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雍正繼位為何變成曆史懸案?雍正奪得皇位的關鍵竟然是他?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7-29)3

    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雍正繼位的真相介紹,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四阿哥胤禛(zhēn)繼位後,不翼而飛的謠言讓他在位十幾年都相當苦惱。

    雍正元年(1723年),大概在胤禛登極8個月後,一隊朝鮮使臣帶了一則政治秘聞回國。

    朝鮮使臣說,雍正在朝堂上公開責罵八阿哥胤禩(sì),“奏本抄寫甚是不好,貼補塗注甚多,輕忽不敬如此”。罵完了,雍正開始翻舊賬,說今天在場諸位大臣,當年都在先帝康熙麵前保舉八阿哥,“可承大統”,現在又怎麼樣呢?

    雍正最後責備諸臣說:

    你們俱不心服,道我暗竊大寶。我若將你們諸王議處,又恐傷殘手足,必定壞我名聲……朕自登極以來,有說不盡的苦楚,每日無一刻安時,都不如我在舊王府時,嬌妻美妾,並為(無)拘束。朕自去年十一月至今無一日快活,吃的未有好東西,穿的並無好衣服。我想起來做皇帝有甚好處,如八阿哥要做皇帝,我情願讓做他何如?

    以胤禛的老謀深算,沒有人會把他這話當真,但他深困“得位不正”的傳言卻是確鑿無疑。

    康熙做什麼決定都英明,但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上,實在有點失敗。這導致了雍正從繼位之日起就飽受質疑,不得不出書自辯。

    雍正繼位的真相,迄今存在三種截然對立的說法:遺詔繼位說、改詔篡位說和無詔奪位說。前一種指向其繼位的合法性,後兩種均指向非法性。

    有意思的是,後兩種說法流傳甚廣,在民間和影視劇中被不斷演繹,但卻是史學家公認不靠譜的說法。史學家普遍持之一種說法——遺詔繼位說,而分歧則在於,康熙宣布胤禛繼承大統的遺詔,究竟是康熙的本意,還是胤禛等人在康熙臨死之時矯詔草擬的?

    ▲長壽又多子的康熙,最頭疼的問題是選接班人。

    1

    胤禛不是無緣無故記恨諸大臣“擁立”八阿哥胤禩。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四日,在廢掉皇太子胤礽(réng)兩個月後,康熙召集滿漢文武大臣齊聚暢春園,讓他們從諸位皇子中舉奏一位堪任皇太子之人。

    大學士馬齊先到了,說眾人有意推舉八阿哥。康熙帝不置可否,直接讓馬齊回去,會議你別參加了。

    這時,領侍衛內大臣兼理藩院尚書阿靈阿等人開始搞小動作。他們偷偷給諸臣比劃了個“八”字。於是,諸大臣異口同聲推舉八阿哥為皇太子。

    這就弄得康熙很尷尬了。

    此前,康熙已發現八阿哥到處拉攏,私結黨羽,懷有野心。他甚至要把八阿哥鎖起來,罪名是謀害皇太子胤礽。十四阿哥胤禵聽說後進宮營救,結果康熙帝大怒,拔出佩刀,要殺胤禵。五阿哥胤祺跪抱勸止,康熙帝的怒火才慢慢消了下來。

    這不難看出,在諸子奪儲的過程中,皇八子黨的勢力非常大。這也是四阿哥胤禛繼位後痛恨八阿哥及其黨羽的由來。

    為消弭諸皇子對儲君之位的紛爭,康熙最終選擇了複立胤礽為皇太子。

    然而,事情遠遠沒完。

    胤礽並未吸取教訓,故態複萌,公然結黨營私,甚至聯合步軍統領托合齊等人策劃逼老爸盡早讓位。

    康熙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召見文武大臣,把他們訓了一頓:你們都是朕一手提拔的,受恩五十年,現在站隊站到皇太子那邊去了,你們到底想幹嘛?

    再次廢掉皇太子胤礽之後,康熙已經不敢輕易指定他的繼承人。皇 *** 、皇長子黨、皇八子黨互相傾軋,讓他頭痛不已。

    他曾憂憤地對他的兒子們說:“日後朕躬考終,必至將朕置乾清宮內,爾等束甲相爭耳!”

    在這裏,他以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晚年的境況自喻。齊桓公晚年,五個兒子樹黨爭位,齊桓公剛死,諸子相攻,箭射在屍體上,也沒有人顧及。其屍體在床上67天沒法入殮,以致蛆蟲爬出窗外。

    在康熙執政的最後十年,儲君之位就這麼懸而未決,為後來胤禛繼位演變成曆史疑案埋下伏筆。

    2

    自第二次廢儲之後,康熙尤其關顧三阿哥胤祉(zhǐ)、四阿哥胤禛以及十四阿哥胤禵(tí)。

    這三位皇子應是康熙帝關於皇儲的屬意人選。尤其是同父同母所生的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是儲君的有力爭奪者。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命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征討準噶爾部。行前,康熙帝舉行一係列儀式,表明他對這位皇子的期望。

    九阿哥胤禟(táng)甚至對胤禵說:“早成大功,得立為皇太子。”可見,他們都把這次出征立功,視為胤禵爭取皇儲的機會。

    但人算不如天算。

    胤禵尚未班師回朝,康熙卻一病不起。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駕崩。胤禵不在身邊。

    正史記載,當天清晨,康熙病重,緊急召見三阿哥、七阿哥等7個皇子和步軍統領隆科多,宣布:“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

    因這一事關皇位繼承權的“關鍵證據”出自雍正朝史臣,一些曆史學家迄今認定,這是雍正繼位後偽造的遺詔。

    不過,從當時的情境來看,康熙緊急召見皇子們,就傳位胤禛一事予以明示,合乎情理。

    康熙眼看自己危在頃刻,而國無儲君,再不指定,一旦亡故,將會造成紛亂,或致江山不穩。這顯然不是一代聖主希望的結果。

    至於人選,或許他心中已屬意胤禵,但胤禵此刻遠在數千裏之外,不是三五天趕得回來。康熙應該深知,若指定胤禵為皇儲,必定會如他所料想的,諸皇子又會在國無君主的空檔期再度結黨爭位,而將他置於齊桓公死後停屍不葬的地步。

    當時在華的耶穌會傳教士巴多明神父也持這一看法,認為康熙“擔心如果讓十四子繼承皇位,在他從遠方趕回來即位期間,帝國內部會有動亂”。

    因此,康熙帝選擇了胤禛,或許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卻是當時情境下更好的選擇。

    雍正繼位為何變成曆史懸案?雍正奪得皇位的關鍵竟然是他?

    3

    在康熙心中,胤禛其實也是不錯的人選。

    在諸皇子爭奪儲君之位最激烈的時候,許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後來終臨大位的四阿哥。他出身庶門,熱衷佛學,與世無爭,卻把真實的動機隱藏在心靈深處,給康熙帝留下的是一個較為淳厚老成、孝敬恭謹的印象。

    胤禛自己曾說:“四十餘年以來,朕養誌承歡,至誠至敬,屢蒙皇考恩諭。諸昆弟中,獨謂朕誠孝。”

    胤禛沒有參加皇 *** ,也沒有參加皇長子黨,更沒有參加皇八子黨。他頭腦相當清醒冷靜,在兄弟角逐皇儲時做起了超然派。

    皇太子胤礽之一次被廢,胤禛非但沒有落井下石,還給予關照。

    胤礽最初被幽禁,由大阿哥胤禔和四阿哥胤禛看守。胤礽吐槽說,皇父所斥“弑逆”一事,實為烏有,請兩人代為奏明。胤禔不答應。胤禛卻說:“你不奏,我就奏。”胤禔隻好代奏。

    這件事,無疑為胤禛加分。

    後來,康熙說:“前拘禁胤礽時,並無一人為之陳奏,惟四阿哥性量過人,深知大義,屢在朕前為胤礽保奏。”

    隨著時間推移,胤禛逐步加重他爭儲的砝碼。當然,以他的工於心計和深藏不露,一切都以溫情的名義進行。

    他那乖巧的兒子弘曆(即後來的乾隆),正是他最後打出的一張好牌。

    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十六日,康熙去熱河時,隨行的胤禛把自己11歲的第四子弘曆也帶去了。

    期間,胤禛讓弘曆在康熙的近侍麵前背誦所學的經書,弘曆出色地完成了表演,贏得交口稱讚。

    胤禛於是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把弘曆推薦給康熙,讓他跟在祖父身邊學習。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二十五日,胤禛邀請康熙到圓明園賞牡丹,在宴席上把弘曆喚出來,給祖父叩頭行禮。

    康熙見弘曆沉著穩重,很是高興,當場降旨,將弘曆收養宮中。

    祖孫倆的關係日益親密,弘曆在康熙的150多個皇孫中脫穎而出。

    不久,康熙帶著弘曆到木蘭圍獵。康熙用火槍打倒了一頭熊,遂讓侍衛領著弘曆上前射殺,目的是讓弘曆初次圍獵就有射殺大熊的美名。誰知趴在地上的熊突然躍起,弘曆臨危不慌,趕緊拉住馬的韁繩,康熙急忙用虎槍將熊刺死。

    康熙事後對和妃瓜爾佳氏講了這次險情,指著弘曆說:“伊命貴重,福將過予。”

    雍正繼位為何變成曆史懸案?雍正奪得皇位的關鍵竟然是他?

    ▲在《雍正帝觀花行樂圖》中,小弘曆作為雍正接班人的地位若隱若現。

    在儲君之爭的最後關頭,胤禛押對了寶,弘曆也不負父望。康熙對弘曆“愛護殊常”,多次公開表示弘曆“福將過予”。

    “福將過予”的話,康熙顯然不是隨便說說而已。他或許已經打定主意,通過他的安排,將來可以讓他寵愛的這個皇孫登上皇位。

    據朝鮮使臣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即康熙死後一個月)的報告:康熙皇帝在暢春苑病重,知其不能起,召閣老馬齊說:“第四子胤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指弘曆)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

    至此,康熙實現了隔代指定儲君,而胤禛可能是這一非常規做法的間接受益者。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7/75863.html

    “雍正繼位為何變成曆史懸案?雍正奪得皇位的關鍵竟然是他?” 的相關文章

    宋太宗趙光義和宋太祖趙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麵?

    宋太宗趙光義和宋太祖趙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麵?

    同樣都是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和宋太祖趙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麵?其實,無論是帶兵,還是治國,兩者其實不可放在一起比較的,趙匡胤比趙光義厲害10倍不止。一、陳橋兵變VS斧聲燭影,趙匡胤更勝一籌。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奪取了後周的江山,才建立了大宋。雖說欺負1個8歲的小孩子的確有點兒無恥,但不得不說,趙匡胤處...

    能擊敗曹魏十萬大軍,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能擊敗曹魏十萬大軍,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王平是蜀漢後期少有的將才,他雖然不認識多少字,但是打仗很有一套,頗具軍事才能,諸葛亮北伐時,王平曾成功地挫敗了張郃。王平最出色的表現,當屬他一條計策,擊敗曹魏十萬大軍,可以說料事如神,足以和張郃的“料戰勢地形,無不如...

    在鳳鳴山被圍困之後,趙雲是什麼表現?

    在鳳鳴山被圍困之後,趙雲是什麼表現?

    趙雲是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與關羽、張飛並稱“燕南三士”。今天曆史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趙雲跟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主動請戰要當先鋒,趙雲老當益壯,勇猛不減當年,一開始在戰場上就斬將立功,但是,後來因為輕敵,中了夏侯楙之計,被圍困在鳳鳴山,盡管趙雲殺敵無數,但趙雲最終還是覺得突圍無望,趙雲歎息說...

    張詠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詠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詠亦稱張忠定、張乖崖,太平興國年間進士。不知道沒關係,曆史網小編告訴你。明代文學史家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講到了一件事:“張乖崖守成都,兵火之餘,人懷反側。一日大閱,始出,眾遂嵩呼者三……”這裏的張乖崖,就是宋朝開國初期的大臣張詠。宋朝建國以後,四川很不平定,爆發了多場動亂。規模最大的莫過於王小波...

    有哪些與陸機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有哪些與陸機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吳郡吳縣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出身吳郡陸氏,為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第四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又與顧榮、陸雲並稱“洛陽三俊”。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陸機在孫吳時曾任牙門將,吳亡後出仕西晉,太康十年(289年)...

    崇禎時期總是會出現缺糧現象,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崇禎時期總是會出現缺糧現象,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崇禎,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朱元璋當年在打江山的時候從白手起家開始,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要武器沒武器。但是他竟然把江山打下來了,也沒聽他說軍糧不夠的問題,至少史料上從來沒有記載過這樣的事情。崇禎皇帝當時雖然遇到了雙線作戰,既要和清...

    吳起變法後楚國經曆十代君主 他們都有什麼作為

    吳起變法後楚國經曆十代君主 他們都有什麼作為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吳起變法後,楚國曆經10位君主,他們分別有什麼作為?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眾所周知,在戰國時期,變法成為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特別是大家熟悉的秦國,因為商鞅變法而走向強大。公元前221年,正是因為商鞅變法後,六位秦國君主打下的基礎,秦始皇嬴政得以奮六...

    盛庸曾經有過一次殺死朱棣的機會,被無知的朱允炆打斷了

    盛庸曾經有過一次殺死朱棣的機會,被無知的朱允炆打斷了

    眾所周知盛庸是明朝初期靖難之役時朝廷軍的一個主要將領,其實在東昌之戰中,盛庸曾經有過一次殺死朱棣的機會,但是卻被無知的朱允炆打斷了,不得不說,朱允炆的皇位丟的實在不冤枉,他沒有一點帝王之相。東昌之戰是明朝初期靖難之役中的一場具有重大意義的戰場,其發生在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12月25日,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