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逍遙津之戰中,張遼為什麼能夠橫掃江東十幾位虎將?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10-28)2

逍遙津之戰,張遼為什麼能夠橫掃江東十幾位虎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曆史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逍遙津之戰,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而主角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張遼能夠取得逍遙津之戰的偉大勝利,是著實不容易。因為在當時,張遼能夠指揮的軍隊隻有七千人,而吳軍卻足足有十萬,更重要的是,吳軍此次的統帥是吳國皇帝孫權,在加上吳國強大的將軍陣容,因此,可以說,逍遙津之戰,張遼所麵臨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大。那麼,張遼到底是如何以七千勝十萬的呢?張遼當時所麵對的吳國名將又有哪幾位呢?

逍遙津之戰是合肥之戰的最後階段,為了奪取合肥這塊江淮地區的戰略要地,孫權親自統帥十萬大軍發起了合肥之戰。《方輿紀要》廬州府記載:府為淮右噤喉,江南唇齒。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三國時,吳人嚐力爭之。

逍遙津之戰中,張遼為什麼能夠橫掃江東十幾位虎將?

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孫權對合肥是勢在必得。也許正因為對合肥地區異常重視,因此,孫權不僅禦駕親征,而且帶了很多位東吳大將。根據相關曆史記載,此次孫權的將軍團成員有:甘寧、呂蒙、潘璋、宋謙、徐盛、陳武、淩統、蔣欽、賀齊。這其中甘寧、潘璋、徐盛、陳武、淩統、蔣欽六人就位列江東十二虎臣之中,其他的幾位大將也都是東吳帝國威名顯赫的虎將,當然還有很多不怎麼知名的大將也跟隨其中。從這個將軍團就可以明確看到,張遼此次麵臨的對手的確是非常之強大。

而看看魏國這邊,除了張遼是此次逍遙津之戰的主將之外,還有李典、樂進兩名副將,還有薛悌這個護軍。可以說,從魏國和吳國的將軍團陣容相比,很顯然,魏國也是遠遠不如吳國的。因此,對於逍遙津之戰,不要說普通士兵沒有信心,就是李典、樂進幾位將軍都沒有什麼取勝的決心。

但就算敵我相差如此懸殊,張遼也沒有喪失信心,作為曹軍一位智謀無雙的帥才,張遼相信,隻要謀略得當,士兵勇敢,將軍敢於身先士卒,那麼以七千對十萬,勝利的機會還是有的。那麼,張遼取勝的底氣到底在哪裏呢?小編分析,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1、張遼手下士兵雖然隻有七千人,但都乃魏軍精銳,士兵個個忠誠度高,也悍不畏死,戰鬥力也強,這其中甚至有張遼當年跟隨呂布時的並州飛騎。

2、吳軍驕橫輕敵。通過仔細觀察,再加上魏吳兵力相差懸殊,因此吳軍非常的驕橫,而張遼就準備利用吳軍的這一輕敵弱點進行攻擊。

3、魏軍是守城一方。張遼有理由相信,隻要自己和士兵們不喪失鬥誌,那麼最不擠也能支持到援軍的到來。

逍遙津之戰中,張遼為什麼能夠橫掃江東十幾位虎將?

4、東吳軍隊雖然實行和曹魏一樣的世兵製,同時也實行獨具特色的世襲領兵製。看似強大的東吳人馬,卻沒有一統的號令和指揮。

通過張遼自己仔細的觀察,以及魏軍偵察兵的反複細致的觀察,張遼知道,十萬吳軍自統帥孫權到底下的士兵都因為兵力太過懸殊,從而都產生了輕敵的情緒。而張遼就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戰機。因此,張遼果斷的組織了一支800人的死士部隊,就是在這支悍不畏死的死士部隊的進攻下,剛剛到達還立足未穩的吳軍頓時大亂,張遼更是勇猛無比的在斬殺了兩名吳軍大將和幾十名吳軍士兵,就連孫權也被八百死士給逼得撤退到一個小山丘上。

《資治通鑒》記載:明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大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不知所為,走登高塚,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急擊圍開,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複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徹軍還。

但吳軍畢竟人數要比魏軍多的多,再加上吳軍猛將眾多,不久,孫權和眾位大將就穩住了局麵,一會兒反而將八百死士和張遼包圍了起來。但張遼卻是非常悍勇,在如此危急時刻,張遼不但帶著一部分士兵殺出了重圍,更讓人佩服的是,見還有一部分士兵被包圍,張遼居然又殺了回來。這次戰鬥,讓吳軍徹底的震撼了。此戰雖然戰果一般,但卻讓魏軍原本低迷的士氣徹底高昂了起來,相反吳軍的士氣卻徹底低落了下來。

不久,吳軍十萬大軍的主力已經全部到齊,在孫權親自指揮下,吳軍發動了對合肥城的猛烈進攻。但因為合肥城在以前的楊州刺史劉馥的積極建設下,城牆是又高又厚,而且守城物質也極為充足,最為關鍵的是,此時的魏軍士氣高昂,對於指揮官張遼也是心服口服,因此在魏軍眾誌成城的抵抗下,吳軍連續進攻了十幾天都還沒有攻下合肥城。最可怕的是,由於軍中爆發了疾疫,吳軍不得不選擇撤退。

看到吳軍緩緩撤退,正當魏軍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張遼卻突然命令將士們追擊。因為,通過觀察和分析,張遼覺得此時追擊也許會有大收獲。因此,張遼觀察到,吳軍主力已經大部分過河,而孫權卻隻帶著少量部隊殿後,最重要的是,孫權想不到自己敢於這個時候去追擊,更想不到自己仍然有實力去追擊。

逍遙津是南肥河上麵的渡口。 孫權決定,大部隊撤退後,自己就從逍遙津口渡河南撤,此時北岸隻剩孫權及呂蒙、淩統、蔣欽與車下虎士一千餘人。因此,當張遼率軍進攻下,孫權頓時大驚失色,慌忙派人去調集主力部隊回援。為了保護孫權,淩統率領三百親衛拚死死戰,最後三百親衛全部戰死。而甘寧也拚命的射箭救援,在混戰當中,東吳禁衛軍司令官陳武不幸戰死,宋謙、徐盛負傷後退,被打的士氣低落的吳軍甚至有不少士兵開始後退逃跑,此時,潘璋及時率領部隊趕到,並斬殺了後退士兵,這才穩住了局勢,讓士兵們重新開始死戰。

在士兵拚死保護下,孫權來到逍遙津渡口,但此時橋已被曹軍破壞,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托。孫權親近的官員穀利,要孫權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穀利在後麵用鞭抽馬,以助馬勢。孫權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很多三國迷說,要不是因為孫權的馬是一批好馬,那麼孫權也許真的很有可能死在逍遙津之戰。

逍遙津之戰的偉大勝利讓曹操簡直是欣喜若狂,張遼也因此得到了“征東將軍”等諸多封賞,史稱“太祖大壯遼”。 “大壯”兩字陳壽在《三國誌》裏僅用了兩次,分別在《三國誌·張遼傳》及《徐盛傳》,可見其分量之重。而李典和樂進等大將也都得到曹操的大力封賞。

逍遙津之戰是張遼人生當中的一次輝煌勝利,也是孫權人生當中一次不堪回首的敗績。從此戰,我們也可以看到,要想取得一場戰鬥的勝利,一位冷靜、勇猛、睿智的指揮官的確是非常之重要,而任何時刻,不管占據多大的優勢,輕敵絕對是要不得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10/91486.html

“逍遙津之戰中,張遼為什麼能夠橫掃江東十幾位虎將?” 的相關文章

康熙臨終前要求隆科多陪葬,是因為什麼?

康熙臨終前要求隆科多陪葬,是因為什麼?

無論是曆史上,還是影視劇中,隆科多都是雍正取得皇位最關鍵的人物。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來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欣賞。古代封建王朝曾流行一句話:皇家沒有父子,隻有君臣。直白點說,在皇權跟前,毫無親情、友情可言。康熙雖然經曆了慘烈的九子奪嫡,但是對於孩子和經營一輩子的王朝還是很放心不下的,在臨終之前,曾秘密地...

漢獻帝退位後什麼事情都沒有 劉備為什麼還要漢獻帝發喪

漢獻帝退位後什麼事情都沒有 劉備為什麼還要漢獻帝發喪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漢獻帝退位後,一直安然無恙,可劉備為何要為他發喪?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東漢末期,漢獻帝劉協做了一輩子的傀儡,最終退位,將皇位讓給了曹丕,後來,劉協被封為山陽公。身為亡國之君一般下場都比較淒慘,但劉協卻是其中的一個特例,能夠得以善終。在公元234年...

劉備跳槽比呂布還要多 劉備名聲為何比呂布還要好

劉備跳槽比呂布還要多 劉備名聲為何比呂布還要好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備跳槽比呂布還勤快,名聲為何一直卻很好?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跳槽,對於時下的職業人來說,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論是自身原因,還是環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換個東家,沒準就能逆襲上天了。而在兩千多年前的三國時期,也在頻頻上演跳槽的戲碼,而跳槽特...

許劭: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善於評價,定期舉辦月旦評

許劭: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善於評價,定期舉辦月旦評

許劭(150年~195年),字子將,汝南平輿人,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少有名節,善於評價,定期舉辦“月旦評”。舉孝廉出身,出任汝南郡功曹。拒絕司空楊彪征召,投靠揚州牧劉繇。劉繇被孫策擊敗後,逃往豫章郡。東漢興平二年,去...

劉強為何拒絕稱帝?原因是什麼?

劉強為何拒絕稱帝?原因是什麼?

太子,是中國古代帝王的繼任者的稱謂,被定為王位、皇位繼位者的人,感興趣的讀者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公元26年6月,尚在繈褓中的劉強被父皇光武帝立為皇太子。在“資性方潔”的老師和“強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導輔助下,劉強品學兼優,成長為合格的儲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穩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劉強1...

康熙能夠扳倒鼇拜 漢獻帝為什麼做不到除掉曹操

康熙能夠扳倒鼇拜 漢獻帝為什麼做不到除掉曹操

還不知道:為什麼康熙能關門扳倒鼇拜,而漢獻帝卻無法關門殺掉曹操?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鼇拜與曹操沒有可比性,而漢獻帝與康熙帝處境也不同。鼇拜與曹操沒有可比性首先,鼇拜曾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老臣。在順治主政時,鼇拜、索尼等人就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忠心耿耿,而...

後世是如何評價薑維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薑維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薑維(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天水功曹薑冏之子。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原為曹魏天水郡中郎將,後降蜀漢,深受諸葛亮器重。費禕死後,薑維總領蜀漢軍權,並先後11次伐魏。其後劉禪降魏,蜀漢滅亡。薑維打算利用鍾會野心複國,...

後世是如何評價徐庶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徐庶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徐庶(?—約230年),字元直,豫州潁川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門。 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