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王陽明為求道誤了入洞房,道士:咱倆20年後還能相見

中國曆史14秒前1

近代大思想家梁啟超,曾提出過“兩個半完人”的觀點,其中,兩個完人指的是孔子和王陽明,而另外半個則代指曾國藩。

梁啟超認為縱觀古代史,隻有這三個人才稱得上聖人。這種說法其實和謝靈運,提出的“才高八鬥”論調,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孔子是華夏讀書人的至聖先師,他被稱為孔聖人實屬天經地義;而晚清時期的曾國藩,也擔得起半個聖人的雅稱。

唯獨明朝時期的王陽明,梁啟超居然拿他和孔子相提並論,是否有一點言過其實了呢?了解王陽明的傳奇人生之後,想必世人才會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應夢降生,幼年失恃

公元1472年,家住浙江餘姚北城的王家傳出喜訊,王華的妻子鄭氏誕下麟兒,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相傳在王陽明降生之前,祖母曾夢見過一位身穿緋玉的天神。他站在雲端吹奏仙樂,懷中抱著一個長相不凡的嬰兒從天而降。

為此,王陽明出生之後,欣喜不已的祖父特地為他取名為“雲”。而且,王陽明居住的閣樓,也被改名為“瑞雲樓”。

足見王氏一門對王陽明的出生,都抱有殷切的期待和美好的祝願。而這個出生於家世優越的書香門第的男嬰,日後也勢必會不負眾望。

另外,關於王陽明的降世還有一個奇怪現象,當年鄭氏懷胎14個月才分娩。原本家人都認為,他一定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

但令人失望的是,王陽明5歲前卻一直沒有開口說話。一時間左鄰右舍都猜想,這個孩子極有可能是一個啞巴。

但令所有人都十分吃驚的是,有一次一個遊方和尚來王家化緣。當他看到年幼的王陽明時,順勢用手摸了摸他的頭說道:“真是一個好孩子,可惜道破。”

王陽明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孩子,但卻因為以“雲”字為名,所以他才遲遲不能說話。為此,祖父特地去查閱了《論語》,最終為他改名為“守仁”。

蹊蹺的是改名不久後,王陽明居然開口說話了。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小時候雖然不會說話,但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卻十分超群。

他不僅將祖父讀過的書全部默記了下來,而且在開口說話之後,居然能全篇背誦。12歲時,王陽明被送入私塾讀書,但遺憾的是次年母親鄭氏便撒手人寰了。

這對於年幼的王陽明而言,簡直是天大的不幸。父親王華後來考中了辛醜科狀元,此後一路官運亨通,更高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誌存高遠,心思縝密

王陽明是一個特別喜歡動腦的人,在私塾讀書期間,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特質。有一次,私塾先生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什麼才是天下最要緊的事?

其他同學都認為,學而優則仕才是讀書的之一要義,就連私塾先生都認為此觀點甚好。但王陽明卻不敢苟同,他認為科舉取士絕非之一等要緊事。

同學們對此都十分好奇,先生也不禁疑惑地發問:“那你認為什麼才是天下最要緊的事呢?”王陽明毫不猶豫地回道:“讀書是為了做一個聖賢之人!”

此言一出,大有語驚四座之勢,這種不同凡響的觀點,即便並未得到先生的肯定,但卻成為了王陽明窮盡一生追求的真諦。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年僅15歲的王陽明,居然在饑民起義此起彼伏之時,私下裏寫好了平定起義的策論,並試圖給皇帝上書。

這種看似離經叛道的做法,實則已經顯露出王陽明絕非凡夫俗子。但他的行為卻遭到了父親的怒斥:“你真是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狂妄之徒。”

但父親的打擊並未打消王陽明的積極性,他一邊讀書一邊關注時局變化。正所謂雖未出茅廬,但天下大事卻已了然於胸。

王陽明17歲時,遵照父親的安排孤身一人前往南昌。此行的目的是和諸氏成婚。諸氏的父親和王華誌趣相投,二人的關係十分融洽。

王陽明迎娶諸氏,本就是一樁門當戶對的親事。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就在萬事俱備之時,卻唯獨缺少了新郎的身影。

結婚當日,待字閨中的諸氏,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讓如意郎君,為自己揭下紅蓋頭。但王陽明卻在婚禮當天消失了,直到次日才被嶽父尋回。

虔心修道,遺忘婚期

在那個封建禮教嚴苛的時代,王陽明的不告而別,不僅會讓嶽父顏麵掃地,而且還極有可能讓妻子諸氏,成為閑言碎語的輿論焦點。

那麼,他究竟做什麼去了?原來,王陽明抵達南昌之後,四處閑逛時發現了一位須發皆白的道士,他正在打坐。

一向對修道十分熱衷的王陽明,看到此情此景後馬上來了興致,走上前去向道士詢問:“道長,您在修煉什麼?”

老道士張開眼後,微笑著對王陽明說道:“我在打坐,這是養生術的基本功,小友對此感興趣嗎?”

王陽明連忙點頭,於是老道士便傳授他打坐心法。他一邊有模有樣的學習,一邊慢慢的入境了,一轉眼居然就是一整天。

直到嶽父派人前來尋找,他才發現自己打坐時居然忘記了時間,自然也就耽誤了婚期。幸好,嶽父一家早已認定了這個女婿,所以又給他和諸氏補辦了一次婚禮。

機緣巧合,再續前緣

婚後,王陽明和妻子諸氏感情甚好,而他也一直潛心於科舉,但不幸的是卻屢試不中。直到28歲時參加禮部會試,才得了個二甲進士第七名。

此後,王陽明的仕途並不是十分順遂,但他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並且一直在追求做聖人的理想。

平定寧王之亂後,王陽明非但沒有受到嘉獎,反而在宦官和佞臣的左右下,差一點卷入有心之人為他挖的陷阱。

在這一時期,心情抑鬱的王陽明又來到了道觀,剛一進門就看到了一位老道士,而他正是20年前傳授自己道法之人。

老道士看到王陽明之後笑著說:“小友,我們又見麵了。”王陽明掐指一算,距離二人初次見麵整整過去了二十載。

王陽明被後世譽為千古之一完人,由他創立了的“陽明心學”,至今仍被很多人奉為經典之作。身為一個在宦海中沉浮的哲學家,他終於實現了做聖人的理想。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4396.html

“王陽明為求道誤了入洞房,道士:咱倆20年後還能相見” 的相關文章

公孫瓚到底實力如何?最後為何會敗於袁紹?

公孫瓚到底實力如何?最後為何會敗於袁紹?

公孫瓚,東漢末年武將、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公孫瓚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梟雄,割據幽州一帶,威震塞北,使得鮮卑畏懼,最後被袁紹消滅。那公孫瓚為何敗給袁紹呢一,早年經曆公孫瓚出身大族,但是因為生母身份低微,所以隻能在遼西郡擔任小吏。公孫瓚長得高大威武,又很有才能,因此...

徐庶沒有給曹操獻計 曹操為什麼還要養著他

徐庶沒有給曹操獻計 曹操為什麼還要養著他

對徐庶有多神秘?誓不為曹操獻一計,為何曹操還供養著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在那個處處是機會,步步是陷阱的時代,君王良將謀士們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曆史。劉備作為時代鎖鏈中的關鍵一環,雖父親早逝,家道中落,靠販履織席維生,卻依舊胸懷壯誌與理想,想要匡扶...

簡雍與劉備之間的關係如何?他與諸葛亮之間有何故事?

簡雍與劉備之間的關係如何?他與諸葛亮之間有何故事?

簡雍,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劉備帳下謀士。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劉備手下謀士很多,最著名的有諸葛亮、龐統、法正,其他的還有孫乾、糜竺、簡雍等人,在劉備的謀士中,有一個人在劉備麵前都表現的很隨便,但是,卻獨怕諸葛亮,對諸葛亮畢恭畢敬,這個人是誰呢?他是劉備的謀士簡雍,簡雍...

為什麼秦始皇死後會慘遭滅族?真相是什麼?

為什麼秦始皇死後會慘遭滅族?真相是什麼?

秦始皇,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新君奪取天下之後,似乎都要進行“誅殺功臣”這一保留項目。跟著皇帝打天下的功臣,很少能得到善終。如漢高祖劉邦在...

曆史上曹操和曹丕為什麼都沒有殺漢獻帝?原因是什麼?

曆史上曹操和曹丕為什麼都沒有殺漢獻帝?原因是什麼?

漢獻帝,東漢王朝末代皇帝,一生命運坎坷。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東漢末年,朝綱腐敗、朝局動蕩,宦官與後戚輪流把持朝政,業已成為把持朝政的兩大毒瘤,把東漢搞得烏煙瘴氣。朝堂之上群臣拉幫結夥明爭暗鬥,各地武將擁兵自重稱霸一方,彼此之間連年征戰。民間百姓衣食難繼,流...

諸葛亮死後誰成為了他的接班人?為什麼是蔣琬?

諸葛亮死後誰成為了他的接班人?為什麼是蔣琬?

蔣琬 字公琰,三國時期蜀漢宰相。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諸葛亮為完成先帝遺詔,先後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而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 。後主劉禪追諡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死後,後主劉禪便任命蔣琬為尚書...

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馬懿有異心嗎?

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馬懿有異心嗎?

曹睿,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後甄氏。對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司馬懿作為曹魏重臣,輔佐曹魏四代君主,功勳赫赫,但是,司馬懿又有異誌,而且老謀深算,陰險狡詐,最終,發動“高平陵政變”,篡奪了曹魏大權,成為奸臣。那麼,問題是,曹操都看出來司馬...

康熙死後雍正沒有將宜妃封為太妃,原因是什麼?

康熙死後雍正沒有將宜妃封為太妃,原因是什麼?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寵愛的四妃之一。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在清朝,先帝去世後,新繼位的皇帝往往會尊封先帝的妃子們為太妃,並把她們的養老工作安排妥當。可是康熙才去世15日,雍正卻發上諭,狠狠訓斥了康熙的妃子,58歲的宜妃。不光如此,雍正和乾隆在尊封先帝嬪妃時,也都把宜妃排除在外,這是怎麼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