁宗每個月都派使者去慰問看望他兩次。每次聽說皇上的使者要來,狄青都會整日驚嚇疑慮。結果不到半年,就生病去世了。這些都是文彥博的計謀。

    6、狄青人際關係

    7、狄青史料記載

    《宋史·卷二百九十·列傳第四十九》

    《史傳三編·卷四十八·名臣續傳五》

    8、狄青後世紀念

    8.1、墓址

    狄青墓位於今山西省汾陽市城北十裏的峪道河鎮劉村村東,墓地原分布麵積為7.99萬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築顯慶寺、狄公祠等,均毀於晚清至抗戰期間。建國後,陵園已不存,“文革”中,墓丘被攤平,翁仲、石獸被就地埋掉。現僅存原神道碑座及清宣統元年(1909年)在該碑座上重立的墓碑1通(原神道碑現存於汾陽太符觀內)。碑坐北朝南,青石質,碑身殘高1.9米,寬0.5米,厚0.3米。碑陽正中鐫“宋狄武襄公之墓”,由宋仁宗親書篆額;碑陰載:原碑立於宋嘉祐七年(1062年),因其倒於路旁,恐其泯滅,故將其遷至郡城狄公祠;又恐此地日後成為墟坪,特立此碑為誌。原神道碑座為青石質,龜跌式,體形較大,高為0.7米。另外,墓地原保留有石獸2尊(羊、虎),現存於劉村關帝廟(現村委)內。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 *** 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2、祠堂

    狄武襄公祠位於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西槽頭鄉狄家社村中部,係現存清代建築。是狄青的族人為紀念狄青而修建的。狄武襄公祠始建於宋代,宋嘉祐四年(1059年)狄青歸葬故裏後不久,由其次子狄諮率昆弟族人修建。2007年,狄武襄公祠被公布為呂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藝術形象

    9.1、文學形象

    宋元時代是狄青故事流傳的發端階段。像其他英雄家族故事流傳一樣,狄青故事也經曆了由史學逐步向文學過渡的過程,即由嚴肅的史傳記載到兼具史實與虛構的筆記小說,再到民間通俗文學創作的過程。

    9.2、宋元時代的狄青故事

    (一) 在筆記小說中,多是承接史書中的有關記載,對史書中的內容加以文學性的擴展、補充描寫,使狄青故事變得較為生動、形象。其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下麵兩方麵 :

    一是描寫狄青的善於治軍,英勇善戰。如 《默記》《澠水燕談錄》等。

    二是關於狄青的帶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與故事。如《東都事略》對他的出身有具有民間傳說成份的記載;而《鐵圍山叢談》載狄青征儂智高時從南俗,在一神廟中禱告而獲神佑,後來果然破昆侖關,敗儂智高的事跡。

    (二) 宋元通俗文學中的狄青故事。

    現存的宋人話本名目中,有《收西夏》一書,當是演說狄青平定西夏趙元昊的故事。而金院本中有《說狄青》名目,元雜劇中三部有關狄青的劇目,一是《狄青撲馬》,另有《刀劈史鴉霞》。這兩部作品都已佚,唯一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是《狄青複奪衣襖車》,寫狄青為軍卒時,押解衣襖車賞軍的一段曲折經曆。

    9.3、明代章回小說中的狄青故事

    明代狄青故事也廣為流傳,在明中後期的兩部小說中的狄青形象都帶有負麵的性質。一是《包龍圖判百家公案演義》,一是 《楊家府演義》。在《包龍圖判百家公案演義》的第四回“止狄青家之花妖”中,作者對狄青多有貶斥。而在《楊家府演義》中的狄青形象則完全是負麵的,在“邕州儂智高叛宋”一節中,作者將平定儂智高叛亂之歸功於楊 家將,而將狄青描寫成為一個既沒有軍事才能又嫉賢妒能的奸臣。

    9.4、清代章回小說中的狄青故事

    在清代,狄青故事與楊家將故事密切聯係, 而狄青故事也進入了一個豐富的階段,其標誌就是出現了四部描寫狄青故事的章回小說 ——《萬花樓楊包狄演義》《五虎平西演義》《五虎平南演義》《後宋慈雲走國全傳》。這四部作品是狄青故事的集大成者。其故事情節是綜合了史實、民間傳說、話本、講唱文學中的傳奇故事,及楊家將小說中的框架結構加以吸收並進行了大幅度的補充與豐富,總體上這些小說與《狄青複奪衣襖車》《包龍圖判百家公案演義》和《楊家府演義》有著明顯的不同。

    其中,《萬花樓楊包狄演義》講述楊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將抗擊外侮、斥佞除奸、忠君報國的故事。《五虎平西演義》的故事承接《萬花樓》,敘述狄青、張忠、劉慶、李義、石玉五虎將出征西夏的過程,以及狄青和單單國八寶公主的愛情故事。其間還貫串了包拯和狄青等與奸相龐洪的忠奸鬥爭。《五虎平南演義》承續《五虎平西演義》故事,敘述以狄青為首的五虎將率兵南征,平定廣源州儂智高叛亂的經過,以及狄青的兩個孿生子狄龍、狄虎在出征中與敵方女將段紅玉、王蘭英之間的愛情糾葛,同時也穿插了包拯、狄青與朝中奸佞鬥爭的線索。《後宋慈雲走國全傳》則承續《五虎平南演義》,書中出現的狄家將主要人物是狄青的兩個兒子狄龍、狄虎。

    9.5、影視形象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308/521531.html

    “ 北宋狄青簡介及生平事跡” 的相關文章

    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關羽就沒有防備東吳嗎

    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關羽就沒有防備東吳嗎

    對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他有沒有防備東吳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時期,名將關羽鎮守荊州,在出兵攻打曹操期間,盟友孫權乘虛而襲荊州,導致荊州失陷,後人以“大意失荊州”來形容這段曆史,《三國演義》小說更是把荊州丟失歸結於關羽一時大意,而大意失荊州”已經發展成為民間俗...

    劉備當初帶著諸葛亮去攻打東吳 劉備還會輸嗎

    劉備當初帶著諸葛亮去攻打東吳 劉備還會輸嗎

    對如果劉備帶諸葛亮去伐吳,還會輸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眾所周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你爭我鬥,誰也不肯甘拜下風。起初,這種局麵也是一直持續著。不過,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並慘敗被殺之後,天下大勢便開始有了變化。後來,劉備率軍去討伐吳國,可惜最後卻大敗。那麼,如果劉備帶...

    曹丕為什麼在40歲就駕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麼

    曹丕為什麼在40歲就駕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麼

    還不知道:曹丕為何僅40歲就駕崩了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三國時期,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讓其占據政治優勢,220年,曹魏正式建立,曹操也以此被後世熟知;公元223年,其第三子曹植在兄長的逼迫下作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詩,此詩也永留後世;而與曹操...

    曆史上的年妃真是個囂張跋扈之人嗎?

    曆史上的年妃真是個囂張跋扈之人嗎?

    年妃是首位漢族血統出身的貴妃皇貴妃,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年妃能火,是因為《甄嬛傳》裏的華妃就是以她為原型設定的人物形象。在《甄嬛傳》中,華妃仗著雍正的寵愛,在後宮中驕橫跋扈,心高善妒,腹黑狠毒。由於演員把華妃的惡演繹得淋漓盡致,因此華妃火了。華妃火了,自然就有人好奇,曆史上的年妃真的就是這樣的...

    簡雍與劉備之間的關係如何?他與諸葛亮之間有何故事?

    簡雍與劉備之間的關係如何?他與諸葛亮之間有何故事?

    簡雍,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劉備帳下謀士。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劉備手下謀士很多,最著名的有諸葛亮、龐統、法正,其他的還有孫乾、糜竺、簡雍等人,在劉備的謀士中,有一個人在劉備麵前都表現的很隨便,但是,卻獨怕諸葛亮,對諸葛亮畢恭畢敬,這個人是誰呢?他是劉備的謀士簡雍,簡雍...

    李隆基獨寵楊貴妃15年,為何貴妃一直無子?

    李隆基獨寵楊貴妃15年,為何貴妃一直無子?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這些人物也頗受爭議,其中楊貴妃的一生是經曆過人生百態,也是人們議論的對象。那麼李隆基獨寵楊貴妃15年,為何貴妃一直無子?請聽我詳細道來。白居易的長恨歌,想必很多人都讀過,詩的前半段詳細描寫了楊貴妃的部分經曆。楊家這個漂亮姑娘生的傾國傾城,美到整個大唐都黯然失色。這樣的容貌,肯定...

    蜀漢滅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 關羽後代為何會被屠戮

    蜀漢滅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 關羽後代為何會被屠戮

    蜀漢滅亡之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後代卻遭滿門屠戮?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公元263年,司馬昭為了消除自己在“甘露寺之變”之中弑君的惡行,為代替曹魏攢下政治資本,司馬昭不顧滿朝文武大臣的反對,趁著薑維被黃皓屯田遝中的機會趁機以舉國之力伐蜀。...

    劉邦如此寵愛戚夫人為何不處死呂後來保全她?

    劉邦如此寵愛戚夫人為何不處死呂後來保全她?

    無論是在正史裏還是野史中,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就連呂後都無法相提並論,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呂後即呂雉,是劉邦的結發之妻。劉邦雖然喜歡戚美人,也了解呂後的心狠手辣,但劉邦從政治上考慮,始終沒有將呂後處死來保全戚姬母子。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分析此事。一、劉邦沒有理由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