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7-07)5

    大家好,這裏是曆史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朱元璋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換句話說,既然大家都認為分封藩王是開曆史倒車,是弊大於利,那朱元璋這位從千萬人中博弈出來的勝利者,為何還要這樣做嗎?這背後肯定還有著更複雜的思考。

    事實上,就如朱元璋自己給出的理由:

    “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衛國家,下安民生。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爵,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製,為久安長治之道。”

    當然,很多人對朱元璋的這個理由嗤之以鼻,覺得這隻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但其實呢,朱元璋分封,就是為了確保大明江山能夠長久穩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朱元璋所分封的藩王,我之前西漢的藩王,還有西晉司馬炎所分封的藩王,是存在著本質區別的。西漢和西晉時期的藩王,他們的封地至少都是半個省的麵積,比如西漢齊王的封地,幾乎是整個山東省,囊括74個郡。

    更重要的是,西漢和西晉的藩王,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是軍、政、財和人事權一把抓,不僅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小朝廷,並且還可以名正言順地收取賦稅,甚至封地內官員的任免也都由他們自己決定,完全相當於一個獨立小王國。換句話說,他們是貨真價實的王。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反觀明朝的藩王,他們雖然被稱之為王,但他們的封地,大都局限於一座城市,比如實力最強的秦王、晉王、燕王、周王和寧王,他們的封地並不是陝西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內蒙古,而是西安、太原、開封、北京和寧城這幾座城市而已。所以從實力上來說,那是不可同日而語。

    更關鍵是,明朝的藩王,在他們自己的封地,隻有統兵的權力,至於行政區、財政權和人事權,都由中央派遣來的官員來負責。在這種背景下,明朝藩王不僅沒有收取賦稅的權力,也沒有任免官員的權力,甚至他們軍隊的後勤,都統一由當地 *** 官員來負責。

    在這種背景下,明朝的藩王,本質就是一個在外統兵的將領。隻不過相比於其他外姓統兵將領,他們的地位、級別和待遇要更高一些而已。至於其他方麵,並沒有多大區別。換句話說,明朝的藩王,其實隻是一個掛著藩王頭銜的將軍而已。

    事實上,朱元璋分封諸王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的兒子作為在外統兵的將領。

    因為,明帝國的北部邊防,從建國開始就始終處在蒙古殘餘勢力的威脅之下,他們時不時的會越過長城長城一線進行侵擾;與此同時,朱元璋為徹底消滅蒙古殘餘勢力,也經常需要組織大軍北伐。

    問題是,明帝國的首都在遙遠的南京,也就是說大明帝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重心都在千裏之外的南方。這樣不管是防禦蒙古的侵擾,還是組織大軍北伐,都會顯得力不從心,至少無法做到麵麵俱到,以及快速和及時響應。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朱元璋想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就隻有兩個有效方案:

    一是直接把首都遷到北方,這樣帝國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重心自然也就轉移到北方,這樣不管是防禦、還是有效打擊蒙古勢力時,明軍都會處於比較主動的地位。

    第二個方案,就是單獨把帝國的軍事重心轉移到北方,換句話說,在北方設置諸多軍區,尤其是在圍繞長城一線的城市駐紮重兵,這樣自然也可以做到有效防禦和打擊蒙古勢力。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現在,如果你是朱元璋,你選擇怎麼做呢?

    如果選擇遷都,那涉及到的方方麵麵太多,比如南京眾多人口和財產的遷移,還有沿途的衣食住行、修路搭橋、新皇宮的建造等,這無一例外都是勞民傷財的大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當時明朝才剛建國不久,一切都百廢待興,又哪裏經得起這樣的折騰,更何況也沒有這樣的財力來折騰。

    至於單獨把帝國的軍事重心轉移到北方,在北方設置諸多軍區,雖然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問題是,一旦設置軍區,必然涉及到要派將領來統領,這山高皇帝遠的,時間一長,這些將領們很容易變成驕兵悍將。到時他們一旦有所不軌,其帶來的災難,恐怕不會比藩王遜色。

    在這種背景下,朱元璋才將自己的兒子都給封王,讓自己的兒子坐鎮到各個軍事重鎮,這樣朱元璋既不用遷都,也不用擔心驕兵悍將的現象發生。至於藩王之亂,由於朱元璋對他們都做了各種限製,隻讓他們隻是單純統領軍隊,所以他們缺乏造反的實力。

    同時,雖然這些藩王權力上隻是一個統兵將領,但地位上卻都享受王的待遇,爵位還可以世襲,這就相當於他們既有一定的權力,可以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而不是被當廢物養起來;同時他們在地位和待遇上,又是僅次於皇帝的藩王,所以他們也缺乏造反的動機。

    事實上,當時朱元璋的大部分兒子,都被分封在圍繞長城一線的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和甘肅六省。

    尤其是朱元璋四個最年長且能力最突出的兒子,都坐鎮在北方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比如老二秦王坐鎮西安、老三晉王坐鎮太原,老四燕王坐鎮北京、老五周王坐鎮開封。

    隻要我們了解這一點,就應該能夠明白朱元璋分封諸王的良苦用心。

    雖然,朱元璋的這種做法,也不能說沒有缺陷,問題是,即便有一些缺陷,但這個權力格局,至少可以保證皇權在十年到二十年內不會遭到任何人的威脅。否則,不需要朱允炆動手,鐵血的朱元璋自己就會動手削藩。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所以,朱允炆即便對朱元璋的這種做法不滿意,但也應該相信憑朱元璋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經驗,他所留下的政治布局,肯定可以保證朱允炆的皇位在他繼位前十幾年不會動搖。

    這樣等朱允炆皇位坐穩,並積累其足夠的政治經驗後,再來對朱元璋的布局進行修改,結果肯定要遠遠好於他一上來,就全盤否朱元璋的布局。事實上,按照朱元璋的構想,就是等十幾年後,大明帝國積累起來足夠的財富後,就有能力實現遷都,這樣那些手握兵權的藩王們,自然而然就會成為曆史,可惜這些朱允炆不明白。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7/72106.html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的相關文章

    有哪些與羊琇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羊琇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晉時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與才女辛憲英之子,景獻皇後羊徽瑜的從父弟,西晉名將羊祜堂弟。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學問而有智謀。年輕時,與司馬炎同門。司馬炎任撫軍將軍後,以為參軍,遷左衛將軍,封...

    在醫學方麵,華佗做出了哪些貢獻?

    在醫學方麵,華佗做出了哪些貢獻?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麵,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

    司馬德文:東晉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慘經曆?

    司馬德文:東晉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慘經曆?

    我國是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曆史的國家,隨著朝代更迭,產生了數百位皇帝,一般來說王朝的末代皇帝,命運都很悲慘,東晉最後一位皇帝——晉恭帝司馬德文也不例外。司馬德文是晉孝武帝司馬曜次子,晉安帝司馬德宗同母弟。晉孝武帝駕崩後,太子司馬德宗繼位。司馬德宗天生在智力上有缺陷,不擅長說話,甚至分不清冬夏,這樣的...

    孫奐:三國時期東吳宗室,不善於言談而善於處事

    孫奐:三國時期東吳宗室,不善於言談而善於處事

    孫奐(195年~234年),字季明,吳郡富春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孫堅弟弟孫靜第四子,孫策和孫權的堂弟。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奐兄長孫皎去世,孫奐接替統領其部眾,以揚武中郎將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黃武五年(226年),擔任揚威將軍,封沙...

    顧承:三國時期東吳名臣,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曆?

    顧承:三國時期東吳名臣,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曆?

    顧承,字子直,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東吳名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出身江東吳郡四大姓之一吳郡顧氏。嘉禾年間,與其舅陸瑁一起被禮請至建業做官。吳大帝孫權授予騎都尉。後來任吳郡西部都尉,和諸葛恪一起平定山越。芍陂戰役後,被授予奮威將軍,兼任京下督。幾年之後,和哥哥顧譚、張休...

    韓林兒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與朱元璋之間有何故事?

    韓林兒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與朱元璋之間有何故事?

    韓林兒,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韓山童之子。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小明王韓林兒在明末農民起義軍中,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之所以說他重要,是因為他是一個標杆式的人物。元朝末年的時候,由於自然災害頻發,同時官府腐敗。因此,天下動蕩不安。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韓山童橫空出世。韓...

    合肥對東吳真的很重要嗎 孫權為何要死磕這個地方

    合肥對東吳真的很重要嗎 孫權為何要死磕這個地方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權為什麼要死磕合肥,對於東吳來說,合肥和荊州孰重孰輕?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戰後,曹操元氣大傷,短時間失去主動進攻的能力,這無論是對於劉備還是孫權而言都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如劉備就趁機以荊州為跳板一路入川得益州、攻漢中,從一窮二白的流亡軍閥轉...

    張彥遠留下了哪些作品?記載了哪些內容?

    張彥遠留下了哪些作品?記載了哪些內容?

    張彥遠(815年~907年),字愛賓,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畫家、繪畫理論家,中書令張嘉貞玄孫,殿中侍禦史張文規之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門,博學有文辭。擅長書畫,精於鑒賞,初為左補闕。大中初年(847年),遷任祠部員外郎。鹹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