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齊頃公是怎樣的人?最後如何死的?

中國曆史6年前 (2018-11-16)18

齊頃公十年(前589),齊國征伐魯、衛,魯衛兩國請求晉國出兵解救。晉國派出兵車八百乘,以郤克為統帥,大軍來到鞍地(今山東濟南東北)。戰爭開始,齊頃公自恃其勇,根本不把晉國人放在眼裏,戰馬沒有披甲,兵士們沒有吃早飯就向晉軍發起了攻擊。而晉、魯、衛聯軍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個個奮力死戰。戰爭進行的非常慘烈。聯軍主將郤克被射傷,血流到腳。他想退回到營壘,他的戰車馭手對他說:“我從進入戰鬥,已經兩次受傷,我不敢說疼痛,害怕使士卒恐懼,願您忍疼繼續戰鬥。”郤克又投入了戰鬥。在他的帶領鼓舞下,聯軍冒矢前進,個個奮勇殺敵,勢如排山倒海,齊軍不能抵擋,終於敗下陣來。齊軍危機時刻,齊頃公被晉軍將領韓厥追上,幸虧他的車右逢醜父和他換了一下衣服,這才避免被晉軍俘虜。這就是曆史上比較有名的鞍之戰。

齊頃公是怎樣的人?最後如何死的?

齊軍失敗後,晉、魯聯軍乘勝追擊,一路東進,兵鋒直指齊國的都城臨淄。齊頃公被迫遣使求和。

齊國派遣上大夫國佐,拿著滅紀所得的甗(音yan)和玉磬,來到郤克大營,答應把侵占魯、衛兩國的土地還回去。郤克盛怒以待,國佐卻表現得很謙恭。郤克提出了兩個條件:以蕭同叔子為人質;讓齊國的土地改為東西向種植(盡東其畝)。

蕭同叔子是齊頃公的母親,讓國君之母做人質,這對於齊國是一種侮辱。國佐說:“蕭同叔子不是別人,是我國君之母。齊國和晉國是相同的國家,齊國國君的母親就是晉國國君的母親,哪有國君的母親做人質的道理!”所謂“盡東其畝”則是改變種植方式,讓齊國的莊稼都是東西成行,日後便於晉國討伐時兵車行進。這樣的條件,等於是讓齊國亡國。

提出這樣兩個不可能答應的條件,等於是拒絕了和談要求。所以,國佐說:“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們不允許講和?”郤克也毫不掩飾,說:“攻破臨淄城,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情。我就是不讓你們講和,你又能怎麼樣?”國佐怒不可遏,卻有意壓著怒火,語調和緩地說:“若真是這樣,那我們齊國趁著現在還有國家,就在臨淄城下,和你們決一死戰。”魯、衛兩國看出了齊國的憤怒和決心,就勸郤克罷兵講和。郤克也知道,再打下去不一定能占到更多便宜,就同意了齊國人的要求,兩國休戰。

鞍之戰所在的時期,各國雖然征伐不斷,但所滅皆為小國,一個大國吞並另一個大國的事情還沒有發生。所以,大國間的勝負不過是霸主(盟主)的爭奪,失敗一方提出來求和,還沒有不同意的先例。那麼,郤克作為一個晉國大臣,為什麼會拒絕齊國的講和呢?說起來,郤克提出讓國君母親做人質是有原因的。郤克身有殘疾,在他出使齊國期間,齊頃公拿他惡搞,郤克是蓄意報複。

事情要回到晉景公八年(前592),晉國派郤克出使齊國。齊頃公讓母親在樓上的帷幕後觀看,看後,蕭同叔子發出了笑聲。原來,郤克駝背,齊頃公就讓一名駝背者引導。和郤克一同出使的還有曹、衛兩國,曹國的使者一條腿有殘疾,衛國的使者隻有一隻眼睛,齊頃公也派了同樣有這種殘疾的人加以引導。郤克知道了原委,非常生氣,回到黃河畔發誓說:“河伯作證,不報複齊國,我絕不渡過黃河。”回到國內以後,郤克請求攻打齊國,晉景公問明原因,沒有同意。後來,執政大臣魏文子年邁辭職,推薦郤克,郤克執掌了國家政權。

掌權後,郤克馬上封鎖斷絕了與齊國的來往。齊國派使者到晉國,先後幾次都被郤克捉住殺死,沒有人進入國都見到晉國國君。到了晉景公十一年,齊國討伐魯、衛,兩國都通過郤克向晉國求救,鞍之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

鞍之戰的後果是,晉國更加強大,開始設置六卿,用來封賞在鞍地戰爭中的有功人員,而齊國國君齊頃公隻能親自到晉國朝見晉景公。齊頃公還想用朝見天子的禮節拜見晉景公,隻是由於晉景公不敢承受才沒有這樣做。

晉、齊鞍地之戰的原因,更有可能的是晉景公要稱霸,他要懲罰齊國的背盟,並借機打破齊、楚聯盟。但是,齊頃公拿殘疾人惡搞,卻被郤克記恨在心,借機報了私仇,這不能不說是齊頃公“自吞苦果”,而這種後果還很嚴重。在漫漫曆史長河當中,齊頃公拿殘疾人惡搞,應該算不上什麼大事件。但是,正是這樣一件不是大事情的事件,《左傳》、《史記》這些史書卻都有記載,尤其是《史記》,在齊、晉世家中都有記載。這究竟是為什麼?這隻能說明,我們是個禮儀之邦,文明講禮,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不尊重殘疾人,甚至拿殘疾人惡搞,這不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傳統和文化傳統。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811/221022.html

“齊頃公是怎樣的人?最後如何死的?” 的相關文章

盧象升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盧象升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盧象升是明朝末年大臣、名將。東漢末年著名的經學家盧植的後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據《明史》記載,盧象升戰死後,“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可見老百姓對他去世的惋惜。同時,作為總督天下兵馬的盧象升去世,也是明朝的重大損失。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屢剿不絕,與明軍失去盧象升的指揮,不...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名士法真之孫。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

明君朱瞻基創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個致命錯誤

明君朱瞻基創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個致命錯誤

眾所周知朱瞻基是明君,他創造了仁宣之治,明朝老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就是從仁宣之治開始的。但是明君也會犯錯誤,那麼他犯了哪三個致命錯誤呢?一、明宣宗重新重用宦官。朱元璋立國以後,為了吸取唐朝被宦官擅權的教訓,特地立下祖訓:宦官不許幹政,違者斬。這事兒如果好好實行下去,對大明朝隻有好處。可問題是,到了他...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記錄 曹操為什麼要這麼做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記錄 曹操為什麼要這麼做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至少有5次屠城記錄,他為啥要幹這麼殘忍的事?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換位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人把自己幻想成曹操,所以覺得屠城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無可厚非。可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做曹操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所以更多的人應該把自己放在被屠的老百姓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一來...

朱棣在遷都北京之前 朱棣為何兩次下令抓尼姑

朱棣在遷都北京之前 朱棣為何兩次下令抓尼姑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朱棣為何在遷都北京之前,兩次下令,將全國的尼姑都抓起來呢?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安置皇子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位偉大的君王,他統一天下,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依舊有很多煩惱,比如說子嗣眾多。古代每個皇帝都會有及時和乃至上百...

如果朱見深為帝,於謙還會被殺嗎?

如果朱見深為帝,於謙還會被殺嗎?

於謙,明朝名臣、民族英雄。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當初朱祁鎮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虜後,於謙為了避免明朝滅國的危險,在征得孫太後同意後,把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扶起來,立為皇帝。並且組織了北京保衛戰,打敗了瓦剌,從而粉碎了瓦剌的陰謀。但是,由於此後瓦剌把朱祁鎮放了回來,引發了“奪門之變”...

曹丕和孫權稱帝後都追封自己的父親 劉備為何沒有那麼做

曹丕和孫權稱帝後都追封自己的父親 劉備為何沒有那麼做

對劉備追封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曹丕、孫權稱帝後,都追封了父親,為何劉備不這麼做呢?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群雄逐鹿中原,上演了一出英雄紛爭的史詩畫卷,魏蜀吳三國先後建立,可是最終三家歸晉,也應了明代文學家楊慎的詩: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可是在魏蜀吳三...

曆史上對明英宗的爭議不斷 他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嗎

曆史上對明英宗的爭議不斷 他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嗎

對明代明英宗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明英宗是合格的皇帝嗎?為什麼曆史上對其爭議不斷?明英宗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曆史上也並未爭議不斷,他就是一個既昏又壞的皇帝。所謂的爭議不斷,大抵也隻是“得益於”或者說肇始於當年明月《明代那些事兒》之中對朱祁鎮“好人,不是好皇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