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多爾袞為何未能稱帝:隻因從小不受待見

中國曆史4年前 (2020-02-21)23

多爾袞是自努爾哈赤、皇太極之後大清第三代政權的核心人物,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16歲統兵,征蒙古,伐朝鮮,討大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33歲統兵入關,所向披靡,成就大清一統。他的後半生,一直處在皇權中心,也是距離大清皇位最近的人。他若想奪取皇位,易如反掌,可他卻像曆史上的曹操一樣,始終沒有邁出這一步。那麼,是他不想當皇帝呢?還是根本就當不成皇帝?

明萬曆四十年(1612)十月二十五日,天還沒亮,在赫圖阿拉城努爾哈赤的汗房裏,一個男孩呱呱墜地,這就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多爾袞。多爾袞有個大他七歲的哥哥,叫阿濟格。兩年後,母親又生下弟弟多鐸。由於母親阿巴亥深得努爾哈赤的寵愛,多爾袞兄弟三人又是努爾哈赤的幼子,所以他們應該獲得父汗努爾哈赤的特別寵愛。但是,大量的曆史事實證明,多爾袞年少時並沒得到努爾哈赤的特別寵愛,至少不及他的哥哥阿濟格和弟弟多鐸。自幼好學、聰明機智、喜善騎射的多爾袞,怎麼不能如哥哥、弟弟那般獲得寵愛,這很令人費解,也是一個相當有趣、比較神秘的謎。

 多爾袞為何未能稱帝:隻因從小不受待見

*** 配圖

天命五年(1620)九月二十八日,努爾哈赤“立阿敏台吉、莽古爾泰台吉、皇太極、德格類、嶽托、濟爾哈朗、阿濟格阿哥、多鐸多爾袞八貝勒為和碩額真”。細心人一看,這不是9人嗎,怎麼稱為“八貝勒”呢?查看《舊滿洲檔》原件,發現多鐸和多爾袞之間沒有隔點,原來努爾哈赤是把多鐸、多爾袞作為一個人來計算的,並且弟弟多鐸排在哥哥多爾袞的前麵。當時,多爾袞8歲,而多鐸僅6歲,可以看出,多鐸在父汗心裏的地位,要高於多爾袞。天命九年(1624)正月初一的朝賀儀式,也顯示了多爾袞與哥哥阿濟格、弟弟多鐸身份、地位的不同。“辰時出禦八角殿,大貝勒先叩頭,其次恩格德爾額駙率眾蒙古貝勒叩頭,第三阿敏貝勒,第四莽古爾泰貝勒,第五四貝勒,第六阿濟格阿哥,第七多鐸阿哥,第八阿巴泰阿哥、杜度阿哥,第九嶽托阿哥、碩托阿哥,第十撫順額駙、石烏禮額駙率眾朝鮮官員及漢官叩頭,第十一吳訥格巴克什率八旗眾蒙古官員叩頭。 ”多爾袞不僅不能像阿濟格、多鐸那樣單獨叩賀,甚至連隨弟之後,並列叩首的資格都沒有。

在這份叩賀名單中,還可以發現,當時隻有身為旗主的貝勒才可以單獨叩賀。而不是旗主隻擁有若幹牛錄的“執政貝勒”,則排在旗主貝勒之後並列叩拜。在當時,阿濟格、多鐸、多爾袞與努爾哈赤同在兩黃旗,阿濟格已是旗主貝勒,多鐸雖然隻有9歲多,也是旗主貝勒,而多爾袞甚至連“執政貝勒”都不是。在牛錄(滿族的生產與軍事合一的社會組織,每牛錄三百人)的分配上,兩黃旗六十牛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各十五牛錄,努爾哈赤自轄十五牛錄,死後給予多鐸。因此,多爾袞的政治地位要低於其哥阿濟格和弟弟多鐸,他充其量隻是一個擁有十五牛錄的“閑散貝勒”。這種待遇,讓多爾袞自小就缺少“唯我獨尊”的底氣,少了些狂傲。至於為什麼不受寵愛,大概也隻有努爾哈赤自己知道了。

 多爾袞為何未能稱帝:隻因從小不受待見

*** 配圖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病逝。十二日黎明,“諸王以帝遺言告後”,令多爾袞生母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喪夫之日就是自己的死亡之期。諸王令阿巴亥殉葬,理由是阿巴亥“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殉之。 ’”誰都知道,阿巴亥貴為大妃,是努爾哈赤之更愛,何來不悅一說?而且此時,多爾袞不足14歲,而多鐸僅12歲,努爾哈赤就不顧念幼子了嗎,怎能留遺詔讓他更愛的大妃殉葬呢?諸王必欲置阿巴亥於死地的真正原因有二。

一是嫉妒。多爾袞三兄弟作為嫡出幼子,理應獲得相應的政治地位。但諸貝勒對阿巴亥的得寵及由此導致她三個兒子迅速崛起權勢顯赫而十分不滿。多爾袞三兄弟,除阿濟格略有戰功外,多爾袞、多鐸皆未成年,既無軍功,又無政績。僅僅因為母親的得寵,他們年紀雖幼卻擁有和兄長一樣的權力與地位。阿濟格和多鐸握有全旗,努爾哈赤還曾許諾再賜一旗,讓多爾袞也成為“全旗之主”。這樣的寵愛和罕有的殊恩,難免讓其他貝勒和阿哥們無法忍受。

二是忌憚。多爾袞三兄弟擁有兩黃旗六十牛錄,實力已超過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和四貝勒皇太極,與大貝勒代善不相上下。再加上阿巴亥位居大妃,很有心機,又是努爾哈赤死前召見的唯一一人。在推舉繼承人時,她很有可能力挺自己的兒子。即使她的兒子當不上新汗,無論誰繼承汗位後都會受到她的牽製,甚至有被取代的危險。所以,諸王達成共識,為了免除立汗的後患,阿巴亥必死。

眾口一詞,失去了汗王這座靠山的阿巴亥隻有服從了。在得到諸王保證她死後善待多爾袞和多鐸後,37歲的阿巴亥含怨自縊。隨後,代善等貝勒議立皇太極為汗位繼承人。有人認為,努爾哈赤去世前夕,曾遺命多爾袞繼位。如朝鮮史料《春坡堂日月錄》言,努爾哈赤臨終“謂代善曰:九王(多爾袞)當立而年幼,汝可攝位,後傳於九王”。崇德九年議定皇位繼承人時,多爾袞曾說過多鐸等名在“遺詔”,順治年間,多爾袞更說過“太宗(皇太極)之位,原係奪立”的話。那麼,果真有遺命或遺詔嗎?

 多爾袞為何未能稱帝:隻因從小不受待見

*** 配圖

這些說法,都值得商榷。實際上,努爾哈赤在代善之後並沒有設立太子,生前他已建立八貝勒共治國政的製度,新汗要由八貝勒集議決定。努爾哈赤病危之時也隻急召阿巴亥一人前往,如果要決定汗位繼承人,他不可能隻召大妃一人。可見努爾哈赤召見阿巴亥,也就是托付身後幼子之事,應該沒有指定汗位繼承人的遺詔。至於多爾袞,他既未被父賜予全旗,成為旗主貝勒,也不如其弟多鐸那樣為父異常寵愛。因此,他不可能被指定為汗位繼承人,所謂努爾哈赤特別寵愛多爾袞,欲將汗位傳給他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002/300924.html

“ 多爾袞為何未能稱帝:隻因從小不受待見” 的相關文章

裴秀在地圖學上做出哪些貢獻?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裴秀在地圖學上做出哪些貢獻?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彥。河東郡聞喜縣人, 魏晉時期名臣、地圖學家,東漢尚書令裴茂之孫、曹魏光祿大夫裴潛之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出身河東裴氏,少年時便頗有名氣,後被大將軍曹爽辟為掾屬,襲爵清陽亭侯,又遷黃門侍郎。高平陵之變後,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罷免。...

武則天嫁給李治後權勢越來越大 李治為何沒有廢掉武則天皇後之位

武則天嫁給李治後權勢越來越大 李治為何沒有廢掉武則天皇後之位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武則天後來權勢很大,李治為何不廢掉武則天?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提到唐朝,人們除了提到盛世之外,還會提到美人,因為不論是楊貴妃還是武則天,作為中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會提及名字的女性,這兩個人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尤其是武則天,甚至還成為了當時...

馬皇後是一個什麼樣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麼樣

馬皇後是一個什麼樣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麼樣

還不知道:朱元璋和馬皇後感情如何?馬皇後是個怎樣的人?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朱元璋和馬皇後感情甚篤,而且朱元璋頗為尊重馬皇後,即使馬皇後過世以後也沒有再立皇後。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歲月裏,馬皇後一直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精心輔佐朱元璋,穩住後方。朱元璋能夠發跡,馬皇後功...

張皓:東漢順帝時期司空,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張皓:東漢順帝時期司空,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張皓(一作浩)(50年-132年),字叔明。犍為郡武陽縣人,東漢時期大臣,西漢留侯張良的六世孫。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曆任郡吏、大將軍掾、尚書仆射、彭城國相等職,在廷尉任上,留心斷獄。延光三年(124年),安帝聽信讒言,將要廢時為太子的漢順帝劉保,張皓與太仆來曆...

馬皇後作為朱元璋的原配 馬皇後是個什麼樣的人

馬皇後作為朱元璋的原配 馬皇後是個什麼樣的人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朱元璋原配馬皇後,屢次幹預朝政,為何在丈夫心中無可取代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馬皇後從小賢良淑德,識大體有分寸,在幫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幫助朱元璋分析戰事情況,指引正確的方向。在得到江山之後,馬皇後深知打江山容易,守住自己千辛萬苦...

有哪些與曹不興相關的趣聞軼事?史籍中是如何記載的?

有哪些與曹不興相關的趣聞軼事?史籍中是如何記載的?

曹不興,亦名弗興,三國時著名畫家。孫吳吳興人,生卒年不詳。他在黃武年間(222—229年)享有很大的聲譽。被稱為“佛畫之祖”。與東晉顧愷之、南朝宋陸探微、南朝梁張僧繇並稱“六朝四大家”。又與趙達的算術、嚴武的弈棋、皇象的草書等號稱“吳中八絕”。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曹不...

毛玠當初深得曹操的器重 曹操為何差一點將人殺了

毛玠當初深得曹操的器重 曹操為何差一點將人殺了

還不知道:毛玠是曹操的重臣,勸其迎接漢獻帝,後來為何差點被殺?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建安十八年(216年)五月,曹操進封魏王,但是曹魏集團內部卻並不平靜,發生了一件大事,追隨曹操二十多年的重臣毛玠被逮捕下獄!毛玠雖然在《三國演義》的沒什麼特殊的事跡,不過在曆史上還...

王拱辰:北宋時期大臣,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曆?

王拱辰:北宋時期大臣,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曆?

王拱辰(1012-1085年),原名王拱壽,字君貺,開封府鹹平縣人,北宋時期大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考中狀元,出任懷州通判,曆任翰林學士、禦史中丞。 反對慶曆新政,借故劾逐王益柔、蘇舜欽以及範仲淹,為公議所薄,外放治理州郡。嘉祐元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