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宋太祖為何故預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國之危?

    中國曆史7年前 (2017-06-13)23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趙匡胤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但遭到群臣及晉王趙光義極力反對,遷都計劃擱淺。

    自古統治者選擇都城主要根據軍事、經濟、地理位置三方麵條件來考慮。軍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製內,又利於禦外;經濟上要求都城附近地區經濟發達,能基本解決都城的物質需要,隻需少量仰給於遠處;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位於王朝管轄範圍的中心地區,或有通暢的水陸交通線路通向四麵八方。

     宋太祖為何故預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國之危?

    *** 配圖

    開封府主要的優勢是居“天下之要會”,汴水河渠連接江淮等地,經濟富庶,但其缺點是軍事上無險可守,難以禦外,必須常駐數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趙匡胤考慮得比較全麵,比群臣和趙光義更有眼光,他認為如繼續以開封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結果不幸而言中。

    宋太祖曾擬遷都 欲西遷據形勝之地

    開封位於黃河中遊的南岸,地處中原和華北大平原的西部邊緣。它北據燕趙,南通江淮,西峙嵩嶽,東接青齊。河流在這裏作放射狀向南北分流,可開鑿運河,連接南北河流。

    因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朝後期,都曾建都於開封,所以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就地理環境而言,自古統治者擇都大多選取龍盤虎踞、山河四塞、有險可守的形勝之地,很少選擇地勢平坦、難以防守之地。而開封偏偏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統治者看中,關鍵在於它處在四通八達的“天下之衝”,交通方便,經濟富庶,有利於“居中禦遠”。

     宋太祖為何故預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國之危?

    *** 配圖

    早在戰國後期,縱橫家張儀曾對魏哀王說:“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限。”楚漢相爭期間,謀士酈食其對劉邦說:“陳留(今開封一帶)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於是劉邦置陳留郡。唐末和五代時,群雄逐鹿中原,開封的地理位置顯得更加重要。唐人韓宏說:“大梁(今開封)襟帶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製山東。”後唐郭崇韜說:“汴州關東衝要,地富人繁”。石敬瑭對後唐皇帝李嗣源說:“大梁,天下之要會也。”公元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兩年後便以汴州為東京開封府,定為首都。

    隨後,後漢、後周相繼建都於開封。宋太祖趙匡胤登上帝位時,沿用後周舊製,以大梁為東京開封府,洛陽為西京河南府。趙匡胤不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家,也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在基本平定南方諸國及地方割據勢力後,他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他說:“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但這一打算遭到群臣和其弟趙光義極力反對。

    反對遷都理由之一:洛陽凋敝軍食不充

     宋太祖為何故預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國之危?

    *** 配圖

    趙匡胤於公元927年在洛陽夾馬營出生,因而對洛陽有特殊感情。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下詔西幸洛陽祭祀天地,並打算從此留在洛陽。

    起居郎李符之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上書“陳八難”,書中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趙匡胤思鄉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難不難,於同年三月丙子日從開封出發,在眾大臣和衛兵簇擁下,浩浩蕩蕩前往洛陽。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06/130905.html

    “ 宋太祖為何故預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國之危?” 的相關文章

    能擊敗曹魏十萬大軍,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能擊敗曹魏十萬大軍,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王平是蜀漢後期少有的將才,他雖然不認識多少字,但是打仗很有一套,頗具軍事才能,諸葛亮北伐時,王平曾成功地挫敗了張郃。王平最出色的表現,當屬他一條計策,擊敗曹魏十萬大軍,可以說料事如神,足以和張郃的“料戰勢地形,無不如...

    使西漢王朝由盛轉衰,漢元帝做了 哪些事情?

    使西漢王朝由盛轉衰,漢元帝做了 哪些事情?

    劉奭,西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斷送“昭宣”中興局麵的始作俑者。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漢元帝劉奭(shi),是漢宣帝劉詢和皇後許平君的兒子,西漢第十一位皇帝,昭君出塞就是發生在漢元帝在位期間。在臨行前的歡送儀式上,元帝見昭君豐容靚妝,光彩照人,顧影徘徊,竦動左右,不禁大為悔恨,很想把她...

    曆史上朱元璋大量屠殺功臣卻沒有一人造反,是因為什麼?

    曆史上朱元璋大量屠殺功臣卻沒有一人造反,是因為什麼?

    朱元璋,俗稱洪武帝,中國明朝開國皇帝。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劉邦自從把韓信抓住,押回長安軟禁起來以後,諸侯們知道劉邦準備誅殺功臣的時候,就開始造反了。陳豨造反,臧荼造反,彭越造反,英布造反。可以說,那些麵臨被清洗的功臣們,無一沒有反心,無一不造反。以至於最終劉邦殺紅了眼,連和自己最親近...

    韓信被殺的原因是什麼 韓信是被冤枉的還是咎由自取

    韓信被殺的原因是什麼 韓信是被冤枉的還是咎由自取

    對韓信最後為何會被殺?到底是咎由自取還是被冤枉?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對於漢初三傑之一兵仙韓信的死,很多朋友都覺得扼腕歎息。可是我要說的是不作死就不會死,韓信的死就是自己造成的。他的被誅殺有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的。作為劉邦曾經登台拜將的大將,韓信和劉邦之間出現隔閡的一...

    沮授知道袁紹必輸無疑 沮授為什麼沒有另尋出路

    沮授知道袁紹必輸無疑 沮授為什麼沒有另尋出路

    對沮授為何不一腳踢開袁紹另謀出路?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沮授是東漢末年的著名謀士,“少有大誌,多謀略”,曹操曾感歎說,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則天下不足慮。東晉史學家孫盛甚至認為,沮授之謀,“雖良、平何以過之”?沮授之謀是否能與西漢開國謀士張良和陳平相提並論,我們暫且不說...

    譙周:蜀漢大臣、學者、儒學家,曾力勸劉禪投降

    譙周:蜀漢大臣、學者、儒學家,曾力勸劉禪投降

    譙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國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學者、儒學家、史學家。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幼年喪父,少讀典籍,精研六經,頗曉天文,成為蜀地大儒之一,門下有陳壽、羅憲等學生。諸葛亮擔任益州牧時,授勸學從事。諸葛亮死後,不顧朝令,前往奔喪。...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為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為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還不知道:為什麼統治基礎最穩固的孫權,偏偏是三國中稱帝最晚的那個?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已經初見雛形,從父兄手中繼承家業孫權鞏固了自己在江東的統治,可謂是誌得意滿,坐斷東南。江東世族們也從抵抗、反對孫權的統治,變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將領與江東...

    薛濤是什麼出身?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薛濤是什麼出身?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薛濤,唐代女詩人,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後終身未嫁。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薛濤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在互聯網還沒有發展的古代社會,她首創“薛濤體”情書箋(薛濤箋),用來“鴻雁傳書”,對彼此心心相印的愛情物語,紙短情長。在成都,除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