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康熙和乾隆壽命都很長壽 兩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18)78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康熙和乾隆為何長壽?他倆從不碰一樣“東西”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

提起皇帝,他們往往與至高無上的權利掛鉤,在中國封建製度的王朝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往往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得到。然而有一樣東西,許多皇帝終其一生都在耗費大量精力尋找它的 *** ,它就是長生不老之術。

但是自古以來,即使貴為九五之尊,也沒有人成功過。作為現代人,我們都知道長生不老之術隻是美好的幻想,長壽卻是可以的。

我們都知道古代皇帝五百多位,其中短壽的皇帝居多數,但中國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以長壽而聞名,如康熙和乾隆皇帝,他們隻有像他們一樣遠離這樣東西,才能做到長壽,這一點其他皇帝忍不住。

01其他皇帝為長壽付出的代價

千古一帝秦始皇對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術,可以說是陷入了癡迷的狀態,不找到此 *** 誓不罷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幾千年前的社會科技文化並不發達,以至於秦始皇在二十歲時接觸了巫術後,就迷戀上了丹藥與修仙,並其的功效深信不疑。到了後來,他統一了六國後,手中的基業逐漸穩定,看著自己征戰幾十年終於打下的江山,又思及自己年歲漸長,心中怎麼舍得放手。

所以在秦始皇稱帝後,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尋求長生不老藥。這時他的手中已經有了全國之力,於是他派徐福三次遠渡日本,帶領數千名童男童女為自己尋找傳說中的“不死藥”,然而最終也是無果。畢生的追求怎能放棄,秦始皇到了晚年仍心有不甘,甚至親自帶隊尋藥,結果不言而喻,最終帶著遺憾離世。

康熙和乾隆壽命都很長壽 兩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一代英帝唐太宗李世民也和秦始皇一樣,對長生不老有著執念,在他中年中風癱瘓之後,他感受到了健康狀況惡化,麵對政務越來越力不從心,他開始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像他這樣的一代梟雄,年輕時也曾南征北戰,怎麼能接受自己年歲不多的事實。

在貞觀二十二年的一場戰爭中,王玄策抓了一個婆羅門教的高僧。太宗皇帝對他非常敬重,讓他準備延長生命的藥物。這些顏色鮮豔的小藥丸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來 *** ,唐太宗喝了大量的藥丸,但沒有任何效果。

他們都是我國古代皇帝中的佼佼者,卻也迷戀長生不老之術,遍尋無果,盲目食藥,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由此可見,長生不老本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味的去追尋反而更加耗損壽命。

02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

我們都知道古代皇帝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製掌握最尊貴的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和無盡的榮華富貴。那麼他們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富足了,令普通老百姓望塵莫及。可是即便是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的平均壽命是多少歲呢?

答案是僅僅隻有39.2歲,不足我們現代人的一半,甚至不及古代一些平民百姓,那麼這又是為何呢?

古代皇帝位高權重,肩負的使命也是極大的。想當好一個皇帝,要博覽群書,有政治手腕。為此他們日夜操勞,所以壽命是不長的,如雍正。他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不然需要批閱的折子便像小山一樣積累,因此他操勞過度在位十幾年便去世了。

康熙和乾隆壽命都很長壽 兩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除此之外,越是身處高位,身邊越是危機四伏,甚至皇家之中明爭暗鬥也耗費了皇帝大量心力,損耗龍體。另外皇帝後宮人數眾多,浸淫享樂也是許多皇帝身體耗損嚴重的原因之一,如漢成帝。

因早殤、惡疾去世的皇帝也不在少數,由此可見,皇帝也算是高危職業。長壽的皇帝可謂是少之又少,許多帝王終其一生追求的長壽之道也並未實現。

03康熙和乾隆長壽的原因

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在位時間六十一年,而乾隆皇帝更活到了八十多歲。這在古代皇帝普遍短壽的情況下,可謂是十分難得的。

我們都知道滿洲人精通騎射,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騎射作為一種高強度運動,對身體的健康也是有極大好處的,使疲憊的心靈得到放鬆。兩位皇帝精於騎射,對自己要求頗高,長久練習下來,身體素質自然提高了。

康熙和乾隆壽命都很長壽 兩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從不碰道士煉製的所謂長生不老的丹藥,不迷信於長生不老之術,這一點其他皇帝是忍不住的。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後,往往去追尋更加虛無縹緲的東西。

所謂長生不老丹藥,往往都由水銀、鉛、硫化汞這樣有毒的重金屬和硫磺這種腐蝕性極強的物質,佐以銅、金等其他材料。這哪裏是延年益壽的丹藥,分明是取人性命的毒藥。

康熙和乾隆壽命都很長壽 兩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然而在古代科技極度不發達的狀況中,丹藥之風從未停歇,發展至清朝,愈加流行。皇帝往往雲集四方雲遊道士,層層選拔,從中選出煉丹之人。宮中建造煉製丹藥的專用煉丹房,更有一套完整的試丹流程,可以說為煉製丹藥,皇帝耗費大量心血並對其功效深信不疑。

許多皇帝深受其害,如雍正皇帝,其盛年去世不僅有操勞的原因,與其迷戀丹藥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司馬丕,他好黃老之術,一度不吃飯,靠丹藥為生,後因服用過多中毒而死,年僅二十五歲;如明光宗朱常洛,因其病時服用大臣呈上的丹藥,僅一個月便駕崩,史稱“紅丸案”。

在古代醫療條件有限,許多病症無從解釋也無從醫治,在這種情況下,將丹藥視為救命良藥是可悲可歎的。在丹藥的荼毒下,許多皇帝早早便去世了。

康熙與乾隆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勤於政務又心思清明,他們知道長生不老之術隻是雲中縹緲,看透了生死離合的真相。於是他們保持心態平和,每日保持規律作息,不沉迷於丹藥,不僅做到了長壽,且創造了“康乾盛世”。

康熙和乾隆壽命都很長壽 兩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04結語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沉迷於長生不老之術,癡迷煉製丹藥的皇帝最終往往短壽。而如康熙與乾隆保持心態平和,生活作息良好,勤勉專一於眼前事務,能克製住自己的欲望,保持清明,才能做到長壽。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s://xlxlzx.com/201505/26.html

“康熙和乾隆壽命都很長壽 兩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的相關文章

劉秀統一天下後有三個武將能參與朝政 他們分別是誰

劉秀統一天下後有三個武將能參與朝政 他們分別是誰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光武帝統一天下後,隻有三位武將能參與朝政,他們都是誰?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光武帝劉秀受到後世的稱讚,因為他沒有誅殺一位功臣。不過,光武帝在統一天下後,也沒有任用功臣,而是采用“退功臣進文吏”的用人策略。大批開國功臣被解除實職,以列侯的身份閑居於家...

裴頠:西晉大臣、哲學家,為人頗有雅量,見識高遠

裴頠:西晉大臣、哲學家,為人頗有雅量,見識高遠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東郡聞喜縣人。西晉大臣、哲學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晉士族河東裴氏,為人頗有雅量,見識高遠,通古博今。初為太子中庶子、承襲父親爵位,遷散騎常侍,轉國子祭酒兼右軍將軍,拜侍中、光祿大夫、尚書左仆射等官...

田豫:三國時期曹魏將領,常年鎮守曹魏北疆

田豫:三國時期曹魏將領,常年鎮守曹魏北疆

田豫(171年~252年),字國讓,漁陽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區)人。三國時期曹魏將領。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初從劉備,因母親年老回鄉,後跟隨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勸說鮮於輔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時,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曆任穎陰、郎陵令、弋陽太守等。後來田豫常年...

蘇麻喇姑的一生有多傳奇?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蘇麻喇姑的一生有多傳奇?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蘇麻喇姑一個在史書中並未留下太多痕跡的宮女。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公元1705年九月初七,清宮中一位年長的宮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為該宮女舉辦隆重的葬禮。這位宮女不是別人,正是93歲高齡的蘇麻喇姑。如果用一個詞形容蘇麻喇姑的話,肯定是“傳奇”無疑。蘇麻喇姑的特別之處至少體現兩方麵:蘇麻...

劉備取益州龐統有上中下三計 劉備為何會選擇中計

劉備取益州龐統有上中下三計 劉備為何會選擇中計

還不知道:劉備取益州時,龐統提供了上中下三計,為何劉備隻選用中計?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事實上,龐統提供了上中下三計後,劉備之所以隻選擇中計,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上中下三計劉備前半生,一直顛沛流離,雖然他有關羽張飛這種絕世猛將相助,但苦於沒有長遠的規劃,所以他...

楊戲:三國時期蜀漢官員,為人疏闊簡略,忠誠寬厚

楊戲:三國時期蜀漢官員,為人疏闊簡略,忠誠寬厚

楊戲(?-261年),字文然,犍為郡武陽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早期擔任督軍從事、相府主簿。受到大將軍蔣琬的器重,曆任護軍、監軍、建寧梓潼二郡太守、射聲校尉。為人疏闊簡略,忠誠寬厚。酒後對薑維有傲弄之言,坐罪罷免。景耀四年,去世,著有《季漢輔臣讚》。...

朱棣為嗬會發動靖難之役?與姚廣孝有何關係?

朱棣為嗬會發動靖難之役?與姚廣孝有何關係?

靖難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朱棣當年想造反,其實他的心中是十分猶豫的。猶豫的原因,是因為害怕造反無法成功。畢竟他隻是一個藩王。從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獲得成功的則寥寥可數。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藩王在用一個小小的...

夷陵之戰時劉備問題那麼多 馬良為什麼沒有提點劉備

夷陵之戰時劉備問題那麼多 馬良為什麼沒有提點劉備

對夷陵之戰中,劉備昏招頻出,隨軍的馬良為何無動於衷?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時期在《三國演義》等曆史小說的渲染下,當時發生的故事和曆史事件都為大家所熟知。而且人們往往都是以劉備的季漢(蜀國)視角來審視這一曆史時期的,每當季漢集團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會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