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漢朝分封才有後麵的七王之亂 朱元璋為何沒有吸取教訓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6-13)43

    對朱元璋分封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朱元璋為何沒吸取漢朝七國之亂的教訓,仍然封自己的兒子為王?

    我們了解,在每個朝代建立時都會參照前朝的製度做出相應的改善,以避免出現相同的錯誤。漢朝時采用了分封製,後來發生了七王之亂。

    那為何在明代時朱元璋依舊采用這樣的製度,將自己的所有兒子分封為王呢?為何朱元璋不吸取曆史經驗教訓,堅持選擇這樣的製度呢?

    漢朝分封才有後麵的七王之亂 朱元璋為何沒有吸取教訓

    對於分封製的態度,曆史上一直存在著比較矛盾的狀態,開國皇帝即希望通過分封來保證自己皇家血統的延續,又擔心分封的子孫們發生叛亂。

    但在明代建國時,朱元璋還是采用了分封製,當然明代的分封製相比於前朝還是有所改進,更準確一點講應該叫分藩製。下麵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為何明代采用分藩製度。

    一、出於國土防禦的需求

    明代采取分藩是在定都南京之後才有的措施,而在建都之初,朱元璋其實也是考慮再三。像北方的一些曆代古都由於在元末的頻繁戰亂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經濟生活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加之若是建都北方的話首先糧食供應就是一個大問題。

    而當時全國的經濟中心基本上都轉移到了東南地區。像江浙一帶更是全國著名的糧倉,還有全國的紡織業中心和製鹽中心都在南方,況且朱元璋在南方已經有了比較穩固的根基,因此最終將都城選擇在了南京。

    漢朝分封才有後麵的七王之亂 朱元璋為何沒有吸取教訓

    但是定都南京雖然解決了國家在經濟方麵的問題,但是在國家的軍事戰略布局方麵卻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當時元代的殘餘勢力對於失去中原並不死心,在明代的北方邊境處聚集了大量的大軍,以圖隨時反撲,恢複他們在中原的原有勢力。

    麵對氣勢洶洶的元代殘餘勢力,對於新生的明代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可以說是關係到明代的生死存亡。

    為此,為了加強北方的防禦,遏製元代勢力的南下,如何加強北方的防禦就對明代來說是頭等大事了,而派什麼人去解決這一問題,朱元璋的答案便是上陣父子兵,還是要靠自己的兒子們才最可靠。

    二、出於鞏固江山的需要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後,他遇到的之一個大問題便是如何安定天下,穩定民心。在當時,那些從元代和投降的起義部隊中加入明代的貴族心還沒有完全放在明代身上,而那些明代的開國元勳們和他們的家眷也憑借自己的功勞,驕奢之心大盛。

    漢朝分封才有後麵的七王之亂 朱元璋為何沒有吸取教訓

    為了告誡身邊的這些功績和官吏管好自己和家屬,朱元璋曾經在洪武九年規定了鐵榜九條,以此希望那些功績們能夠收斂一下,不要仗勢欺人,不要強占別人田產,不要強占山場和湖泊、奴役官軍等。

    而當時僅僅離開國才五年的時間,可見當時的功績及其家眷們已經到了多麼驕橫跋扈的地步。當時以胡惟庸和藍玉為代表的一些功績們,要麼擅自專權撓政,要麼進退臼恣,隨意強占民田,這讓窮苦出生的朱元璋完全不能忍受。

    而當時的元代遺老和一些張士誠的舊部,隨時都可能反水,這讓急於用人的朱元璋最終選擇了自己的兒子們,至少這些人是他最放心的。

    三、避免地方割據的曆史教訓

    曆史上,不管是唐代還是宋代,宗室的勢力都非常微弱,這使得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地方的割據叛亂對於中央朝廷的統治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

    就像唐代的安史之亂直接導致了大唐的衰弱,而在元代末期也出現了大量的地方割據勢力。在這樣的曆史教訓之下,朱元璋總結了前朝的經驗教訓,覺得非常有必要派遣藩王們去守護地方,這樣可有效避免地方割據勢力的出現。

    漢朝分封才有後麵的七王之亂 朱元璋為何沒有吸取教訓

    基於上麵的三個原因,對於朱元璋來說,設立藩王製度完全是利大於弊。對於藩王之間的爭鬥,朱元璋也並非沒有完全想到,但是他覺得既然都是自己的兒子,當然希望他們相親相愛是更好的結局。

    但就是兒子們之後產生了紛爭,那也至少可以保證他朱家的江山不會花落別家。要了解朱元璋有二十多個成年皇子,若是不施行藩王製的話,這些兒子都留在京城,勢必就會和大臣們勾結到一起,形成許多的利益團體,這對於儲君也是一大威脅。

    若是朱元璋一旦病弱,勢必會無法控製這麼多的皇子。為此,把這些兒子打發出去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被派出去的皇子們還能為大明領兵打仗,確保邊疆地區的安寧,還能避免兵權被外人控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漢朝分封才有後麵的七王之亂 朱元璋為何沒有吸取教訓

    大明之所以選擇藩王製度,可以說是曆史的必然,在麵對明初複雜的曆史環境時,可供朱元璋選擇的方案並不是很多。

    他不能完全相信日益驕奢的功臣,也不能放心那些心存異心的前朝遺老,麵對陳兵邊境準備隨時反撲的元代,他唯一可以放心的就是這些兒子們,至少他們是不會背叛明代的,所以他再次選擇了分封,這或許是當時的更優解。

    參考文獻:《明史》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6/4591.html

    “漢朝分封才有後麵的七王之亂 朱元璋為何沒有吸取教訓” 的相關文章

    曆史上雍正是如何清查國庫虧空的?有那些政策?

    曆史上雍正是如何清查國庫虧空的?有那些政策?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號雍正。康熙帝第四子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被譽為古裝劇經典的唐國強、焦晃版本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其劇情是從雍正當皇子時,清查國庫虧空這件大事來慢慢展開的。電視劇的故事情節雖然是虛構,但清朝到康熙執政的後期,確實是虧空之風旺盛,從地方到朝廷,無處不虧空。這大...

    劉備要是派魏延給關羽做副將 荊州最後還會丟失嗎

    劉備要是派魏延給關羽做副將 荊州最後還會丟失嗎

    還不知道:若劉備派魏延當關羽副將,荊州還會丟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史上著名的“桃園三結義”想必是人盡皆知,劉備那時候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但關羽和張飛仍然誓死追隨與他,不離不棄,這份兄弟情可歌可泣。在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斬首後,劉備不顧所有人的反對一定要伐吳為關羽報仇...

    如果朱棣沒有清君側的話 朱允炆的皇位能夠做多久

    如果朱棣沒有清君側的話 朱允炆的皇位能夠做多久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沒有朱棣的清君側,朱允炆到底能幹多久呢?四年還是十年?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建文元年,朱允炆開始削藩,為的就是抑製藩王,皇爺爺朱元璋親自定下的九邊十三王才是重點,可惜的是當削藩的大棒揮舞到燕王朱棣的頭上時,朱棣看見之前的弟弟們被朱允炆這個侄子整的都...

    宇文忻是什麼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麼?

    宇文忻是什麼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麼?

    宇文忻,字仲樂,北周,隋朝名將,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大象二年(580年),北周丞相楊堅專權而導致三總管之亂爆發。宇文忻身為平滅北齊的名將,選擇支持楊堅而大敗相州總管尉遲迥,為隋文帝篡周建隋掃平了障礙。既然宇文忻為隋朝建立立了大功,為何又要反隋呢一,出身名門宇文忻出身鮮卑貴族,...

    諸葛玄: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從父,被荊州西城百姓所殺

    諸葛玄: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從父,被荊州西城百姓所殺

    諸葛玄(?―197年),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西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東漢末年官員,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從父。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諸葛玄曾為袁術的屬吏,官至豫章太守。後來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其豫章太守的職務,諸葛玄讓諸葛亮等到襄陽投靠了荊州劉表,自己則...

    李嚴:三國時期蜀漢重臣,他為何心懷激憤而病死?

    李嚴:三國時期蜀漢重臣,他為何心懷激憤而病死?

    李嚴(?-234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托孤之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公元231年,蜀軍北伐時,李嚴押運糧草因為下雨道路泥濘延誤時日,為推卸責任反而怪罪諸葛亮的北伐,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獲罪,最終被廢為平民,遷徙...

    南巡有何好處,朱厚照為何一定要這麼做?

    南巡有何好處,朱厚照為何一定要這麼做?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後的長子,明朝第十位皇帝。“遙望曆史的河流,感受曆史的滄桑,下麵和曆史網小編一起走進了解。明朝的武宗南巡又稱之為正德南巡之爭、明武宗南巡之爭。這一曆史事件發生於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是年二月,剛從北部邊地太原、宣府巡視回來的朱厚照,又決意南巡,並於二月二十五日正式...

    韓信和諸葛亮都要出川 諸葛亮為什麼出不了這個地方

    韓信和諸葛亮都要出川 諸葛亮為什麼出不了這個地方

    還不知道:韓信能出川而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韓信出川應戰的是三秦敗軍之將,天下尚未安定,恢複的諸侯國各懷鬼胎。一盤散沙相對容易很多。諸葛亮麵對的是安定了幾十年的天下,魏國打輸十次還有兵從容應對,蜀國敗一次就傷筋動骨。韓信並非光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