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仁宣之治為何會成為明朝200多年中的極盛時期

    中國曆史7年前 (2016-12-09)3

    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十八日,65歲的明成祖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同年九月七日,其長子朱高熾正式登基,是年四十七歲,次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熾猝死於宮內欽安殿,即位僅十個月,廟號仁宗。洪熙元年(1425)六月二十七日,朱高熾長子朱瞻基正式登基,是年二十八歲,宣德十年(1435)一月三十一日於北京紫禁城乾清宮逝世,即位十年,廟號宣宗。史載:“仁宣之治,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曆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清初史學家穀應泰說:“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

    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仁宣之治 ”,是明朝276年國祚中的極盛時期,這主要得益於仁宗尤其是宣宗寬仁治世,實行息兵養民政策。然則,蟄龍欲淩空升騰呈氣象萬千之態,必借風雲之勢。仁宣宗雖英明睿智,若無股肱之臣鼎力輔佐,恐怕亦難出現為後世稱頌的“仁宣之治”的局麵。仁宣二帝慧眼識珠,重用“三楊”“蹇夏”治世,這些輔政內閣重臣對“仁宣之治”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仁宣之治為何會成為明朝200多年中的極盛時期

    “三楊”、“蹇夏”能夠淋漓盡致地施展才幹,對“仁宣之治”功莫大焉,有許多值得人們深入思考的地方。

    君臣私誼篤深,肝膽相照,又因治國的思想主張投合,有共同的政治願景,故在仁宣朝“三楊”得以位高權重,在宦海中款渡如魚,意氣風發地施展才幹。仁宗朱高熾做皇帝的時間很短,僅十個月,而做太子的時間卻很長,曆二十年,即位時已四十七歲。在漫長的東宮生涯中,“三楊”都曾是朱高熾的舊臣,楊榮在太宗時“侍皇太子講讀”,又“與諸皇孫講學”,而當“車駕親征瓦剌”時,“皇太孫侍行,榮輔導之”。楊士奇與東宮關係則更為密切,朱高熾為太子時,士奇“以本官兼左春坊左中允,尋升左春坊左諭德兼侍講”。楊溥在永樂初,“太宗擇東宮官”時,被“授司經局洗馬”。朱高熾一直以為“能孝者必忠,忠孝之人可任輔導”。可見,在仁宗心目中,“三楊”是符合儒家綱常、可尊為師之人。朱高熾信奉儒家思想,與“三楊”的價值取向相同。“三楊”長期任事東宮輔導太子,誌同道合,教學相長,與太子感情日熾,彼此心心相印。而為爭取和穩固朱高熾的太子地位,“三楊”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得失、毀譽、榮辱、窮達乃至性命,觸逆龍鱗,所表現出的忠誠義勇,更使朱高熾永誌不忘。楊士奇為保護朱高熾,一再進言止謗,曾兩次受牽連入獄,楊溥則為此在錦衣衛獄中,一係十年,幾乎送了命。楊榮利用經常隨駕之機,多次冒險緩解皇儲之爭,特別是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棣在“師次榆木川”時病死,為不給朱高煦以乘機起事之機,臨危不亂,秘不發喪,使朱高熾得以順利即位。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三楊”與仁宣二帝間構建了一種特殊的感情,無人可比附,這是“三楊”在仁宣朝受到信任和重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仁宣之治為何會成為明朝200多年中的極盛時期

    仁宣二帝登基後,作為明君,不會因為人情和私誼而知白守黑,啟寵納侮,他們需要忠實貫徹執行寬仁治世主張和息兵養民政策的德才兼備之人,執掌權柄。內閣大學士張瑛、陳本山是宣宗為太子時的東宮舊臣,二人寡學而多欲,為官不廉。宣宗並未因為他們是自己的舊臣而加以庇護,而是把他們調出內閣,貶了官。而“三楊”的治國理念和行政風格,與仁宣二帝相投合。宣德五年,宣宗以四方屢遭水旱召楊士奇論恤民之事,“士奇首以蠲災傷田租進,因及寬馬畜,免薪芻,蠲采買,恤刑獄,核工匠,清糧運數事進奏”,宣宗立即準奏,詔各地執行。“三楊”還多次提出蓄養國力的建議,並得到了皇帝的讚同,如楊士奇建議並為皇帝草詔:“下西洋寶船、雲南取寶石、交址采金珠、撒馬兒等處取馬,並采辦燒鑄進供諸務,悉皆停罷。”“三楊”力促與民休息,反對土木兵戈,擢拔廉能之士,嚴懲貪官汙吏……且在治國理政中,人品、官德、能力、口碑、政聲頗佳,因而,自始至終得到了仁宣二帝的賞識和重用。

    仁宣之治為何會成為明朝200多年中的極盛時期

    “三楊”“蹇夏”在治世中的公正與廉潔,不僅放大了其才華和業績,而且端正了政風,把各級官員的注意力和精力引導到了厚德為民、建功立業的軌道上來。古人雲:德猶如水之源,才猶如水之波。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人有欲則計亂,計亂而有欲甚,有欲甚則邪心勝,邪心勝則事輕絕,事輕絕則禍難生”。曆史經驗表明,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缺德之才,不如棄之不用,如若使用,則會因其才而誤其國,大才大誤國,小才小誤國。在“三楊”“蹇夏”中,除楊榮經常接受邊將的饋贈外,其他人皆可稱為廉潔官員。夏原吉手握國家財政大權29年,自己親手簽批的錢財可盈江充海,卻不私占毫厘,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後來因勸諫成祖不宜北征而獲罪下獄,家被抄沒,家中除皇帝的賜鈔外,隻有幾件布衣瓦器,耳聞目睹者無不感佩其廉。楊溥慎獨、慎微、慎好,清白為官,又常濟民紓困,死後墓中除了皇帝所賜的穿戴衣物外,僅有一個錦袋裝著暮年落下的幾顆牙齒。楊士奇處處為朝廷著想,沒有任何私心,仁宗便降旨,任命楊士奇兼兵部尚書,並連前職,共領取三個職位的俸祿。楊士奇上疏辭謝了尚書的俸祿。沒有廉潔,便沒有公正。公正是最重要的道德,是社會大廈得以建立的棟梁。“三楊”、“蹇夏”因廉潔生公明,舉賢薦能,“所薦賢達有初未識麵者”,皆為國之廉士幹才。正如魏征言:“為官擇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則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競進矣。”“三楊”“蹇夏”公正擇人的連帶和示範效用是“君子皆至”,上下同欲,政事通達,使仁宣時期呈治平景象。

    仁宣之治為何會成為明朝200多年中的極盛時期

    “三楊”“蹇夏”不僅各有優長,獨領 *** ,且團結共事,融洽合作,使統治集團核心層的整體功能得以更大限度地發揮,並成就了個人的功業,促進了仁宣朝政治清明、經濟社會發展。仁宣二帝所信用的大臣各有長處,互相補充,“蹇義簡重善謀,楊榮明達有為,楊士奇博古守正,而(夏)原吉含弘善斷。事涉人才,則多從(蹇)義;事涉軍旅,則多從(楊)榮 ;事涉禮儀製度,則多從(楊)士奇;事涉民社,則多出(夏)原吉”。楊溥性格內向,但操守很好,堪稱官範,為眾大臣歎服。“三楊”被認為是 “人所不及”的人物,而且能夠取長補短,“均能原本儒術,遇達事幾,協力相資,靖 *** 懈” 。善於搞好團結,是大智慧。一個想有所作為的官員,要學人之長、容人之短、記人之功、諒人之過,裝得下不順心的事,聽得進不順耳的話,容得下不順眼的人,善於團結合作,和諧共處,借力登高,這樣才能在仕途上不受羈絆,淋漓盡致地施展才幹。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12/98792.html

    “仁宣之治為何會成為明朝200多年中的極盛時期” 的相關文章

    劉長作為漢文帝的弟弟 漢文帝為何容不下他

    劉長作為漢文帝的弟弟 漢文帝為何容不下他

    對漢文帝為什麼容不下兄弟劉長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公元前174年,漢文帝把弟弟劉長謫徙蜀郡。途中,劉長被裝在囚車中沒有自由,有人送來飯菜他拒絕食用,不久便餓死。後來有人編歌謠嘲笑漢文帝說:“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穀,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那麼,漢文帝真的容不下兄弟...

    光緒皇帝為什麼會被毒死 慈禧太後為何要這麼做

    光緒皇帝為什麼會被毒死 慈禧太後為何要這麼做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慈禧去世之前,為何要毒殺光緒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年僅38歲的光緒皇帝去世。僅僅1天之後,慈禧太後去世。這是不是太巧了一點,所以,當時就有傳言說是慈禧太後毒死了光緒皇帝。但一直沒有真憑實據,2008年,科學家對光緒皇帝...

    曹丕為什麼在40歲就駕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麼

    曹丕為什麼在40歲就駕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麼

    還不知道:曹丕為何僅40歲就駕崩了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三國時期,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讓其占據政治優勢,220年,曹魏正式建立,曹操也以此被後世熟知;公元223年,其第三子曹植在兄長的逼迫下作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詩,此詩也永留後世;而與曹操...

    王湛:西晉初年官員,性格衝素簡淡,沉靜和順

    王湛:西晉初年官員,性格衝素簡淡,沉靜和順

    王湛(249年-295年),字處衝,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子,王渾、王深、王淪之弟,西晉初年官員。曾曆任秦王文學、太子洗馬、尚書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內史。元康五年(295年)去世,時為四十七歲。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生活王湛少有識度,身長七尺...

    李文忠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李文忠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李文忠,明朝開國六王,名將,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都說朱元璋疑心很重,到底是真是假?朱元璋從草根逆襲成明朝開國皇帝,坐上皇位之後,他開始大肆屠殺開國功臣。“明初四大案”曾轟動全國,而因這四起案件受到誅殺、牽連的王公大臣就有十多萬人。有句話叫“虎毒不食子”,他的親外甥李...

    常寧公生是什麼出身?她被駙馬家暴後朱棣是什麼態度?

    常寧公生是什麼出身?她被駙馬家暴後朱棣是什麼態度?

    公主作為皇帝的女兒,身份和地位是非常尊貴的,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在封建王朝社會,身份尊貴的公主出嫁後,駙馬是萬萬不敢怠慢的。可是,常寧公主卻是個例外,不僅經常被駙馬家暴,身為父親的明成祖朱棣,還不為她撐腰,這是怎麼回事呢?常寧公生於1386年,當時朱棣還是坐鎮一方的藩王。不過,由...

    宋朝時期的士大夫是什麼地位?權利有多大?

    宋朝時期的士大夫是什麼地位?權利有多大?

    士大夫作為宋代的政治主體和文化精英,宋朝之興盛自然離不開其貢獻。感興趣的讀者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北宋是自漢唐盛世之後的另一個盛世王朝。陳寅恪先生曾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複振。可見宋朝的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高峰,宋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得益於宋朝...

    敬懷皇後:吳大帝孫權嬪妃,孫休繼位後尊其為皇後

    敬懷皇後:吳大帝孫權嬪妃,孫休繼位後尊其為皇後

    敬懷皇後王氏,生卒年不詳。荊州南陽人。吳大帝孫權妃嬪。吳景帝孫休生母。又稱南陽王夫人、小王夫人。同大懿皇後(大王夫人)沒有關係。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在兒子即位前就已亡故,景帝繼位後,尊王氏為敬懷皇後,將之改葬敬陵。人物生平敬懷皇後,她的母親起初嫁給王家,生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