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揭秘將軍衛青:從奴隸到權傾朝野的大漢英雄

中國曆史7年前 (2017-05-26)21

近年來,漢宮劇大有趕超清宮劇的勢頭,關於漢武帝劉徹一家人的故事更是被拍成各種電視劇。《美人心計》《大漢天子》《漢武大帝》以及近期熱播《的衛子夫》,上至漢武帝祖母竇太後,下至漢武帝皇後衛子夫都成為了漢宮劇的熱門女主角,而在這些女人權傾一時之際,電視劇也不忘渲染她們背後的外戚力量。

中國曆史上最出名的外戚當屬衛子夫家族。隻要學習過初中曆史的人都會知曉大漢遠征匈奴的英雄衛青和霍去病,而這兩人均出自衛子夫家族。衛青是漢武帝劉徹第二任皇後衛子夫的弟弟,在姐姐的幫助下得以獲得皇帝重用,不僅遠征匈奴戰功赫赫,更成為權傾朝野的大漢重臣。

幼年飽受欺負的衛青

衛青,字仲卿。其實衛青姓衛實在是很偶然。他的父親雖姓衛,但衛青其實是母親(在平陽公主家做傭人)與平陽公主家縣吏鄭季私通的“產物”,他的出生地是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因嫁與平陽侯曹壽為妻,所以也稱平陽公主。衛青的“父親”死後,母親感覺家庭負擔極重,養衛青非常艱苦,所以就把他送到了親生父親鄭季的家裏,衛青此時就正式歸為父姓——鄭。

但鄭季的原配夫人一看鄭(衛)青這個私生子就火冒三丈,所以根本不把他當兒子看。經常叨難他,粗活累活都讓他幹,鄭(衛)青當時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山上放羊。鄭家的幾個兒子因為不願意多個分家產的,所以從未把鄭(衛)青看成手足兄弟,隨意苛責。鄭(衛)青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受盡了苦難,在他的性格形成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有一次,鄭(衛)青跟隨別人來到皇帝的行宮甘泉宮,巧遇一囚徒,囚徒犯事前有些相麵的本事,看到鄭(衛)青後驚為天人,說:“你現在很窮困,將來定為貴人,一定會封侯拜將。”鄭(衛)青淒然笑道:“我身為人家的奴隸,隻求三餐吃飽,人家不要打我已是萬幸,哪裏談得上立功封侯呢?”(人奴之生,得無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揭秘將軍衛青:從奴隸到權傾朝野的大漢英雄

*** 配圖

平陽公主收留衛青

逐漸長大後,因受不了鄭家人的欺負,加上思念母親,於是鄭(衛)青就回到了還在平陽公主家裏當傭人的母親那裏。平陽公主見家裏來了個閑人,一想也不能幹吃飯不幹事,就讓他當自己的騎奴(相當於現在專門為人家洗車、開、關車門的)。鄭(衛)青怨恨鄭家對他沒有一點親情,決定改姓為衛,與鄭家從此再無關係。

衛青平時很懂事,對平陽公主的收留之恩牢記於心,每次平陽公主出門,他都騎馬相隨,隨時伺候。平陽公主見他知恩圖報,也對他不錯,常常自己或者差下人給衛青教一些文化知識,這使衛青在少年時期享受到了初步的素質教育。也為他之後的人生曆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姐姐衛子夫入宮受寵

公元前139年春,衛青的姐姐衛子夫由於長得是國色天香,被漢武帝選入宮中,在衛子夫和平陽公主的幫助下,衛青也被召到建章宮當差。這是衛青命運的一大轉折點。

衛子夫不僅人長得漂亮,運氣也是相當的好。入宮後,很快就懷了龍種。但這使漢武帝的正宮陳阿嬌大怒,遂和其母竇太主(漢武帝的姑姑)欲陷害衛子夫,但想來想去都覺得不能動皇帝的寵妾,於是她們把怒火轉向了衛青,陳阿嬌和竇太主差人把衛青抓了起來,準備殺之而後快。結果這件事讓衛青的好兄弟、宮中的衛兵公孫敖知道了,他帶人把衛青搶了回來。這裏不得不佩服公孫敖的勇氣,他敢為宮中一小兵衛青得罪竇太主和皇後,可以想像其勇氣之大和眼光之準實在是舉世無匹。漢武帝知道這件事後,龍顏大怒,心想皇後和姑姑的膽子也太大了,連自己的小舅子敢動,這還了得!為了保護衛青,漢武帝任命衛青為建章監(建章宮保安隊隊長)、侍中(皇帝的跟班)。這一安排使衛青的命運從此徹底改變。

漢武帝看重衛青 命其作戰匈奴

由於衛青工作出色,宅心仁厚,加上勤奮刻苦,日武夜文,這使漢武帝極為看重衛青。而在這一段時間內,漢廷的國家安全卻很不樂觀,匈奴人動不動就揮著馬刀,殺進塞內劫掠;動不動就要求漢武帝給他們送個親生女兒玩玩。匈奴人的舉動使自尊心極強的漢武帝很是生氣。衛青在聽到匈奴的種種舉動後,表現的也極為憤青,他堅決主張嚴厲打擊這種蠻夷作風,而且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軍事建議。這種反應讓劉徹對衛青有了新的看法。

公元前 129年,匈奴又一次興兵南下,前鋒直指上穀(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下定決心,絕不妥協。果斷地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注意,這是正式的將軍,不是劇集上表述的代將軍),迎擊匈奴。這裏可以看出漢武帝的魄力,他敢於讓一個從未領兵的保衛科長領軍作戰,勇氣可嘉。從此,衛青開始了他光輝一生的戎馬生涯。

這次用兵,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直出上穀,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今河北蔚縣東北)出兵,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出兵,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衛青雖是首次出征,但他冷靜幹練,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利用匈奴軍隊的不合理布局,長途奔襲,掃平了龍城(匈奴王室用來拜祭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取得漢史上少有的大捷。另外三路,李廣、公孫敖部大敗,公孫賀幹脆就沒敢打。漢武帝看到隻有衛青勝利凱旋,非常高興,封為關內侯。而其時赫赫有名的“飛將軍”李廣也未封候,這也見劉徹對衛青的賞識。

 揭秘將軍衛青:從奴隸到權傾朝野的大漢英雄

*** 配圖

衛青平步青雲封為長平侯

由於此前漢朝對匈奴一直采用“綏靖政策”,所以劉徹的這次用兵使匈奴人極為震怒,他們認為應該給劉徹這個皇帝以不斷教訓,才能讓其老實。因此公元前 128年的秋天,匈奴騎兵大舉南下,先攻破遼西,殺了遼西太守,又打敗當時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功的名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為了穩定邊塞形勢,漢武帝派李廣鎮守右北平(今遼寧省淩源西南),由於匈奴兵畏懼李廣,轉而從雁門關(在山西境內)入塞,進攻漢朝北部邊郡。漢武帝再次派衛青出征,並派李息從代郡出兵,從背後襲擊匈奴。衛青率三萬騎兵,長驅而進,趕往前線。衛青本人身先士卒,將士們更是奮勇爭先。斬殺、俘獲敵人數千名,匈奴白羊王和樓煩王部大敗而逃。這一戰徹底奠定了衛青在漢軍中的地位,也使衛青完全得到了漢武帝的信任。

為了繼續向漢廷施加壓力,使劉徹繼續“綏靖”,公元前 127年,匈奴單結集結優勢兵力,進攻上穀、漁陽。劉徹應對此事的決策,顯示了一位卓越君主的魄力,他決定暫時放棄上穀、漁陽一帶的防守,反而趁匈奴主力部隊在東北線的的態勢,果斷派衛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朔地區(黃河河套地區),這是漢廷真正意義上對匈奴的之一次大會戰。

衛青率領四萬大軍從雲中出發,采用極為隱蔽和靈活的戰術,向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占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於王庭的聯係。然後,衛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直撲隴西(今甘肅境內),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匈奴白羊王、樓煩王見勢不好,倉惶率兵逃走。漢軍趁勢掩殺,殲滅匈奴精銳部隊5萬餘人,俘獲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一百多萬頭,此戰使漢廷完全控製了河套地區,並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正麵威脅。

因為河朔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衛青向漢武帝呈報在此修築朔方城(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獲準,這裏從此成為漢軍出擊匈奴的根據地,也使漢軍可以對匈奴王庭的威懾力大增。此外漢廷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裏定居,還修複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衛青此戰,使漢軍在戰略態勢上完全扭轉被動局麵,更使漢軍確立了“匈奴並非不可戰勝”的信心。由於立下大功,衛青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

由於朔方的戰略地位極為險要,因此匈奴王庭一心想把朔方重新奪回,但其多次出擊,都被漢軍擋了回去。

為了繼續打擊匈奴,公元前 124年春,漢武帝命衛青率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並要求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部率兵從朔方出發,並由衛青指揮。另外,李息、張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發,佯攻牽製匈奴部隊。這次會戰漢軍調動了騎、步兵各8萬人左右。匈奴則派遣強將右賢王迎擊,並集結騎兵15萬左右歸其指揮。右賢王當時認為漢軍離得較遠,放鬆了警惕。但衛青再次顯示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將困難變成有利。衛青當時率精銳騎兵,輕裝急行七百裏,趁夜偷營,並將匈奴軍隊龐大的營地徹底打亂,而漢軍此時的後續部隊也順利趕到,投入戰鬥。此前已經喝大了的右賢王見大勢已去,隻帶了幾百人突出重圍,向北逃走。此戰,衛青軍團斬殺敵首8萬餘人,從戰略上徹底將匈奴的右賢王部打挎,使右賢王的編製從此基本成了擺設。

漢武帝接到戰報後,喜出望外,派特使捧印信與虎符,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8700戶,並節製全國漢軍。雖然衛青的三個兒子都還很小,但也被漢武帝封為列侯。衛青非常謙虛,堅決推辭說:“微臣有幸待罪軍中,仰仗陛下的聖明,使得我軍獲得勝利,這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的功勞。陛下已嘉獎了我,但我的兒子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的。”由於劉徹太高興,衛青的三個兒子還是封了候。此外,武帝還又封賞了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衛青的接連勝利,讓漢武帝的信心極劇增強。

 揭秘將軍衛青:從奴隸到權傾朝野的大漢英雄

*** 配圖

衛青受武帝冷落

公元前 123年二月,漢武帝命衛青主動出擊,試圖再次重創匈奴。此次出擊,漢軍共調集兵力10餘萬,從定襄出發,北進數百裏,但由於是大兵團戰役,衛青不敢冒進,匈奴人也不敢硬碰,所以雙方都是小打小弄,戰役初期漢軍隻殲滅了匈奴數千名。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戰役中,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率 800精騎取得了殲敵兩千餘人的輝煌戰果。由於匈奴避而不戰,衛青軍團不得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後,衛青再次領兵出塞,在初戰中斬殺匈奴軍一萬多名。但是,蘇建和趙信部與匈奴打了一場遭遇戰,漢軍死傷慘重,蘇建全軍覆沒,單騎突圍逃回,趙信本是匈奴降將,兵敗後就又投降了匈奴。

在討論如何處置蘇建棄軍而逃的罪過時,有人建議將蘇建斬首以建立大將軍的威嚴,有人認為蘇建是盡力而戰的,不應斬首。據《漢書》記載,衛青認為自己身為皇親國戚,沒有必要再建立威嚴,於是把蘇建用囚車送回長安由皇帝處理。但筆者認為,班固的結論不妥。其實,衛青和蘇建在之前一直關係很好,蘇建曾私下建議衛青廣收門客,這是想讓衛青進一步網羅人才,在朝中擴大影響。但衛青一向處事低調,因此沒有采納蘇建的建議。另外,蘇建在衛青當統帥初期,一直很聽話,甘為效命,率部殺敵無怨無悔。這些事情證明衛青和蘇建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和上下級,因此衛青是有心保蘇建。漢武帝是個聰明人,因此看到蘇建被送了回來,也就給衛青賣了一個麵子,赦免了蘇建的死罪,令其交納了贖金後貶為平民。

但依漢律,一個將軍全軍覆沒而且戰敗必須問斬。衛青也可能因為這個原因使漢武帝對其有了看法。因此此後一段時間,劉徹比較倚重霍去病,冷落了衛青一段時間。

霍去病迎擊匈奴

在這個期間,衛青的外甥霍去病英勇無匹,將匈奴逐於漠北。

公元前 119年春,為了徹底解決匈奴,漢武帝決定出擊漠北。漢武帝召集諸將後說:“匈奴單於采納降臣趙信的建議,遠走沙漠以北,認為我們漢軍不能穿過沙漠,即使穿過,也不敢多作停留。這次我們要發起強大的攻勢,達到我們的目的。”

此戰,武帝派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精銳騎兵五萬人,分作東西兩路,遠征漠北。為解決糧草供應問題,漢武帝又動員了民間馬匹四萬多,步兵十餘萬人負責後勤保障。

原計劃遠征大軍從定襄北上,由霍去病率驍勇善戰的將土專力對付匈奴西線的單於主力。後來從俘獲的匈奴兵口中得知匈奴單於伊稚斜的主力不在漢軍預計位置,於是漢軍重新調整戰鬥序列。漢武帝命霍去病從東線的代郡出塞,衛青從定襄出塞尋找單於伊稚斜決戰。

衛青的軍團以李廣為前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食其為右將軍,曹襄為後將軍。衛青考慮到前將軍李廣年紀已高,就沒讓他擔任先鋒,而是與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並,在中軍右翼出擊。衛青自己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從正麵進兵,直入沙漠撲向單於主力。

得知消息後,趙信向伊稚斜單於建議:“漢軍不知道厲害,竟打算穿過沙漠。到時候,人困馬乏,我軍應以逸待勞,就可以俘虜他們。”單於於是下令所有的糧草輜重,再次向北轉移,而把精銳部隊埋伏在了漢軍可能到達的地點。

 揭秘將軍衛青:從奴隸到權傾朝野的大漢英雄

*** 配圖

衛青大軍急行一千多裏,終於越過大沙漠,但形勢並不好。他們與早以嚴陣以待的匈奴軍遭遇。衛青臨危不懼,命令部隊用武剛車(鐵甲兵車)迅速環繞成一個堅固的陣地,然後派出5000騎兵向敵陣輪番衝擊。匈奴人則出動一萬多騎兵迎戰。雙方的激戰非常慘烈。當時的戰況對於漢軍並不好,因為單於的主力是8萬精騎,而衛青軍團隻有5萬人。但是,有時候一個人的命運往往不由人力決定。當戰役進行到黃昏時分,忽然刮起暴風,塵土滾滾,沙礫撲麵,頓時一片黑暗,兩方軍隊互相不能分辨。衛青乘機派出兩支預備隊,從左右兩翼迂回到單於背後,包圍了單於的大營。伊稚斜單於發現漢軍數量如此眾多,而且人壯馬肥,士氣高昂,大為震動,知道無法取勝,就慌忙跨上馬,在隨行護衛的保護下奮力突圍。向西北方向飛奔而去。

這時,夜幕已經降臨,戰場上雙方將士仍在喋血搏鬥,喊殺聲驚天動地。衛青得知伊稚斜單於已突圍逃走,馬上派出輕騎兵追擊。匈奴兵不見了單於,軍心大亂,四散逃命。衛青率大軍乘夜掩殺。天亮時戰役結束,衛青軍團共斬殺並俘虜匈奴官兵至少5萬人(有些書籍認為這裏衛青軍團隻殲滅了19000人,其實這19000人是衛青在戰役結束後追擊單於的過程中的殲敵數字)。衛青大軍趁勝挺進,一直打到趙信城(今蒙古烏蘭巴托市西),獲得了匈奴屯積的糧草,補充軍用。他們在此停留了一天。然後燒毀趙信城及剩餘的糧食,勝利班師。不過幽默的是,衛青在班師的過程中,遇到了單於和其殘兵,遂順利擊殺了單於。此戰,衛青軍團不僅擊潰了匈奴軍隊中最為精銳的單於主力,而且殺了伊稚斜,這在戰略意義上不言而喻。不過遺憾的是,這次戰役中李廣部打得不太順利,衛青於是派人去問責李廣,李廣羞憤難當,於是自殺,這實在令人慨歎。

另外,霍去病率領的東路軍,北進兩千多裏,掃平了匈奴的祭天聖地狼居胥山,並打挎了左賢王的精騎。俘獲了匈奴三個小王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入,消滅匈奴七萬多人。

劉徹變樣削衛青兵權

此次漠北漢軍的兩大兵團作戰,使匈奴元氣慘傷,從此以後,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但漢軍傷亡也十分慘重。出塞的10萬精銳騎兵,班師時隻有3萬餘人,還有當時漢軍的軍馬及輜重馬匹共14萬匹,還塞時僅餘3萬不到。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大功,特加封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兩人共同統領全軍。這其實是劉徹變樣削了衛青的兵權,因為漢建國以來,外戚經常幹權,因此雖然衛青低調並於厚道,但劉徹還是不放心。

漠北決戰後,至衛青故去之間的14年,漢軍也因元氣大傷不曾主動出擊匈奴。隻與高麗(朝鮮)、越國(廣西、廣東一帶的小國)進行了一些小規模戰爭。

 揭秘將軍衛青:從奴隸到權傾朝野的大漢英雄

*** 配圖

家奴出身的衛青如今變成了貴極人臣的大司馬大將軍,朝中官員無不巴結奉承。這時,平陽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候中選擇丈夫,許多人都說大將軍衛青合適,平陽公主笑著說:他是我從前的下人,過去是我的隨從,怎麼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說:大將軍已今非昔比了,他現在是大將軍,姐姐是皇後,三個兒子也都封了候,富貴震天下,哪還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漢武帝知道後,失笑道:當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現在他又娶我的姐姐,這倒是很有意思。於是當即允婚。時遷事移,當年的仆人就這樣做了主人的丈夫。這樣一來,衛青與漢武帝親上加親。但衛青為人謙讓仁和,敬重賢才,從不以勢壓人。另外,在霍去病去世前的一段時間,武帝一直重用霍,很多舊將都投奔了霍去病,但衛青從無怨言,淡然處世。

公元前 106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去世,漢武帝命人在自已的茂陵東邊特地為衛青修建了一座象廬山(匈奴境內的一座山)的墳墓,以象征衛青一生的赫赫戰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05/127799.html

“ 揭秘將軍衛青:從奴隸到權傾朝野的大漢英雄” 的相關文章

徐蓋:唐朝名將李勣之父,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曆?

徐蓋:唐朝名將李勣之父,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曆?

徐蓋(?~633年),字廣濟,原先為高平望族,曹州離狐人,隋唐大臣,唐朝名將英國公李勣之父。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武德二年,李勣歸順唐朝,賜姓李氏,冊封徐蓋為濟陰郡王,固辭。乃封上柱國、舒國公,授散騎常侍、陵州刺史。貞觀七年(633年),徐蓋病逝,追贈潭州都督,...

作為二婚女,劉娥有什麼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顛倒?

作為二婚女,劉娥有什麼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顛倒?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這些人物也頗受爭議,其中劉娥的一生是經曆過人生百態,也是人們議論的對象。那麼作為二婚女,劉娥有什麼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顛倒?請聽我詳細道來。劉娥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祖父劉延慶曾在五代十國的後漢政權出任右驍衛大將軍之職,她的老爹劉通在宋太祖趙匡胤時期曾出任四川嘉州(現今四川樂山)刺史...

高幹當初都已經投降了 後麵為什麼還要背叛曹操

高幹當初都已經投降了 後麵為什麼還要背叛曹操

還不知道:高幹在官渡之戰之後的結局是怎樣的?他為什麼會背叛曹操?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高幹是三國時期袁紹手下,字元才,出生於東漢時期的名門望族陳留高氏,在當時的士林、豪門中頗有聲望,在袁紹帳下時常受袁紹重用,並以為袁紹軍隊提供糧草,保障後方供給的身份出現在官渡之戰...

張飛和關羽相比 諸葛亮為何對兩人看法不一

張飛和關羽相比 諸葛亮為何對兩人看法不一

還不知道:為什麼在諸葛亮看來,張飛是可用之人,但關羽卻不是?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先生出山時,關張二人的言行處處展現出他們粗野的一麵。就算大哥多次叮囑“吾得軍師,猶如魚之得水也”,可這倆人根本沒當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沒有劉備攔著,恐怕張三弟...

曆史上雍正為何會殺年羹堯?與一本書有關?

曆史上雍正為何會殺年羹堯?與一本書有關?

年羹堯,中國清朝名將。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帶你詳細了解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雍正三年,對年羹堯來說,這真是悲催的一年。軍權在握、榮耀無限的他先是軍權被奪,接著被革職入獄。本來,雍正還在猶豫,是否殺年羹堯。不過,後來,雍正又從年羹堯家裏抄出了一本書。這讓雍正下定了殺年羹堯的決心。書中寫了什麼呢?說起來,年...

華覈:三國時期東吳官員,他是如何勸諫孫皓的?

華覈:三國時期東吳官員,他是如何勸諫孫皓的?

華覈(hé)(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唐代《建康實錄》誤記為永光),吳郡武進人,三國時期東吳官員。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華覈先後擔任上虞尉、典農都尉,後因文學而遷任秘府郎,後升任中書丞。孫亮即位後開始與太史令韋昭、薛瑩等,編寫《吳書》。孫皓即位後,封徐陵亭侯。...

傳說中嘉慶是被雷劈死的 嘉慶的死和雷電有關嗎

傳說中嘉慶是被雷劈死的 嘉慶的死和雷電有關嗎

對清朝的嘉慶皇帝是怎麼死的?傳說中的“雷劈死”有什麼根據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官方的說法,嘉慶帝是病死的,屬於“善終”。民間的說法,嘉慶帝是被雷劈死的,屬於“橫死”。當然,真相隻有一個,即嘉慶帝屬於意外死亡,和雷電有關。下麵,我對以上三種情況分別說一下。官方說法...

明鎬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明鎬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明鎬(hào)(989年—1048年8月9日) ,字化基,密州安丘人,北宋大臣。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明鎬登進士第,初任蘄州防禦推官,曆官大理寺丞、秦州節度判官、益州通判、太常博士、東京、蓋州等地轉運使,他治理有方,頗立政績。任陝西轉運使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