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大軍 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2)95

對長平之戰,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將士的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長平之戰中,雖然趙國前後投入了四十五萬兵力,但秦將白起分割包圍趙軍後,趙軍兵力已經不足四十五萬,當然秦軍也有一定傷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實際坑殺的趙軍並沒有四十多萬。

在長平之戰前期的對峙消耗戰中,秦趙兩軍就多有交手,而趙軍多次戰敗,造成了一定傷亡,為此廉頗采取“堅壁”戰略,以防禦態勢和秦軍對峙,始終不肯與秦軍交戰。但趙國國力逐漸不支,無法長期支撐廉頗的消耗戰,趙孝成王就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便用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代替了廉頗,反擊秦軍。

加上後增派的援軍,趙軍前後參戰兵力合計達到了四十五萬餘人,不過因為前期有一定的傷亡,等趙括率軍趕到長平戰場,代替廉頗成為主將後,趙軍兵力已經不足四十五萬。

之後便是趙括和白起之間的對決,雙方交戰期間,趙軍再次造成了一定傷亡,等白起用計分割包圍趙軍後,趙括手下的掌握的兵力已經不足四十萬。接下來便是長達數月的包圍對峙階段,在這段時間內,趙軍多次四麵突圍,結果都被秦軍用箭射退,給趙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大軍 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此時趙軍因軍中無糧,大量士兵又被餓死,一些士卒甚至開始自相殺食,主將趙括也無法阻止。在多次突圍無果後,趙括便親自挑選出一支上等精銳士卒,皆穿重甲,騎乘駿馬強行突圍,結果非但沒有突圍成功,趙括自己也被秦軍亂箭射死。

在趙軍主將戰死且傷亡慘重的情況下,被困的趙軍最終向白起投降。此時四十五萬趙軍已經傷亡過半,剩餘的趙軍又人困馬乏且心力交瘁,為此大大降低了坑殺的難度,實際上白起坑殺的趙軍大概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

畢竟在長平之戰中,秦軍也有近一半的傷亡,約二十萬,這還是白起用計分割包圍趙軍後的結果,因此趙軍在投降之前,傷亡應該要比秦軍更大。此時秦軍還有約四十萬人,而剩餘投降的趙軍隻有十幾二十萬,且沒有作戰兵器和鎧甲護身,他們又如何能改變被坑殺的命運呢!

當然就算隻有十幾萬人,白起一時之間也無法將他們全部坑殺,那麼白起是如何在很短時間完成坑殺的呢?其實白起隻用的一個很簡單的計策,在一夜之間將投降的近二十萬趙軍屠戮殆盡,隻留下二百多名娃娃兵回國報信。

趙軍四十五萬的兵力是怎麼計算得出的?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秦國在公元前262年攻占了韓國野王,切斷了上黨郡和韓國本土之間的聯係,韓桓惠王為了以息戰禍,便主動將上黨郡獻給了秦國。

結果兩任上黨郡守都願意降秦,第二任上黨郡守馮亭還將上黨郡及治下的十七座城池一同獻給了趙國,目的就是激化秦趙兩國矛盾,從而讓趙國站在韓國這一邊,共同抵抗秦國。為此秦趙兩國爆發了上黨爭奪戰,之後隨著戰爭規模擴大,繼而發生了曆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大軍 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平原君趙勝領兵五萬接收上黨,引發秦趙大戰

趙孝成王對馮亭獻郡一事非常高興,就召見了親叔平陽君趙豹(趙武靈王三子)商量。平陽君說:“聖人認為沒有原因得到的利益是極大的禍患”,勸諫他不要和秦國作對,一定不要接受馮亭的建議。但趙孝成王不聽,說:“征發百萬大軍都沒有打下一座城池,現在坐著就能得到十七座城,這是大利益啊!不能錯失”。

《史記》記載:“王大喜,召平陽君豹告之,對曰:“聖人甚禍無故之利”,王曰:“今發百萬之軍而攻,逾年曆歲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幣吾國。”,乃令趙勝受地。”

於是趙孝成王封馮亭為華陽君,食邑三萬戶,並派四叔平原君趙勝(趙武靈王四子)率領五萬趙軍去接收韓國獻給秦國的上黨地。趙國此舉惹怒了老秦王,於是派軍繼續攻打韓國,震懾韓王,並派左庶長王齕率兵進攻上黨郡,為此秦趙兩國爆發了上黨之戰。

廉頗率兵二十萬進軍長平,抵禦秦軍

《史記》記載:“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

趙孝成王聽到秦國攻打上黨的消息,就連忙派大軍救援上黨,這時名將趙奢已經去世,而上卿藺相如也已是病危之際,能執掌軍務的隻有將軍廉頗,於是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二十萬趙軍救援上黨。結果廉頗率軍才趕到長平時,上黨就已經被秦軍攻占,而上黨百姓紛紛逃往趙國,於是廉頗就率軍駐紮在長平,以接應上黨百姓,上黨之戰結束。

《史記》記載:“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

王齕借此進攻趙國,和廉頗率領的趙軍時有交手,戰事規模逐步擴大,但廉頗多次戰敗,便采取防禦態勢與秦軍展開對峙,麵對王齕的屢次挑戰,廉頗始終堅守不出,哪怕趙孝成王多次派人指責,廉頗也拒不出戰,因此趙孝成王廉頗頗為不滿。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大軍 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趙括率兵二十萬支援長平戰場,反擊秦軍

雖然秦軍勇武善戰,但廉頗避戰不出,秦軍就無法速勝,王齕對此也頗為苦惱,便將這一情況上報秦王。秦昭襄王知道秦軍長途跋涉最顧慮久拖不決的戰事,這樣必將會讓秦軍深陷泥淖,無力自拔,便問秦相範雎該如何?範雎沉思之後建議使用“反間計”使趙王換掉廉頗。

《史記》記載:“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

之後秦國派人攜帶重金潛入趙都邯鄲,賄賂趙王身邊的親近之人,散布流言說“秦軍怕的隻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擔任將領,廉頗老而怯戰,不足為慮,且屢戰屢敗,不久就要投降秦國”。而趙孝成王對不敢出戰的廉頗早已不滿,再加上現在如今不斷入耳的謠言,便信以為真。

隨後趙孝成王找來趙括,問他能否打退秦軍。趙括回答:“秦國要是派能征善戰、威名昭著的白起來,我還會有所擔心,不得不籌劃一番。如今的王齕不過是秦國新將,因廉頗怯戰,才敢於深入,若遇上我,如秋風掃落葉,打敗他不在話下。”。於是派趙括取代廉頗擔任上將軍一職,並增調二十萬精兵讓趙括率領反擊秦軍。

此時加上之前平原君接收上黨的五萬趙軍和廉頗駐紮在長平的二十萬大軍,前後合計四十五萬。

秦昭襄王得知趙國換將後,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前往長平戰爭擔任秦軍主將,王齕改為副將,並嚴令軍中 *** ,如有走漏消息者格殺勿論。

從白起之前指揮過許多重要戰役中也能看出,白起的作戰特點是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比如:伊闕之戰全殲二十四萬韓魏聯軍; 華陽之戰斬首及溺死魏趙聯軍十五萬。秦昭襄王暗中啟用白起的目的不言而喻,目的就是想全殲趙軍,削弱趙國的實力。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大軍 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武安君白起是如何坑殺趙國四十多萬將士的?

在趙括赴任前,上黨之戰就已結束,平原君率領的五萬趙軍就算沒有被王齕全殲,也是損失慘重。之後廉頗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又多次戰敗,因此趙括赴任後實際擁有的兵力應該已經不足四十萬。

白起赴任後,就針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趙括,采取了“佯敗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結果趙括中計,近四十萬趙軍被白起分割包圍(之前文章中有白起詳細分割包圍趙軍的過程,本文不再過多描述),運糧通道也被秦軍切斷。

《史記》記載:“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

趙軍被困後軍心大亂,趙括連殺八名都尉才暫時穩定了軍心,接著命令數十萬趙軍從各個方向衝擊秦軍的壁壘包圍防線,但始終無法突圍而出。白起便派出精兵展開攻擊,結果趙軍失利,開始修築壁壘固守,等待趙國派兵救援。不過秦昭襄王親赴河內郡征調青壯年支援長平戰場,阻攔了趙國的援軍。

趙軍被圍困四十多日後,因斷糧饑不可忍,開始互相殺食。數十萬趙軍為了求得一線生機,再次對秦軍壁壘發了攻擊,但輪番進攻了多次,還是無法突圍而出,大量趙軍因饑餓和突圍而死,損失慘重。因此白起最後坑殺的趙軍可以肯定是不會超過三十萬人的。

後來趙括親率精銳突圍也以失敗告終,趙括自己還死於亂箭之下,戰死在長平。之後剩餘的趙軍無力再戰,投降了白起。不過白起擔心趙軍反複無常,容易出亂子,就想將剩餘的趙軍全部坑殺,那麼白起究竟坑殺了多少趙軍呢?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大軍 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長平之戰秦軍傷亡也有二十萬左右,即便是一換一的情況下,趙軍在投降前至少也傷亡了二十萬,而且趙軍處於被動不利,最後剩餘投降的趙軍理應不足二十萬。

雖然少了總兵力的一半還要多,但想要將近二十萬趙軍全部坑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麼白起是如何在很短時間內做到的呢?

白起先是將投降的趙軍分成十營,並配以二十萬秦軍看管。然後賜給他們牛和酒慰勞,並表示“武安君明日會挑選趙軍,上等精銳胡給予武器帶回秦國征用,其餘老弱不堪或無法再戰者,一律遣發回趙國”。趙軍大喜,因此放鬆了戒備。

當天夜裏,白起用密令下達了任務:秦兵用白布束發,凡是頭上沒有白布束發者,一律認為是趙人,格殺勿論。

之後十營二十萬看管趙軍降卒的秦兵同時行動,大量趙軍在酩酊大醉地睡夢中便結束了生命。雖然秦軍屠殺的聲音和濃鬱的血腥味使靠在中間的趙軍醒悟了過來,但他們因為沒有準備,又沒有兵器和鎧甲,可以說幾乎沒什麼戰力,麵對手持利器的秦軍,一個接一個倒在了血泊之中。

即便有脫出營門者,也被外麵巡邏的秦軍砍殺,最終近二十萬趙軍降卒在一夜之間被秦軍屠戮殆盡,他們流淌的血液彙聚在一起發出了流水的聲音,長平附近的黃河支流都被染紅,故更名為“丹河”。之後白起將趙軍首級聚於秦軍壁壘之間,堆積成台,名叫“白起台”。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大軍 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結語:

至此,長平之戰中合計四十五萬趙軍被秦軍斬首坑殺殆盡,白起僅留下二百四十餘名年紀尚小的士兵放回邯鄲,以炫耀武功,宣揚秦國之威,震懾諸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772.html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大軍 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的相關文章

後世是如何評價鄧艾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鄧艾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鄧艾(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其人文武雙全,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範,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薑維。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

衛綰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宰相之位的?

衛綰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宰相之位的?

在古代,宰相的地位僅次於君主,一些良相則是君主的左膀右臂,能夠幫助君主辦理各種政事。衛綰,代郡大陵人,他的年齡、籍貫史書上沒有記載,應該是家庭比較貧寒,在漢文帝時期被選拔為皇帝的“專職司機”當上了郎官,在漢朝,郎官並不是多高的職位,但勝在可以經常接觸到皇帝,算是離權力的中心非常近的一批人。之後累積功...

如果三顧茅廬的人換成孫權和曹操 諸葛亮的隆中對又是什麼樣的

如果三顧茅廬的人換成孫權和曹操 諸葛亮的隆中對又是什麼樣的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三顧茅廬的是孫權或者曹操,諸葛亮的隆中對會怎麼對?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首先劉備可以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是因為以他當時的地位,他是可以放下這個身段的。而孫權和曹操則不同,孫權繼承父兄的基業,孫策已經為他準備好了一切,文臣武將兼具。而曹操更是在起事之初...

劉備在要攻打東吳的時候 諸葛亮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劉備在要攻打東吳的時候 諸葛亮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還不知道:諸葛亮對於劉備伐吳,到底是什麼態度?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夷陵之戰,是劉備人生最後一戰,也是決定三國曆史走向的一場戰役。此戰過後,魏蜀吳三國進入了一個較為平穩的對峙時期。曆來人們對於劉備伐吳,多是批評的,認為劉備不該以怒興師,招致慘敗,把蜀漢精銳喪失殆盡...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二人之間有何故事

曆史上張昭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如何?二人之間有何故事

張昭,三國時期孫吳重臣,輔佐孫策、孫權安定江東。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東吳重臣張昭,雖然被戲稱為“帶投大哥”,“內事不決問張昭”也成了諷刺的話。但其實真實曆史上,張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吳國的地位聲望一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作為直臣,他多次勸諫孫權,兩人相愛相殺發生了很多趣...

隗囂是什麼人?他為何要背叛劉秀與公孫述?

隗囂是什麼人?他為何要背叛劉秀與公孫述?

隗囂出身於隴右大族,他一生的經曆比較傳奇。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公元32年夏,光武帝劉秀親率諸將兵分數路,西征叛漢降蜀的隴右軍閥隗(Wěi)囂。隗囂的大將牛邯接到來自漢營的老朋友勸降信後,經過十餘日激烈的思想鬥爭,率“大將十三人,屬縣十六,眾十眾萬,皆降。”隗囂麵臨土崩瓦解絕境,派心...

雍正上位後圈禁了很多人 乾隆上位後為什麼基本都放了

雍正上位後圈禁了很多人 乾隆上位後為什麼基本都放了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乾隆為什麼要放了雍正圈禁起來的人?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清朝康熙的兒子被圈禁的皇子有: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皇八子愛新覺羅·胤禩、皇九子愛新覺羅·胤禟、皇十子愛新覺羅·胤、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其中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是...

孫皎:三國時期東吳宗室、將領,輕財交友,謀取民心

孫皎:三國時期東吳宗室、將領,輕財交友,謀取民心

孫皎(?―219年),字叔朗,吳郡富春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將領。昭義中郎將孫靜第三子,武烈帝孫堅之侄,孫權堂弟。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初任護軍校尉,領兵二千多人,號稱精銳部隊。後升任都護征虜將軍,接替程普都統夏口,曾隨呂蒙平定荊州。219年,孫皎病死,孫權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