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為何不同意?

    中國曆史6年前 (2018-01-24)3

    說到常遇春,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已平定福建、兩廣,東南沿海成了後方,有了兵力和財力,終於可以騰出空來,對已丟失400餘年的幽雲十六州下手了。

    北伐事關重大,必須要選精兵良將,朱元璋命徐達掛帥,常遇春為副帥,又派馮勝、薛顯、傅友德各領一軍,,這也差不多是他麾下的最強組合了。

    除了挑選將帥,在作戰方案上朱元璋也是親力親為,他與劉基等人數次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作戰計劃。

    在會議上,常遇春等人都認為南方已定,還未拿下的雲南和四川對吳軍構不成威脅,現在兵力已經有了富餘,應該集中主力,浩浩蕩蕩直逼大都,也就是後來明朝的北京,是為擒賊先擒王。

    以連勝之餘的百戰精兵直搗大都,必將勢如破竹,隻要攻下大都,各地元軍必定膽寒,到時隻需分兵掃蕩,其他城池可以不戰而下,天下可定矣。

    從紙麵上看來,這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案,擒賊先擒王是兵法要訣,隻要攻下大都,活捉了元順帝,元朝群龍無首,將會不攻自破,省去了攻堅各城的麻煩。

    但這個方案,當即就被朱元璋喝止了。

    朱元璋的計劃,恰好與常遇春相反。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為何不同意?

    北伐先取山東,這沒有疑議,取下山東後怎麼攻,朱元璋表現出了與常遇春等不一樣的考慮。

    從方向來看,從山東往北直搗大都是最方便的,也是大多數人的判斷。而朱元璋的方案是從山東回師,攻略河南,然後進踞潼關,最後再進圍大都。

    從地圖上看,這是舍近求遠,繞了一個大圈子,同時要攻取的城池也多了很多,要與更多的元軍交手。

    還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潼關以西仍然有大量元軍,並且在名將王保保統帥之下。又有李思齊、張良弼等也都是百戰之將,既然要攻下潼關,為何不幹脆先西進,與元朝關中軍決戰,將之打垮後再取大都,可保萬無一失。

    朱元璋看出眾將疑慮,他打了個比方:這個法子好比砍樹,先去枝葉,再挖老根,枝葉既除,大都獨木難支,不砍自斷。

    為什麼要用砍樹的辦法,因為元朝畢竟在北方經營了上百年,大都更是都城,尤其堅固。

    徐達雖然有把握從山東直上大都,但攻打大都這樣的堅城,卻沒把握短時間就能攻下。就在一年前,朱元璋剛攻下張士誠的老巢平江城,在重兵壓境,四麵包圍之下,還花了八個月才攻克。

    張士誠孤立無援,元順帝不同。如果是大都被圍八個月,各地元軍都會聞風而動,從四麵八方趕來解圍,況且北伐軍勞師遠征,糧草供應一旦被切斷,全軍覆沒的將是北伐軍,那可就壞了大事了。

    與其如此冒險,不如穩紮穩打。山東是大都的屏風,先撤掉這座屏風,然後回師河南剪斷它的羽翼,再進占潼關,占領它的門戶。

    如此一來,東南西北三個方向都在北伐軍手裏了,此時再進圍大都,元順帝就已孤立無援,明軍圍個一年半載也不用擔心糧草、援兵問題。

    再退一步說,即使出師不利,北伐遇挫,也不至於腹背受敵,至少能相機撤退,他日再卷土重來,可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秦隴之地,朱元璋認為,隻要扼守住潼關,就能切斷關中元軍與大都的聯係,而他們也無力再收複潼關,更無力東進。

    雖說朱元璋做出了解釋,常遇春等還是有點不服氣,親臨戰陣的武將往往喜歡一鼓作氣,乘勝長驅直入,哪管他什麼援兵不援兵,打到哪算哪。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為何不同意?

    常遇春是勇將,但戰爭,畢竟還是需要戰略的,這就是帥與將的區別。

    不管如何,朱元璋是更高統帥,一切得聽老朱的。

    結果如何呢,讓當初不服的眾將啞口無言。

    徐達在1367年10月領兵出征,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徐達僅用了三個月平定山東;隨後兵分兩路直逼汴梁,汴梁守軍不戰而降,然後在洛水擊敗河南境內的元軍主力,河南平定;同時,馮勝統帥的另一路兵馬順利攻克元朝悍將李思齊、張良弼鎮守的潼關,這一切也隻花了三個月不到。

    在此過程中,真正的惡戰沒有幾場,元將大多或走或降,可用勢如破竹來形容。

    河南、潼關已下,元朝在關中尚存的軍隊失去了通往大都的通路,山東又早已拿下,三麵包圍事實已形成,朱元璋親臨汴梁,坐鎮指揮大軍。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徐達在臨清大會諸將,這才開始正式進軍大都。

    元軍此時連吃敗仗,軍無鬥誌。元順帝也知道三個方向已難有援兵來救大都,此時隻有北方是活路。

    如果堅守大都,即使能阻擋明軍一時,也無力反攻,隻有放棄大都,跑回上都再組織兵力,圖謀反攻才是理智的選擇,否則怕是要重蹈宋朝徽、欽二宗的覆轍。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元順帝在7月28日三更以後,就帶著後妃太子跑路回上都去了。八月初二,徐達率軍進入大都,蒙古在中原的統治宣告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丟失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為何不同意?

    從1367年10月出兵,到1368年8月收複大都,僅僅花了10個月,元朝在中原的力量就土崩瓦解。

    收複大都,徐達的任務還沒完成,他這才移兵向西,攻打西北。

    北伐最艱苦的戰鬥在這時才出現,即使皇帝跑路了,西北元軍仍然堅決抵抗,且還有力量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反攻,明軍還吃了幾次敗仗,徐達花費了一年,才平定了西北。

    即使王保保在山西被擊敗,他仍然在寧夏駐有大軍,不斷出兵犯境,朱元璋此後幾次派兵征討,也是互有勝負,並曾在1372年吃了一個大敗仗,始終無法一舉將他擊敗。

    王保保成為朱元璋心頭一個大患,老朱也不由誇讚王保保“真乃天下奇男子也”。

    直到洪武八年,王保保死於哈剌那海,朱元璋心中這塊大石才算落下,此時離徐達北伐已過去了將近9年。

    事後,朱元璋對北伐進行了總結,他說:先取山東,次攻河洛,是為了阻止關中元軍救援大都。不急著與關中軍決戰,是因為王保保、李思齊、張良弼都是名將,但他們彼此矛盾又很深,如果不西進,他們很難聯合起來進軍,如果是單獨前來,就難以突破明軍的防線,即使孤軍深入,也難有大作為。

    如果不打大都,主動西征,生死存亡之下,反而會促使他們聯合起來全力抵抗,明軍這時要兩線作戰,這仗就難打了。

    出其不意先取下大都,關中諸將就沒了盼頭,勢窮望絕,打起來就容易許多。

    結果證明了朱元璋的判斷,明軍閃電般拿下大都,張良弼、李思齊等果然都不戰而克,省去了大量功夫。

    唯一例外的是王保保,他抵抗到底,費了明軍不少功夫,最後還是等他自己死後,威脅才大大減輕。

    假使當時直逼大都,北方元軍必定蜂擁而至;或是先與關中軍決戰,王保保聯合李思齊、張良弼,收其部眾的話,實力又將強大不少,明軍並沒有把握能將他擊敗,北伐也就很可能失敗。

    9年後再回看北伐方案,朱元璋的策略無疑高明許多,既能看到局部,又能看到整體。可惜當時常遇春已卒,倘若他活著,也必定對老朱心悅誠服。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801/169757.html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為何不同意?” 的相關文章

    楊浩是在是什麼樣的環境下登基稱帝的?

    楊浩是在是什麼樣的環境下登基稱帝的?

    楊浩出身隋朝皇室,為秦王楊俊與王妃崔氏之嫡長子。曆史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叛隋,弑殺隋煬帝而擁立秦王楊浩為帝。然而僅過了半年,楊浩就慘遭宇文化及殺害。楊浩可以說是隋朝最為悲慘的皇帝,一生經曆三起三落。那楊浩是如何由落魄皇孫成為皇帝的呢一,...

    曆史上馬超與曹操之間有何故事?

    曆史上馬超與曹操之間有何故事?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接下來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馬超是三國時期最為悲慘的將領之一,三次反對曹操,結果三次導致家人被害。不僅父親兄弟被害,就連妻子兒子也兩次被害。那馬超的家人為何如此悲慘,又是如何被害的呢一,出身名門馬超出身武將世家,為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征西將軍馬騰之子。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馬超便...

    乾隆知道和珅是一個貪官 乾隆為什麼還要重用他

    乾隆知道和珅是一個貪官 乾隆為什麼還要重用他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明知道和珅貪婪,乾隆為何還重用他?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了解過清朝曆史的小夥伴都知道,和珅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大的貪官,可是當之無愧的。據說,當年嘉慶帝從和珅家查抄的財產,可以抵得上清朝獎金二十年的國庫收入。這是就會有人問,皇帝的手下鷹犬眾多,難道乾隆...

    呂範: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對東吳的穩固與建立做出貢獻

    呂範: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對東吳的穩固與建立做出貢獻

    呂範(?-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細陽縣人,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重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呂範年輕時為汝南縣吏,後避難壽春,結識孫策,此後便為東吳效力。先後隨孫策攻破廬江郡 ,攻克陳瑀,平定七縣;隨周瑜征戰赤壁,因功拜裨將軍,領彭澤郡太守。呂範對穩固孫氏在江東的統治做...

    康熙有多疼愛孫子弘曆?曾偷偷給他算命

    康熙有多疼愛孫子弘曆?曾偷偷給他算命

    很多人都說康熙是因為過於疼愛孫子弘曆,才最終決定傳位給皇四子胤禛,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這還要從當年雍親王府的首次見麵說起,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整個清廷都籠罩在“九子奪嫡”的肅殺氛圍中。希望渺茫的皇四子胤禛決定走親情路線,借著賞花的名義,把老...

    武則天從尼姑庵回宮之後 武則天有實力幹掉王皇後嗎

    武則天從尼姑庵回宮之後 武則天有實力幹掉王皇後嗎

    還不知道:從感業寺回宮的武則天,真的有實力能幹掉王皇後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永徽六年,王皇後和蕭淑妃被武則天砍掉手足,泡進酒甕中活活折磨而死。武則天還得意洋洋地說:“讓這兩個老女人‘骨醉’!”史書沒有記載王皇後與蕭淑妃的年齡,推算她們二人應該與高宗李治年齡相仿...

    有哪些與李輔國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李輔國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李輔國(704年―762年),字靜忠,博陸郡(今北京市平穀區)人。唐朝中期權宦,唐代第一個封王拜相的宦官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李輔國樣貌奇醜無比,早年淨身入宮成為宦官,後因盡心侍奉太子李亨成為其心腹。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輔國因力勸太子李...

    漢武帝打匈奴最後以失敗告終 匈奴最後為何活不下去

    漢武帝打匈奴最後以失敗告終 匈奴最後為何活不下去

    對漢武帝和匈奴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漢武帝抗擊匈奴費盡心血,卻以失敗告終,為何匈奴反而無法生存了?公元前90年3月,漢武帝人生中最後一次對匈奴發動了進攻,李廣利奉命率領7萬大軍從五原郡向浚稽山行軍,商丘成率軍3萬從西河郡向涿邪山進軍,馬通率軍4萬從酒泉郡向天山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