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朝那麼強大 秦朝為何十幾年就滅亡了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0)93

對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國那麼強大,為何短短十幾年便迅速滅亡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前221年,秦國在諸侯爭霸中取勝,秦王嬴政成為我國曆史上之一個稱為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原本想著自己的王朝曆千世萬世而不絕,誰曾想短短十幾年之後,天下就已經沒有了秦王朝,繼之而來的是大漢王朝。

對於大秦王朝從極盛狀態隕落的原因分析,自秦以後就一直沒有斷過。漢高祖劉邦實行的郡國體製,據說就是汲取了秦王朝沒有封國“孤立之敗”的曆史教訓。漢朝大文學家賈誼在《過秦論》中,則分析是因為“仁義不施”以致天下易主……

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世很多政治家、文學家對於這段曆史的教訓,也不斷提出新的見解,從製度延展到人物,從政策延展到時代適應性,然後逐漸從教訓總結中,讀懂秦國建立統一大業難度有多大,以及秦王朝想要維持大一統皇朝的難度又有多大。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朝那麼強大 秦朝為何十幾年就滅亡了

一步一個腳印才是硬道理

秦國從變法強國到一統天下,是秦孝公到秦王政七任帝王接力完成的曆史任務,七位秦王不管在位時間長短,每一位都是接過上一位的任務繼續努力,這期間既沒有懈怠誤工的,也沒有急於求成的,直至交接棒傳到嬴政手中時實力和機遇達到更高匹配,統一天下。

任何事情的進展都是這樣,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尤其是要進行一些改革創舉的時候,需要給自己時間積累到足夠的實力,也給世人時間適應改革的節奏。

而秦始皇所有創舉的推行過程,都少了時間積累,讓原本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變成了快進模式。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朝那麼強大 秦朝為何十幾年就滅亡了

我們先來看看大秦帝國的始皇帝,用十二年的時間做了哪些事情:設置了新的政權機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南征北戰,外加修建長城;修了靈渠;修了秦直道、宮殿、皇陵……

這其中既有思想和行為的改變,還有大量征發勞動力的大型基建活動、軍事行動。

而與之相對的社會形態是這樣的:天下初定,秦國人習慣的軍事化生活方式,對於其他六國百姓是完全陌生的;對於後世來說便於溝通的各項統一內容,代價是將六國原有的形式完全拋棄;當時生產力非常低下,所有的建設項目都隻能靠人力來完成。

再有作為初代大一統王朝的皇帝,秦始皇也有其個人局限性:他習慣了秦國政令執行的速度和服從度,在他的認知裏,其他六國既已歸於統一,合該按照秦國一貫的方式執行。而六國百姓也是如此,既然都做了大秦王朝的百姓,服從政令、參加徭役便都隻是常態。

於是後世對“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評價,就不免會留下為政暴虐、徭役繁重、刑罰嚴苛等等的負麵說法。

根本就在於,幾代人幾百年才完成了地域性統一,秦始皇卻要在十幾年完成其他所有民生方麵的統一,就成了典型的欲速則不達,激起了百姓重壓之下的激烈反抗。

培養接班人的重要性

得如果說六國百姓對於短期劇變的難以適應,為秦朝滅亡埋下了隱患,那麼直接引爆的導火索,就是秦二世的殘暴和荒唐。

按照現有史料記載,矯詔篡位的胡亥是個典型的暴君,殘殺兄弟姐妹,肆意殺戮大臣,對百姓更是不斷加重賦稅徭役,並施以各種嚴刑酷法。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朝那麼強大 秦朝為何十幾年就滅亡了

按照胡亥後來的行事作風,怎麼看都是個不辨是非、養尊處優的糊塗公子,所以盡管近些年有秦始皇屬意胡亥做接班人的物料出土,但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怎麼也不應該放著寬仁勇武的扶蘇,以及胡亥連陷害都找不著理由隻能逼殺的將閭,而選擇“廢材”胡亥吧。

由於年代久遠、史料欠缺,秦始皇為什麼沒有好好培養接班人,至今依然無從知曉,但確實是這件事直接將大秦王朝給葬送了。賈誼在《過秦論·中篇》中曾有過一個假設,如果秦二世能做一位賢明的君主,施仁政來彌補秦始皇犯下的過錯,結果就可以是“天下息矣”。

可惜的是,秦始皇沒有及早選定接班人,於是隨著他病逝沙丘,野心家趙高陰謀扶持胡亥上位,大秦帝國的氣數也就走到頭了。

之後,胡亥胡作非為四年而死,繼位的子嬰隻做了46天的帝王就不得不向未來的漢高祖劉邦投降,宣告大秦帝國的滅亡。

秦始皇的好大喜功讓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秦二世的殘暴不仁,秦王朝的結局已然注定。

而曆史上的另一對皇帝父子,卻從他們身上吸取了教訓,漢武帝晚年也遇上了幾乎同樣的問題,但當爹的發“罪己詔”承認錯誤,接班人漢昭帝推仁政與民休息,大漢輝煌得以繼續。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朝那麼強大 秦朝為何十幾年就滅亡了

戰爭與休養生息

秦王朝短期滅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戰爭造成的損失沒有得到修複。

戰爭最是勞民傷財,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秦朝的兩位統治者,顯然並沒有把戰爭的創傷放在眼裏,在急需要平複戰爭帶來的損失,休養生息以改善民生的時候,卻選擇了背道而馳。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朝那麼強大 秦朝為何十幾年就滅亡了

因此可以說,戰爭造成的民生凋敝,是秦王朝短期滅亡的隱性因素。在戰國幾百年的相互爭鬥過程中,各國還會努力給自己爭取休養生息的機會,而秦國在兼並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卻沒有給飽受戰爭之苦的百姓任何喘息和修整的機會,緊接著就是大刀闊斧地繼續征戰、徭役。

已經飽受戰爭之苦的百姓,還需要承受更甚於戰時的困苦,結果就隻有一個,活不下去。

而當全國的百姓都處在這種活不下去的狀態時,就成了隨時會爆發的大問題。所以大澤鄉起義一起,就獲得了各地響應,岌岌可危的秦王朝頃刻間被撕裂。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朝那麼強大 秦朝為何十幾年就滅亡了

秦王朝雖然隻持續了短短十幾年就迅速滅亡,但作為我國曆史上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封建王朝,秦始皇和他的大秦帝國不僅為後世奠定了封建王朝政治製度的格局,也為曆朝曆代統治階層留下了值得借鑒的經驗和教訓。

正所謂“族秦者,秦也”,於大秦帝國的創造而言,秦始皇功不可沒;但對於大秦帝國的滅亡,他也是過無可辯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358.html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朝那麼強大 秦朝為何十幾年就滅亡了” 的相關文章

朱祁鎮重新上位之後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於謙

朱祁鎮重新上位之後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於謙

朱祁鎮的最大汙點,第二次稱帝以後,為何必須殺掉於謙?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鎮複辟,第二次成為了皇帝。與此同時,在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的要求下,朱祁鎮殺掉了名臣於謙。認真的說,於謙屬於名臣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之一,堪稱與...

三國時期顏良為何會被關羽所殺?

三國時期顏良為何會被關羽所殺?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拉開序幕,袁紹派大將顏良率軍進攻白馬,東郡太守劉延不能抵擋,曹操派張遼和關羽救援,迎戰顏良,關羽在萬馬軍中看到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過去將顏良斬殺,袁紹手下的將領無人能抵擋關羽,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解白馬之圍”。顏...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二人之間有何故事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二人之間有何故事

張昭,三國時期孫吳重臣,輔佐孫策、孫權安定江東。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東吳重臣張昭,雖然被戲稱為“帶投大哥”,“內事不決問張昭”也成了諷刺的話。但其實真實曆史上,張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吳國的地位聲望一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作為直臣,他多次勸諫孫權,兩人相愛相殺發生了很多趣...

呂布敗後張遼、高順是什麼下場?為何會被曹操活捉?

呂布敗後張遼、高順是什麼下場?為何會被曹操活捉?

關於三國猛將呂布的故事,或許世人聽聞最多的一句話便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張遼和高順都是呂布手下大將,張遼投降曹操之後,成為曹操五子良將之一,逍遙津一戰,以七千人打敗孫權十萬大軍,率八百敢死隊,殺的孫權十萬大軍潰不成軍,張遼甚至一度衝到了孫權麵前,勇不可擋...

薛綜:三國時期東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勸諫孫權的?

薛綜:三國時期東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勸諫孫權的?

薛綜(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大儒、名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少時避亂交州,師從南安太守劉熙。跟隨士燮歸附孫權,出任五官中郎將,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從征九真郡,授謁者仆射、半州長史、賊曹尚書、尚書仆射、選曹尚書、太子少傅,兼任選部職責。赤...

劉備借的荊州該不該還 劉備算是失信嗎

劉備借的荊州該不該還 劉備算是失信嗎

對三國時期,劉備借荊州該不該歸還?借而不還是否說明劉備失信呢?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因為現在很有一些滿腦子是屎的人見不得人為仁聖。〈當然,便是在古代這種人也不少〉所以,但凡曆史上略有點名氣的聖人都是他們貶斥的對象,而但凡曆史上出了名的流氓惡棍,漢奸國賊,都是他們吹捧...

程務挺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唐朝有何貢獻?

程務挺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唐朝有何貢獻?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文明元年(684年),唐朝宰相裴炎因為被人誣陷謀反,遭到逮捕下獄。程務挺為了救好友裴炎,於是上書武則天,聲稱裴炎是遭人誣陷,絕不可能謀反。但程務挺的上書不僅未能拯救裴炎,反而自己也受到牽連,最後二人都遭武則天處死。...

武則天都敢對王皇後下手 衛子夫為何不敢動陳阿嬌

武則天都敢對王皇後下手 衛子夫為何不敢動陳阿嬌

為何武則天敢殺了王皇後,而衛子夫卻不敢動陳阿嬌?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這是白居易在《後宮詞》中,對後宮嬪妃們日常生活的描寫,同時也通過眾多細節,描寫出了嬪妃失寵之後,內心的惆悵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