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曹操為何沒能統一天下:內部問題讓其操心操肺

    中國曆史7年前 (2017-08-17)24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征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征,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

    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及漢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戰前夕是他最接近統一的時刻。當時北方初定,荊州投降。被他視為心腹之患的劉備一路逃亡,隻剩下江東政權搖擺不定。從曹操寫給孫權的信來看,他頗有已視江東為囊中之物的自大。

    但實際上他在收服荊州之後馬上攻打江東,已是因冒進而失策。賈詡也勸他:“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而曹操之所以不聽而冒進,一是他以孫權為孺子,低估了江東的決心和能力。未料孫權野心不比袁紹等人小,魯肅曾當眾對孫權說:“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孫權大笑,可見他早不諱言自己的稱帝野心,又怎會輕易投降。劉琮之降承自劉表的不思進取明哲保身,而孫家父子兄弟都是極力開拓、野心勃勃之人,曹操未免想得太簡單。

     曹操為何沒能統一天下:內部問題讓其操心操肺

    *** 配圖

    二是他低估了劉備。劉備與他交手多年,向來被動,以走為上。但建安十三年的劉備已今非昔比,諸葛亮不僅能說服孫權抗曹,還能與之訂立平等的外交聯盟。後一點尤為重要,保證了劉備不像過去那樣隻能成為地方軍閥的附庸,而擁有了爭奪自己地盤的資格。劉備本已到窮途末路,卻突然反敗為勝,占據荊襄,聯合孫權,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如果沒有劉備的參與和定盟,曹操隻麵對孫權一個強敵,赤壁即便失敗,後或可再度找到機會取勝,然而當三股力量彼此牽扯互相製約時,要打破平衡就殊為不易。如建安二十年本來孫劉兩家就快為了荊州大打出手,張魯一投降曹操,兩家馬上劃分了勢力範圍,掉轉槍口。劉備回師蜀中,而孫權以十萬兵進攻合肥。曹操後來專門贈送名貴的雞舌香五斤給諸葛亮,“以表微意”。這時候想到來挖牆角,顯然已經晚了。誰讓他當年煮酒論英雄時沒除去劉備,留下後患無窮。

    赤壁之戰後,曹操損失的數十萬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銳青州兵)一時難以恢複,而馬超、韓遂甚至趁機占領了潼關以西,他對北方的統治已經出現危機,亟需修補,無暇他顧,隻能坐視劉備蠶食荊州揮師益州。此後他的戰爭性質已從擴張的統一之戰轉變為對戰略要地的爭奪,三家拉鋸戰開始形成。

    與劉備的漢中之戰,則是另一個轉折點。張魯投降本是一個極有利的契機,曹操可以選擇繼續揮師入蜀,如司馬懿所建議,劉備初得益州,根基不穩,曹操若借得漢中之勢圖西川,對方“勢必瓦解”。而曹操答之以名言“既得隴,複望蜀乎”。曹操當然有其考慮,可能是受了赤壁時長線作戰的教訓,也不再寄希望於敵人自動瓦解。何況當時劉備已從荊州趕回,孫權也有可能犯境。年過六旬的他選擇保險的做法,想憑借中原的富足徐圖。孰料四年後漢中反為劉備攻占,失去漢中的第二年曹操即死去。

    這四年間為何曹操沒有動作反而導致前功盡棄?不妨從曹操的朝堂上找找原因。以建安十八年曹操稱魏公、如蕭何故事為標誌,曹操後期活動的重心更多地偏向了政治。他早年雖盡力勤王,並無不臣之心,但漢祚傾頹之無法挽回有目共睹。就算他自己有顧忌,群下出於自己的名位考慮,也多有勸進之心。而隨著曹操年齡漸老,為子孫計,他亦不能不為代漢鋪路。

     曹操為何沒能統一天下:內部問題讓其操心操肺

    *** 配圖

    翻開武帝紀,建安十八年後,幾乎每年都有天子對曹操超規格的冊封和晉位記錄,可以想見這背後複雜的正統之爭和政治程序。與此相對應的是愈漸單薄的軍事記錄,到建安二十五年,比較大的軍事行動隻有平隴西涼州以及奪漢中兩起,其中漢中得而複失。而兩次征討孫權都在有利情況下草草結束,究其始末,之一次回去後曹操登位魏公,第二次受了獻帝賜予的天子旌旗。其中是否有關聯?

    因稱魏公之事,曹操還失去了最重要的謀士荀彧,這也多少影響了他的軍事決策。荀彧當年力勸曹操迎漢帝至許都,目的卻是希望曹操藉此“奉主上、秉至公、扶弘義”,扶保漢室是他的原則,他也為之而死。跟隨曹操多年,忠心耿耿屢建功勳的荀彧尚且如此,曹操所能感受到的政治壓力可見一斑。

    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操帶來政治資本的作用,恐怕遠遠小於它所帶來的政治壓力。雖然毛玠勸曹操說“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但事實上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後,麵對的形勢是“袁紹內懷不服……太祖方東憂呂布,南拒張繡”,這還僅是中原一地,少數民族尚有烏桓鮮卑西涼,各地軍閥尚有劉表張魯孫策等人,未見一人因曹操占據中央而歸附。而曹操幾個最為得力的股肱謀士與猛將,也很少是因為響應朝廷征辟而來到他門下的。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攻城掠地擴大勢力範圍,用呂思勉的話說,都是靠他“政治清明,善於用兵”。

    反過來,既然是迎奉天子,那曹操就等於將漢室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成為眾矢之的。一邊周瑜罵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一邊荀彧還滿心期待他重振漢綱。之前統一過中國的三位皇帝,無一人麵臨過如此複雜而矛盾的政治處境和法理難題。隨著曹操權勢的增大,政敵也越來越多,他不得不騰出手來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進獻三個女兒、殺伏皇後一家、誅孔融,如何平衡漢朝與自身的關係,耗費了曹操的許多精力。比較兩個對手:江東在赤壁戰後便不以朝廷為顧忌,劉備以正統自居,兩家幾乎沒有內部鬥爭,故可一致對外,鞏固自身。

     曹操為何沒能統一天下:內部問題讓其操心操肺

    *** 配圖

    士族對曹操的 *** 也不容小覷。陳寅恪在《崔浩與寇謙之》中說,曹操的政權叫做“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曹操出身士族最為歧視的宦官家庭,又以軍功起家,用人唯才是舉,不信天命,厲行法製,抑製兼並,每一條都與士族觀念背道而馳。荀彧之死,也與他的士族背景有關。直到曹 *** 後,曹丕任用陳群實行九品中正製,由士族壟斷做官權,然後在士族內部按照聲望的高低、門閥的上下、勢力的大小來分配官位官職,這才真正消除了士族的疑慮,交換來他們對曹丕代漢的認同。故而在曹操有生之年,他對全國的士族集團始終沒有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雖然中原士族集團鑒於鄉土與正統觀念多有歸附,但地方上如荊襄、益州、江東集團,便不大買它的賬了。反觀劉備與孫權政權,都得到士族集團強有力的支持。諸葛亮本身出自琅琊士族,又與荊襄士族多有聯姻,劉備作為外來者,在荊襄地位的穩固,很大程度上仰仗於諸葛亮、龐統、馬良等當地士族的支持,頓時翻身,與前期狼奔豕突的狀況不可同日而語。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問題操心操肺,而孫劉皆為人傑非一時能攘除。曹操在這三人中年紀更大,就算天假以年,隻怕他無心也無力統一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08/142117.html

    “ 曹操為何沒能統一天下:內部問題讓其操心操肺 ” 的相關文章

    東吳四大都督當中 最厲害的人是誰

    東吳四大都督當中 最厲害的人是誰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東吳四位大都督誰最厲害?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三國時期的東吳陣營,先後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位大都督,其中,周瑜有赤壁之戰,呂蒙有奇襲荊州,陸遜有夷陵之戰,似乎唯有魯肅計差一籌,這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魯肅才是東吳陣營四位大都督之首,理由有四。...

    李建成的實力比李世民還要強 李建成最後為何會被反殺

    李建成的實力比李世民還要強 李建成最後為何會被反殺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李建成的實力,明顯比李世民強得多,為何李建成反而被殺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玄武門政變之前,究竟是李世民的實力更強,還是李建成的實力更強,似乎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顯而易見,在玄武門政變之中,李世民最終戰勝了李建成,獲得了皇位繼承資格,並最終當上了...

    麋芳和傅士仁跟隨劉備幾十年 最後為何在劉備巔峰時叛逃

    麋芳和傅士仁跟隨劉備幾十年 最後為何在劉備巔峰時叛逃

    還不知道:麋芳、傅士仁跟隨劉備25年,為何在劉備勢力最鼎盛時期叛逃?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糜芳最終選擇背叛劉備,投降東吳,其中的罪魁禍首正是劉備的義弟、義薄雲天的“武聖”關羽!需知道,糜芳與劉備的關係可是相當的鐵,按理說是不應叛蜀投吳的。了解三國曆史的網友應該都知...

    李從珂在曆史上是個什麼樣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李從珂在曆史上是個什麼樣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讓曆史網小編帶大家撥開曆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李從珂是後唐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一個性格十分矛盾的人。他年少時僅率數十騎兵就敢混入數萬人的梁軍,斬殺梁軍將領;可他當了皇帝後卻膽怯怕戰,畏懼遼軍,不敢率軍救援張敬達,導致最後身死國滅。那為何李從...

    義縱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有何本事能被重用?

    義縱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有何本事能被重用?

    漢武帝期間是苛吏的黃金期間,漢武帝手上的苛吏大多也是能吏,各有各的本領。義縱,河東郡人。西漢中期的著名“酷吏”。義縱在年少時曾夥同他人搶劫為盜,是一個標準的流氓混混,他的姐姐義姁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女醫生,被譽為巾幗醫家第一人。義姁因為醫術高超被召入宮給王太後看病,她也得到了王太後的寵愛與賞識...

    赤壁之戰後曹操再也沒有攻打江南 曹操是被打敗了嗎

    赤壁之戰後曹操再也沒有攻打江南 曹操是被打敗了嗎

    赤壁之戰把曹操打怕了嗎?12年多次征戰,為何他始終不攻打江南?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在許多人看來,赤壁之戰,就是曹操一生中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野心勃勃,率八十萬大軍,要在江南與孫權“會合”,但這一次失利之後,他對孫權充滿了嫉妒,感慨“兒子果然是...

    乾隆的弟弟弘晝被稱為荒唐的王爺 他都做了什麼荒唐事

    乾隆的弟弟弘晝被稱為荒唐的王爺 他都做了什麼荒唐事

    對乾隆弟弟弘晝是怎樣的人?為何被稱為荒唐王爺?做過哪些荒唐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乾隆三年(1738年)的某次早朝期間,乾隆皇帝的弟弟和親王弘晝在朝會上因為一些小事與大學士兼首席軍機大臣、一等公的訥親產生了口角。隨即弘晝不顧乾隆在場,就如同市井無賴一般,當著乾隆和...

    曆史上狄仁傑為何能成功?他的成功歸功於外圓內方

    曆史上狄仁傑為何能成功?他的成功歸功於外圓內方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唐朝時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時期的宰相。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說起狄仁傑,很多人可能會浮現出影視劇中那個神探狄仁傑。其實,曆史上真實的狄仁傑並非以斷案聞名,而是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為民請命,犯顏直諫,為世人所稱道。他一生最大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