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明世宗朝官修《明倫大典》述論

中國曆史1天前2

明世宗朝官修《明倫大典》述論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於皇帝沒有後嗣,經皇太後與大學士楊廷和等人商議,武宗叔父興獻王的獨子朱厚熜被確定為皇位繼承人。朱厚熜即位後,更年號嘉靖,是為世宗皇帝。世宗以藩王入繼大統,即位伊始,便要求追崇他的本生父母,為其生父興獻王定尊號。以楊廷和為首的一批大臣為了維護孝宗一係大宗不斷,主張世宗繼嗣孝宗。一些朝臣則迎合明世宗追尊興獻王為帝之意願,進言鼓動,由此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禮議”之爭。隨著爭端日趨激烈,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終於釀成了左順門哭諫事件。世宗不惜運用血腥暴力,以杖殺十七人的酷烈代價,為生父加上了“皇考恭穆獻皇帝”的尊號,取得了尊崇本生的勝利。他的願望也因此不斷膨脹,不但要為生父爭得天子名分,還要求祔享太廟,享受皇帝祭祀。興獻王生前僅具藩王資格,奉其神主入太廟,在嚴格的宗法製度下,無疑為亂帝統、壞名分的舉動,更激起了朝臣的群起反對,又引發了廟祀之爭。爭論的結果是,嘉靖五年九月,於皇城太廟外建世廟為興獻帝專廟,永享子孫奉祀。

我們發現,隨著“大禮議”的進行,嘉靖三年(1524)末開始,一批書史纂修活動逐漸展開,除卻嘉靖四年三月至五年六月纂成的《獻皇帝實錄》之外,還有《大禮奏議》、《大禮集議》、《大禮纂要》、《大禮要略》、《大禮全書》、《明倫大典》等緊扣議禮而進行的係列禮書編纂,展現出了朝內政爭與官方史學之間的特殊聯係,在此,謹以《明倫大典》纂修為中心,探討其在史學和政治上的效能和影響。

一 從《大禮奏議》到《大禮集議》、《大禮纂要》

世宗尊崇本生的大禮議,最終如願以償地獲得了成功,但其間的過程卻非常曲折。他依靠張璁、桂萼、方獻夫、席書等少數低級官員的支持,與舉朝大臣相抗,致使輔臣楊廷和、蔣冕、禮部尚書毛澄、汪俊等人先後被迫去職。又采用高壓手段,以左順門的廷杖壓服眾議,在皇帝的鐵腕強權下,興獻王被加上了皇帝的尊號。張璁等人雖然依靠議禮受到賞識和重用,但卻為輿論所不齒,被目為躁進小人、媚君奸邪。麵對強大的輿論壓力,方獻夫、張璁等都曾上疏求退,以避開爭端。

嘉靖三年十二月七日,屢次以病請辭,賦閑在家的翰林院侍講學士方獻夫將自己與張璁、桂萼、霍韜等五人所上議禮奏疏彙輯成冊,始以禮官之初議,終以近日之會章,編成上、下二卷上呈世宗。他在奏書中言明編纂意圖說:“大禮之議,仰賴聖明獨斷,大倫已明,但禮意尚微,國是靡定,彼心悅誠服者固有,而腹誹巷議者猶多。蓋緣臣等之議,尚未播之於人,雖朝端達士未睹其說之始終,即閭閻小民何知夫事之曲折。臣為是纂補學士張璁等五臣所奏,首以禮官之初議,終以近日之會章,編成上、下二卷,冀得刊布天下,使觀者具之顛末,而是非自見,不必家喻戶曉而聖孝光四海,傳後世矣。”[1]卷46,嘉靖三年十二月丁酉從中我們亦可見當時編寫這部會奏的背景,雖然世宗皇帝以高壓手段確定了父母尊號,但是卻很少有人真的心悅誠服,方獻夫希望通過彙編支持世宗議禮的奏疏,來傳播議禮派的議禮主張,影響輿論導向,其間亦有自明心跡的目的。

方獻夫所纂彙編名為《大禮奏議》,一卷為奏議,載錄張、桂等五人奏疏。二卷為會議,為禮官集議,世宗詔下禮部刊行。

或許是受到《大禮奏議》編纂的啟示,不久,世宗即命禮部尚書席書編纂《大禮集議》。席書受命後,先確定了收錄人員範圍和收錄奏疏的時限。《大禮集議》仍然收錄支持世宗的議禮諸臣所上奏疏,但擴編了收錄的範圍。席書、張璁、方獻夫、桂萼、霍韜等首倡大禮的五人所上奏疏被作為正取,禮科右給事中熊浹、南京刑部郎中黃宗明、都察院經曆黃結、通政司經曆金述、監生陳雲章、儒士張少連及楚王、棗陽王等宗室六人為附取。後來,席書又奏請收入錦衣百戶聶能達、昌平致仕教諭王階的奏疏,收錄的時限為嘉靖三年二月張璁、桂萼赴京師以前,此後則不取,其意在杜絕“望風希旨,有所覬覦”之輩。同時建議者,監生何淵、主事王國光、同知馬時中、巡撿房浚等人的上疏,因“言或未純,義多未正”,亦不在收錄之列。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3941.html

“明世宗朝官修《明倫大典》述論” 的相關文章

乾隆上位之後 乾隆為什麼要給多爾袞平反

乾隆上位之後 乾隆為什麼要給多爾袞平反

對乾隆當朝,為何一定要為多爾袞平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當多爾袞死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被清算了,最終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在順治十二年的時候,皇帝曾經下詔求言,當時的吏科副理事官彭長庚、一等精奇尼哈番許爾安二人上書曆數多爾袞的功勞,希望能夠為他平反冤案,恢複他的爵位...

有哪些與王國寶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王國寶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王國寶(350年~397年5月29日),字國寶,太原郡晉陽縣人。東晉時期宰相,中書令王坦之第三子,太保謝安的女婿。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王國寶品行不端,不受嶽父謝安重用。憑借姻親關係,投靠琅琊王司馬道子門下。太元十年(385年),司馬道子掌權之後,授秘書丞,...

萬曆帝在位時間有多長?他不上朝的原因是因為任性?

萬曆帝在位時間有多長?他不上朝的原因是因為任性?

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曆史網小編帶來的文章。翻閱曆史我們會發現,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在半個世紀的執政生涯中,從萬曆十七年八月到萬曆四十三年五月,萬曆有將近26年,快30年的時間“萬事不理”、荒於朝政。而“明亡於萬曆”的說法,也正是由於朱...

乾隆為什麼會選擇嘉慶作為皇帝 乾隆是出於什麼考慮

乾隆為什麼會選擇嘉慶作為皇帝 乾隆是出於什麼考慮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乾隆最後選擇傳位給嘉慶,是出於什麼考慮呢?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乾隆在位六十年之後,他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而他之所以傳位給顒琰主要原因是有兩個,第一是乾隆的選擇不多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第二是顒琰稟性寬厚,非常合適。乾隆一...

關羽和張飛違抗軍令都沒事 馬謖違抗軍令為何會被殺

關羽和張飛違抗軍令都沒事 馬謖違抗軍令為何會被殺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都是違抗軍令,馬謖被斬首,關羽、張飛卻不殺,這是為什麼?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在誰做先鋒的問題上,諸葛亮違背了眾人意見,選擇了資曆尚輕的馬謖,命其統軍前行。曹明帝曹叡得到蜀軍北上的消息後,立馬派出以“巧變”著稱的老將張郃在街亭迎擊馬謖。馬謖...

濡須口之戰甘寧率一百騎劫曹營時,許褚在哪?

濡須口之戰甘寧率一百騎劫曹營時,許褚在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與孫權爆發濡須口之戰。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曹操和孫權在濡須口交戰,先鋒張遼和淩統大戰五十合回合,不分勝敗,甘寧見淩統出了風頭,也想立功,於是,向孫權建議隻帶領一百人偷襲曹營,孫權為了挫曹操士氣,同意了。於是,當天夜裏,甘寧帶著一百個騎兵,突...

陳濟:明朝時期史學家,他為何被稱為兩腳書櫥?

陳濟:明朝時期史學家,他為何被稱為兩腳書櫥?

陳濟,明朝史學家,今屬江蘇常州人,陳洽兄。以布衣召為《永樂大典》的都總裁。書成,授右春坊右讚善,為皇太子所重,五皇孫皆從受經。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人物生平陳濟自幼博學強記,讀書過目能誦。口誦手鈔,經史百家無不貫通,時稱“兩腳書櫥”。洪武十八...

明朝時期鄭和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麼

明朝時期鄭和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麼

中華上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鄭和下西洋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筆,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明朝有一項壯舉不得不提,那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過哪些地方,朱棣此舉的背後有何深意呢?總的來說,鄭和下西洋主要是夾雜著明朝的政治和經濟目的。鄭和下西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