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連李存勖都尊稱為七哥的太監,張承業到底有多厲害?

    中國曆史5年前 (2019-05-24)7

    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張承業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古代,存在著這麼一個群體的人,無法歸於以上兩類:那就是去勢的男人。

    對於這類人,最常用的叫法是太監,其實他們還有許多叫法:有“閹人”、“奄人”、“腐人”、“腐夫”等諸多稱謂,這些稱呼幾乎沒有一個褒義詞, 都是以生理殘缺為特征而起的名字。

    這類人都在宮中做事,職務名稱也很多,有寺人、宦官、太監、黃門、司宮、中官、中人、中使、中貴、中涓、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等。

    古代官方文書中,對宮廷閹臣的正規稱謂是宦官是,正史為他們作傳時,一般稱“宦官傳”或“宦者傳”。

    連李存勖都尊稱為七哥的太監,張承業到底有多厲害?

    他們由於有生理殘缺,所以也引起心理的扭曲,大部分人做事不是按正常人的思維出牌。

    在曆史上,絕大部分宦官的口碑都不太好,他們諂媚皇帝,取悅於後宮,在取得權勢後也步入爭權奪利的漩渦中。

    但是事物總有例外,在曆史的長河中,也有過很多忠於主子,持身守正的宦官,比如說唐朝的高力士就被後人評價為“千古一宦”;明朝的航海家鄭和為朝廷威名遠揚做主了卓越的貢獻,蔡倫的造紙術更是對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五代十國時期,也出了這麼一個宦官,他輔佐李存勖開疆拓土,成為一個完人,被後人評價為“諸葛亮式的人物”,他就是李存勖的丞相張承業。

    張承業,公元846年生人,原姓康,自幼淨身入宮,被內常侍張泰收為養子,遂改姓。

    在唐僖宗朝,升任內供奉,獲賜紫衣(官秩三品)。

    公元895年(乾寧二年),張承業因多次出使渭北,被任命為晉王李克用的監軍。

    李克用是沙陀人,因祖上為朝廷立了大功而被賜皇家的“李”姓。張承業在此期間,和李克用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倆人關係十分親密。

    公元907年(後梁開平元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定都汴州。朱溫一稱帝,成為眾矢之的,各地藩鎮群起而攻之。

    晉王李克用以複興唐朝為名與朱溫相對抗,此時張承業開始對李克用竭力效忠。

    公元908年(開平二年),李克用病危期間交待後事,張承業與弟弟李克寧、大將李存璋、吳珙共同作為顧命大臣輔佐其子李存勖,他對張承業等人道:“我把亞子(李存勖小名)托付給你們了。”

    但李克用剛死沒多久,李克寧就開始圖謀篡位,此時李存勖處於危機之中,張承業挺身而出,設計鏟除了李克寧,保證了李存勖王位的穩固。

    解決了內部危機後,又幫助李存勖消除外患,在大敗朱溫,一舉奠定李存勖少年英主形象後,被打疼的敵手朱溫驚歎道:

    “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資治通鑒·後梁紀六》》)

    對於張承業的這些豐功偉績,李存勖心存感激之情,要給他加官進爵,但張承業卻堅辭不受,他始終以唐朝的監軍自居,直至病逝。這越發使李存勖敬重,尊稱他為“七哥”。

    後來李存勖在前線領兵作戰,張承業學漢朝的蕭何,在太原大後方籌集糧草,並代為主持軍政事務。

    連李存勖都尊稱為七哥的太監,張承業到底有多厲害?

    作為李存勖的錢袋子,張承業簡直如守財奴般的小摳,不該花的錢,就是李存勖想從他手裏弄點錢亂花,都是不可能的。

    有一次李存勖為了從他手裏弄點零花錢,請張承業喝酒,席間讓兒子李繼岌跳舞助興,舞畢過來討賞,誰知張承業裝糊塗,隻是把自己的馬和玉帶送給了李繼岌。

    這一下李存勖火了,說我兒子都窮的沒錢花了,你就給他一些,你這馬也不值錢。

    哪知這麼明挑以後,張承業的回答更絕,說我掌管的錢財是三軍之用,要用來剿滅朱梁逆賊的,不能把公家的錢拿來做私人的用度。

    聽了他的回答,李存勖氣得當時要賞他兩劍。

    張承業不光對公家的事情十分上心,在內裏治家也非常嚴格,他有個侄子犯了殺人的大罪,李存勖聽說後派人前去解救,但當使者趕到時,張承業侄子已經人頭落地。

    後來,張承業的另一個侄子張瓘被任命為麟州刺史,臨行前張承業給他敲警鍾:“你本是一個普通百姓,曾與劉知俊一同做賊,一貫不守法度,現在若還不知悔改,不知哪天觸犯了朝廷的法度,就會受到嚴懲了。”

    從此,張瓘不管到何處為官,都不敢貪暴。

    後來李存勖打下一片天地,手下諸將紛紛勸其登基稱帝,身在太原後方、臥病在床的張承業聞聽後,後命人將他從太原抬到魏州前線勸諫:“ 大王應先誅除梁賊,為先帝報仇,然後再冊立唐室後人。唐室後人若在,誰敢承擔?唐室若無後人,天下還有誰能與大王相爭? ”

    但在這誘人的權利麵前,張承業頭一次遭到碰壁。李存勖沒有答應張承業的勸諫,托詞道:“手下這樣的逼迫我,我也是無可奈何啊。”

    張承業自知難以勸阻,便仰天大哭道:“諸侯們浴血奮戰,本為恢複唐朝,現在大王卻自取帝位,欺騙老奴啊。”

    張承業返回太原就一病不起,第二年(公元922年)在家中病逝。李存勖生母曹太夫人聞知,立即趕到張承業家中吊孝,身穿孝服,行子侄之禮。

    李存勖到底還是於公元923年稱帝,建立了後唐。他想起張承業往日的卓越功勳,追贈其為左武衛上將軍,賜諡“貞憲”。

    張承業生前不做後唐的官,在死後卻擔任了後唐的重臣,但這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905/253604.html

    “連李存勖都尊稱為七哥的太監,張承業到底有多厲害?” 的相關文章

    李治對武則天是真愛嗎 李治臨死前不殺武則天也是因為愛嗎

    李治對武則天是真愛嗎 李治臨死前不殺武則天也是因為愛嗎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李治離世前沒除掉武則天是輕視女性實力還是因為愛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看劉曉慶版《武則天》,似乎很少有意難平的情節,因為武則天在劇中就是女性人生逆襲大BOSS,從一開始多年未受到寵幸,又被送到感業寺備受折磨,到後來入宮被冤枉,一步步逆襲成為最後的功過...

    諸葛亮死後劉禪還做了三十年皇帝 劉禪是怎麼做到的

    諸葛亮死後劉禪還做了三十年皇帝 劉禪是怎麼做到的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諸葛亮病逝,平庸的劉禪為何還能當30年的皇帝,2個原因很重要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引言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享年54歲。自劉備病逝後,諸葛亮承擔起了托孤的重任,先是平定南蠻叛亂,修複與東吳的關係,然後五次北伐中原,實現複興漢室的夢想。天...

    兩次廢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兩次廢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在古代皇帝貴為九五之尊,總攬大權,是站在權力頂峰的存在。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在清朝曆史上,有一位皇帝很有作為,削三藩,平定噶爾丹,廢止“圈田令”、創立“多倫會盟”等。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的敗筆就是他兩度廢立太子,造成了儲位之爭,使王朝出現內耗。康熙皇帝廢立太子的事,是曆史上的老話...

    從接手父兄基業到坐上皇位 孫權是怎麼一步步坐上那個位置的

    從接手父兄基業到坐上皇位 孫權是怎麼一步步坐上那個位置的

    還不知道:從大漢吳侯到大魏吳王,再到最終稱帝,孫權是如何一步步晉升的?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孫策去世後,他打下來的江東基業就都交到了孫權的手上。在孫權的多年打拚下,孫策留下的江東六郡,最終就變成了占據揚州、荊州、交州的孫吳政權,而孫權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稱帝,成為...

    三國時期曹仁與關羽二人相比,誰的實力更強?

    三國時期曹仁與關羽二人相比,誰的實力更強?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曹仁是曹魏宗族大將,也是曹操最倚重的大將之一,正史的曹仁,有勇有謀,善於用兵,不僅武力值很高,謀略上也很出眾。並非像演義中所說的是經常打敗仗的無能之輩。曹仁曾在江陵打敗周瑜數萬大軍,親自衝入吳軍重圍,勇不可擋;在潼關打敗馬超,取得大勝;然而,曹仁...

    徐庶: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來為何進入曹營?

    徐庶: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來為何進入曹營?

    徐庶(?—約230年),字元直,豫州潁川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門。 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

    徐晃被曹操成為戰神 徐晃為什麼還死的那麼憋屈

    徐晃被曹操成為戰神 徐晃為什麼還死的那麼憋屈

    還不知道:徐晃曾被曹操奉為戰神,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當中,有著許多優秀的武將。而在這其中徐晃作為曹魏勢力當中五子良將之一,可以說也是非常優秀的一名武將了。而縱觀徐晃的一生,可以說是縱橫沙場,戰功赫赫。為曹魏的建立與壯大立下...

    崇禎皇帝如果選擇南遷的話 明朝最後還會延續下去嗎

    崇禎皇帝如果選擇南遷的話 明朝最後還會延續下去嗎

    對如果崇禎皇帝遷都南京,明朝能延續下來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不太可能,畢竟南遷的皇帝沒啥好下場。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後,絕望之際的崇禎帝在煤山自縊而亡,享年三十四歲。崇禎皇帝死亡消息傳到南方後,明朝各位宗室成員相繼建立了不少政權,因而我們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