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為什麼秦昭王非要賜死白起?史學家:換成你,你也會賜死白起

中國曆史2天前3

前言

秦昭襄王可以說是戰國乃至封建王朝中一位赫赫有名的雄主,在他在位期間奠定了秦朝的走向,但秦昭襄王的一生也有一件事飽受後世詬病。

那就是他賜死了戰功赫赫的大將軍白起,白起為了秦國的江山出生入死。但最終卻難逃一死,後人對於白起的悲劇眾說紛紜。

一、成也魏冉,敗也魏冉

常言道“成也蕭何敗蕭何”這句話也適用於白起的身上。對於白起來說應該是“成也魏冉,敗也魏冉”。最初的白起也不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民。

但此時的秦國卻是急需要人才來實現強國的時候,所以極其渴望人才的秦昭襄王就將這件事交給了身為丞相的魏冉。而素來就以善用兵出名的白起就這樣進入到了魏冉的視線中。若是說白起是千裏馬那麼魏冉就是伯樂了。

不得不說的是白起這一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遇到了能夠賞識他並且將他推上高位的魏冉。魏冉對白起的能力十分的認可,也就是在魏冉的推薦之下白起才被秦昭襄王重用。並且魏冉還幫助白起保駕護航,讓他能夠更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對於魏冉就不用過多的解釋了,他是秦昭襄王的舅舅,是宣太後的哥哥。可以說這也是最早的外戚掌權,不過雖然魏冉是外戚,但他的能力是不用說的,尤其是政治手段。

當年的秦國早期能夠在發展迅速,也就是取決於魏冉。不過白起與魏冉相比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白起擁有極高的軍事天賦,可以說是無人能出其左,但往往軍事天才都是有一個缺點的,那就是缺乏政治頭腦。

但最初的白起根本就不需要有政治頭腦,因為他有魏冉,魏冉已經將能做的都幫助白起做到了。讓白起能夠心無旁騖地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軍事上。簡單來說就是,白起若是想要成功就一定需要一位來幫助他處理政治方麵事情的人才。

在此時的秦國中,若是論政治手段誰又能比得過魏冉呢。並且此時的魏冉位高權重,可以說是權傾朝野。早期的白起從來都不用為朝堂上的齷齪而煩心,當然也正是因為有魏冉的保護讓白起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

眾所周知秦昭襄王向來是一位心懷雄心壯誌的君主,所以他也不會容忍自己受製於人,對於魏冉他是一定要除掉的。在魏冉集團倒台後,白起的保護傘也隨之消失。

像白起這樣的沒有政治頭腦,沒有手段、城府,並且還性格直率的將領,在沒有了魏冉的保護後可想而知他未來的下場。值得一說的是白起雖然說是武將,但他也算是魏冉集團中人,單單這一點也就為之後白起的悲劇埋下種子。

白起真正忠心的是誰毋庸置疑,但秦昭襄王會相信白起是忠心於他的嗎,其他人會相信嗎?

尤其是早年魏冉在朝中獨掌大權的時候也有著不少的政敵,再加上秦昭襄王想要將其除掉。大臣們也很快地站隊,牆倒眾人推。

白起的處境在魏冉倒台後就岌岌可危了,並且就像是前文所言的一樣,白起不懂得人情世故,朝中也很少有人能為他說話,當然最值得一說的就是他不懂得應該怎麼調節他與秦昭襄王的君臣關係。

當你和君主的意見相悖的時候,也就是君主對你心存不滿之時。遺憾的是在白起的心中,向來都沒有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之分,在秦昭襄王麵前向來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二、君臣生隙

在魏冉下台後就由範睢擔任丞相,能夠坐上丞相範睢也是很有能力的,在他來到秦國後就給秦昭襄王獻上了自己的戰略,也就是未來秦國的戰略,但值得一說的是武將與文臣之間所想的永遠都是不一樣的。

秦國在前259年對趙國發起了進攻,最後秦國大獲全勝。此時白起的意思即是乘勝追擊將趙國攻下。但此時的範睢卻進言讓秦昭襄王停止進攻,對於白起來說這就是更好的戰機,但秦昭襄王卻放棄了,這件事讓白起心中不忿。

白起索性就直接將自己關在家中,以病為由拒絕再帶兵打仗,這也有白起因為秦昭襄王沒有聽他的意見進攻賭氣的成分。但他是賭氣了卻忘記了秦昭襄王怎麼說都是君主,和君主賭氣怎麼看都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在白起看來自己隻是表達不滿,不過在秦昭襄王看來就不是這樣了,這就是居功自傲。但時局的發展總是讓人猝不及防,趙國公然地出爾反爾,不但沒有按照承諾的割讓城池,並且還要聯合齊國一起抗秦。

這讓秦昭襄王如何能容忍得了,當即就要出兵攻打趙國。但此時的白起卻不願意帶兵出征了,畢竟當時我要攻打,你不讓打,現在被騙了又要打了?

白起當即就托病躺在家中,拒絕秦昭襄王的指示。當然對於白起的小心思,秦昭襄王也看明白了,於是就親自給白起解釋當時為什麼不讓他出征。但對於白起這種將軍來說,他們出兵往往都是要考慮戰機的。

白起的另一個不妥之處,則是他將戰機看得比秦昭襄王的命令還重要,白起認為當前已經錯過了更佳出兵的時機,所以拒絕出兵。

三、釀成悲劇

雖然白起認為此時不是更好的出兵時機,但秦昭襄王意已決,當即就派遣王陵領兵出征,但在邯鄲卻遇到了阻礙,導致秦軍死傷慘重。

值得一說的是邯鄲之戰也是秦昭襄王一生唯一的敗筆,正是因為邯鄲的慘敗,毀掉前幾十年所累積下的戰果。這邊眼見著秦軍在前線戰敗,秦昭襄王再次請白起出兵,並且派遣丞相範睢親自前往勸說。

白起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此時已經錯過了更佳出兵時機,給了趙國修養生機的時間於是拒絕出兵。範睢隻能是無功而返,當聽聞範睢的話後,秦昭襄王大怒不已當即就說道:“沒有了白起,我還不能滅了趙國!”

於是就加派兵馬繼續對趙發起進攻,但在僵持多日後,依舊沒有進展。當聽聞前線的戰果後,白起隻是淡淡的說出了八個字:“不聽臣計,今果何如?”最後被逼無奈的秦昭襄王隻能親自來到白起的府邸,請求白起出兵。

可以說秦昭襄王都做到如此地步了,即使是不能戰勝,白起也應該出兵,但白起依舊堅持己見甚至以性命相逼,秦昭襄王拂袖而走。

邯鄲之戰的失敗讓秦國死傷慘重,秦昭襄王不可避免地遷怒於白起,自此一代名將殞命。

結語

後世對於白起的悲劇大多都是感到遺憾的,司馬遷曾說“死而非其罪”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表示“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

但對於秦昭襄王來說,白起是必死無疑,即使白起為秦國做出如此多的貢獻,但依舊不能避免秦昭襄王對他的忌憚與不滿,不能避免君臣生隙,封無可封之際就是白起身死之時。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3829.html

“為什麼秦昭王非要賜死白起?史學家:換成你,你也會賜死白起” 的相關文章

何進如果不死能鎮得住董卓嗎 董卓還有後麵那樣的實力嗎

何進如果不死能鎮得住董卓嗎 董卓還有後麵那樣的實力嗎

對何進如果不死,董卓會有機會稱霸天下麼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何進是外戚集團領袖,董卓是外放的封疆大吏。按等級上來說,何進是董卓的上司。都說漢朝是被外戚搞殘的一個朝代,的確是這樣。從漢高帝劉邦死後,呂後外戚就已經成為了漢朝朝廷內的毒瘤。漢武帝的奶奶、母親全都有自己的一...

高光:西晉時期官員,於八王之亂時盡心侍奉晉惠帝

高光:西晉時期官員,於八王之亂時盡心侍奉晉惠帝

高光(?—308年12月3日 ),字宣茂。陳留圉城人,西晉時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高光出身世代法家,年少時就通曉家業,熟悉刑法理論。曆任太子舍人、尚書郎、幽州刺史、潁川太守、黃沙禦史、廷尉等職,後封延陵縣公。於八王之亂時盡心侍奉晉...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 諸葛亮為何不派趙雲或者魏延去守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 諸葛亮為何不派趙雲或者魏延去守

還不知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為什麼當時不派趙雲或者魏延去守街亭?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三國時期能人誌士有很多,但是能稱得上奇才的其實聊聊無幾,司馬懿和陸遜可以算一位,而大家最熟悉最有影響力的應該就是諸葛亮了吧,他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專家,還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好手,就...

周遇吉是什麼人?寧武被屠城時他是什麼結局?

周遇吉是什麼人?寧武被屠城時他是什麼結局?

明朝末年,大廈將傾,崇禎帝嘔心瀝血,卻也擋不住國家走向覆滅的步伐。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下去。《明史》:遇吉巷戰,馬蹶,徒步跳蕩,手格殺數十人。身被矢如蝟,竟為賊執,大罵不屈。賊懸之高竿,叢射殺之,複臠其肉。這是“寧武屠城”時,《明史》記錄的明末名將周遇吉的死前的英勇壯舉。既然說到寧武屠...

主父偃有何過錯,導致最終不得善終?

主父偃有何過錯,導致最終不得善終?

主父偃是漢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主父偃在曆史上是一個很傳奇的人物。主父偃是漢武帝時期的大臣,他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於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到了長安之後,他直接上疏漢武帝劉徹,...

李蓮英作為一個宦官  慈禧太後為何如此寵信他

李蓮英作為一個宦官 慈禧太後為何如此寵信他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李蓮英是宦官,為何會被慈禧寵信一生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導言有一次,洋人問李蓮英“你一個太監,為何慈禧離不開你”,李蓮英還沒回答,慈禧就對李蓮英說道“小李子,哀家需要牙簽”。李蓮英慌忙從衣兜裏掏出來一根牙簽,接著慈禧又需要掏耳勺,修指甲的剪刀,還有...

劉備身份為什麼遭受到懷疑 漢室宗親為何隻有他成就大業

劉備身份為什麼遭受到懷疑 漢室宗親為何隻有他成就大業

為何劉備的出身至今遭到懷疑?漢室宗親數十萬,唯獨他成就了大業,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很多人隻知道劉備是漢室宗親,其實劉備所在的樓桑村全村村民,基本都是漢室宗親!不光樓桑村,在東漢末年,類似樓桑村這種以劉姓子孫為主體的村子裏的村民,基本也都是漢室宗...

呂公弼:北宋名將呂夷簡次子,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呂公弼:北宋名將呂夷簡次子,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呂公弼(1007年—1073年),字寶臣。壽州人,北宋大臣,宋仁宗時名相呂夷簡次子。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賜進士出身,同判太府寺將作監,遷直史館。為河北轉運使,權知開封府。英宗即位,加給事中。官至樞密使、西太一宮使,卒贈太尉,諡惠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