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越是隱忍越是無情!春期霸主勾踐的稱霸之路!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8-03)3

    古代曆史上英雄人物輩出,勾踐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公元前473年,吳國都城被圍困三年之後,終於被勾踐率領的軍隊攻克。吳王夫差率領著殘兵敗將,逃到了姑蘇山。

    夫差派人向勾踐請降,希望勾踐念及當年的不殺之恩放過他。勾踐盯著讓自己受盡屈辱的吳王夫差派來的使者,不禁發出冷冷的笑聲。

    勾踐回絕了使者的請求,夫差在絕望之中選擇了自殺。

    多年的屈辱一掃而光,吞並吳國後,勾踐迎來了人生的頂峰:他遷都琅琊,北上會盟諸侯,十二大諸侯全部表示願意臣服於越國,周天子也親自表示承認勾踐的霸主地位。

    春秋時代也在最後一個霸主勾踐稱霸後不久,落下了帷幕。

    吳越兩國地處偏僻,經濟文化落後,起初,中原各大諸侯相互征伐的時候,根本沒有把這兩個國家放在眼裏。

    隨著戰事的擴大,中原地區先進的科技慢慢滲透到吳越兩國,兩國的生產模式有了變化,國力有了起色。尤其是吳越兩國的冶金技術都曾冠絕一時,流傳到今天的吳王劍、越王劍,就是絕好的證明。

    中原的晉國常年與鄰國楚國作戰,為了牽製楚國的軍事實力,晉國在周邊尋找盟友,更先發現了吳國的潛力,對吳國進行扶持。吳王闔閭在位期間,重用了兵家孫武和從楚國逃難而來的伍子胥,吳國因此一躍成為東南霸主。

    和吳國接壤的越國看著日益增長的吳國國力,內心惶恐不安。吳國籠罩之下的越國,終於迎來了一位了不起的君主——越王允常。

    越王允常內修政理,大力發展國力,向外聯絡諸侯,希望通過結盟的方式保護越國的安全。越國結交的對象除了同樣恐懼吳國的小國之外,還有軍事強國楚國。

    以往吳越兩國的恩怨還有緩衝的餘地,公元前505年吳國攻打楚國失利之後,越王允常趁此時機進攻吳國,吳國從楚國退兵,兩國徹底結怨。

    越王允常死後,他的兒子勾踐繼位。勾踐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呢?允常既然擁有出色的政治才能,按道理來講眼光應不會太差,可惜這位兒子並非是能人,而是一位狠人。

    勾踐早年的經曆已經不詳,從他自己與大臣的對話中可以窺視一下他早年的生活狀態。他早年沉湎於酒和狩獵,因此荒廢了正業。創業難,守業更難,當越國的社稷壓在勾踐頭上的時候,他根本還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吳王闔閭趁著勾踐剛剛繼位,越國政局不穩便出兵,企圖一舉拿下越國。剛剛接過重擔的勾踐依仗著父親留下的根基,派遣敢死隊衝向吳軍陣地,一邊衝殺,一邊高喊自殺。

    不按常理出牌的勾踐,這一行為令吳軍目瞪口呆,這時越國軍隊主力趁機偷襲吳軍。勾踐不僅抵擋住了吳國的進攻,還一路反擊到了姑蘇,闔閭重傷身亡。那一刻,勾踐真的認為自己是天縱英才。

    取得勝利之後的勾踐依舊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他沒有繼續改革,擴充實力,隻是吃父親留下的老本,唯一欣慰的是父親留下的老本夠厚。

    如果說勾踐一點防備都沒有也不準確,當他聽說闔閭的兒子夫差日夜操練士兵,準備為父報仇的時候,便打算先發製人,在吳未發兵之前去攻打吳國。

    勾踐手下重要的謀臣範蠡不讚同勾踐出兵,搬出天道讓勾踐打消興兵伐吳的念頭。有上次的勝利背書,勾踐豈聽範蠡的勸阻?他把範蠡的話當做耳旁風,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向吳國奔去。

    三年來夫差始終不敢懈怠,他始終記掛著父親闔閭的臨終囑托:一定要為我報仇。勾踐領兵來犯的消息傳到吳國後,夫差立刻集結了全國精銳部隊迎擊勾踐,並在夫椒大敗勾踐。戰敗的勾踐率領著幾千名殘兵敗將退守會稽山,很快夫差就追了過來。

    勾踐為自己年輕的魯莽付出了代價,好在將範蠡帶在了身邊。勾踐向範蠡請教退敵之策。範蠡先是講了一堆大道理,最後告訴勾踐派人去求和。

    此時的勾踐早已經沒有了起兵時候的銳氣,隻是輕輕說了句讓大夫種去向吳求和。勾踐暫時鬆了一口氣,還沒等這口氣喘完,大夫種就回來了,結果是:夫差不同意投降。

    勾踐憤怒了,他決定殺死妻子兒女,然後和吳國火並到最後。大夫種勸說勾踐不要魯莽,隻要買通吳國奸臣太宰嚭就可以免掉亡國的禍患。

    大夫種的策略果然奏效,夫差答應隻要勾踐稱臣,就可以放過勾踐一馬。勾踐不僅稱臣,還老老實實地服侍了夫差三年。三年後,勾踐回到了越國。

    越是隱忍越是無情!春期霸主勾踐的稱霸之路!

    為什麼夫差羞辱了勾踐三年,卻不殺他呢?難道夫差和後來的項羽一樣婦人之仁?還是被勾踐的忍辱負重所感動?

    後人麵對這個問題,幾乎一邊倒地將原因歸結到夫差身上,而受到演義小說的影響,更加理所當然的把夫差當做昏君來指責。

    這些都忽略了吳越兩國的實際情況,以及他們所處的大環境。先秦時代的冷兵器作戰,尤其是春秋時期,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人數少、時間短。

    春秋時期的兵基本上都是貴族出身,平民是沒有辦法當兵的,所謂的兵役也隻不過是在戰場上搖旗呐喊、增加一下聲勢罷了。所以人數少是必然。

    戰爭,需要多方麵的考量,尤其是後勤的補給,春秋時候的生產力決定了後勤供給能力不足,為了一場戰爭,需要囤積糧食幾年乃至十幾年,都是常有的事情。沒有任何準備倉促地發動戰爭,持續時間不會太長。

    吳國雖然在東南地區是霸主,實力強於其他諸侯,但是吳國自闔閭以來征伐不斷,尤其是伐楚,雖然取得了勝利,自身實力損耗也很大。等到夫差繼位之後,吳國國力雖然仍處於鼎盛狀態,依舊沒能恢複闔閭會盟諸侯時期的巔峰。同時期的越國可是一直在發展,除了和吳國有過小的摩擦,基本上沒有大動幹戈。

    越是隱忍越是無情!春期霸主勾踐的稱霸之路!

    勾踐重傷闔閭是僥幸,那麼夫差擊敗勾踐也同樣靠著一些運氣。夫差在擊敗勾踐的同時,自己的精銳部隊也遭受了重創,繼續打下去即便殺死了勾踐,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吳國承擔不起的。勾踐的求和,不過是夫差給自己的一個台階下而已。

    夫差麵對自己的殺父仇人,如今已經是階下囚的勾踐,有許多理由可以殺死,卻沒有殺死,完全是出於政治考慮,而不是婦人之仁。

    春秋時期兩國的和平靠的是交換人質,國力均等的互換人質,國力懸殊的,弱國向強國送人質。人質起到的是牽製的作用。勾踐就是人質,勾踐的臣服可以牽製整個越國。

    實際上,更想把勾踐置於死地的正是他的親族。從勾踐入吳開始,不知道有多少人覬覦他的王位。夫差動手殺掉勾踐,隻能獲得一時的滿足,屆時越國沒有了後顧之憂,迎接夫差的將是和越國無休止的戰爭。

    伍子胥在大夫種求和的時候曾經極力反對,夫差並沒有聽從伍子胥的諫言,有的人說夫差糊塗,其實大錯特錯。

    伍子胥因為父兄受戮,才從楚國逃脫出來,無處可去的伍子胥,最後在吳國站穩了腳跟。伍子胥是一個為了達成目的,不惜犧牲一切的人。

    雖然伍子胥自己不承認,或者他也是真心實意為了吳國,但是在夫差的眼中,吳國不過是伍子胥的工具。伍子胥看中的隻是吳國強盛的軍隊。

    夫差父親闔閭的死,固然由勾踐一手造成,但是間接導致吳國國力衰退,伐越失敗的罪魁禍首,正是伍子胥。

    一個為了複仇寧願將自己原來國家都肯滅亡的人,誰能相信下一個倒黴的國家不會是吳國?

    夫差和伍子胥之間的留痕,從吳國遭受秦國和越國夾擊的時候就已經初現端倪,隻是圍繞勾踐問題的時候才浮出了水麵。

    勾踐千辛萬苦回到越國後,自己的內心一陣酸楚,自己還有機會嗎?夫差認為勾踐沒有機會了。夫差雖然將勾踐放回,但是越國大部分土地的控製權卻還在夫差的手中,勾踐不過是一個扯線木偶,越國的稅收基本上都在供給夫差。

    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意誌基本上已經被摧殘的所剩無幾,還好勾踐身邊還有範蠡和大夫種。

    不論範蠡和大夫種的戰術如何高明,他和範蠡三年來要做的就是告訴勾踐要有信心。在勸說勾踐臣服於夫差之前,範蠡就用商湯、周文王、晉文公和齊桓公的例子來說明,成大事者必然承擔無法想象的困難。

    可惜旁人的故事隻不過是自己茶餘飯後的談資,真要是落到自己頭上,多數人根本承受不起。在範蠡的幫助下,勾踐總算沒有被打垮,反而脫胎換骨了。

    一向養尊處優的勾踐穿上了最簡樸的衣服,親自下田耕作,他的夫人也放下身份,自己親手織布做衣服;有人前來拜訪,無論貴賤,勾踐都熱情勤懇,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他主動交出了權力,將治理國家的大事都交給了大夫種,擺出一副退隱田園的姿態······

    越是隱忍越是無情!春期霸主勾踐的稱霸之路!

    勾踐的所作所為,不僅是做給夫差看,也是做給所有的越國人看,一國之主能和百姓同甘苦共患難,必然能激勵全國人民奮發圖強。

    勾踐害怕夫差對自己不放心,又派了範蠡到吳國為人質。

    相傳勾踐回國之後,他放棄了奢華的宮殿,而是選擇了住在茅草屋,又在屋裏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曆史發明家蘇東坡首先將臥薪和嚐膽連在一起用,造成了後人以為勾踐複仇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不曾懈怠。這當然沒錯,但是勾踐選擇的政策方向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勾踐為了讓國家快速興盛起來,首要問題就是人口問題。

    勾踐恩威並施,他規定女孩子十五歲、男孩子二十歲必須結婚,否則父母將會入獄,如果結婚後不生孩子,便會征收高額的稅費;生了男孩,賞賜兩壺酒和一條狗,生了女孩,給兩壺酒和一頭豬,生兩個孩子,國家送糧食,生了三個孩子,國家直接分配保姆幫助照顧。

    有了人口基數之後,配合大夫種的七條策略,很快越國就強盛了起來。

    勾踐回國之後,對夫差依舊采取恭順的態度,夫差也就慢慢地放鬆了警惕,加上夫差忙著與中原大國爭長短,對越國就越來越不上心了,最終吳國被越國吞並。

    實際上,夫差對勾踐的失控,和後來李隆基沒能控製住安祿山有相似之處。人們抨擊的關鍵點往往是君子和小人之爭,借助曆史來宣泄對現實而不滿。

    先秦儒家的最後一位大宗師荀子曾說出石破天驚的道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吳王夫差最終敗亡是因為自然資源匱乏,其後越國的敗亡也是一樣。

    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中心在北方,齊國有魚鹽之利,秦國占據渭水平原,土地肥沃,其他中原大國各有特色,而吳國以有限的資源和當時有限的生產力,征伐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也是更佳的選擇,隻可惜征伐過度,加速了滅亡。

    勾踐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壓製的越久,爆發的威力越大。“明明說好是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二十年的時間裏麵,勾踐不停的問範蠡和大夫種,什麼時候動手,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

    越是隱忍越是無情!春期霸主勾踐的稱霸之路!

    勾踐滅吳之後,站在人生金字塔的頂端俯瞰著一切,這才是他本該享受的生活,他也露出了本來麵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雖然出自趙匡胤之口,但是用來形容曆代帝王,總也是八九不離十。

    勾踐所忌諱的不僅是臣下的功勞,還有過往的種種不堪——勾踐在吳國為夫差當牛做馬時候的一切。

    陳勝稱王之後,他的故人投奔陳涉後,常常跟人講陳涉從前的一些舊事,結果故人就被殺了。此時的勾踐已經沒有後顧之憂,他還會留著目睹過他慘痛經曆的見證者嗎?

    範蠡早就已經看穿勾踐的為人,選擇了功成身退,而大夫種自恃功高,繼續留在勾踐身邊。而勾踐逼迫大夫種自殺的時候,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曆史用無數次的事實證明,仁慈不過是帝王的偽像,而無情才是是帝王的常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8/76719.html

    “越是隱忍越是無情!春期霸主勾踐的稱霸之路!” 的相關文章

    曹操為什麼到死都沒有能統一天下 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

    曹操為什麼到死都沒有能統一天下 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曹操為什麼終其一生也沒能統一天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曹操,我國古代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詞人。在東漢動蕩的末年,曹操縱橫捭闔,知人善任,充分發揮手下文臣武將,先後吞並:呂布,袁術,袁紹,劉表,馬騰,張魯等,成為北方最大的軍閥。曹操建立了曹...

    關羽死後,曹操為何會選擇厚葬他?

    關羽死後,曹操為何會選擇厚葬他?

    提到關羽之死就不得不提到荊州,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關羽作為漢末三國名將,在襄樊之戰中,屢次獲勝,生擒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逼得曹操甚至想遷都以避開關羽的鋒銳。最後,曹操沒辦法了,暗中勾結孫權偷襲荊州,雙方前後夾攻,最終聯合起來才將關羽擊敗。孫權殺了關羽之後,把關羽首級送...

    李儒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李儒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謀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見李儒對董卓的重要性。據史料記載,漢獻帝時,李傕推舉李儒為侍中,但被獻帝拒絕,後不知所蹤。一、 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漢末漢獻帝時期的權臣,是他毒死少帝劉辯把獻...

    雍正為什麼和十三弟胤祥關係那麼好 究竟到什麼程度

    雍正為什麼和十三弟胤祥關係那麼好 究竟到什麼程度

    曆史上雍正為何對十三弟胤祥那麼好?他們倆關係好到了哪種程度?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更何況陪伴的還是在曆史上向來以對待兄弟刻薄出名的雍正,別看雍正對待其他兄弟動輒奪爵圈禁,甚至將八弟胤禩和九弟胤禟折磨致死,連同母的親弟弟胤禵都被...

    關羽和馬謖都令軍令狀了 諸葛亮為什麼不敢對關羽動手

    關羽和馬謖都令軍令狀了 諸葛亮為什麼不敢對關羽動手

    還不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可是關羽也立下軍令狀了,為啥不斬關羽?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諸葛亮怎麼敢殺關羽呢?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劉關張三兄弟早已經三個頭磕在地上認了親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諸葛亮設計讓關羽簽了軍令狀,簽完後關羽又沒有完成任務...

    曹營中唯一能對戰關羽的人就是夏侯惇 襄樊之戰時為何不讓他去

    曹營中唯一能對戰關羽的人就是夏侯惇 襄樊之戰時為何不讓他去

    對夏侯惇是曹營唯一能對戰關羽的人,襄樊之戰為何不派他去?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夏侯惇確實是曹操最為信賴的將領之一,但是說實話,夏侯惇的戰績確實是慘不忍睹。而相對來說,派出去的兩員大將於禁和龐德就要優秀一些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麵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一、夏侯惇其...

    劉備對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樣的 劉備伐吳為何沒有帶上諸葛亮

    劉備對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樣的 劉備伐吳為何沒有帶上諸葛亮

    還不了解:諸葛亮和劉備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劉備討伐東吳,為何不帶上諸葛亮?並非諸葛亮不支持伐吳那麼簡單!本質原因乃是劉備不信任諸葛亮!夷陵之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劉備走向人生巔峰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劉備首次在正麵對戰中擊敗了曹操,取得了漢中大捷!然而,...

    趙纓絡:宋徽宗趙佶第十九女,在五國城去世

    趙纓絡:宋徽宗趙佶第十九女,在五國城去世

    趙纓絡(1111年 - 113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的第十九女。封號順德帝姬。母親是懿肅王貴妃。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經曆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時17歲。靖康之變後,與父親宋徽宗、皇兄宋欽宗·趙桓等一起被俘北上,七起北行,押往金國。初嫁向子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