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詩詞文獻 > 正文內容

宋庠的詩歌是何風格特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詩詞文獻9年前 (2015-05-21)83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後改名庠,更字公序,開封府雍丘縣人,北宋大臣、文學家。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之人,任大理評事、同判襄州。後因劉太後賞識,被越級擢升為太子中允、直史館。仁宗親政後,累遷為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位居 *** 。因與同僚呂夷簡不和,又反對“慶曆新政”,故而被罷知揚州。新政失敗後,重新入朝,升為樞密使,至皇祐元年(1049年),以兵部侍郎充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拜相。其後因罪罷相外放,累封鄭國公,在地方以慎靜著稱。待到晚年,逐漸沉浮自安,終無建樹。宋英宗即位後,宋庠堅請辭官,得以司空致仕。

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獲贈太尉兼侍中,諡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範之碑”。宋庠儉約不好聲色,讀書至老不倦,善於糾正謬訛。 與弟宋祁並有文名,時稱“二宋”。他的文章典雅,詩多綺麗之作。

宋庠的詩歌是何風格特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主要影響

宋庠詩歌的風格特征經曆了由早期溫雅瑰麗到晚期清迥淒愴的轉變過程,早期詩歌的風格,主要受到西昆詩人楊億、劉筠、夏竦等人的影響,而隨著宋庠個人經曆的變化和詩學對象的變化,宋庠的詩歌也產生了變化,最終形成清迥淒愴、豪邁健舉的詩歌風格特征。

軼事典故

推獎

據《青箱雜記》記載,宋庠與弟弟宋祁未考取功名時,當時夏竦任安州太守,特別厚待兩人,曾讓兩人以《落花》為題作詩,宋庠先作一聯:“漢皋佩冷臨江失,金穀樓空到地香。”宋祁接一聯:“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存半麵妝。”夏竦評價說:“詠落花而不言落,大宋(宋庠)當能狀元及第。又風骨秀重,異日當作宰相。小宋(宋祁)比不上你,但也能做高官。”後來果然像他說的一樣。

避忌改名

宋庠起初叫宋郊,字伯庠。同為翰林學士的李淑擔心他領先自己,以命運不好中傷他,上奏說:“宋,是朝廷接受天命的稱號;郊,就是交。把姓名合在一起來說不吉利。”宋仁宗沒有當作一回事,還把這事告訴了宋郊,宋郊於是就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麈史

鄉人傳元憲母夢朱衣人畀一大珠,受而懷之,既寤,猶覺暖,已而生元憲。後又夢前朱衣人攜文選一部與之,遂生景文,故小字選哥。

宋元獻繼母,乃吾裏朱氏也。元憲與仲氏景文因依外家,就學安陸,居貧。冬至,召同人飲,元憲謂客曰:“至節無以為具,獨有先人劍鞘上裹得銀一兩,粗以辦節。”乃笑曰:“冬至吃劍鞘,年節當吃劍耳。”予先君未冠居下座,嚐曰:“觀二公居貧,燕笑自若,宜後享名位。”

宋庠的詩歌是何風格特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救蟻

宋朝宋郊(即庠未第時原名),弟祁,雍邱人,天聖初與弟同舉進士。未第時,有僧相之雲:“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亦不失科甲。”後數日僧見郊,異之曰:“君何滿麵陰騭紋,似救數萬生命者。”郊曰:“惟前日見蟻被水淹,戲將竹編橋渡之。”僧曰:“即此便是,當大魁天下。”後有章獻太後不欲以弟先兄之事。果如此也。後人為紀念宋庠救蟻事跡,修建了橋,命名為渡蟻橋。(現地廣水市南門)

湘山野錄

宋鄭公庠省試良玉不琢賦,號為擅場。時胥內翰偃酷愛之,謂非二宋不能作,奈何重押一韻,有“懷奇擅名”及“而無刻畫之名”之句,深惜之。密為改擅名為擅聲,置之之一。迨發試卷,果鄭公也。王平甫撰胥公碑雲:“諸孤幼甚,歸於潤州。平日薦擢相踵,而材勢大顯者,無一人為助,獨宋鄭公恤其家甚厚。”

西清詩話

宋元憲為內相,望臨一時,且大用矣。同列有譖其姓宋名郊非便,公奉詔,更名庠,意殊怏怏。會用新名移書與葉清臣,仍呼同年。葉戲答曰:“清臣是宋郊第六入選,編閱小錄無宋庠。不知何許人?”公因寄一絕雲:“紙尾勤勤問姓名,禁林依舊沾華纓,莫驚書錄稱臣向,即是當年劉更生。”本朝狀頭入相者,呂文穆、王文正、李文定、宋元憲。元憲登庸,知製誥,石揚休賀以詩曰:“皇朝四十三龍首,身到黃扉止四人。”副樞王伯庸堯臣曰:“何不道已四人,而特言止,惜哉。”蓋伯庸繼元憲魁天下,未幾薨於位。自慶曆距今,迄未有繼者,異哉!

錢氏私誌

宋丞相精字學,在 *** ,堂吏書牒尾以俗體書宋作宋,公不肯下筆,曰:“此非吾姓。”堂吏惶恐改之,乃肯書名。歸田錄俗書宋字木下作兩點。

宋庠在 *** ,上元夜在書院讀周易,聞小宋點華燈擁歌妓醉飲。翼日諭所親令誚讓雲:“相公寄語學士,聞昨夜燒燈夜宴,窮極奢侈,不知記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學內吃虀飯時否?”學士笑曰:“卻須寄語相公,不知某年吃虀飯是為甚底?”

涑水紀聞

呂申公作相,宋鄭公參知政事。呂素不悅範希文。一日希文答元昊書,錄本奏呈。呂在中書,自語曰:“豈有邊將與叛臣通書。”又雲:“奏本如此,又不知其所與書何所言也。”以此激宋。宋明日上殿,果入劄子論希文。仁宗沉吟久之,曰:“範仲淹莫不致如此。”呂公徐應曰:“擅答書不得無罪,然謂之有他心,則非也。”宋公色沮無辭。明日,宋出知揚州。又二年,希文參知政事,宋尚在揚,以長書謝過,雲為僉人所使。其後宋公作相,薦範純仁試館職。純仁尚以父前故,辭不願舉。

宋庠的詩歌是何風格特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東軒筆錄

宋元獻初 *** 政,知揚州,以雙鵝贈梅堯臣。堯臣作詩曰:“昔居鳳池上,曾食鳳池萍。乞與江湖走,從教養素翎。不同王逸少,辛苦寫黃庭。”宋公得詩,殊不悅。

名臣言行錄

太原有弓箭社,宋相下令,籍為部伍,仍須用角弓。太原人貧,素用木弓,自此有賣牛買弓者。

孔平仲談苑

鍾著作生二女,長嫁宋氏,生庠、祁。季嫁常州薛秀才,生一女,為尼,與僧居和大師私,生一女,嫁潘秀才。潘有子名與稽,今為朝奉大夫。與稽視居和,蓋外祖父也。居和以牛黃丸療風疾者也,飲酒食肉,不守僧戒,然用心善良,每鄉裏疾疫,以藥曆詣諸家,救其所苦,或以錢賙之。薛尼於宋氏以姊妹親常在京師。是時庠為翰林學士,尼還常州。和病,問:“京師誰為名族善人者?”尼曰:“吾所出入多矣,無如宋內翰家也。”和曰:“我死,則往托生。”尼曰:“狂僧,宋家郡君已娠矣,安得托生?”和曰:“吾必往也。”既而和死,人畫一草蟲於其臂。是日,宋家郡君將娩,祁之妻往視,見一紫衣僧入室,亟走避。既而聞兒啼,曰:“急令僧去,吾將視吾姒。”人曰:“未嚐有僧也。”乃知所生子,乃和也。既長,形相酷似和,亦好飲酒食肉,隱然有草蟲在其臂。名均國,為絳州太守。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599.html

“宋庠的詩歌是何風格特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的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東吳官員嚴畯簡介:著有《孝經傳》、《潮水論》

三國時期東吳官員嚴畯簡介:著有《孝經傳》、《潮水論》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曆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曆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嚴畯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嚴畯(生卒年不詳),字曼才,彭城(治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孫吳官員、學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誠。少好學,精通...

孔亮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三位

孔亮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三位

《水滸傳》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章回體小說。作者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東人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那麼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孔亮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孔亮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獨火星,青州人氏,與哥哥孔明同為宋江的徒弟。他原是孔家莊二少爺,後在白虎山落草,...

郝思文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郝思文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水滸傳》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章回體小說。作者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東人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那麼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郝思文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郝思文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井木犴(àn)。他是關勝的結義兄弟,隨其征討梁山,與宣讚同為關勝副將,後被捉...

宋元之際史學家胡三省簡介:致力於完成《通鑒》的勘校工作

宋元之際史學家胡三省簡介:致力於完成《通鑒》的勘校工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個時期,因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稱南宋,曆九帝,享國152年。南宋雖然外患深重,統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經濟上外貿高度發達 ,重心完成了曆史性南移,思想學術和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理學成型確立正統地位,並向海外傳播,形成了東亞“儒學文化圈”...

苗晉卿簡介:唐朝眾多宰相之一,《全唐詩》收錄其詩一首

苗晉卿簡介:唐朝眾多宰相之一,《全唐詩》收錄其詩一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曆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後便締造了全盛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苗晉卿(685年-7...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其六》譯文及注釋譯文黃四娘家花兒茂盛把小路遮蔽,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眷戀芬芳花間彩蝶時時在飛舞,自由自在嬌軟黃鶯恰恰歡聲啼。注釋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蹊(xī):小路。留連:即留戀,舍不得...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覽通:攬;明月一作:日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銷愁一作消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譯文及注釋譯文棄我...

探索唐代詩人綦毋潛的生平,他留下了哪些詩作?

探索唐代詩人綦毋潛的生平,他留下了哪些詩作?

唐代有不少才華橫溢的詩人,李白、杜甫、王維等人千古留名、婦孺皆知,也有不少璀璨一時,後人不缺不甚了解的詩人,綦毋潛就是其中一位。下麵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綦毋潛大約在公元692年出生在江西贛州的南康,字孝通,少年早慧,十五歲就離開家鄉來到京都長安,成了遊學的“京漂”,漸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