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劉太公被抓時劉邦卻見死不救 劉邦真的是不孝子嗎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2)106

對劉邦的父親被項羽抓住,劉邦卻見死不救,他真的是不孝子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漢高祖劉邦,是我國古代皇帝中白手起家的一個典型例子。他出身貧寒,最後卻可以將天下收攬於懷中,要說他沒有本事那是不可能的。

自古開朝皇帝,無一不是人中翹楚,更不要說沒有什麼文化的劉邦了。

劉邦沒有文化,那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不過現在有很多人說劉邦是一個不孝子,這就不得不讓人否定了。

世人對於劉邦功績大加讚賞,認為漢高祖胸懷大略,非常英明,隻是對於他的人品采取置之不提的態度,這與劉邦在曆史上的所作所為,有很大的聯係。

但是很多事情都有隱情,尤其是與項羽一爭天下,隨時都有可能腦袋搬家的劉邦更是如此。下麵筆者就來給大家解析一下,劉邦的人品。

滿不在乎,方為上策

彭城之戰中,項羽大勝劉邦,抓走了劉邦的老婆呂雉和他的父親劉太公。

後來兩軍再度對峙,項羽就使用了苦肉計,他特意找人把淒慘的劉太公帶到兩軍陣前,並告訴劉邦,假如你不投降,我就把你爹給活活煮死。

劉太公被抓時劉邦卻見死不救 劉邦真的是不孝子嗎

正當項羽等待劉邦回應,暗自竊喜之際,劉邦竟然說:你我皆在楚懷王手下共事,咱倆雖然不是一家人,但也情同手足,那麼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既然你要煮死自己的父親,我也不能拿你怎麼樣,那就請你看在兄弟的份上分我一杯羹吧。

項羽聽後大怒,立馬喊人準備煮死劉邦的父親。但屬下告訴他,殺了敵人的父親會增加他們士兵心中的憤恨,反而會增加敵人的戰鬥力,還要落得個殘忍好殺的罵名。

與其如此,不如留下劉太公來製約劉邦,項羽覺得有道理,於是留了太公一命。

後世人們對於劉邦的表現都是嗤之以鼻,罵聲一片,認為他連自己的親爹都不顧,真是個不孝子。

在筆者看來,這都是無知之徒目光短淺所說的話。

當時兩軍陣前,劉邦身為領導者,對抗的之一要務便是氣勢不能輸給對方。

如果劉邦真的把對太公的擔憂表現在臉上,那隻會增加項羽的氣勢,到時候手下將領該如何看待自己?跟著有婦人之仁的人能幹成大事嗎?到時候就隻剩下投降的份了。

那假如投降了,項羽會留自己性命嗎?還會留自己父親一命嗎?到時候怕不是全家都要被滅門,更不要說建立霸業了。

與其這樣,不如孤注一擲,索性魚死網破,劉邦故意用話語激怒對方,並賭對方不會殺自己父親。結果賭對了,救了自己的父親,也救了自己的霸業,明顯是一石二鳥的明智之舉。

劉太公被抓時劉邦卻見死不救 劉邦真的是不孝子嗎

再說劉邦從沛縣起事後就離開了家鄉,臨走前不忘安排人照顧自己的親人。

公元前206年,正是楚漢爭霸激烈之際,稍有不慎則滿盤皆輸。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冒著風險專門派將軍王陵,營救被重兵扣押的太公。

劉邦在繁忙的征戰中一直記掛著老爹,而且代價可能是損失一大兵力,從此陷入弱勢。

如果他真的心中沒有父親,還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封太公為太上皇

劉邦在成為皇帝後,知道與父親的關係有了隔閡,於是他每五天都要去看望一次父親。

劉家家令看到,便勸阻劉邦,說您現在是九五至尊,拜見您的平民父親有違禮法,劉邦不聽勸阻,家令便又找上了劉太公。

劉太公被抓時劉邦卻見死不救 劉邦真的是不孝子嗎

當劉邦再一次拜見父親時,隻見父親拿著一把掃把,站在自己身前,倒退著走回房間。

這是典型的逐客令,你往前走的路都被掃幹淨了,走一遍就弄髒了。劉邦心想這肯定是家令的主意,他心想家令也是出於自己的麵子著想,於是重賞了他。

不過劉邦畢竟是皇帝,他想幹什麼還能被阻攔?於是,劉邦就把自己的父親封為太上皇,這樣劉邦就能名正言順地向父親朝拜了。

而且這還不是虛的,每當皇宮設宴,劉邦就把太公的位子擺在最尊位,尊敬之意不用言表。

劉太公被抓時劉邦卻見死不救 劉邦真的是不孝子嗎

為太公建新豐城

太公坐上了太上皇,從此住在深宮中鬱鬱寡歡,劉邦很不理解,於是找人問話。

侍奉回答太公離開了家鄉許久,人生地不熟,從前在家鄉踢球劃拳好不快活,現在一個能聊天的人都沒有。

劉邦心知肚明,沒有言表,隻是轉身走了。

過了一個星期,劉太公回到後院簡直驚呆了,這不是自己的老家麼?怎麼隔空搬到皇城裏來了?

劉太公被抓時劉邦卻見死不救 劉邦真的是不孝子嗎

原來,當時劉邦聽說後立馬找來全國更好的工匠,吩咐他們去自己老家沛縣考量水土建築,然後把沛縣老家的房屋樣式全部記下,在皇宮後院重建了一個沛縣。

不僅如此,劉邦還命令老家的鄰居一起來皇宮居住,劉太公終於又與夥伴們重聚在了一起,心情又開朗了起來。

家宴之言非羞辱

此外,當時劉邦在老家的時候,當個小亭長,手上拿到的微薄薪水還不夠他喝酒,於是他就整天出去找人蹭飯喝酒,交了不少周勃、樊噲這樣的狐朋狗友。

太公看到很不喜歡,認為他不夠勤勞老實,不是一個能安心過日子的人。

劉太公當時見識短淺,再加上家裏很窮,於是他告訴劉邦:你應該多向你二哥學習,別整天搞這些有的沒的。

劉邦當時很不甘心,隻是記在心中,沒有回複。

在後來的一次宴會上,劉邦突然問太公:父親,您看我掙下的這份家業,是不是比我二哥多得多?

就這麼一句話,有人竟然曲解成劉邦諷刺自己的父親。

劉太公被抓時劉邦卻見死不救 劉邦真的是不孝子嗎

史料記載:當時滿朝臣子聽聞之後都是大笑不已,氣氛變得非常融洽,大臣們也領會了劉邦是在說笑。

不過笑歸笑,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劉邦在委婉地告訴自己的父親:我不是個不會過日子的草包。

漢高祖劉邦確實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在打了天下後,仍舊不忘記陪伴自己的家人,這沒有一份孝心是做不到的。

誠然,劉邦或許人品不端,但他一定是個孝子。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764.html

“劉太公被抓時劉邦卻見死不救 劉邦真的是不孝子嗎” 的相關文章

馬武是什麼人?東漢開國元勳的他最後是什麼結局?

馬武是什麼人?東漢開國元勳的他最後是什麼結局?

公元25年,劉秀稱帝於鄗城,後定都於雒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下去。馬武素有蠻力,年少輕狂,在故鄉失手傷人結下仇家後,為避禍仇家移居江夏。新朝末年,義軍湧起,馬援加入綠林軍,因作戰勇猛,被更始帝任命為侍郎。在著名的昆陽大戰中,馬武目睹偏將劉秀的大智大勇,深為...

有哪些與甘夫人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她的?

有哪些與甘夫人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她的?

甘夫人,《夔州府誌》作名甘梅,沛國(今安徽淮北)人,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妾,蜀漢後主劉禪的生母。劉備因早年多次喪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甘夫人隨劉備到荊州時,生劉禪,長阪坡之戰時劉備於逃亡中丟下了妻子和兒女,劉禪及甘夫人在趙雲的保護下幸免於難。...

曹操盜墓養活了軍隊好幾年 曹操對誰的墓下手了

曹操盜墓養活了軍隊好幾年 曹操對誰的墓下手了

還不知道:曹操究竟盜取了誰的墓,為何隨隨便便就能養活軍隊好幾年?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無論是在什麼時候盜墓,一般都被看作是十惡不赦的罪行。而封建社會為了防止盜墓的現象發生,統治者通常會製定嚴格的法律來限製盜墓者的行為。但是中國曆史上從來不缺少的就是鋌而走險的人。總...

平陽公主的諡號是什麼?唐朝的建立她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平陽公主的諡號是什麼?唐朝的建立她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俗話說的好,巾幗不讓須眉。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曆史上有個說法,唐朝的江山是兒子打天下,老子坐天下。說的是李世民打天下,李淵當皇帝坐天下。李淵在起兵到當皇帝的過程中,確實沒有打過什麼仗。他當這個皇帝,確實有些撿便宜的味道。不過,若認為李淵的江山,是全部由李世民打下來的,這話未免有些誇張...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 崇禎有挽救明朝的機會嗎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 崇禎有挽救明朝的機會嗎

還不知道:明末內憂外患,崇禎皇帝到底有沒有機會挽救明朝?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有許多種說法。有抱怨天氣的,如明亡於小冰期;有抱怨黨爭的,如東林黨排除異己;還有抱怨祖宗的,如明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始亡於嘉靖。可事實上這些說法都過於片麵。像明朝這種...

趙光義在奪取趙匡胤皇位後 期間為何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趙光義在奪取趙匡胤皇位後 期間為何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對趙光義奪了趙匡胤的皇位後,為何沒人出來反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宋史》中評價宋太宗趙光義:“帝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誌。既即大位,陳洪進、錢俶相繼納土。未幾,取太原,伐契丹,繼有交州、西夏之役。幹戈不息,天災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

範仲淹的後代範文程為什麼主動給努爾哈赤表忠心?

範仲淹的後代範文程為什麼主動給努爾哈赤表忠心?

範仲淹的後代範文程為什麼主動給努爾哈赤表忠心?出生名門,血管裏流淌著忠臣良相血脈的範文程,在後金攻打自己的國家時,卻積極討伐明朝,對大清建立新製建議獻策。萬曆二十五年(1597),範文程出生於遼東沈陽,據《清史稿》記載:“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謫沈陽,遂為沈陽人,居撫順所。”範文程的曾祖父範鏓曾擔任兵部...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 諸葛亮失敗在什麼地方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 諸葛亮失敗在什麼地方

還不知道:為什麼諸葛亮的北伐失敗了?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東漢末年,宦官專政,權力跌宕起伏,地方長官不聽中央號令,儼然成為一股全新的力量,皇帝皇權旁落,毫無威信可言,京城中的守衛力量大都被奸人所掌握,朝政混亂。在這特殊的時期,中國再次如春秋戰國時期一般迎來了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