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詞文獻 > 正文內容

    史記中賈誼與屈原同傳 其幽情隱於《吊屈原賦》

    詩詞文獻7年前 (2017-03-27)41

    西漢是單憑軍事鬥爭建立起來的王朝,很多問題都是首次遭遇。漢代對功臣采取分封的手段進行肯定,當初跟隨高祖劉邦打天下的功臣有一百四十三人被封為侯,史書記載清楚,在舉行封爵之禮的時候,還有相應的誓言,即“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

    跟隨劉邦平定天下的功臣們,除了張良一心要退隱之外,幾乎都成為新朝廷的重臣,成為輔佐皇帝的核心力量。清代曆史學家趙翼,對此特別概括為漢初政治的“布衣將相之局”。從這個意義上說,功臣集團當然不是單純的曆史概念,他們在現實政治中也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皇權對於功臣的依賴,不僅是從前的功勳,更重要的是現實政治的維護與支持。相對而言,新王朝要治理當今天下,雖然競爭對手被消滅了,但是治理任務同樣繁重。漢高祖的《大風歌》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句,這絕對是新王朝的急迫任務,而舉目四顧,皇帝能夠信任的隻有功臣。

    但是,戰爭是一個特殊時期,相比於和平時期而言,戰爭時期是短暫的,政策是臨時的,即使強化內部團結,注重內部分享,也是戰時的權宜之計。如果把戰時政策全部在和平建設時期沿用,就會嚴重阻礙國家的轉型。然而,功臣集團過分看重自己的權力,往往不能適應國家轉型,他們甚至阻撓皇帝的國家轉型傾向。

     史記中賈誼與屈原同傳 其幽情隱於《吊屈原賦》

    漢文帝的故事很能說明功臣政治對於皇帝的限製。功臣們穩定了劉氏天下,擋住了呂後家族權力發展的去路,漢朝重歸劉家。而文帝當選,是功臣們的主意,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文帝庶出,長期生活在長安以外的代地,即使當了皇帝也容易控製。而文帝也隻能適應這樣的朝廷環境,長期忍隱不發。如果文帝與大臣發生分歧,通常都是文帝妥協。

    西漢的這種政治狀況持續的時間很長,比如《後漢書》的作者範曄著《二十八將傳論》,認為雲台二十八將不被光武重用(“光武不以功臣任職”)是因為汲取了西漢的教訓。漢高祖以後,“迄於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縉紳道塞,賢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有抱關之怨”。範曄還討論了其造成的另外一個問題,即功臣集團成為阻擋其他人發展的障礙。縉紳,通常指學人士大夫,他們學而優則仕,本來就準備為國家盡其才力,但是因為功臣集團的阻撓,他們的人生道路走不通了。賢能之士,沒有機會為國家效力,隻能庸庸碌碌地混日子。朝廷上的達官貴人都有通世之好,擔任小吏的人才當然要發聲抱怨。

    範曄所論,也是天下共知的問題。在這方麵,賈誼可謂典型。在《史記》中,賈誼與屈原同傳,而同傳就是因為他們有共同之處,那就是懷才不遇。空有一番報國之誌,有想法有能力,但卻不被理解,隻能鬱鬱寡歡,被後人千百年同情。賈誼寫過《吊屈原賦》,以極其哀痛之心替屈原抱不平,而所有人都知道,他這裏存在著自己的幽情。其實,賈誼還是有所不同的,那就是漢文帝十分欣賞賈誼的才幹,而更可悲的是漢文帝也不能為賈誼做主,因為朝中執政的功臣看不上賈誼,皇帝雖然欣賞,也隻能停留在欣賞的層麵上。讀賈誼傳,我們知道漢文帝一直惦念賈誼,有的時候甚至希望賈誼在外地做官消磨意誌、熬光才氣。可是,見麵一看,賈誼依然才氣十足。如果賈誼的才華消失了,文帝的自責之心會淡一些,可真實的賈誼讓文帝更加痛苦。因為,如今的皇帝依然不能有所作為。文帝與賈誼見麵,迫不得已,隻能“不問蒼生問鬼神”。

     史記中賈誼與屈原同傳 其幽情隱於《吊屈原賦》

    漢武帝時期,是西漢結束功臣政治的轉折期,正是漢武帝時期,廣泛采取了從社會上選拔人才參與政治的政策和製度。察舉製是董仲舒提出、漢武帝采納的選拔官員製度,它規定:20萬人口以上的郡國,每年給一個察舉名額,40萬以上的給兩個名額。為什麼漢武帝時期采取新的察舉製度?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功臣政治衰落,需要一個更有活力的選官製度取而代之。

    無獨有偶,唐高宗打掉了長孫無忌的“關隴集團”之後,也在選官製度上加強了科舉考試的力度。漢朝的選官製度舉孝廉是漢武帝時代大力推廣的,唐朝的科舉製度在高宗、武則天時代有了更大的發展。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展現,一個王朝的盛世景象開始醞釀。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03/117431.html

    “ 史記中賈誼與屈原同傳 其幽情隱於《吊屈原賦》” 的相關文章

    陸羽:本是個棄嬰,編撰《茶經》被後世尊為茶聖

    陸羽:本是個棄嬰,編撰《茶經》被後世尊為茶聖

    在漢語中,“聖”常用來指代學識或技能有極高成就的賢人,例如杜甫被尊稱為“詩聖”,吳道子被尊稱為“畫聖”,張仲景被尊稱為“醫聖”,孔子被尊稱為“孔聖人”、“至聖”。隻有在各自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和做出傑出貢獻的,才能得到“聖”的美稱。在眾多聖人中,有一位不起眼的人,他因樣貌醜陋被父母拋棄,又有些口吃,但卻...

    三國時期曹魏將領王昶簡介:曾撰寫《治論》、《兵書》

    三國時期曹魏將領王昶簡介:曾撰寫《治論》、《兵書》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曆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曆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王昶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晉陽縣(今山西太原市)人。三國時期曹魏將領,東漢代郡太守王澤之子。出身太...

    詩人王維被判死罪,因寫一首詩免罪?

    詩人王維被判死罪,因寫一首詩免罪?

    詩人王維被判死罪,因寫一首詩免罪,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王維在曆史上最著名的標簽是詩人,才華肯定是不差的,且出身名門,受過良好的教育,不過,唐朝的詩人,特別是著名詩人,大多是帶著一點浪漫主義思維,他們的政治能力普遍比較差,和作詩的才華是成反比的。就以王維而論,他九歲就在家鄉成為知名...

    張青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二位

    張青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二位

    張青是施耐庵所作《水滸傳》中的人物,外號“菜園子”,孟州(今河南孟縣南)人,武器樸刀。在小說第十七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麵獸雙奪寶珠寺”中首次由魯智深提及。本在孟州道光明寺種菜,因此喚做“菜園子”。卻因為小事殺了光明寺裏的僧人,逃出後在大樹坡做劫匪,結識了孫二娘,二人結為夫妻,便在十字坡開設酒店,...

    施恩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

    施恩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

    施恩是小說《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之一,綽號“金眼彪”,在小說第二十八回“武鬆威鎮安平寨,施恩義奪快活林”中首次出現,出場時是一個小管營,後來於第五十八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中跟隨二龍山頭領上梁山,司職步軍將校,巡邏營步軍頭領。施恩跟隨宋江征討方臘時,在打常熟時落水而死,死後追封:義節郎...

    扈三娘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九位

    扈三娘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九位

    《水滸傳》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章回體小說。作者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東人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那麼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扈三娘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扈三娘,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將之一。她是獨龍岡扈家莊扈太公的女兒,與祝家...

    明末殉節官員範景文簡介:著有《大臣譜》、《戰守全書》

    明末殉節官員範景文簡介:著有《大臣譜》、《戰守全書》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製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製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鬥爭也進入...

    高啟的詩歌有什麼特點?他在文學方麵有哪些成就?

    高啟的詩歌有什麼特點?他在文學方麵有哪些成就?

    高啟,字季迪,號槎軒,隱居於吳淞青丘,故自號青丘子。元末明初時期著名詩人,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下麵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啟出身富家,童年時父母雙亡,但他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讀書過目成誦,久而不忘,嗜好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