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黑齒常之並非大唐百姓,為什麼要為大唐浴血拚殺?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9)121

黑齒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濟人,唐朝名將。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唐朝初年的時候,曾有這樣一位猛將:他並非大唐百姓,而是朝鮮半島上百濟國將軍。後來唐朝拿下了朝鮮半島之後,這位將軍也就投降了唐朝。投降唐朝之後,他為大唐征戰了浴血拚殺了二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最後卻被誣陷謀反,最後自縊而死。

這位將軍,名叫黑齒常之。

黑齒常之並非大唐百姓,為什麼要為大唐浴血拚殺?

說到這裏,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十分好奇。為啥一個百濟國的將軍,會為了大唐浴血戰鬥?最後為何又會被人誣陷謀反,然後自縊而死呢?

其實,答案並不複雜,這其實就是唐朝當時特殊國情的原因。因為唐朝的特殊國情,導致黑齒常之雖然是百濟人士,依然願意為大唐賣命。至於他後來的結局,也同樣是因為那個特殊時代造就的結果。

要想說清楚這些問題,我們還得從黑齒常之這個人開始說起。

黑齒常之,姓黑齒,名常之,字恒元。黑齒這個姓,在現代似乎已經很少見了。但是在唐朝那會兒,尤其是在朝鮮半島那邊,黑齒是個很常見的姓氏。

公元630年,黑齒常之出生於朝鮮半島中部地區。黑齒常之出生的時候,唐朝這邊正處於李世民在位期間。而且,就在黑齒常之出生這一年,唐朝剛剛在北方擊潰了東突厥的主力,一戰滅掉了東突厥王帳。經此一戰後,唐朝徹底成為了整個東亞地區的霸主,傲視群雄。

而在朝鮮半島這邊,情況則稍顯複雜。當時朝鮮半島這邊,正處於一個三國分立的時代。朝鮮半島南部,也就是今天的韓國那片,被百濟和新羅兩大政權所統治。至於朝鮮半島的北部,則是有高句麗所統治。

三國之中,高句麗最強,百濟和新羅則稍弱一些。

黑齒常之所在的百濟國,當時正處於一個相對混亂的時期。國王扶餘璋因為在位時間漸長,濫用親信,搞得朝政烏煙瘴氣。

另外,隨著唐朝擊敗東突厥,成了整個東亞的絕對霸主之後,包括百濟在內的朝鮮半島三國,也都紛紛向唐朝名義上稱臣,暫時臣服。

黑齒常之出生的時候,情況大致就是如此了。

黑齒常之在百濟那邊的經曆,史書上記載得十分有限。因為按照中國史官的習慣,黑齒常之投降唐朝之後的事情,史官們才會記錄下來。至於投降之前,那本應該是百濟國的事情。但問題是,像百濟這種小國,很多時候是沒有完整曆史記載的。

黑齒常之並非大唐百姓,為什麼要為大唐浴血拚殺?

所以對於黑齒常之的早年生活,我們隻知道,他自幼聰慧好學,八歲時便開始閱讀《春秋》、《史記》、《漢書》之類的書籍。成年之後,不但智慧過人,而且作戰勇敢,後來逐漸升遷到了刺史這個級別的官位。

一個百濟人,卻要讀中原的史書進行學習,這未免顯得有些諷刺。但實際上,在古代漫長的時間裏,中華文明就是整個東亞地區的帶頭大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管你是哪國人,學習中國文化,接受中華文明的教育,都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那些小國或者邊疆政權,他們也沒有完整的教育體係,隻能照搬中原。

簡單來說,早年的黑齒常之,就是一個生在百濟,但是卻完全接受中華文明熏陶的這麼一個將軍。

不過,隨著黑齒常之逐漸成年,並且身居高位之後,唐朝和百濟的關係,卻開始逐漸惡化起來。當時百濟國的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窮兵黷武,大肆向新羅方向擴張,甚至還打算直接和高句麗聯手,一起瓜分了新羅。新羅亦是唐朝的屬國,而且當時唐朝正忙著收拾北邊的高句麗,百濟又一直和高句麗眉來眼去,和唐朝搞對抗。

這下子,唐朝再也忍不了了。

原本唐朝並沒有打算對百濟開戰,但是百濟一番操作之後,直接惹怒了唐朝。再加上當時唐朝也需要在高句麗的後方,開辟第二戰場。所以,公元660年,唐朝派大將蘇定方領兵,進入朝鮮半島作戰。在強大的唐軍麵前,百濟根本不堪一擊,連一個回合都沒撐住,直接就被蘇定方給滅國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黑齒常之一直在率軍對抗唐軍。甚至在百濟政權滅亡之後,隨著唐軍主力撤退,許多百濟貴族又開始興起複國運動,黑齒常之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這場複國運動當中,黑齒常之一度帶兵奮力廝殺,和唐軍戰鬥。但是,隨著雙方戰鬥的時間越來越長,黑齒常之卻開始逐漸產生了疑惑。

自己拚命戰鬥,到底是為了啥呢?

為了國家獨立?百濟的先祖是扶餘人,扶餘人本來就是中原民族的一個分支。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雙方是同源的,百濟算是中原文明的一個分支。為了忠於王室?就百濟王室那個糟糕的樣子,似乎也不值得他去效忠。為了百濟子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可唐朝之所以來進攻,也是因為百濟先招惹了唐朝,再說唐朝也沒對百濟人下狠手,反倒是在戰後迅速恢複了秩序……

既然這樣,那為啥要打仗呢?

黑齒常之並非大唐百姓,為什麼要為大唐浴血拚殺?

這個問題,不光困擾了黑齒常之,同時也困擾了很多百濟複國派的中堅人士。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唐朝展現出來的無敵軍力,越讓他們感到絕望。與此同時,唐朝在百濟領土內的治理,卻讓他們漸漸發現,唐朝治理的遠比之前的百濟朝廷更有水平。在唐朝的治理下,百濟反倒是更加繁榮了!

既然這樣,那還打什麼?

直接投降吧!

於是,到了公元663年,百濟複國運動,終於宣告失敗。同年,黑齒常之也開始向唐朝正式投降。

投降唐朝之後,黑齒常之開始有了新的戰鬥目標。因為他發現,唐朝的民族策略是一種十分包容的策略,他立下的戰功越多,就越能為百濟的百姓帶來好處。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投降唐朝之後,黑齒常之開始拚了命的戰鬥,盡可能的立下更多的功勞。對於黑齒常之的英勇戰鬥,唐朝高層也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公元664年,黑齒常之升任折衝都尉,繼續鎮守百濟。在此期間,黑齒常之治軍嚴明,得到了士兵們的廣泛喜愛。公元672年,黑齒常之被加封為忠武將軍,後又逐漸升遷至沙泮州刺史,授上柱國。就連唐高宗李治本人,都對他頗為讚賞。

黑齒常之投降唐朝之後,之所以能夠得到唐朝的加官進爵,而且還能得到唐朝的信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統一中原之後,作為一個新的大一統王朝,也開始麵對外部敵人問題。此時的唐朝,也開始思考如何處理對外關係。唐朝是在隋朝的政治遺產之上,建立起來的,所以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隋唐其實是一個時代。而在隋唐之前,上一個強大的統一中原文明,還是漢朝。

黑齒常之並非大唐百姓,為什麼要為大唐浴血拚殺?

漢朝那會兒,曾經和北方的匈奴連續打了上百年,最後終於把匈奴打到崩潰。但問題是,這樣的操作,雖然在曆史上看著很爽,但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匈奴被打崩潰了之後,沒過多久,北方又先後出現了鮮卑、突厥等強大的遊牧政權,繼續威脅中原。而對於漢朝來說,連續上百年的戰爭,也讓漢朝國力大損,給漢朝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有了漢朝的前車之鑒,唐朝開始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種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最終,唐朝在貞觀年間,提出了一個新的策略:首先,對邊疆政權進行分化打壓,確保他們的軍力不會對中原造成威脅。與此同時,民族政策相對開明,由原來的消滅轉變為接納。用中原文明去慢慢同化這些敵人,最後將其徹底轉化為中原文明的一部分。

正是因為唐朝製定了這樣的策略,所以在唐朝初年的時候,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藩將。這些藩將很多都來自於被唐朝滅掉的政權,比如突厥、吐穀渾、薛延陀等。在黑齒常之以前,已經有了許多著名藩將,在唐朝建功立業。比如契苾部落的契苾何力,就曾為唐朝出生入死,得到了唐朝的高度認可。

隻要你對唐朝忠誠,願意為唐朝做貢獻。不管你是哪一個民族,都可以得到唐朝的認可。而且,你做的貢獻越大,你所在的邊疆民族,也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這就是為什麼唐朝初年的時候,會湧現出那麼多著名藩將的根本原因。

此後的二十多年裏,黑齒常之開始浴血奮戰,建立自己的功勳。公元678年,吐蕃進犯唐朝邊境,唐朝組織大軍前去征討吐蕃,黑齒常之亦參加了這次征討。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當時統領唐軍的主帥,軍事才能十分有限,進入高原後,開始被吐蕃軍隊壓製。關鍵時刻,正是黑齒常之率領五百親衛,突襲吐蕃軍營,打亂了吐蕃的布置,這才讓唐朝主力完整撤下了高原,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

黑齒常之並非大唐百姓,為什麼要為大唐浴血拚殺?

公元680年,吐蕃再次率軍侵犯唐朝邊境,黑齒常之再次率軍突襲,擒獲、斬殺敵人兩千,俘獲牛羊數萬。

公元681年,黑齒常之率一萬精銳唐軍,在青海再次大敗吐蕃主力。

黑齒常之鎮守唐朝西線七年,期間吐蕃多次犯邊,卻從未能踏過他所在的防區半步!不得不說,這個貢獻,是相當巨大的。

公元686年,後突厥襲擾唐朝北方邊境,黑齒常之隨即被調往北方。後來,雙方交戰之後,黑齒常之曾親率麾下兩百精騎,直接衝擊突厥三千騎兵,最後還打贏了!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裏,黑齒常之一直在北方戰鬥。在平定突厥叛亂的過程當中,亦是立下了赫赫戰功。

雖然是藩將,但黑齒常之所立下的軍功,卻絲毫不遜色於很多唐軍名將。尤其是在李治在位後期的時候,隨著許多唐初老將徹底凋零去世,黑齒常之就顯得越發突出了。

但可惜的是,就是這樣一位替大唐征戰二十多年、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唐藩將,最後沒死在戰場上,反倒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裏。

公元689年,酷吏周興誣告黑齒常之謀反,隨即將其逮捕入獄。黑齒常之入獄後,不願忍受酷吏們的折辱,最後在獄中自縊,終年六十歲。

黑齒常之並非大唐百姓,為什麼要為大唐浴血拚殺?

一代藩將,為大唐拚命征戰二十多年,最後卻死於酷吏之手。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不過,這也不是黑齒常之自己的問題,而是那個時代的問題。在黑齒常之自殺的同時,整整一代軍方猛人,幾乎都折在了那些酷吏手裏。所以在後世曆史上,唐初的那個酷吏時代,才會那麼臭名昭著。

回顧黑齒常之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黑齒常之之所以能夠在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除了他本人的軍事才能,確實很強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唐朝當時執行的開明民族政策。如果沒有這種政策,黑齒常之就算才能再高,估計也沒有什麼用武之處。

但同時,唐朝能夠走向極盛,這種開明的民族政策,也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這種策略,導致唐朝可以凝聚更多的力量,維護唐朝的統治,最終走向極盛。

這背後的東西,或許真的很值得我們今天去好好思考一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260.html

“黑齒常之並非大唐百姓,為什麼要為大唐浴血拚殺?” 的相關文章

曹丕和曹植相比 曹操最後為何會選擇曹丕而不是曹植

曹丕和曹植相比 曹操最後為何會選擇曹丕而不是曹植

對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最後為何選擇了曹丕,而不是曹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國重要的一本小說。它不僅僅是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更是,帶給人們無窮的文化享受。在《三國演義》中,曹操作為北方最強大的勢力,雄踞北方,他差一點就統一了中原,...

曆史上雍正很忌憚嶽鍾琪?真相是什麼?

曆史上雍正很忌憚嶽鍾琪?真相是什麼?

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代子孫,也繼承了嶽飛的武才,成為了清朝著名的將領,屢立戰功。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所有人都看出來,雍正忌憚嶽鍾琪了。為什麼說所有人都看出這一點了呢?其一,雍正三年(1725年)的時候,雍正處死功高震主,同時又飛揚跋扈的年羹堯。作為年羹堯副手的嶽鍾琪,這時候並沒有...

朱棣打仗那麼厲害 朱棣的本事是跟誰學的

朱棣打仗那麼厲害 朱棣的本事是跟誰學的

對永樂大帝朱棣那麼會打仗,都是跟誰學的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朱棣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因以永樂為年號,後人又稱“永樂大帝”,要知道,在中國曆史上能被稱為“大帝”的皇帝可並不多,比如:漢武大帝、康熙大帝等等,這些帝王在文治武功上都頗有建...

荀勖:曹魏至西晉時期大臣,為人謹慎,善於逢迎

荀勖:曹魏至西晉時期大臣,為人謹慎,善於逢迎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潁川潁陰人。三國至西晉時音律學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晉開國功臣,為東漢司空荀爽曾孫。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時聰慧好學。初仕於魏,為大將軍曹爽掾屬,後遷中書通事郎。曹爽被誅後,曆任安陽令、驃騎從事中郎、廷尉正等職。...

劉諶:三國時期蜀漢北地王,他為何先殺妻與子,然後自殺?

劉諶:三國時期蜀漢北地王,他為何先殺妻與子,然後自殺?

劉諶(chén)(?—263年),涿郡涿縣人,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孫,蜀漢後主劉禪第五子,三國時期蜀漢北地王。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景耀二年(259年),劉禪封其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的軍隊攻取綿竹關,其父劉禪決定在魏軍攻來前投...

趙雲如果和呂布進行單挑的話 最後獲勝的人是誰

趙雲如果和呂布進行單挑的話 最後獲勝的人是誰

趙雲單挑呂布,究竟誰能獲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各國戰亂紛起。群雄以天地為釜,兵刃為柴,血淚並煎其中。這樣的時勢也同樣造就了一大批的英雄豪傑。 有人在動蕩時局中隻求安身立命,但是卻有的人後在這樣的紛雜局勢中創下雄圖霸業。三國...

商鞅和張儀都是秦國的功臣 兩人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商鞅和張儀都是秦國的功臣 兩人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還不知道:都是秦國功臣,為何商鞅被車裂,張儀卻善終?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秦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最終吞並六國,統一中原,其發展進程可謂波瀾壯闊。當然,它的發展曆程中,曆代秦王君主和大臣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艱辛。在曆任秦國宰相中,有兩個從魏國來的大臣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演義中陳式是被諸葛亮當替罪羊處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麼樣的

演義中陳式是被諸葛亮當替罪羊處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麼樣的

還不知道: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當作替罪羊處死的陳式,在正史中結局如何?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事實上,三國演義中的陳式非常苦逼,他被魏延和諸葛亮玩弄於股掌之中,最終又被諸葛亮當作替罪羊處死,可悲至極!相比於演義中的悲催結局,陳式在正史中的結局就好得多了!自大愛吹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