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清代有四個榮譽極為稀缺,功勞再大,皇帝都不會輕易授予

中國曆史25分鍾前1

清代的典章製度中,有很多關於獎賞方麵的內容,所涵蓋的麵也很廣。生前有封爵加官加銜、承蔭封贈、冠服獎賞、賜號、繪功臣圖像等;死後有祭葬立碑、贈銜易名、史館立傳等等。

不誇張地說,隻要是做到了尚書、侍郎這一級別,隨之而來的就會有很多榮譽加身。不過對於異姓貴族大臣而言,所有獎賞中,隻有四個榮譽最為稀缺,且有清一代能獲此四項殊榮的也極少。

一是異姓封王

從曆朝曆代的經驗教訓來看,凡是異姓封王者大多結局不佳。不過在王朝開國初期,統治者加封異姓王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做法。

清入關之前,人口單薄經濟落後,僅僅憑借軍事力量是無法與大明王朝相抗衡的。皇太極作為一個富有謀略的帝王,清楚地意識到隻有拉攏 *** 尤其是威望很高的明朝將領,才能充實自己的實力。

天聰年間,遼東地區著名將領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來歸,和此前的洪承疇、祖大壽兩人不同,他們三人歸降時帶來了他們帶來了數萬兵丁,戰船,以及後金最缺乏的火器技術,使得八旗戰力得到迅速提升。

這份嫁妝讓皇太極有能力與明朝麵對麵展開一場對等的炮戰,使得後金政權具備了先進的火器製造能力。

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元稱帝國號大清,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因功晉封為恭順王、懷順王、智順王,即史料中所稱的

“三順王”

。順治六年,孔有德改封定南王,耿仲明改封靖南王,尚可喜改封平南王。

入關之後, *** 貴族中吳三桂、孫可望兩人在平定中原的過程中,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順治十四年封孫可望為義王;康熙元年封吳三桂為平西王。至此,清初時期,一共湧現出了五個實封異姓王。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後,鑒於異姓王難以駕馭,決定此後不再實封異姓為王。有清一代,除了以上五個實封異姓王外,尚有

武勳王揚古利,加多羅郡王銜黃芳度,贈郡王銜傅恒,追封嘉勇郡王福康安。

也就是說整個清代,實封、追封、贈王爵者加起來總共才9個人(這裏指的是王爵,如果算上他們的後代則有15人)。可以說異姓封王在所有榮譽中含金量更高。

二是配享太廟

太廟是供奉祖宗的地方,按例隻有列聖、列後才有資格進入太廟的殿堂。但是曆朝統治者為了褒獎有功大臣,也會讓個別的異姓大臣配享太廟。

封建社會最重禮製,每年大祭皇帝都會親率宗室王公、文武大臣祭拜太廟。凡是能進入太廟的異姓大臣,皇帝照例也會上一炷香。在君權至上的專製時代,皇帝祭拜大臣可是天大的榮譽。

清代配享太廟的異姓大臣隻有十三人,按照清代十二帝計算,就是每一朝大概隻有一個人能享受配享太廟的榮譽。且他們的家族都與皇室都有聯姻。所以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張廷玉,就顯得有點孤單。

三是晉封太師

太師在古代官階製度中,始終處於金字塔頂端,與太傅、太保並稱“三公”。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曆史上獲得太師稱號的加在一起也不超過50個人,這份榮譽一般人極難獲得。

明代時太師一般授予勳臣,從明代11個太師獲得者來看,僅有張居正一人不是勳貴。清代對太師的賜予更為吝嗇,關外時期因官製不成熟,並無三公稱號。

入關之後從順治朝一直到宣統朝的兩百多年時間中,榮獲太師稱號的僅有

鼇拜、遏必隆、顧八代、杜受田

4人,可以說太師的頭銜是極為稀缺。

不過四個太師中,鼇拜、遏必隆兩人屬於生前獲封,但是康熙親政以後,他們的太師頭銜被奪。並且康熙皇帝有明詔,規定此後太師不授予在世之大臣,隻能以死後追封的形式賜予。

不僅僅是太師,就連太傅、太保皇帝也不輕易賜給臣下,整個清代,獲得太傅、太保頭銜的也才24個人。故而為人臣者不管功勞有多大,對皇帝有多忠心,他們都不敢奢望自己死後能獲得太師的榮譽。

四是賜諡文正

清代官場上素有

“生晉太傅,死諡文忠”

之語,意思就是說作為人臣,生前能夠獲得太傅,死後能賜諡文忠,基本上就是天花板了,至於文正則不敢奢求。

按照清代的諡法製度,大臣死後由內閣、禮部題清賜諡,基本原則是按照本人生前的功績和人品官聲,給出一個適當的諡號。

本來以文開頭的諡號就有很高的門檻,規定必須是翰林出身或者是非翰林出身但生前曾擔任過大學士。而文正諡號門檻更高,必須是皇帝特旨賜予,內閣和禮部無權擬定。

盡管說清代的八個文正公中,個別人其實是名不副實的,但是他們與皇帝的關係十分親近,諸如曹振鏞、杜受田之流,本人對國家並無太多的貢獻。

但是官場中對文正十分看重,也是證明自己被皇帝信任的一個重要依據。拋開其他不問,僅就數量而言,賜諡文正實屬難得之殊遇。

除了以上四個榮譽之外,還有賞戴三眼花翎、賜四團龍補服也較為稀缺,但是這些多為冠服獎賞,錦上添花的意義更多,不會給政治地位帶來多大的提升。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s://xlxlzx.com/202405/595378.html

“清代有四個榮譽極為稀缺,功勞再大,皇帝都不會輕易授予” 的相關文章

趙姬是什麼出身?她的一生都經曆了什麼?

趙姬是什麼出身?她的一生都經曆了什麼?

帝太後趙姬,戰國時期秦莊襄王王後、秦始皇生母。今天曆史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趙姬是戰國末期的一位傳奇女性,她既是莊襄王時期的秦國王後,也是秦王政時期的秦國太後。但關於趙姬的出身來曆,卻一直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她是戰國貴族家的千金小姐,也有人說她是淪落風塵的歌姬,那麼趙姬到底是什麼出身...

趙飛燕是什麼出身?她與漢成帝是如何相識的?

趙飛燕是什麼出身?她與漢成帝是如何相識的?

從古至今,最不乏才子美女。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趙飛燕,絕世美女,舞姿縹緲,身輕如燕,能做掌上舞。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後,可謂榮寵一時,羨煞六宮。然而根據《漢書》記載,其實趙飛燕在被封為皇後之後,就已經不再那麼受寵了,更受寵的是自己的親生妹妹趙合德,最終正值壯年無病無災的漢成帝劉驁,就...

荀組:西晉時期大臣,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荀組:西晉時期大臣,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荀組(257年—322年12月6日),字泰章(《晉書》作大章,大字在當時常作為泰字的簡寫,當以墓誌為正),潁川潁陰人,西晉大臣。東漢司空荀爽玄孫,司徒荀勖第三子,司空荀藩之弟。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夷雅有才識,深得太尉王衍稱讚,薦為司徒左西屬、補太子舍人。曆任左...

司馬懿為何沒有伐蜀成功?哪些原因導致的?

司馬懿為何沒有伐蜀成功?哪些原因導致的?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馬懿是曹魏後期重要的大臣,少年就有大誌向,麵對東漢末年亂世(漢末大亂,常慨然有憂天下心),有總齊八荒,一統天下的誌願。而且司馬懿也並非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麼無能,恰恰相反,司馬懿政治、軍事能力都很強,但是司...

吳匡:東漢末年大臣,演義中是如何描述的?

吳匡:東漢末年大臣,演義中是如何描述的?

吳匡(生卒年不詳),兗州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東漢末年大臣,大將軍何進部將,蜀漢將領吳班的父親。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人物生平誅殺宦官吳匡是兗州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是大將軍何進的部將。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漢靈帝死後,十常侍幹預朝政...

諸葛亮是因為魏延的幹擾才續命失敗嗎 實際真相到底是什麼

諸葛亮是因為魏延的幹擾才續命失敗嗎 實際真相到底是什麼

還不知道:諸葛亮的七星燈到底是什麼?如果沒有魏延幹撓,真的可以續命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杜甫評價忠武侯諸葛亮的一句話。眾所周知,諸葛亮的角色出現在《三國演義》中。這本書寫盡了三國時期的風雲之事,並且道盡了很多大浪淘沙出來...

曆史上多爾袞是怎麼死的?與順治帝有何關係

曆史上多爾袞是怎麼死的?與順治帝有何關係

當年清軍能順利入關,並很快取代明朝,多爾袞在其中的功勞是絕對值得肯定的。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在一本叫《十葉野聞》的書籍中曾記載,在多爾袞的弟弟多鐸病故以後,多爾袞終日傷心,沉迷於酒色。當時的多爾袞雖然已有十多位妻妾,卻沒有一個兒子。這就說明多爾袞的身體,已經被酒色掏空了。清順治...

徐晃能被曹操奉為戰神 徐晃最後為何死得如此憋屈

徐晃能被曹操奉為戰神 徐晃最後為何死得如此憋屈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徐晃曾被曹操奉為戰神,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當中,有著許多優秀的武將。而在這其中徐晃作為曹魏勢力當中五子良將之一,可以說也是非常優秀的一名武將了。而縱觀徐晃的一生,可以說是縱橫沙場,戰功赫赫。為曹魏的建立與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