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唐宋年間交規儀製令 :出行尊卑長幼貴賤有序

中國曆史4年前 (2020-04-29)23

隨著春運的到來,城市的道路交通壓力日益明顯。此時,對於行人和車輛來說,遵守交通規則、文明通行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作為文明古國之一,我國目前的交通規則與古代社會製定的交通禮儀是一脈相承的。陝西省略陽縣靈岩寺博物館收藏有南宋“儀製令”石碑。這塊宋代“儀製令”石刻高約60厘米、寬約40厘米,刻有“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12個大字。這正是用於規範當時行人與馬車通行的禮儀規定,它也體現了尊敬老人、為他人著想的理念。

“儀製令”興起於唐代,不過當時隻是出現於文書中。到了宋代,朝廷下令京都開封及各州城內主要交通路口懸掛木牌或放置石碑,上書“儀製令”作為交通規則。因此,靈岩寺博物館的“儀製令”石刻是非常珍貴的文物,它記錄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風貌。

同當前社會一樣,“儀製令”不僅是當時的交通規則,也是解決交通衝突的依據。

 唐宋年間交規儀製令 :出行尊卑長幼貴賤有序

靠右行:唐朝初創的行進原則

如今開車上路,英國等部分國家靠左行駛,而包括中國在內的部分國家則是靠右行駛。靠左還是靠右,與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有著莫大的關係。我國靠右行的規則最初由軍隊設立,古代戰士都是用右肩扛著兵器,當兩支隊伍在行進中相遇時,為避免兵器相撞,都自動靠右行走,把左麵讓給迎麵而來的軍隊。到了唐代,“右側通行”有了明文規定。

為何在唐代會出現呢?這要從唐代的道路建設說起。唐代重視道路建設,唐太宗即位不久就頒下詔書,在全國範圍內保持道路的暢通無阻,對道路的保養也有明文規定,不準任意破壞,不準侵占道路用地,不準亂伐行道樹,並隨時注意保養。唐朝重視驛站管理,傳遞信息迅速。緊急時,驛馬每晝夜可行500裏以上。“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唐朝利用驛馬運送荔枝的描述。

唐朝的長安、成都、揚州、洛陽等城市人口眾多,非常繁華,長安人口更是超過百萬,城市道路建設也很具代表性。長安的道路網是棋盤式,南北向14條街,東西向11條街,位於中軸線的朱雀大街寬達150米,街中80米寬,路麵用磚鋪成,道路兩側有排水溝和行道樹,布置井然,氣度宏偉。長安城內的道路是將泥土和沙子相混夯實,為了防塵,再鋪上細沙,鋪撒沙堤的沙子來自長安城東的滻河。唐詩雲:“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而野外的道路則分為兩種,一種叫“驛道”,也就是官方修建的,運糧、行軍、送遞文書的道路,有點像現在的國道。另外一種道路就是地方修的道路,或者自然踩出來的路,好一點的地方路鋪了石板,差一點的就是土路。

因為交通發達,人口眾多,城市裏就會出現一些交通狀況,唐太宗時的中書令馬周就提出了右側通行的規定。據《新唐書》卷98《馬周傳》載:“先是,京師晨暮傳呼以警眾,後置鼓代之,俗曰‘鼕鼕鼓’;……城門入由左,出由右;飛驛以達警急;納居人地租;宿衛大小番直;截驛馬尾;城門、衛舍、守捉士,月散配諸縣,各取一,以防其過,皆周建白。” “入由左,出由右”,其實就是“右側通行”的規則。馬周之所以製定“右側通行”規則,緣於守城士兵要在城門或街道關口上檢查行人及過往車輛,而過往行人和車輛無左右之分,顯得雜亂無章,檢查起來很不便利。

除了陸路交通,唐代對水上行船也有規定。為防止船隻碰撞,唐律中規定:“或沿泝相逢,或在洲嶼險處,不相回避,覆溺者多,須準行船之法,各相回避,若湍磧之處,即泝上者避沿流之類,違者,各笞五十”。這裏的行船之法,類似於現代社會的水上交通規則,“泝上者避沿流”,也就是上行回避下行的行船原則。如果違反,就要用竹板或荊條拷打脊背或臀腿五十下。後來唐太宗聽說脊背是人的經脈聚集處,因此改為打 *** 。

儀製令:興起於唐宋代刻在石碑上

我國的交通法規興於唐,盛於宋,儀製是朝廷官府頒布的法規禮節,即社會奉行的禮儀製度。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頒發了《唐律·儀製令》,其中有一條內容是:“凡行路巷街,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去避來”。

不過在唐代,儀製令隻是在文書中存在,沒有立於道路宣示。到了宋代,儀製令被刻在木板上,豎立於大街要道,以規範道路上的行人與車輦。陝西省略陽縣靈岩寺博物館收藏的儀製令路碑,擬於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原立於州縣的街頭。福建省鬆溪縣的儀製令路碑,則立於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豎碑地點已不在縣城,而是移至縣城外的鄉村。

後來,“儀製令”在宋代專指勒字刻碑立於道路旁的交通法規。宋朝是榜刻《儀製令》的推廣時期,也是其盛行時期,由於當時交通工具混雜,有車、船、轎子、牲口幾大類。

 唐宋年間交規儀製令 :出行尊卑長幼貴賤有序

其中,南方坐船、坐轎者多,北方坐馬車、騎牲口以及推車的多。車又有太平車、囚車、陷車等之分;船的種類稍微比較複雜,有官船、哨船、漁船、渡船、快船、戰船等,湖南所稱的“劃子”,就是漁船,它也可以載人擺渡;轎子則有山轎、兜轎、涼轎、暖轎等之分;用於交通的牲口有馬匹、驢、騾等種類,農村裏娶媳婦就有騎馬的、走親戚騎驢的,比較雜亂。

《楊文公談苑》載: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大理正丞孔承恭上書皇帝,請在兩京諸州要道處刻榜公布《儀製令》。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宋太宗下令京都開封及全國各州,必須在城內各交通要道口懸掛木牌,寫上《儀製令》,以此作為交通規則,要求百姓執行。南宋後《儀製令》由各州擴大到各縣,又由懸掛木牌逐漸發展到刻立石碑永久示人。

古裝劇裏經常有“鳴鑼開道”的場景。有人趣解“鳴鑼開道”,比如縣令上街,差役鳴鑼七下,意思是“軍民人等齊閃開”;州府官員上街,鳴鑼九下,意思是“官吏軍民人等齊閃開”;省一級官員則鳴鑼十一下,意思是“文武官吏軍民人等齊閃開”;如果是中央一級的官員,就要鳴鑼十三下,意思是“大小文武官吏軍民人等齊閃開”。

“儀製令”中的“賤避貴”意思就是平民百姓要給達官貴人讓路。宋朝趙匡胤曾詔令詳定內外群臣相見之儀,如“大小官員相遇於途,官級懸殊者即行回避,次尊者領馬側立,稍尊者分路行”。明朝也曾詳細規定,街市軍民、做買賣及乘坐驢馬行路者,遇見公侯、一品至四品官員過往,要立即下馬讓道;官員相遇於途,官階較低的官員要采用側立、回避等方式讓道。清朝規定,軍民等在街市上遇見官員經過,必須立即躲避,不許衝突。

除了“賤避貴”之外,其他三條規定均有積極意義。“少避長”指年紀小的人為年紀大的人讓路;“輕避重”指負擔輕的人為負擔重的人讓路,“去避來”的來者為客人,去者指離開家庭或鄉裏未遠行者,相對來者,去者仍是主人,主人應為客人讓路。這些規定一方麵反映出古人禮讓的風貌,另一方麵也反映出道路通行規則自古以來就要求尊敬老人、謙虛克己、為他人著想。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004/312640.html

“ 唐宋年間交規儀製令 :出行尊卑長幼貴賤有序” 的相關文章

曹丕逼漢獻帝退位之後 曹丕為何沒有對他下手

曹丕逼漢獻帝退位之後 曹丕為何沒有對他下手

對曹丕登基,為何沒有除掉漢獻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曹老板去世後,世子曹丕繼承王位還沒過幾年,就將目光轉移到了九五之尊的皇位上,對權力的渴望,就如同一隻看見了肥肉的貪狼,用垂涎三尺來形容可謂是再恰當不過了。要知道,一般臣子想要謀取皇位,都要經過一係列精密的計劃,但...

朱祁鎮重新上位之後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於謙

朱祁鎮重新上位之後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於謙

朱祁鎮的最大汙點,第二次稱帝以後,為何必須殺掉於謙?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鎮複辟,第二次成為了皇帝。與此同時,在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的要求下,朱祁鎮殺掉了名臣於謙。認真的說,於謙屬於名臣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之一,堪稱與...

李繼勳為北宋做出了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李繼勳為北宋做出了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李繼勳,北宋名將、宋太祖“義社十兄弟”之一。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他因為年齡最大,所以為十兄弟之首。李繼勳也在十人之中升職最快,最先成為節度使。那李繼勳是如何為後周與北宋建功立業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早年從軍李繼勳早年從軍,跟隨後漢天雄軍節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擔任護衛。廣順元年(...

宋江想要接受詔安的時候 魯智深為什麼要提出散夥

宋江想要接受詔安的時候 魯智深為什麼要提出散夥

還不知道:宋江想答應招安,武鬆與魯智深反對,為何隻有魯智深提出散夥?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人們的印象中《水滸傳》裏的108條好漢,一個個都是正義豪邁的義士,總是嫉惡如仇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後來他們在宋江的帶領下答應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個悲慘結局。據說不過...

王縈緒:清朝時期官員,一生治學嚴謹,博通群經

王縈緒:清朝時期官員,一生治學嚴謹,博通群經

王縈緒(1713~1784),字成祉,號希仁,天馥,又號蓮峰、五蓮山人,二所亭。山東諸城王璊村人。諸城易學傳承人之一,清朝時期官員。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博學能文,性方品正”。一生治學嚴謹,博通群經,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舉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醜科進士。...

高桂英在李自成死後去了哪裏?是什麼樣的下場?

高桂英在李自成死後去了哪裏?是什麼樣的下場?

高桂英,米脂縣城北壺蘆山人,高一功之姐,李自成夫人。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仇遠《葛雄女子舞劍歌》:我憐健婦勝丈夫,卻欲驕兵如處女。安得成軍如娘子,直氣端能捷秦楚。古代女子雖然社會地位低下,但不乏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誠如上麵的詩歌描述的那樣,她們中有的是巾幗英雄,忠孝節...

後世是如何評價王珣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王珣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護,琅琊臨沂人。東晉時期大臣、書法家,丞相王導之孫、中領軍王洽之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初任大司馬(桓溫)主簿,深得桓溫敬重,累遷琅邪王友、中軍(桓衝)長史、給事黃門侍郎。太傅謝安當政,授秘書監。以...

康熙在位時期一共有35個兒子 九子奪嫡中為何其他26個人不參與

康熙在位時期一共有35個兒子 九子奪嫡中為何其他26個人不參與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康熙皇帝共有35位皇子,9位參與奪嫡,其餘26位就不想爭一爭?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康熙皇帝,清朝唯一一位能夠夠得上“千古一帝”稱呼的雄主;身為“守成”君主,卻依然能夠擁有“聖祖”廟號;按照《清史稿》的說法,康熙皇帝“經文緯武,寰宇一統”,在順治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