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1)86

還不知道: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會失敗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杜甫曾評價唐太宗,“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貞觀十四年,高昌王麴文泰因病而死,其子麴智盛繼位,投降唐朝,太宗在高昌首府地區——交河城設置安西都護府,由此開始,南、北、西諸夷都臣服於唐王朝,西域各國皆到長安朝貢,隻剩下東方的高麗國還未向唐王朝俯首稱臣。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隋朝時期,文帝、煬帝都曾舉數萬兵馬討伐高麗,但最終都無功而反。

貞觀十九年,太宗親自東征高麗,最後也沒能將高麗攻下,這位征戰四方,以出奇製勝聞名軍史的皇帝,為何會敗給小小的“外夷”?

其實從長遠來看,唐太宗李世民雖然親征失敗,但這次戰爭的經驗,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指導意義。為後來的唐高宗收服高麗打下了基礎。

唐太宗攻打高麗的起因與失敗

1、高麗國內部政治局勢的轉變

早在高祖武德九年(公元 626 年)百濟新羅來使就曾控訴高句麗“閉其道路,不得入朝。又相與有隙,屢相侵掠”、“新羅占領漢江和朝鮮南部的任那,與百濟、高句麗和日本的關係緊張。”

唐太宗李世民心中一直矚意用事於高麗,根據《冊府元龜》《帝王部·親征二》言:“遼東舊中國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今彼弑其主,恃險驕盈,朕長夜思之而輟寢。將為中國複子弟之仇。”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公元643年,唐太宗遣使前往高麗,冊封當時的高藏王,也就是泉蓋蘇文的侄子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句麗王。同年,高麗向同為附屬國的新羅發起戰爭,並與百濟達成同盟,試圖斷絕唐朝的通路。

唐太宗再次遣使前往調解,遭到攝政的泉蓋蘇文拒絕,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麗攝政弑主虐民為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麗。

唐太宗親征高麗,攻占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穀、銀山、後黃十座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七萬人到中國,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最終在駐蹕之戰中未能攻下安市,退兵回國。

2、戰爭結果與預期並不不符

不同於隋煬帝征伐高句麗“增置軍府,掃地為兵”(《隋書·食貨誌》),引起百姓的怨憤,唐太宗在這一戰中可以說是做足了準備。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唐太宗派出使者出行高麗,表麵是外交往來,實則是為了偵察高麗的地形,為之後發動討伐戰爭做準備。

針對前朝在對戰高麗出現的補給困難問題,唐太宗“敕將作大監閻立德等詣洪、饒、江三州,造船四百艘以載軍糧。”采取了海上路線運輸補給。與此同時唐太宗“下詔遣營州都督張儉等帥幽、營二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先擊遼東以觀其勢。”先派遣了精銳部隊打探敵情,收集信息,為日後出征積累情報資料。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在人民的支持程度上,太宗一代的百姓可以說是對高麗的不滿囤積已久,這一點在太宗招募士兵的盛況中就能體現。

太宗“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歎鬱邑。”在此次募兵中,太宗共征得兵士十萬,這支隊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得誌願軍。

但為何在天時、地利、人和都偏向唐軍一方時,太宗親自東征得情況下,高麗依舊未被攻下?難道戰神,真的迎來了他軍事生命的轉折點嗎?

高麗未能攻下的原因:安市會戰的決策失誤

1、兵力縮減帶來的困局

公元644年,太宗派水路500船四萬兵從萊州渡海攻平壤,陸路則發兵六萬從東北趨遼東,自己親率六軍於前線督戰。

陸路上,唐軍攻下了一直頂住了隋煬帝幾次遠征的重鎮“遼陽城”,但唐軍沒有直搗平壤,而是在進攻遼陽城西南重鎮安市城時,被阻兩個月而未能突破。

從兵力的情況來看,唐軍吸取了隋討伐高麗失敗的教訓,大大縮減了軍隊的陣容,太宗出征後又裁減隨從,輕車簡行。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甚至在部隊向幽州集結過程中節省軍資,據《冊府元龜》卷十八記載途中軍將私拿驛站貯麥的事情:“右衛將軍陳萬福違法取驛麥數石,(太宗)不欲加罪,賜麥以媿其心。”

說明當時因節省軍資,連將帥的生活都很艱苦。

這樣精兵簡政的隊伍非常適合速戰速決,如此一來就能 *** 隊後勤部門的壓力,但不適合長時間在外作戰。

但在攻下高麗遼東各個城鎮之後,唐軍一方麵需要分兵把守,另一方麵又必須集中優勢兵力迎擊來援之敵和進一步進攻,如此一來,兵力就顯得不足。

前線的兵力不足,後勤部門也一定會受到影響,冷兵器時代,由於運輸手段、技術低下,幾乎都是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繁重的後勤工作中。

據《新唐書》《東夷傳》和《唐會要》記載,攻占遼東、蓋牟等城後,唐軍雖然擁有大量糧食,卻由於戰線推移、補給線的延長而牽製大批兵力從事轉運,運輸的主力——馱馬,隨著負擔的加重和天氣的惡化而大批死亡,帶到遼東的數萬匹馬到班師時死亡十之七、八成,糧運已經日益困難。

雖然太宗的判斷是符合當時的戰事實情的,但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太宗沒有考慮到過於將軍隊人數縮小必然也會影響到後勤補給人員的缺少,最終也會導致戰略目標無法實現。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2、與兵力不相符的戰術

在兵力不足的前提下,太宗還在戰場上犯下了另一個十分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一改之前的速攻策略,轉而走起了“穩紮穩打”的路線。

由於唐軍兵力相對集中,因而局部的實力優勢較為明顯。

這是因為唐朝君臣在各戰役中,主要采用了“圍點打援”(《李劫評傳》記載)的戰術,迫使高麗調兵前來解圍,然後選擇有利地形,伺機殲敵,獲得了以逸待勞、反客為主的軍事效果。

在太宗攻克白岩城之後,降將高延壽、高惠真等獻計說:“安市人顧其家, 人自為戰, 未易猝拔。。。。。。烏骨城耨薩老耄不能堅守, 移兵臨之朝至夕克”建議太宗繞過安市,眾將也認為此計可行。

但太宗卻采用了長孫無忌:“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趨而進,此萬全之策也。”的計策,結果“安市人顧其家,人自為戰。”此時太宗又放出消息,意欲將安市屠城,本是希望能用恐嚇的手段逼迫城內的高麗士兵投降。

沒想到,“安市人望見上旗蓋,輒登城鼓噪,上怒。”“聞之益堅守”,唐軍在此與高麗軍隊激戰,將寶貴的夏季白白耗費,九月丟失壓城的土山後,麵臨冬季不得不無功而返。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3、環境限製唐軍發揮

隋唐之際,中原王朝和高麗大致以遼河為界,而遼河至平壤的路程大約有千裏之遙,其間不僅有山川河流、風雲雨雪等自然條件帶來的困難,而且沿途還要受到高麗軍民的頑強抵抗,顯然,陸軍要想到達平壤,需要克服諸多困難,一帆風順的可能性不大。

六、七月多雨,道路泥濘難行,因此到了雨季,陸上布滿沼澤,大大加大行軍作戰的難度,而從八、九月至次年二、三月又天寒地凍,所以適於軍事行動的時間很短,若不速戰速決,就會使軍隊陷入困境。這也是要對高句麗進攻采取速戰速決軍事戰略的主要原因。

4、偶然事件導致戰局扭轉

曆來唐軍打攻堅戰,手段繁多,如“翰贛車”、“飛雲梯”、“拋(袍)車”、“車弩”、“土山”“板屋”(《通典》)等。但安市安市城建於山上,東高西低,麵西為門,這種地勢對築土山有利,而拋車、衝車則不能很好地發揮攻城的優勢。

所以唐軍“築土山於城東南隅,浸逼其城,城中亦增高其城以拒之“最終去城數丈,下臨城中”當唐軍所築土山已可俯視城內時, 土山壓崩了城牆。

高麗士兵不得不出兵迎戰,可是屯守山頂的唐軍指揮官果毅傅伏愛山崩前卻擅離職守,使得安市守軍搶在唐軍前占據缺口,“塹而守之”,唐軍前功盡棄。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七十年征戰終結束

雖然在安市會戰中,唐軍最後並沒有將高麗攻下,考慮到即將來臨的寒冬,太宗急忙下令撤軍,在歸途中還是遭遇大風雪,死亡數千人,這次遠征以失敗告終。

但唐軍從高麗繳獲了大量鎧甲、馬、牛等,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有利於之後繼續征高句麗,滅高句麗。

唐太宗病逝後,其子唐高宗李治汲取了他的教訓,改取先滅百濟,再滅高麗的戰略,一則孤立較強大的高麗,二則拓寬了進高麗的通道,先後發兵 50 萬,征戰 10 餘年,最終取得了平定朝鮮半島的勝利。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總結

在唐太宗親征高麗失敗,根本原因還是天氣與氣候限製了唐軍的發揮,唐軍隻能在短短的夏季與高麗軍隊開展。

在戰事如此緊迫的情況下,以唐軍的兵力,更適合速戰速決的戰略,這也是太宗在戰爭前期,使用的策略之一,所以唐軍能夠一路勢如破竹,一舉攻下多城。

但在攻占白岩城之後,太宗卻聽從了長孫無忌的建議,采用“長驅而入,循序漸進”的打法,導致戰爭後期在安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冬季來臨之前,唐軍不得不撤兵,最終未能拿下高麗。

參考文獻

1、《唐太宗東征高麗》

2、《關於唐太宗東征高句麗的幾個問題》

3、《貞觀十九年唐對高麗的戰爭及其影響》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643.html

“李世民時期唐朝處在盛世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為什麼還會失敗” 的相關文章

嘉慶死後死因成謎 嘉慶死因到底是什麼

嘉慶死後死因成謎 嘉慶死因到底是什麼

還不知道:嘉慶皇帝駕崩後,為何他的死因成謎,還被傳出4種說法?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清朝曆史第五位皇帝是嘉慶帝,是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五年被立為皇儲。乾隆當了幾年太上皇,嘉慶四年駕崩。嘉慶皇帝親政後,首先把貪官和珅收拾掉,並平息了白蓮教起義。嘉慶在位時,勤勤懇...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為何還要傳位給朱允炆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為何還要傳位給朱允炆

你真的了解明明四子朱棣更有能力,為何朱元璋非要傳位給15歲的孫子朱允炆?嗎?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如果站在朱棣的角度去想,他應該也挺疑惑的,太子朱標去世後,剩下的那些兄弟哪個能力比他強?結果老爸朱元璋硬是隔代傳位,扶持15歲的孫子朱允炆繼位,這讓驕傲的朱棣如何能心服口服?太子朱標13歲...

曆史上的孫尚香是什麼樣的人 孫尚香在劉備死後自殺了嗎

曆史上的孫尚香是什麼樣的人 孫尚香在劉備死後自殺了嗎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孫尚香為什麼沒和劉備生下子嗣?她真的在劉備死後投江自殺了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隨著近年來關於三國的影視劇和遊戲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孫尚香”這個人物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玩過《王者榮耀》的朋友們都知道,遊戲裏的孫尚香是一個爆發極高的射...

呂後在劉邦死後為何沒有稱帝而且選擇讓劉盈登基?

呂後在劉邦死後為何沒有稱帝而且選擇讓劉盈登基?

呂後先後掌權達十五年,是中國曆史上傑出的女性統治者。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呂後當年真正是稱得上權傾天下,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和她抗衡的。說呂後權傾天下,可以從兩個方麵來說明。其一,呂後可以隨便欺負劉邦的兒子們,沒有任何人有反抗之力。劉邦的兒子中,除了劉肥、劉...

關羽和張飛在三國演義中與正史中的差別有多大?

關羽和張飛在三國演義中與正史中的差別有多大?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關羽和張飛在正史中被稱為“萬人敵”,連周瑜都稱他們為“熊虎之將”,勇猛過人。在演義中,關羽和張飛也非常厲害,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武藝絕倫。張飛在長阪坡以二十騎斷後,嚇退曹操數萬大軍,十合殺死袁術大將紀靈。然...

張巡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樣的?

張巡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樣的?

張巡是進士出身,卻成為了大唐中期的名將,這源於安史之亂。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初九,安史叛軍攻入睢陽,唐軍苦守9個月的睢陽最終陷落。唐將張巡悲痛地向長安叩拜說:“臣竭盡全力死守孤城睢陽9個月,再也無法堅持。臣活著不能殺盡叛賊,死了也要變成厲鬼繼續殺敵。”...

劉備和劉邦都占據著四川地區 兩人成果為何完全不同

劉備和劉邦都占據著四川地區 兩人成果為何完全不同

對劉備和劉邦都占據了四川,為何劉邦能統一天下,劉備隻能敗走夷陵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邦和劉備雖然都占據了漢中地區,地盤是差不多的。但除了地盤之外,其他所有的條件,劉邦基本上都優於劉備。而且,最關鍵的是,劉邦麵對的是一場混戰,就算是最強的項羽,整體國力也遠比不上後來...

龐德到底在執著什麼 龐德為何寧願死都不投降關羽

龐德到底在執著什麼 龐德為何寧願死都不投降關羽

對龐德寧死不降蜀漢,讓他如此執著的原因是什麼?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讓龐德誓死忠於曹魏而不降關公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有四點。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眾所周知,龐德原為馬超部將。馬騰死後,馬超聯合韓遂起兵報仇,無論是渭水之戰的無限風光,還是兵敗後的突圍逃亡,龐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