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朱元璋設立不許宦官幹政鐵牌被哪個太監派人砸碎?

中國曆史7年前 (2017-06-13)9

明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劍平定天下,有鑒於漢唐宦官專權之禍,在皇宮門口樹立了一塊三尺高的鐵牌,“內臣不得幹預政事,犯者斬”,用這條鐵打的規矩來警戒後世。明成祖遷都北京,也把這塊鐵牌扛過來了。後來,突然有一天,這塊鐵牌竟然“神秘失蹤”了。此事調查多年,一無所獲。

鐵牌是怎麼消失的

現在,讓我們穿越曆史,從故紙堆中尋覓蛛絲馬跡,盡量還原事件場景,如果當年故宮門口安裝了監控設備,事情應該是這樣的。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月光灑在雪地上。此刻已然宵禁,紫禁城裏鴉雀無聲,宮門口值夜的侍衛手握畫戟,昏昏欲睡。

這時,牆內突然傳來吟詩之聲,侍衛們猛然清醒,喝問是誰,隻見一個黑影踏雪而來,身披一件黑色大氅,侍衛們立刻將其團團圍住。隻見此人從袖中掏出折扇,輕搖了下,扇麵上寫著“忠勤體國”字樣,眾人連忙跪倒,齊聲頌道:“請公公恕罪。”

 朱元璋設立不許宦官幹政鐵牌被哪個太監派人砸碎?

*** 配圖

黑影抖落大氅,抬頭笑了笑:“都起來吧,今天誰帶班?”早有一名小校近身跪下,口稱“回公公話,屬下錦衣衛百戶宋五帶班”。“宋五,交你一件差事。去,把你身後那塊鐵牌碎了。”聽此言,宋五趕緊拚命磕頭,台階前的雪頓時一片殷紅:“啟稟公公,鐵牌乃本朝太祖高皇帝禦製,屬下不敢擅毀。”黑影冷笑了一下,踱步過去,隻見宮門口赫然立著一塊黑色鐵牌,黑影拿袖子拂去上麵的雪花,露出幾個大字來,他回頭對身旁的一名小侍衛笑道:“我的兒,你叫什麼?”小侍衛忙回話:“小的李七。”

突然,黑影臉色一變,厲聲叫道:“有旨意。”侍衛們唰得一聲全跪在雪地上。“奉皇上口諭:速將宮門鐵牌碎了,欽此。”侍衛們麵麵相覷,誰都不敢吭聲。這時,黑影又笑了:“對了,聖上還有一道旨意,速將錦衣衛百戶宋五拿了,鎖送詔獄。錦衣衛李七辦事勤勉,著任百戶,欽此。李七,還愣著幹嘛,辦差去吧。”

第二天清晨,鐵牌消失了,隨之消失的還有在場的全部侍衛。這個黑影到底是誰?膽子如此之大?此人正是大明正統年間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振,幾年之前他還是一個地方州學的學官,突然有一天進宮,當上了侍奉太子朱祁鎮讀書的太監。在朱祁鎮即位後,順利成為太監頭目,也成為明朝之一個專權的太監,他每次從宮門進進出出,都覺得朱元璋的鐵牌刺眼,於是矯詔把它毀掉了。而幾年之後,他簇擁朱祁鎮親征瓦剌,親手葬送五十萬明軍於土木堡,提前敲響明朝覆滅的喪鍾。(參見《明英宗實錄》)

明代宦官擅權亂象

其實,即使那塊鐵牌不被王振毀掉,也隻不過是廢鐵一塊。這又是為什麼呢?

 朱元璋設立不許宦官幹政鐵牌被哪個太監派人砸碎?

*** 配圖

眾所周知,有明一代宦官專權現象極為嚴重,那塊禁止宦官幹政的鐵牌根本沒有起到效果。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甚至說:“閹宦之禍,曆漢唐宋相尋無已,然未有若明之為烈也。”認為明代達到了宦官專權的頂峰。

明代宦官集團掌握的權力之大,也是讓人瞠目結舌。擇其要者言之,一是在政治上掌握“批紅”之權,朝廷大事均由內閣用藍筆“票擬”進呈,然後再由皇帝用朱筆“批紅”批準。明朝中後期,皇帝普遍怠政,甚至數十年不上朝,於是宦官趁機攫取了“批紅”大權,使“內閣之票擬,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二是在軍事上掌握“監軍”之權。在明初還隻是臨時派遣宦官到部隊監軍,正統年間,全國軍事重鎮“俱設鎮守太監”。有意思的是,李自成圍攻北京前夕,崇禎皇帝還組織北京4萬名宦官軍訓,號稱“淨軍”,宦官竟然成為皇帝最後的軍事依靠,結果一觸即潰、開門投降。三是在司法上掌握“廠衛”之權。明代宦官控製了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等特務機關,淩駕於三法司之上,直接逮捕、關押、審判朝廷官員,動不動就用廷杖來懲戒大臣,樹立威信。四是在經濟上掌握“監稅監礦”之權。萬曆之後,宦官被派遣到全國各地,“吸髓飲血”,監管稅收、食鹽、采礦、采辦、織造等重要經濟事項,掌握了朝廷經濟命脈。宦官還大規模侵占百姓耕地,且不向朝廷繳納賦稅。武宗時期宦官穀大用一人即侵占京畿良田萬餘頃,其他的大宦官更是可想而知。

規矩是怎麼被打破的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太祖定下了鐵打的規矩,為什麼事情會搞成這個樣子,究竟發生了什麼,規矩是怎麼被打破的呢?

破壞大規矩往往是從破壞小規矩開始的。除了樹立鐵牌製定“大規矩”之外,明太祖還製定了一些配套的“小規矩”,比如在《欽定皇明祖訓》裏規定“不許宦官讀書識字”。到了宣德四年,宮裏卻專門設立了內書房,專門教小太監讀書識字,但竟然沒有大臣對此發表異議,大學士還親自跑去當老師。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正是這類“小規矩”被一點點突破,“大規矩”才終於完全倒塌。

規矩的落實缺乏製度保障。明代政治製度在設計上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缺乏對宦官的權力約束機製。整個宮廷的宦官均由皇帝一人統率,外廷幾百家大小衙門對宦官群體缺乏管轄權和監督權,甚至宦官犯法,都由內廷審判,皇帝裁決。能不能管好宦官,隻能依靠皇帝一人。規矩之所以為規矩,就在於違反規矩要承擔後果。明代多次發生宦官嚴重幹政的現象,文官集團唯一能做的就是向皇帝上書,要求皇帝予以懲治,但實際上卻沒多大效果。比如正德年間,戶部尚書韓文上書“請誅亂政內臣馬永成等八人”,皇帝沒有采納,反而更加重用這些宦官,卻將韓文罷免。(《明史·武宗本紀》)

 朱元璋設立不許宦官幹政鐵牌被哪個太監派人砸碎?

*** 配圖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史書上的一段記載,似乎可以作為這段曆史的一個注腳。公元1659年12月,南明永曆小朝廷被清軍追殺,從雲南逃入緬甸境內,在那裏,永曆君臣住在茅草屋,衣衫襤褸,饑餐露宿,連最後幾百名大明禁衛部隊也全部被繳械。吳三桂的追兵隔著幾個山頭虎視眈眈,緬甸貴族也磨拳擦掌,計劃生擒永曆帝獻給清軍。而最讓人吃驚的是,就在這種朝不保夕、勢如危卵的環境下,大明最後的宦官頭目竟然還因為一點小事,在茅草屋外當眾廷杖大臣,作威作福。明代宦官幹政真是堅持到了最後時刻。(事見《狩緬紀事》)當然,從本質上講,宦官群體也是封建專製皇權的犧牲品。能夠專權的宦官不過是千分之一,絕大多數都生活在深宮的底層,水深火熱。而正是這千分之一的專權宦官,對國家的曆史走向造成了惡劣影響。

反思這段曆史,似乎可以歸納幾點教訓。鐵打的規矩必須防微杜漸,不能對破壞規矩的“小事”視而不見;鐵打的規矩必須有鐵打的紀律來維護,破壞規矩應該承擔相應的後果,日常監督應有健全的製度體係。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06/130887.html

“ 朱元璋設立不許宦官幹政鐵牌被哪個太監派人砸碎?” 的相關文章

清朝初期時期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麼

清朝初期時期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麼

清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在中國曆史上,皇帝的兒子除了某一位是以皇太子身份等著繼承皇位外,其餘的兒子都應該是王爵,或親王,或郡王(部分少數民族政權或稱呼不同)。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除秦朝外),無論王朝如何更迭,都基本上是如此...

劉備在攻打東吳的時候 劉備為何不帶上諸葛亮

劉備在攻打東吳的時候 劉備為何不帶上諸葛亮

對劉備討伐東吳,為何不帶上諸葛亮?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並非諸葛亮不支持伐吳那麼簡單!本質原因乃是劉備不信任諸葛亮!夷陵之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劉備走向人生巔峰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劉備首次在正麵對戰中擊敗了曹操,取得了漢中大捷!然而,這一年也是劉備人生最黑...

高柔:三國時期曹魏大臣,以善於治法聞名

高柔:三國時期曹魏大臣,以善於治法聞名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並州刺史高幹從弟,以善於治法聞名。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從小吏任起,二十年後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後,升任太常。七十二歲時出任司空,隨後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變時支持司馬懿,...

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來的?朱由崧為何會被推上帝位?

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來的?朱由崧為何會被推上帝位?

弘光帝朱由崧,南明首位皇帝,是明季政治舞台上一位曇花一現的人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禎死國,北都淪陷,消息傳到南京後,各方大為震驚,然而天子蒙凶,事關重大,不可不察。四月二十五日,崇禎死訊最終確認,“壬午北信報確,史可法約南京諸大臣出議...

孫權為何要偷襲關羽,致使兩國連盟關係破裂?

孫權為何要偷襲關羽,致使兩國連盟關係破裂?

關羽在隨後幾千年一直到現在,被供奉崇拜,被尊稱為關公、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東吳孫權趁關羽北伐襄、樊之際,遣呂蒙、陸遜等分兵偷襲荊州。十二月,關羽窮途被俘殺,東吳占據了原劉備集團所屬的全部荊州州郡。這一戰對三國曆史走向的影響是巨大的,蜀漢政權的...

後世是如何評價程普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程普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程普(?~215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東漢末年江東名將,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隨孫堅討伐黃巾軍,繼而參加討伐董卓的戰鬥,斬華雄、破呂布。孫堅死後,又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曾經兵敗被圍,程普將孫策救出重圍。在孫策死後,他與張昭、周瑜等人共同...

陸瑁:三國時期東吳官員,愛好學習,信守情義

陸瑁:三國時期東吳官員,愛好學習,信守情義

陸瑁(?―239年),字子璋,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員,丞相陸遜之弟。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出身吳郡陸氏。愛好學習,信守情義。孫權曾因為公孫淵巧詐反複而意欲親征公孫淵,陸瑁兩次上疏勸諫,孫權乃止。赤烏二年(239年),因病去世。人物生平好學守義陸瑁(?―239年),...

趙楷、李遵頊都是兩宋時期的狀元,他們的一生有何不同?

趙楷、李遵頊都是兩宋時期的狀元,他們的一生有何不同?

古代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如果在殿試中考了第一名,就稱之為“狀元”。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在中國古代,自隋唐時期出現科舉製以來,無數人為了中科舉當官而前赴後繼,忍受寒窗苦讀。科舉考試最終考核出來的第一名叫作狀元,是經過層層考核湧現出來的天才,曆來受到帝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