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揭秘:公孫衍為何離秦去魏與秦惠文王針鋒相對?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8-01)3

    你們知道公孫衍的故事嗎?接下來曆史網小編為您講解。

    公孫衍,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人士,曾在魏國為官,出任犀首之職,時人因此多以“犀首”之名稱呼其。在我們的認知之中,能夠與連橫大家張儀唱對手戲的便就是那位合縱大家蘇秦,但是從二人的生卒年來看,根本沒有唱對手戲的機會,在現如今的主流觀點看來,張儀的主要對手應當是犀首公孫衍。

    不過,公孫衍本來是秦國的大良造,但是他為什麼卻在後來離開了秦國,去到了魏國,與秦惠文王、張儀針鋒相對,成為了秦國一大勁敵呢?

    這還要從公孫衍入秦開始說起。

    揭秘:公孫衍為何離秦去魏與秦惠文王針鋒相對?

    公元前333年,即秦惠文王五年,此時的魏國經曆了此前與齊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與秦國的河西之戰,早已元氣大傷,曾經所向披靡的魏武卒幾乎損失殆盡,而秦國卻在堅實的施行商鞅製定的法令,國力日漸鼎盛。

    在這一年裏,秦惠文王大膽啟用魏人公孫衍,將其任命為秦國繼商鞅之後的第二任大良造,公孫衍為了表明心跡,率領秦軍主力,向魏國河西發起了進攻。魏國主將龍賈輕敵,導致魏國河西駐軍全軍覆沒,龍賈被俘後自盡身亡。魏惠文王不得已之下,隻能將河西之地割讓給秦國,秦國這才正式奪回了河西之地的控製權(商鞅雖在前一次的河西之戰中誘俘了公子卬,但是因為並非是堂堂正正取勝的,當時魏惠文王並未正式交割土地)。

    揭秘:公孫衍為何離秦去魏與秦惠文王針鋒相對?

    河西之地是秦國東出與各國聯係的橋頭堡,特別是在進入戰國時期之後,吳起以五萬魏武卒便從秦國手中奪取了河西之戰,占領了將近百年的時間,在這近百年的時間中,秦國與山東各國的聯係幾乎中斷,發展受到極大限製,隻有重奪河西,秦國才能更上一層樓,東出崤函,與山東各國逐鹿中原。

    公孫衍率軍奪回了河西之地,不論是政治意義上來說,還是從地理意義上來說,對秦國皆是一次空前的勝利,秦惠文王犒賞三軍,重重的封賞了公孫衍,隨後又將帶有濃厚的魏國意味的“陰晉”(公孫衍故鄉,吳起訓練魏武卒之地),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

    很多人都說,這一場河西之戰成就了公孫衍,同時也毀掉了公孫衍。

    在這一戰中,秦國以極小的代價,全殲魏國河西駐軍,斬首八萬,公孫衍因此揚名天下,而且,本以客卿的身份位居秦國大良造(此時秦國大良造尚且還是爵位和官職的 *** 體,職權相當於後來的開府丞相),權勢並未穩固,但是,取得如此大捷之後,公孫衍的大良造之位已然相當穩固。

    同時,在此戰之中,與公孫衍交情不淺的魏國主將龍賈還有八萬母國同胞的死,讓公孫衍陷入了痛苦萬分的境地之中——繼續進攻魏國,秦國能夠將利益更大化,自己也能對得起秦惠文王的知遇之恩,但是卻對不起自己身上流著的魏人之血;放棄進攻魏國,自己的母國能夠免遭戰火,那些母國同胞也不必流血犧牲,但是卻對不起如此信任自己的秦惠文王。

    就在此時,魏惠文王派出說客,以母國口吻勸說公孫衍,又以重金賄賂,終於使得公孫衍下定決心——向秦惠文王提出,與魏國暫修盟好,轉而進攻其他國家。

    但是,這個時候,那個四處碰壁的“勢力之徒”張儀輾轉來到了秦國。根據秦國、魏國兩國的現狀,張儀在朝堂之上痛斥公孫衍的誤國之舉,秦惠文王如夢初醒,將張儀拜為秦國客卿,又漸漸地疏遠了公孫衍。

    公孫衍既因為有負於秦國而羞愧難當,又因為秦惠文王的疏遠而懷恨在心,加上張儀的出現,使得公孫衍在秦國朝堂之上慢慢的邊緣化。於是,在不久之後,公孫衍憤而離秦。

    離開秦國後的公孫衍,四處想要尋找國家寄身,報複秦國,也為證明自身。於是,公孫衍盯上了與秦國有世仇的魏國,也就是他自己的母國。

    此時的魏國早已是千瘡百孔,風雨飄搖,國力衰退極其嚴重。公孫衍先是與魏相惠施遊走於各國之間,修複魏國與各國的外交關係。先後組織了“五國相王”、“五國伐秦”等多次合縱事件,雖然這些合縱事件皆以失敗告終,但是卻給秦國製造了不小的麻煩。後來,心灰意冷的公孫衍消失在曆史舞台之上,有些史書典籍上記載公孫衍最後歸隱田園,有些史書典籍上記載公孫衍最後被魏王所殺……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8/76264.html

    “揭秘:公孫衍為何離秦去魏與秦惠文王針鋒相對?” 的相關文章

    劉邦稱帝後大肆對異姓王下手 劉邦為何會放過長沙王

    劉邦稱帝後大肆對異姓王下手 劉邦為何會放過長沙王

    對劉邦登基稱帝之後,大肆廢殺了異姓王,為什麼獨獨放過長沙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邦在公元前203年登基之後,立刻履行了他的諾言:“眾將以萬人,以一郡之君,賞一萬人,賞賜一萬戶”,這八位王爺,韓信,彭越,英布,韓王信,臧茶,張敖,盧綰,吳芮,但這八年來,劉邦殺了一...

    都說良禽擇木而棲 沮授為什麼不選擇投降曹操

    都說良禽擇木而棲 沮授為什麼不選擇投降曹操

    還不知道:良禽擇木而棲,沮授為何不投降曹操?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沮授可以說是袁紹手下最重要的謀士,在袁紹入主冀州後,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幫助袁紹奪取青州、並州、幽州而統一河北。沮授曾對袁紹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反對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戰略,但袁紹並不聽從。...

    後世是如何評價羊續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羊續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羊續(142~189年),字興祖,泰山郡平陽人。東漢大臣、清官,太常卿羊儒的兒子。 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出身泰山羊氏,憑借門蔭入仕,起家郎中,遷大將軍(竇武)府掾,因事免職;第二次黨錮之禍爆發,囚禁十餘年。中平元年(184年),出任太尉(楊賜)府掾,出任廬江太...

    乾隆生前對和珅如此寵愛 乾隆臨死前為何不保護和珅

    乾隆生前對和珅如此寵愛 乾隆臨死前為何不保護和珅

    還不知道:乾隆為什麼不保護和珅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乾隆死後沒多久,嘉慶就刺死了和珅,最終和珅在獄中自盡身亡。乾隆生前為什麼不保護和珅,乾隆寵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麼樣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慶也難以掌握實權,嘉慶殺了和珅既可以重振朝...

    魏忠賢和崇禎接管朝政前後相差那麼大 兩人到底差在什麼地方

    魏忠賢和崇禎接管朝政前後相差那麼大 兩人到底差在什麼地方

    崇禎和魏忠賢相比,他到底差了哪一點?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在曆史上始終流傳著一種說法,當年崇禎皇帝不應該殺害魏忠賢,若是魏忠賢在位的話肯定崇禎皇帝不會把大明王朝給整垮,可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後果,雖然當時的朝廷可能會依舊的烏煙瘴氣,但會有一種另外的...

    張郃的死真的與司馬懿有關嗎?真相是什麼?

    張郃的死真的與司馬懿有關嗎?真相是什麼?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張郃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在街亭之戰時大敗蜀將馬謖,挫敗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揚天下。但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奉司馬懿之命追擊蜀軍,卻中伏戰死。那張郃是被司馬懿害死的嗎一,投靠袁紹張郃早年從軍,在冀州牧韓馥手下...

    蜀漢五虎將的副將是誰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蜀漢五虎將的副將是誰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對蜀國五虎將的副將分別是誰,結局如何?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時代,劉備能夠成就大事主要依靠諸葛亮的接近神級智商,同時還得力於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這五虎將的輔佐。諸葛亮與五虎將是相輔相成關係:假如沒有孔明這種超級聰明人,那麼五虎將也就沒了用武之地;若無神勇...

    康熙有多疼愛孫子弘曆?曾偷偷給他算命

    康熙有多疼愛孫子弘曆?曾偷偷給他算命

    很多人都說康熙是因為過於疼愛孫子弘曆,才最終決定傳位給皇四子胤禛,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這還要從當年雍親王府的首次見麵說起,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整個清廷都籠罩在“九子奪嫡”的肅殺氛圍中。希望渺茫的皇四子胤禛決定走親情路線,借著賞花的名義,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