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7-31)3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漢初皇帝的“三刀兩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王莽代漢時,出現了比較奇葩的一幕:劉氏宗族二十八王,一百二十侯,隻有三人站出來反對,其他宗室子弟要麼裝聾作啞,要麼成了王莽的擁躉,幫助王莽鎮壓起義。

    王莽給了他們好處?哪有那好事,王莽登基後,先將劉氏諸王降為公,後又全部廢黜,列侯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肯定,除了個別搭上王莽政治快車的劉氏宗族子弟外,大多數是敢怒不敢言!

    漢初的諸侯王數量大致維持在二十位左右,列侯(包括非劉姓列侯)一百五十位左右。到王莽代漢,劉氏宗族的王爺和侯爺,數量明顯增長一大截,為何麵臨家族生死存亡的時候,膽氣卻矮了一大截?

    劉邦

    其實不能怪他們沒血性,而是漢初的諸侯太凶悍,威脅到了帝國的生存安全,在曆經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四代君主的嚴厲打擊後,諸侯們成了被關在籠子裏的老虎,逐步被馴化成了小綿羊。和平年代他們吃草,戰亂年代他們被吃,毫無還手之力!

    這個馴化過程,整整經曆了一百年!

    異姓諸侯,曆史遺留的隱痛,漢高祖劉邦的之一刀:非劉不王!

    劉邦正式登基稱帝前,他冊封了八位諸侯王:韓王韓信(後改封代王)、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臧荼反,以盧綰代之)、長沙王吳芮、齊王韓信(後徙楚王)、梁王彭越。

    七位諸侯王,沒有一位姓劉,所以被稱作“異姓諸侯王”。劉邦命苦呐,年近五旬才開始創業,為了革命,連生孩子時間都沒有,等他登基稱帝,放眼一看,嫡子劉盈才八歲,除了庶長子劉肥,娃娃們都是吃奶和滿地打滾的年齡,誰也指不上。

    兒子們太弱小,麵對的可都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驕兵悍將,尤其是七大異姓王,劉邦頭皮直發炸!

    劉邦斬白蛇起義,到攻入關中滅秦,隻用了三年多時間。二次革命楚漢爭霸打敗項羽,也隻用了三年多,七年時間兩步跨越,他完成了從黔首到九五之尊的轉變。而剪除異姓諸侯王,他竟然也用了整整七年!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斬白蛇

    高祖五年,燕王臧荼造反,劉邦禦駕親征,滅臧荼,改立發小盧綰為燕王;

    高祖六年,韓王信投降匈奴,第二年劉邦禦駕親征,被圍白登山差點回不來。高祖十年韓王信被柴武斬殺;

    高祖六年,楚王韓信藏匿項羽餘黨鍾離眜,被劉邦出其不意逮捕,降為淮陰侯,四年後以謀反罪誅殺;

    高祖八年,受國相貫高謀反前連,趙王張敖被奪爵,改封宣平侯;

    高祖十年,梁王彭越被太仆誣告謀反,在呂後建議下,劉邦斬殺彭越;

    高祖十年,淮南王英布恐懼之下舉兵反叛,劉邦禦駕親征,英布兵敗被長沙王誘殺;

    高祖十一年,燕王盧綰勾結陳豨、匈奴,被發覺後逃往匈奴。

    自此,八位諸侯王僅剩長沙王吳芮躲過劫難!

    在誅滅異姓諸侯王的同時,劉邦又不斷加封劉姓諸侯王,還與大臣們訂立了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劉邦都封了哪些劉姓諸侯王呢?

    盧綰

    高祖六年,封庶長子劉肥為齊王;

    高祖六年,封四弟劉交為楚王;

    高祖六年,封族弟劉賈為荊王(高祖十一年劉賈被英布所殺,國除);

    高祖九年,封皇三子劉如意(時年不到十歲)為趙王;

    高祖十一年,封皇四子劉恒(時年七歲)為代王;

    高祖十一年,封皇五子劉恢為梁王;

    高祖十一年,封皇六子劉友為淮陽王;

    高祖十一年,封皇七子劉長(時年兩歲)為淮南王;

    高祖十二年,封皇八子劉建為燕王;

    高祖十二年,封二哥劉仲的兒子劉濞為吳王。

    這就是曆史上所說的“同姓九王”(不含劉賈),其中七位是劉邦的兒子,一位是弟弟,一位是侄兒。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劉邦與劉如意

    從分封情況不難看出劉邦的窘迫,七個兒子除了長子劉肥,在國相曹參的幫助下可以獨當一麵外,其他六個兒子都是“掛名占位”而已,無奈之下,連弟弟和侄子,甚至族兄弟都封王啟用。

    問題是,劉邦為何要勉為其難,甚至逆潮流而動,恢複在秦朝就已經被廢除了分封製呢?有一種觀點認為劉邦不自信,希望以藩王拱衛皇權。這個說法有點偏頗。

    首先,曆史環境決定了劉邦隻能實行分封製。

    秦末的起義就是打著“誅暴秦,複六國”的旗號,它是天下反秦武裝力量的精神動力,也是項羽後來要大封諸侯的原因。事實上,劉邦就是靠著這些諸侯王的支持,才完成統一大業的,分封製的結果,他隻能被動接受,緩慢改造,除非他願意跟所有諸侯王為敵。

    其次,廣立同姓諸侯王,從力量對比上壓過異姓諸侯王才是首選。

    剪除諸侯王是一個相當凶險的過程,劉邦不大可能冒這麼大風險,他的之一選擇必然是安撫,從吳芮能生存下來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有人說,那是因為吳芮夠忠心。對了,劉邦要的就是忠心,而不是一鍋端。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韓信

    最溫和的辦法就是,誰出問題就解決誰,以最忠心的同姓王爺替代。不替代行不行?把出問題的解決後,直接變成郡縣不好嗎?不行,太露骨!這麼做很容易讓人理解成,你的目標就是把所有諸侯王幹掉,廢除分封製。

    所以,分封同姓諸侯王,其實也是告訴異姓諸侯王:分封製不會變,隻要夠忠心,你還是王爺!以盧綰代替臧荼就是明顯的信號。

    以上兩條原因,導致分封製隻能沿襲,隻能廣泛扶立同姓諸侯王慢慢替代異姓諸侯王,想恢複秦朝的郡縣製,難度太大。

    由庶變嫡,快樂並痛苦著,漢文帝劉恒的第二刀:眾建諸侯!

    劉邦解決了一個問題——異姓諸侯王,卻遺留了一個問題——庶支諸侯王,這個問題隨著漢文帝劉恒的上台,變得非常突出。

    一是諸侯國的占地麵積達到三分之二,形成了強枝弱幹的局麵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諸侯國地圖

    《史記》記載:“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漢獨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至雲中至隴西,與內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頗食邑其中。”

    漢初六十郡,中央 *** 隻控製了十五郡,還包括了很多公主和列侯的食邑。那時候的諸侯王有獨立的經濟、政治權力,甚至有一定的軍事權力。權力一大,就會失控,大地方小中央的政治格局,導致漢帝國中央 *** 處處受製於諸侯國。

    二是漢文帝以庶係身份登基,引發了皇室內部的嫡庶之爭

    除了強幹弱枝的政治格局,漢文帝的身份還受到諸侯王的質疑。我們知道,漢惠帝其實有六個兒子,但是在誅滅呂氏的政變中,都被功臣派殺光了,造成嫡係斷絕。

    誰最有資格承繼嫡嗣呢?當時有三個備選方案:劉邦長孫齊王劉襄、劉邦第七子淮南王劉長、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恒。三人各有所長,劉襄有兩個優勢:一是長孫,二是消滅諸呂貢獻更大;劉長有一個優勢:他是呂雉的養子,從法律上講他也是嫡子;劉長也有一個優勢:他是劉邦在世的兒子中年齡最長的。

    漢文帝

    客觀來講,劉襄是最有資格,也是最適合的人選,但中彩的是劉恒。這個結果讓齊王係和淮南王係很不服氣,大家都是庶係,平定諸呂你毫無貢獻,憑什麼由你摘桃子?且漢文帝違背承諾,從劉襄身上割地封給他的兩個弟弟,讓齊王係更加不滿。

    結果,劉襄和劉章兄弟倆不久鬱鬱而終,老三劉興居憤懣之下直接舉兵造反。幾年後,劉長也不甘心地舉兵叛亂。

    齊王係和淮南王係不滿,其他諸侯王恐怕也未必歸心,漢文帝在享受繼位的快樂同時,也承受著身份轉變而遭遇的痛苦!

    麵對諸侯王們的發難,賈誼給漢文帝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眾建諸侯少其力”!

    意思是,諸侯王們已經坐大,不能跟他們翻臉,那幹脆就多封一些諸侯,虱子多了不咬!怎麼封呢?從諸侯王身上割肉,分給嫡子意外的兒子,不損中央利益,讓諸侯王自損。

    賈誼的這個建議非常重要,是在漢帝國中央 *** 弱小的情況下,解決藩王勢力最有效、最可行的策略。以文帝十五年,分齊為七國,逐步對勢力最強大趙國、梁國和淮南國開始實施“肢解術”。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賈誼

    到漢景帝七國之亂後,齊國被分為七國,趙國被分為六國,梁國被分為五國,淮南國被分為三國。諸侯王數量由漢文帝初年的十四個左右,迅速增加到二十二個。隨著勢力的衰減,王國的大老虎們,慢慢成了病虎!

    國仇家恨,長痛不如短痛,漢景帝劉啟的第三刀:削藩策!

    在賈誼提出“眾建諸侯”建議的同時,晁錯提出了“削藩策”,直接從諸侯王身上動刀割肉: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削與不削,藩王們早晚都是個反,與其如此,長痛不如短痛,晚削不如早削!晁錯的建議漢文帝沒有接受,年輕的漢景帝顯然更血氣方剛,他不願意鈍刀割肉,希望快刀斬亂麻。

    漢景帝之所以如此急切,其中既有諸侯王們尾大不掉的政治考量,也有皇家私怨的因素。除了上文所說嫡係與齊王係、淮南王係的矛盾外,還有漢景帝當年私殺吳國太子,造成的與吳王的矛盾。國仇家恨,漢景帝希望一刀解決!

    結果,一刀下去,麻沒有斷,藩王們先反了!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七國之亂

    漢景帝雖然勇氣可嘉,但是沒注意到晁錯的話裏,包含一個結果:反!既然注定是這個結果,就得做好相應預案才能動手。漢景帝顯然準備不足,麵對氣勢洶洶的藩王們,他竟然腰斬晁錯,企圖安撫藩王們的心,這件事讓漢景帝丟盡了人設。

    好在漢帝國有一根擎天白玉柱——周亞夫,僅僅三個月,他就平定了七國之亂。借著軍事勝利的威力,漢景帝開始發威,他將參與叛亂的吳國、楚國、趙國、濟南國、淄川國、膠西國、膠東國,七國王室全部廢黜,又一邊對諸侯王大幅調動,一邊加封自己的兒子補位。

    叛亂平定後的第二年,吳國、濟南國、淮陽國、汝南國、廬江國先後被廢國為郡,收歸中央。漢文帝和漢景帝嫡係藩王數量,由八個增長到十一個,藩王總數由二十二個削減到十九個。

    漢景帝的“削藩策”以強硬的手段,達成了三個效果:一是扭轉了庶係藩王勢力蓋過嫡係的勢頭;二是藩王所占有的郡國土地大幅縮水,增強了中央實力;三是從政治層麵改革諸侯國管理製度,讓藩王對王國失去控製權。

    從此藩王們成了籠中困獸!

    一劑無痛安樂死,漢武帝劉徹的兩槍:推恩與酎金!

    推恩令

    漢景帝之後,藩王們變乖順了,但諸侯國掌握大部分土地的現狀依然沒有根治,這個曆史使命落在了漢武帝頭上,他連發兩搶,讓諸侯國來了個安樂死。

    之一槍叫“推恩令”,發明人叫主父偃,原創人賈誼。

    賈誼的“眾建諸侯”針對的是大國,結果將四個大諸侯王直接成二十餘個諸侯王,推恩令則打著皇恩的溫情旗號,將所有的諸侯王,割裂成若幹個小的諸侯國,這是其一。

    其二,賈誼的“眾建諸侯”誕生的是小諸侯王,他們的土地依然在中央 *** 管理範圍之外,推恩令產生的小諸侯國,大多是列侯,而不是藩王,列侯的土地由中央 *** 統一管理,讓諸侯王的勢力範圍迅速縮水。

    諸侯王們雖然不高興,但是有一群王室子弟歡呼雀躍,隻能眼睜睜被溫柔一刀!

    更厲害的是“酎金奪爵”!

    “酎金”是始於漢文帝時期的一種祭禮,要求所有諸侯(包括列侯),在每年的宗廟祭祀時,必須進獻酎酒和黃金。向祖宗聊表寸心嘛,也是理所當然,諸侯們也沒理由反對,這點錢財對他們來說是毛毛雨,誰能想到,這會成為漢武帝的子彈!

    晁錯

    元鼎五年,漢武帝“大發雷霆”,說有人心不誠,進獻的黃金成色不足,一怒之下廢黜了一百零六位諸侯!

    成色足與不足咋衡量?還不是皇帝說了算,諸侯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封地,進了漢武帝的腰包,欲哭無淚!回頭一看,一半的諸侯都被“安樂死”了!

    到這時候,諸侯國早就成了小綿羊,皇帝想哪天宰就哪天宰,想怎麼宰就怎麼宰,毫無反抗之力了!到漢武帝中後期,漢帝國中央 *** 掌握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土地,諸侯王徹底淪為混吃等死的食客。

    結束語

    以上分析可知,西漢開國實行分封與郡國並行的製度,其實是有曆史原因的,異姓諸侯王的曆史現狀,是廢除分封製的重大障礙。

    漢高祖劉邦在完成統一大業後,用了整整七年時間,直到生命終點,才解決了異姓諸侯王問題。付出的代價就是,庶係諸侯王未來的隱患。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漢武帝

    漢文帝采用賈誼的“眾建諸侯”策,將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肢解成若幹個小國,痛苦地化解著他由庶變嫡帶過來的副作用。

    漢景帝則采納晁錯的“削藩令”,以暴力手段,強行解決了以吳、楚為首的諸侯尾大不掉的局麵,既改變了嫡庶力量的對比,又大大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

    漢武帝以“推恩令”和“酎金奪爵”雙管齊下,一麵以溫柔一刀,大麵積削弱諸侯國的勢力範圍,一麵以凶悍的麵孔,直接罷奪諸侯私產為己有,完成了對諸侯國的最後一擊!

    自此,西漢開國強大的諸侯王勢力,在四代皇帝一手軟一手硬的打擊下,慢慢從一頭猛虎,被馴化成了溫順的小綿羊,由政治勢力蛻化成單純的高級食客!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7/76218.html

    “軟硬兼施,看四代皇帝如何用三刀兩槍馴服諸侯?” 的相關文章

    有哪些與李勣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有哪些與李勣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人,唐朝初年名將,與衛國公李靖並稱。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隨...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 秦始皇為何廢分封製改郡縣製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 秦始皇為何廢分封製改郡縣製

    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製,為何不效仿周天子實行分封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秦始皇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長達四百年的諸侯割據狀態,建立了統一的秦王朝。秦朝建立後,秦始皇進行了一係列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的重大改革。對全國各地施行郡縣製管理體製,製訂統一嚴密的...

    孝莊遺囑讓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麵到底寫了什麼

    孝莊遺囑讓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麵到底寫了什麼

    對康熙為何將孝莊停屍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遺囑”究竟寫了什麼?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孝莊秘史》這部影視劇,同時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宮廷劇中了解到孝莊太後這個人物,不得不承認,她可謂是清王朝一位傳奇人物,先後輔佐了兩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業,別看在表...

    朱元璋臨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為何沒有能安享天下

    朱元璋臨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為何沒有能安享天下

    兒孫自有兒孫福,朱元璋安排得那麼好,為何朱允炆卻不能安享天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朱元璋真是個稱職的家長,為了讓兒孫們安享天下,他幾乎殺光了所有開國功臣,製定了一整套完美的製度。他安排好了一切,為什麼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後卻無法安享天下?朱元璋安排...

    朱皇後:吳景帝孫休皇後,她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曆?

    朱皇後:吳景帝孫休皇後,她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曆?

    景皇後朱氏(234年―265年),吳郡吳縣人,吳景帝孫休的皇後,野史記載其名為朱佩蘭。驃騎將軍朱據與朱公主的獨生女,吳末帝孫皓的表姐和叔母。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吳郡朱氏。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赤烏末年,與孫休成婚,永安元年(258年),孫休繼位,封為夫人,永安五年...

    朱棣兩次下令將數萬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獄,是為了什麼?

    朱棣兩次下令將數萬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獄,是為了什麼?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永樂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兩次下令:“凡北京和山東境內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師詰問之”“凡軍民婦女出家為尼及道者,悉關京師。”一時,數萬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獄,接受詰問。六根清淨的尼姑和道姑究竟犯了什麼事,竟讓朱棣如此...

    黃震:南宋時期學者,為官清廉,不畏權貴,正氣浩然

    黃震:南宋時期學者,為官清廉,不畏權貴,正氣浩然

    黃震,字東發,號文潔,慈溪(今屬浙江)人。南宋學者。寶祐四年進士,曆仕史館檢閱、廣德軍通判,有文集。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人物生平黃震生於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字東發,人稱於越先生,今掌起鎮黃家村人。他一生為官清廉,不畏權貴,正氣浩然,屢遭挫折,均堅貞不屈...

    程務挺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唐朝有何貢獻?

    程務挺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唐朝有何貢獻?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文明元年(684年),唐朝宰相裴炎因為被人誣陷謀反,遭到逮捕下獄。程務挺為了救好友裴炎,於是上書武則天,聲稱裴炎是遭人誣陷,絕不可能謀反。但程務挺的上書不僅未能拯救裴炎,反而自己也受到牽連,最後二人都遭武則天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