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楊寬誕辰110周年丨虞雲國:楊寬史學與史家楊寬

中國曆史2天前3

楊寬誕辰110周年丨虞雲國:楊寬史學與史家楊寬

本文係虞雲國教授在“紀念楊寬先生誕辰110周年暨楊寬著作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

我之一次知道楊寬先生的大名,距今恰好整整五十年。我帶來了昨天從書架上找到他的一個小冊子《商鞅變法》,是1974年的二次印本,已經印到70萬冊,在今天來看絕對是天量級暢銷書。後來知道該書初版於1955年,新版是配合當時運動的需要。可以說,我還沒進入史學之門,就已經閱讀了楊寬先生的著作。四年以後,我進入大學曆史係,在中國古代史學習中,上古史部分的古史分期是重頭問題,我就從圖書館找到他的《戰國史》(1955年的之一版)作為主要參考書來閱讀,以便找尋論據來參加課堂討論。說完我是如何接觸到楊寬先生的,今天想談三點對楊寬史學的感想。

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之一,楊寬的史學成就與他現在享有的史學評價、學術地位顯得相當不匹配。

誠如剛才各位在發言中所強調的那樣,楊寬當然是複旦大學的(他生前執教的大學)、青浦的(他的出生地)與上海的,但他也是全中國的,甚至是世界的(他晚年在日本中國史學界頗有好評)。我因參加第三版《中國大百科全書·曆史卷》宋史條目的修訂,查了1992年、2002年版中史學家的條目,兩版都沒有收錄楊寬。第二版裏收有王仲犖、楊誌玖等斷代史名家,就是沒有楊寬的詞條。而從學術貢獻而言,無論如何他都是應該與上述名家同時被收錄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出版了楊寬著作,值得我們致以敬意。上海市社聯在前幾年將他評為“上海社科大師”,毫無疑問是實至名歸的。我認為,在上海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已故前輩史學大家裏,具有學術原創性成就的有三人,那就是呂思勉、譚其驤與楊寬。呂思勉主要以其會通之功享譽學界,譚其驤是以他對中國曆史地圖的巨大貢獻,楊寬則以他博大精深的專門之學在相關研究領域裏呈獻了前沿性的成果。我們應該讓楊寬在中國史學史上,享有他應有的地位與評價。就這點來說,今天由上海市社聯與上海人民出版社召開這樣一個紀念座談會,可以說十分必要與非常及時的。

第二,談談我對楊寬史學成就及其示範意義的感受。

童書業曾對其老師顧頡剛有過這麼一段評論,他認為當世曆史研究經得起覆案、經得起考驗的有五個人,依次是顧頡剛、呂思勉、陳寅恪、楊寬、張政烺,然後他對這五位史家的學術各有評騭。童書業自己也是史學大家,他對楊寬史學成就的評價如此之高,值得重視。更值得注意的是史學大師顧頡剛,1965年楊寬《古史新探》出版時,他在《日記》中寫道:“用馬克思主義貫穿西周、春秋之史料,解決許多問題,讀之使我自慚,期於學步”,希望自己能像他那樣去做學問。這可以視為是史學界同行對楊寬史學的總體評價。

楊寬

從楊寬史學的整體結構來看,大體可以分為四個板塊。其一,是古史和神話研究。他寫出成名作《中國上古史導論》時隻有24歲,這很了不起。實際上他是以上古神話的演變和分化來補充驗證古史辨派“層累地造成的古史觀”,從疑古和釋古的兩個維度梳理了上古神話和古史的關係。童書業在《古史辨》第七冊中認為這代表了“疑古史觀的更高峰”,這一評價是否準確,學術上還可以進行討論,但楊寬在古史辨與神話學上確實給出自己獨到的研究成果。其二,是先秦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主要包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戰國會要》《墨經哲學》。其三,是斷代史研究。楊寬的斷代史研究立足於上古史,而側重於西周史、戰國史,尤其用力於《戰國史》。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名家斷代史係列中,《西周史》《戰國史》毫無疑問是白眉之作。其四,是專門史與專題史。他在早期有《中國曆代尺度考》(1938年),推進了商務印書館版吳承洛的《中國度量衡史》;後來有1956年的《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的發明和發展》(後修訂為《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發展史》)、《中國古代陵寢製度史研究》《中國古代都城製度史研究》(1984年)。

說到楊寬史學的示範性意義,在我看來有這麼幾點。

首先,參預時代學術的新潮流。陳寅恪曾提出,學術研究是否彙入當時代的學術主流是評判學術的重要標準。而在20世紀前期,古史辨派無疑是影響更大的學術流派。楊寬的古史觀及 *** 論與顧頡剛並不完全一致,他甚至認為顧頡剛在 *** 論上是有問題的,但無論如何,他以自己卓越的前沿研究彙入了當時中國史學發展的古史辨主潮。

其次,以文獻考證和整理為史學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這點非常值得後來史學借鑒與學習。他的戰國史研究有兩部傳世之作,分別是《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和《戰國史》。前者顯然受到錢穆《先秦諸子係年》的啟發,他與錢穆先後同出呂思勉門下,但他的《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在某種程度上又超越了錢穆。錢穆的係年考證隻限於諸子,楊寬則對戰國所有的現存史料進行了地毯式的梳理與考證,不僅涵蓋的史料範圍超過了錢穆,而且戰國史料因缺少類似《左傳》的編年史作為參照係,難度也更大,所以他的這一工作是相當了不起。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基礎性的史料考證,又隨著《戰國史》的三次修訂同步推進。也就是說,他在不斷深入進行史料輯證的基礎上,推高了自己的研究水準,兩者相輔相成,螺旋式地提升了學術高度。正因如此,他的《戰國史料編年輯證》與《戰國史》是迄今為止繞不過去的標杆性成果。

再次,以深入紮實的斷代史研究作為史學研究的大本營,在此基礎上進而對專門史作通貫性的研究。由於楊寬在文獻研究與斷代史領域下了大功夫,而且在呂思勉等大師的熏陶下具備了深厚的史學素養,就像打仗先紮住了大本營,再向周邊攻城略地,往往必有所獲。惟其如此,在楊寬史學構成中專門史也占有相當的比重。尤其到其後期,開辟一個專門史的新領域,對他來說可謂駕輕就熟。在他的晚年,在不長的年份裏,就在都城製度史與陵寢製度史研究中,推出了具有開拓性的專門史著作,展現出楊寬史學的精深與博大。

虞雲國教授在座談會上

第三,應該進一步拓展對楊寬史學與史家楊寬的研究深度與廣度。

楊寬是二十世紀,尤其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一位史學大家,他已經成為曆史人物,我們應該把他定位為二十世紀一位比較重要的曆史學家來進行研究和評價。這一方麵,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楊寬晚年對自己的史學和經曆有過反思與評價,他在《自傳》中說:“根據我一生的切身經曆,分析了這個曆史激流過程中慘痛而深刻的曆史教訓”。對史家的研究,離不開對他身曆時代的研究;深入研究楊寬與二十世紀時代激流的互動關係,也是中國二十世紀史學研究的重要一環。賈鵬濤先生編著的《楊寬先生編年事輯》為楊寬研究奠定了基礎,但還應該有一部厚實的楊寬評傳。聽說他正準備撰寫《楊寬史學研究》,期待能夠早日拜讀。我的感覺,楊寬史學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深究,例如前麵說到的楊寬及其《中國上古史導論》與古史辨主潮的關係究竟應該如何把握,恐怕就有必要從學術層麵作全麵的清理與疏證。

從時代大潮與史家生平的關係來說,當年楊寬也曾是熱血青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以一個高中生的身份前去南京 *** ;1941年,又一度從上海進入蘇北遊擊區參加過抗日活動。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楊寬史學與曆史激流的關係來說,總體而言,他還算幸運的,但曆史的風濤對他的史學研究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時代印記。例如,在1958年的大煉鋼鐵運動中,他因寫過《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的發明和發展》的專著,有關方麵認定他也一定懂得土法煉鐵與煉鋼,而他也奉命寫了《中國土法煉鐵煉鋼技術發展簡史》,還到土法煉鋼現場作過指導。

我特別關注到楊寬與他的老師呂思勉的關係。楊寬對呂思勉當然十分尊重,而且認為呂思勉對他的學術影響非常大。1949年以後,楊寬先後兩次為呂思勉的著作撰寫出版前言,其中的異同耐人尋味。之一次是1959年為呂思勉的《隋唐五代史》寫出版說明,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初期為呂思勉著作大規模結集出版寫前言。可以明顯看出,五十年代末期楊寬對呂思勉史學表現出強烈的批判,在我看來,這種批判並不客觀與學術。而到八十年代初期,他便恢複了一位一流的史學家對另一位一流大師的客觀的學術評價。

楊寬也絕不可能擺脫時代的影響,而楊寬史學與時代激流的關係,他的學術曆程對當代史學也是極具啟發作用的。

首先,我們從楊寬著作的結集、出版、傳世來看,能夠傳得下去的,仍然是《戰國史料編年輯證》與《戰國史》等經得起時間考驗,疏離於當時時局變化的成果。盡管當時出於某種原因,有的傾向一度可能很熱鬧,但從曆史長過程來看,那些隻是暫時的,如同大浪中的浮漚。大浪淘沙之後,剩下的才是金子。

其次,如何把握好史學研究和時勢轉移之間的關係,在這點上,楊寬的史學經曆也為後人留下了啟示與思考。他在1955年寫過《秦始皇》,而後在1972年又是署名洪世滌的《秦始皇》的主要作者,目前著作集裏的《秦始皇》則是他晚年的新作,應該是最後定本吧。從他對自己著作的認真態度來說,表明史學工作者應該對自己的著作負責,精益求精,寫下自己最終滿意的定本。我們說楊寬還是幸運的,曆史給了他這種機會。反過來說,假如曆史沒能給你這一機會,你傳之後世的豈非就是當年失誤的東西,就會是一輩子的遺憾。

總之,楊寬史學是上海史學界,也是中國史學界繞不過去的一座豐碑,而他的史學之路也為後世的中國史學留下了值得深思的啟迪。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4837.html

“楊寬誕辰110周年丨虞雲國:楊寬史學與史家楊寬” 的相關文章

胡威:曹魏征東將軍胡質之子,以廉潔慎重而聞名於世

胡威:曹魏征東將軍胡質之子,以廉潔慎重而聞名於世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壽春人。曹魏至西晉時期名臣,曹魏征東將軍胡質之子。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誌向上,與父親都以廉潔慎重而聞名於世。曆任侍禦史、安豐太守等職。後升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於習政,使教化之風盛行一...

王慧龍: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他建立了哪些功勳?

王慧龍: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他建立了哪些功勳?

王慧龍(390年~440年),字慧龍, 太原晉陽人。北魏名將,東晉尚書左仆射王愉之孫、散騎侍郎王緝之子。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十四歲時,遭遇東晉太尉劉裕滅門,渡江投奔後秦。義熙十三年(417年),後秦滅亡後歸順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隨明元帝拓跋嗣南征...

漢武帝知道劉據是冤死的 漢武帝為何不立其後人做儲君

漢武帝知道劉據是冤死的 漢武帝為何不立其後人做儲君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漢武帝臨終之前,知道劉據含冤而死,為何不立劉據的孫子為儲君?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漢武帝‘知道’劉病已的存在,或者說漢武帝把劉病已推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公元前87年,也就是漢武帝病重的時候了。當時漢武帝病重,朝中有大臣懂所謂的‘望氣術’,這個人告訴漢...

李世民的皇位是殺兄逼父得到的 世人對李世民評價為何那麼高

李世民的皇位是殺兄逼父得到的 世人對李世民評價為何那麼高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篡權奪位的李世民,為何受到世人景仰,還對他評價如此之高?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李世民,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是繼唐高祖李淵之後的第二位皇帝,世人稱其為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參軍,戰功顯赫,是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軍事家,可見其才能的卓越。唐太宗李世民雖才能出眾,...

曆史上長孫無忌是如何敗給武則天的?

曆史上長孫無忌是如何敗給武則天的?

長孫無忌,唐初宰相、文德皇後同母兄。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最毒婦人心”也許表述欠妥,但這句話用在武則天身上還是比較契合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單就武則天賜死長孫無忌這件事來看,雖說武則天心狠手辣,但長孫無忌也是自食惡果、宿命所歸。細分析這個問題,還要先從唐高宗李治說起。三個維度來探討:一...

孫綝:三國時期東吳宗室、權臣,執政時嗜好殺戮

孫綝:三國時期東吳宗室、權臣,執政時嗜好殺戮

孫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吳郡富春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權臣,昭義中郎將孫靜曾孫、定武中郎將孫暠之孫、安民都尉孫綽之子。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孫綝初任偏將軍。太平元年(256年),孫綝的從兄孫峻在北伐曹魏途中過世,他接替其位,升任...

曆史上嬴政死後,他是如何被回到鹹陽的?

曆史上嬴政死後,他是如何被回到鹹陽的?

嬴政是中國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權皇帝。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確切地說,趙高是利用手中的權力,將嬴政的屍體運回鹹陽的。有人會說嬴政的屍體是混在鹹魚車周邊,才被順利送回都城鹹陽的。其實用魚車的方法隻是一個幌子而已。細說如下:首先,趙高何許人也趙高是秦朝的宰相和出了名的宦官。當然...

朱常洛在位時間有多長?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朱常洛在位時間有多長?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父親明神宗朱翊鈞。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常洛一生福淺命薄,因其生母身份低微,一出生就不招老爹朱翊鈞待見,好不容易在近20歲時才被立為太子,仍然整日生活在恐懼和擔憂中。這種仰人鼻息,擔驚受怕的日子又過了十幾年,終於熬到了老爹朱翊鈞駕崩,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