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曆史文化 > 正文內容

曆史文化探索:班門弄斧的典故是怎麼來的?

曆史文化2年前 (2021-11-15)27

班門弄斧,拚音bān mén nòng fǔ,意思是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麵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帶來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朝有個文人叫梅之渙。有一回,他到采石磯(現在安徽當塗)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墓地去遊覽,隻見四周的牆壁上,塗塗抹抹全是遊人寫的詩,這些詩都很低劣。他也提起筆來寫了一首: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垂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曆史文化探索:班門弄斧的典故是怎麼來的?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詩人。關於他的死,有種種神話般的傳說。有的說李白晚年遊覽洞庭、嶽陽和金陵(現在的南京)等地,有一天夜晚他的小船停靠在采石江邊(采石,今安徽當塗縣境內,北臨長江),月明如晝,李白在舟中對月暢飲,喝得大醉,見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落江而死。

因此在采石便出現不少以李白的事跡為主題的名勝,不但有李白墓,還有謫(zhé)仙樓、捉月亭等,引來了很多的文人雅士前來參觀。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李白墓上胡謅亂題,留的詩十分可笑。梅之渙的這首詩,就是譏諷這類遊人的,他認為在大詩人的墓上亂題歪詩,簡直是“魯班門前弄大斧”——自不量力。

魯班,據說姓公輸,名般,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於 *** 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曆來把魯班奉為木匠的始祖,因此自然沒人敢在魯班麵前賣弄自己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要想在大行家麵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被稱為“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麵前耍大刀”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111/410249.html

“ 曆史文化探索:班門弄斧的典故是怎麼來的?”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