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司馬徽對天下事了如指掌 為什麼他就是不出山呢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9-02)4

    對司馬徽出山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如果問中國曆史上最牛的人是誰,這可真難回答。但有一類人,確實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隱士,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鬼穀子,再比如三國時期的水鏡先生司馬徽,他們都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跡,但是,他們的學生們卻個個牛哄哄,比如鬼穀子的弟子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司馬徽的學生徐庶龐統諸葛亮,都是些攪動一個時代的大人物。

    司馬徽絕對是一個不容小覷之人,甚至可以說他比孔明和龐統都牛,而且其也是 《三國演義》中最為神秘的一個人物。世人稱他為水鏡先生。“水者,先天一氣,能養萬物,可方可圓。鏡者,知人妍蚩之意也。”可見司馬徽是個對天下事了如指掌的厲害角色。

    司馬徽對天下事了如指掌 為什麼他就是不出山呢

    劉備逃避蔡瑁追殺,馬躍檀溪之後,誤入其莊。作為一個隱士,他結交了一班當時的名士,龐德公、龐統叔侄、諸葛亮、徐庶等等。不但如此,還喜歡討論時局,和這些名士日夜不斷談論政治。連他身邊的小童都因為常聽他高談闊論,知道了劉備的容貌,碰到劉備立刻叫得出他名字,讓劉備吃了一驚。

    司馬徽的相貌“鬆形鶴骨,器宇不凡,年幾半百,顏色如童。”儼然就是一個活神仙。一見劉備,立刻說:“此公今日幸免大難。”能一眼看出劉備逃難來此,不但說明司馬徽會看人,而且十分清楚當時荊州形勢,明白劉備和劉表之間微妙的關係。

    司馬徽對天下事了如指掌 為什麼他就是不出山呢

    而水鏡先生司馬徽還有個綽號叫“好好先生”。無論別人對他說什麼,他都以“好”字應答。但也有例外,比如劉備在三顧茅廬之前,曾問司馬徽:“先生出山可好?”司馬徽回答:“不好!”隨後,他便向劉備推薦了兩個人,即所謂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便去尋得臥龍,有了三顧茅廬之說。

    水鏡曰:“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 *** 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此謠始於建安初:建安八年,劉景升喪卻前妻,便生家亂,此所謂始欲衰也;無孑遺者,不久則景升將逝,文武零落無孑遺矣;天命有歸,龍向天飛,蓋應在將軍也。”玄德聞言驚謝曰:“備安敢當此!”水鏡曰:“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係何人?”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龍、鳳雛何人也?”

    而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辛苦奔波大半生,但一事無成。他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他臨時安身的河南新野,也是他兄弟劉表的。在人力上,劉備也不太缺乏。關雲長,勇冠華夏,技藝精妙絕倫;張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劉備自己,也被認為是一代梟雄。但歲月蹉跎,鬥誌難酬。

    但是遇到諸葛亮後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為什麼諸葛亮對他很重要呢?參考一下劉備前半生的行事思路就會知道,因為諸葛亮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為劉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最終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成為了蜀漢的昭烈皇帝。

    這樣看來水鏡先生說的似乎沒錯。不過也有人說既然司馬徽比孔明和龐統都牛,為何從不出山?事實上司馬徽早就知道諸葛亮不能成功。因為在劉備得諸葛亮出山相助之後,司馬微卻說了一句話:“孔明雖得其主,而不得其時也。”

    得其主,倘若諸葛去了曹操或孫權那,隻是那麼多軍師裏麵的其中一員。到了劉備那,那可是唯一的軍師。不得其時,不得其時,主要是因為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亂興替,孔明遇劉備,正是由治入亂之時,此天下大勢,而劉備求孔明,為的是安天下,是治,是與大勢相悖的,此為逆勢而為,顧不得時。

    孔明自然知道這些,隻是退卻不過劉備三顧茅廬之情。而除此之外,其實拜讀過《三國誌》的朋友,應該看過這樣一句話“亮長,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優於將略”因此,在前期劉備始終沒有讓諸葛亮帶兵打仗,在公元214年,劉備得到益州過後,更是讓諸葛亮以政治為先,直接劉備稱帝之後,諸葛亮才被任命為丞相。

    從劉備的知人識人來看,這絕對是把諸葛亮往外交及內政上麵放,蜀漢相繼失去法正及劉巴,同時失去一內政賢才和外政能臣,加之劉備兵敗夷陵,又痛失諸多大將。諸葛亮雖然盡心盡力,一生6出祁山,五次北伐均未能收複河山,興複漢室。此時不由得想起了水鏡先生那句“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諸葛亮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不逢天時,當時曹操已經統一北伐,東吳孫權曆經三代,也已根深蒂固。劉備當時隻有一個新野小城,兵不滿萬,是很難和曹操,孫權對抗的。當時漢室氣數已盡,劉備;諸葛亮逆天而行,是不會成功的,這是真對應了諸葛亮臨死之前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而從生理上說,如果劉備能夠多活十年(荊州必複),如果諸葛亮能夠多活十年(長安必收),如果龐統能夠多活十年(許昌必遷),如果薑維能夠多活十年(洛陽必得),這些人如果都多活十年,那蜀漢必定會成為東西漢之後曆史上第三個“南漢”。所以說司馬徽早知諸葛亮不能成功,而他自己也是一個隱士之人,是有不同的追求的,自然是不會出山。

    三國的曆史,就是一部英雄的曆史。隻有為著天下蒼生的福祉而奔走呼號,隻有認清曆史發展進步的潮流,方能找到拯救國家和人民的 *** 。三國的英雄正是應曆史潮流而生,才終於拯救了百姓。而逆流者,卻淹沒於曆史的塵埃。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9/81940.html

    “司馬徽對天下事了如指掌 為什麼他就是不出山呢” 的相關文章

    李多祚曾協助發動神龍政變,為什麼被李顯處死?

    李多祚曾協助發動神龍政變,為什麼被李顯處死?

    李多祚(654年—707年),蓋川人,靺鞨族,唐朝名將。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在唐朝的曆史上,曾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將軍。此人本是靺鞨族的一位酋長,後來率領部落,歸降唐朝,成了唐朝的將軍。歸降唐朝之後,此人為唐朝征戰四方,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皇帝信任。此後更是被調回京城,守...

    曆史上宋神宗變法為何會遭到反對?真相是什麼?

    曆史上宋神宗變法為何會遭到反對?真相是什麼?

    宋神宗趙頊,宋朝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 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宋神宗趙頊是宋朝除開國一祖一宗外,最積極進取的皇帝。到他繼位時,宋朝深受冗員、冗兵、冗費等三冗之害,國家財政麵臨的問題危機重重。這對於有心把國家變得富強,繼而開疆拓土的宋神宗來說,是不可忍受的。於是,他選中...

    後世是如何評價趙雲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趙雲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與關羽、張飛並稱“燕南三士”。他被劉備稱作“一身是膽”,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除了四處征戰,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秦朝滅亡之後,後宮的妃嬪都去了哪裏?

    秦朝滅亡之後,後宮的妃嬪都去了哪裏?

    秦朝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秦始皇的後宮,一直是一個謎。後宮裏有多少嬪妃,分別都是些什麼人,這些後妃叫什麼名字,《史記》中一概沒有記載下來。別說後妃的名字,就是秦始皇的皇後是誰,都不清楚。很多人說,秦始皇沒有立皇後。就算...

    孫權本來沒有必要殺到關羽 孫權最後為什麼還是下手了

    孫權本來沒有必要殺到關羽 孫權最後為什麼還是下手了

    還不知道:孫權本來是沒有必要殺掉關羽的,為何最後殺了?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孫權奇襲荊州是三國曆史上最大的一個轉折點,奇襲荊州已經算是第三次攻占荊州了,這裏沒有用偷襲,而是用了奇襲,所以可以看出其實戰況十分不好,因為如果光看這件事情的表麵的話,孫權進攻偷襲荊州是沒...

    俗話說成王敗寇 劉邦奪得天下後為何沒有汙名化項羽

    俗話說成王敗寇 劉邦奪得天下後為何沒有汙名化項羽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邦得了江山後,為何項羽沒被汙名化?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劉邦和項羽之間,有著一種奇妙的聯係,劉邦是一位得道之士,而項羽是一位失道者,論實力,劉邦不如項羽,但是論起心性,項羽比劉邦差了十萬八千裏,項羽失去了烏江,這似乎是他的宿命,但是在這場鴻門宴上...

    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為何還對馬皇後言聽計從

    朱元璋生性多疑 朱元璋為何還對馬皇後言聽計從

    還不知道:朱元璋生性多疑,為什麼卻對馬皇後言聽計從,偏愛有加呢?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朱元璋可以說是曆史上最殘暴的君主,但是在馬皇後麵前卻異常的溫柔,因為兩人一起患難與共,經曆過許多夫妻不能承受的苦難,更重要的是在朱元璋成為一國之君的時候,馬皇後勤於內治,對嬪妃關...

    永清公主:唐代宗李豫之女,她有著怎樣的經曆?

    永清公主:唐代宗李豫之女,她有著怎樣的經曆?

    永清公主,唐代宗李豫女,母不詳。永清公主下嫁裴仿(唐玄宗女新平公主之子)。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人物生平永清公主唐代宗的第十八個女兒。永清公主下嫁裴仿(唐玄宗女新平公主之子)。 史書上對這位公主所言極少,撰史的人也不願在她的駙馬爺裴仿身上花太多的筆墨。不過從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