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北京古舊書業溯源

中國曆史1小時前1

北京古舊書業溯源

“書肆”,我們今天稱之為書店,古代又稱為“書坊”、“書林”、“書鋪”、“書堂”、“書棚”、“經籍鋪”等。中國的書肆,最早起源於西漢時期。西漢文學家揚雄在《法言·吾子》中曾說:“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這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古籍文獻中最早提到“書肆”的記載。隨著我國古代雕版印刷技術的成熟和廣泛使用,古代書刊的傳播、流通更為廣泛,並開始出現規模性的圖書貿易活動,由此而帶來了一個新的經營行業——古代書肆業。

北京曆史上的圖書貿易活動,最早出現的時間約在唐代後期至五代初年,遼代以後開始大規模興起。金代時北京的書肆發展速度更快,甚至開始大量刊刻民眾所需的醫書、類書和民間的說唱諸宮調等圖書。元朝的大都城書肆業發展到已經擁有一定規模、相對固定的圖書市場——“文籍市”,並且出現了專營某類圖書的竇氏“活濟堂”、汪氏書鋪等專業書肆。明代北京書肆業進入了發展的成熟期,已經形成行業內刊刻、批發、流通等各環節的專業化分工明顯的特征,並成為全國四大聚書之地中最重要的一處。清代,是北京古代書肆業發展鼎盛時期,標誌之一是琉璃廠書肆的集中發展。

清末民初北京書肆業分化成為古舊書業、新書業,標誌著北京圖書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當時北京城的琉璃廠、東安商場、隆福寺以及西單商場、前門打磨廠等地形成了古舊書店集中之所,最多時達數百家之眾。

北京古舊書業,在其發展中呈現出幾大特性:

之一,什麼需求,催生什麼書店

北京書肆業興起於遼代,誘因主要是佛教寺院以及民間禮佛需要刊行佛經等。因此,當時的刊刻與佛教寺院結合緊密。而明代北京書肆與京城的文化活動以及文化消費需求密切結合,平常之日眾多書肆開設於“大明門之右,及禮部之外,及拱宸門之西。”

至清代,以書肆業為主體的琉璃廠文化街的形成,更是把書肆網點分布與城市居民結構及文化消費需求相結合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清代實行“旗民分城而居”,大量漢族官員及每逢會試之年趕考舉子多集中於宣南,書肆大規模集中於此帶動了琉璃廠文化街的興起和繁榮,並且成為北京古舊書業的典型代表。

民國以後,隨著旗人家境的敗落,居住於內城的顯貴之家藏書開始外流,隆福寺書肆店鋪,由此成為民國初年古舊書經營的重要區域。而東安市場的古舊書店由於接近外國人出入區域以及部分教會學校、醫院,以經營外文舊書而擅長。相比之下,西單商場的舊書店和舊書攤,因比鄰新興學校和 *** 機構,常以經營小零本及舊教材等價格相對低廉的舊書為主。

第二,“以書會友”成傳統

古舊書肆往往圍繞著文人學士的學術文化需要開展經營,因此,自古就注重與文人學士的密切交往,“以書會友”。文人學者往往將古舊書店視為“安身立命之所”,稱書肆店鋪的店員為“書友”,交往中反過來又促進了古舊書店鋪文化經營的品位。

清前期的著名學者孫承澤、王士禎、孫星衍、朱彝尊、李漁、紀昀等人都是古舊書肆的常客。而近代著名學者翁同龢、潘祖蔭、李文田、王懿榮等常以書肆為聚會場所,看書賞畫、吸煙品茶、閑聊雜談,成為一種風氣。

上世紀20年代,魯迅先生寓居北京時也與古舊書肆結下不解之緣,從他的日記中統計,在琉璃廠訪書購物達480次之多,先後購買3800多冊(部)圖書、碑帖,當時的來薰閣、通學齋、有正書局、直隸書局、商務印書館、神州國光社等都留下了魯迅的足跡。

原中國書店業務顧問郭紀森,民國時期經營開通書店時與一大批專家學者建立了密切聯係。顧頡剛主編《禹貢》半月刊,郭便給他找到許多地方誌和地圖,洪煨蓮教授主編經史子集各種《引得》,郭紀森就給他送去有關古今書目不下數百種。

第三,久居古舊書業易成“行家”

自古以來,古舊書店鋪就有為買主找書和為書找顧客的經營傳統,書店夥計往往根據文人學者的研究方向或研究興趣,主動為其搜羅相關的文獻資料;此外,還根據顧客的需要,開展古書裝訂修補、古舊書刊的集配等業務,為學者文人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務。

長期的經營實踐和業務積累,常使古舊書店的掌櫃及其店鋪夥計成深諳古舊書刊某一方麵的專門人才。他們或是古書版本專家,或為古籍目錄學內行;或有古書裝訂修補的高超技藝,或具碑帖書畫的鑒定絕技。

譬如,通學齋掌櫃孫殿起,十分注重對古書版本的收集和整理,每當收到一部古書,孫殿起便詳盡地記錄其版本的情況和流傳過程,並按照版本目錄學的基本要素加以整理。1934年,他撰著的十二卷《叢書目錄拾遺》刊行。兩年後,孫殿起撰寫的二十卷《販書偶記》問世。鄭振鐸在《西諦書話》中稱讚孫殿起“頗有眼光,見聞亦廣”。而上世紀經營琉璃廠鬆筠閣的劉殿文,世人送其雅號“雜誌大王”。他以經營舊期刊而聞名京師,對各種期刊的版本流傳了如指掌,著有《中國雜誌知見目錄》。

同時,從業者的“術業專攻”,反過來直接影響到古舊書店鋪的經營內容和門店的經營風格。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複【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社區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s://xlxlzx.com/202405/594096.html

“北京古舊書業溯源” 的相關文章

宰予是什麼人?他多次被孔子罵是因為什麼?

宰予是什麼人?他多次被孔子罵是因為什麼?

宰予,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孔門十三賢”之一。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孔子究竟為什麼要辱罵自己的學生宰予,宰予最終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對話,我們會發現,宰予其實一次都不該罵。第一次是關於“孝”的討論。宰予說,守孝...

張詠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詠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詠亦稱張忠定、張乖崖,太平興國年間進士。不知道沒關係,曆史網小編告訴你。明代文學史家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講到了一件事:“張乖崖守成都,兵火之餘,人懷反側。一日大閱,始出,眾遂嵩呼者三……”這裏的張乖崖,就是宋朝開國初期的大臣張詠。宋朝建國以後,四川很不平定,爆發了多場動亂。規模最大的莫過於王小波...

孟光:三國時期蜀漢大司農,個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國時期蜀漢大司農,個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陽人,是東漢太尉孟鬱的族人,三國蜀漢大司農。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漢靈帝時為講部吏。後因董卓之亂而逃入蜀,劉焉父子待其以賓客之禮。孟光博覽群書,無所不讀,尤其喜歡讀三史,精通漢家舊典。喜歡春秋公羊傳卻嘲諷左氏春秋,來敏因此常常和孟光發生爭論。劉備定益州...

長孫皇後被李世民喜愛是因為什麼?

長孫皇後被李世民喜愛是因為什麼?

說到長孫皇後,很多人應該有所耳聞,不知道沒關係,曆史網小編告訴你。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後去世,唐太宗十分傷心,哀歎自己喪失了一位賢內助。長孫皇後作為曆史上的著名賢後,如何輔佐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一,出身名門大隋仁壽元年(601年),長孫氏出生於長安的一個世家大族。她的父親是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

曆史上的李衛到底是什麼樣的 李衛真的是乞丐出身嗎

曆史上的李衛到底是什麼樣的 李衛真的是乞丐出身嗎

曆史上的李衛並非乞丐出身,反倒是家境富庶,靠著捐錢換來的官職,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因為影視劇而大火的著名官員李衛真實曆史上的李衛雖然也是一個名人,但是想要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咖位明顯不夠,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李衛竟然憑借兩部電視劇成為清朝時期...

李永芳是什麼人?他投降清朝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李永芳是什麼人?他投降清朝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李永芳,遼東鐵嶺人。明末將領。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朝鎮守撫順的遊擊將軍李永芳開城向後金投降。李永芳因此成為明朝首個向後金投降的邊軍將領,撫順也是後金努爾哈赤起兵反明以來,攻陷的首座明朝城市。《清史稿·李永芳傳》中記載:太...

劉備當初對諸葛亮可謂是言聽計從 劉備做皇帝後為何態度大變

劉備當初對諸葛亮可謂是言聽計從 劉備做皇帝後為何態度大變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備一直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為何當了皇帝之後態度大變?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三國時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湧現出了大量的猛將謀士,他們留下無數的經典故事,被後人津津樂道。其實這也是《三國演義》等名著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諸多的三國典故中,最有名也是...

西晉滅亡之後 司馬家族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西晉滅亡之後 司馬家族的下場到底有多慘

對西晉的司馬氏家族結局如何?幾乎全部被滅,遠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經營多年都不能完成統一,最後竟然被西晉撿了大便宜。本以為這樣的統一大國承接了三國的實力,應該非常強悍,統治的時間也會更為長久,但誰也沒想到西晉居然是個短命王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