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漢末時期為何會出現三國亂世?真相是什麼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2)121

三國是中國曆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曆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從黃巾起義到董卓進京,再到諸侯混戰,最後到三國形成,東漢滅亡。

東漢的滅亡不是因外敵入侵而亡,而是內部的一種自我調整,這和最終調整出來的晉朝被外敵消滅掉不同。

東漢朝廷的滅亡始於朝廷的權威性大減,最早是因為黃巾起義的爆發,東漢中央朝廷無力應對,將部分權力下放到地方,促使地方勢力慢慢做大。

但到黃巾起義的主要發起人都完蛋時,其實,東漢朝廷的權威性也還基本保存著,並沒有一蹶不振。

黃巾起義影響到了東漢朝廷的統治,但並沒有摧毀東漢朝廷的統治。

地方勢力,以及因剿滅黃巾起義而崛起的群豪們,都還對朝廷抱有一定的敬畏心。

比如,曹操、劉備、孫堅都參與過剿滅黃巾起義的戰爭,但他們在朝廷權威還存在時,也隻能依靠功勞,老老實實地等著朝廷的封賞,主導權依舊在朝廷一邊。

而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左右,曹操就已經敢自己收編數十萬黃巾軍,並且由地方勢力擁戴,成為兗州牧,不再看朝廷的眼色,《三國誌·武帝紀》中記載:

(鮑)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這個時候,乃至更早一些時候,即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左右,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時,東漢朝廷的權威性蕩然無存,才開始天下混戰的序幕。

也因此,有誌梟雄們紛紛趁勢或趁亂崛起,各顯手段,開始了互相淘汰的進程。

漢末時期為何會出現三國亂世?真相是什麼

最後,脫穎而出的是宦官之後曹操,落魄宗室(是否真是宗室至今還有爭議)劉備,以及江東小豪強孫權。

如果天下不亂,以他們的出身和所能獲得的資源,除曹操稍好些外,劉備、孫權(包括孫堅和孫策)都很難混進頂級政治圈。

三國的形成,以及曹操、劉備、孫權的崛起,要感謝天下大亂,更要感謝一個人,因為,黃巾起義之後形成的諸侯混戰局麵,是由這個人促成的,他是誰?

東漢朝廷權威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是被董卓扒拉下來的,其標誌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

董卓能行廢立之舉,是因為他在中央朝廷爆發“十常侍之亂”後,無比虛弱時,攜武力入主都城洛陽,掌控了中央朝廷。

而董卓帶兵跑到都城洛陽去,是因為東漢朝廷中,當時的外戚勢力的領頭人、大將軍何進的召喚。

何進因妹妹何太後(漢靈帝皇後,漢少帝生母)不同意他處理掉宦官勢力,希望借助地方勢力來對付宦官勢力。

而給何進獻上召集地方武裝入京助陣策略的,是袁紹,《後漢書·何進傳》中記載:

紹等又為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傑,使並引兵向京城,以脅太後。進然之……遂西召前將軍董卓屯關中上林苑……

在董卓入京的路上,促使何進和宦官勢力矛盾加劇,導致宦官們鋌而走險,幹掉了何進,又借何進被殺,怒而殺掉了幾乎所有宦官的,還是袁紹。

當然,袁紹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叔父袁隗,兄弟袁術等袁氏族人的幫助,但最積極的,是袁紹。

袁紹在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的爭端中,刻意挑撥起了雙方無法彌補的仇恨,最終讓支撐皇權的兩大勢力煙消雲散。

這也是董卓進京後的短時間內,無政治強力人士能對他造成威脅的重要原因,以前真正掌權的,全在“十常侍之亂”中, *** 掉了。

至於袁紹為什麼要這麼幹?從大範圍上來講,是希望幫助東漢政權圈中的另一股勢力,即士族勢力爭奪權力。

袁紹出自號稱“四世三公”家族的汝南袁氏,袁家是當然的士族勢力代言人。

但袁紹挑起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的爭端,又提出讓地方武裝參與朝廷權鬥,哪怕讓天下大亂都可以的初衷,卻未必一定是為士族勢力謀利。

袁紹的根本目的,是為自己出頭創造機會。

袁紹雖然是袁氏族人,其父是司空袁逢,看起來,算是高級官二代,但地位其實不高,原因是,他是庶子,且生母地位低下,隻是個婢女。

這樣生母卑微的庶子身份,在重視嫡子傳承的大家族中,是不足以引起重視的,將來,袁氏的家產、官場資源、勢力資源,都輪不到袁紹繼承。

有這個資格的,是袁逢的嫡子袁基和袁術(後袁基被董卓殺害,袁家的實際繼承人就是袁術了)。

漢末時期為何會出現三國亂世?真相是什麼

袁氏或許會給予袁紹某些政治資源上的幫助,但不會讓他成為袁氏的領頭人,讓袁紹擔任的官職,也絕不會升到頂層。

這是嫡、庶的天然區別,袁氏最後培養出來的當家人,一定是嫡子出身,除非一個嫡子都不存在了。

從袁紹的生平看,這是個不甘寂寞,有誌向,有才華的梟雄,他不會甘心被壓製。

可身份的天然限製,使得他如果循規蹈矩地進入官場的話,不可能走得太遠,也無法實現心中的抱負。

怎麼辦?其一是在某些政治權鬥中,表現出自己的謀略和價值,其二就是讓政治圈或天下亂起來,他才能趁亂雄起,趁亂獲得自己想要的。

董卓進京後,想行廢立之舉,袁氏的掌門人袁隗都妥協了,但袁紹卻沒有跟袁家站在一起,他堅決反對,並借此逃出洛陽,跟袁家脫離。

董卓行廢立之後,袁紹之一個站出來呼籲討伐,並積極組織,借此擴張屬於自己的勢力,他還開創了一個政治行為,即“自號”車騎將軍。

三國時期,所有諸侯先“自號”、“自領”某些官職,然後再上表朝廷走流程的政治行為,全是學的袁紹。

袁氏家族出自汝南,但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卻是在渤海起兵(董卓在袁紹逃出洛陽後,為安撫他,封他為渤海太守)。

他建立的勢力,基本跟袁氏本族無關,除了名頭。

袁紹麾下的那些著名謀臣、將領,大部分也都是他後來所占據的北方四州的土著,而不是袁氏在汝南老家一帶的支持者。

如袁術這個袁家嫡子,在起兵時,就是老老實實地回袁氏老家一帶招兵買馬。

顯然,袁紹如果去袁氏老家,號召力是不足的,或者說,支持袁氏的勢力也不會去支持庶子袁紹,隻會支持嫡子袁術。

袁紹帶頭起兵討伐董卓,導致了叔父袁隗一家,包括在洛陽的袁氏族人全部被董卓幹掉,其中還有袁氏嫡子之一的袁基。

這樣一來,當天下人“莫不以袁氏為名”討董卓時,袁氏族人剩下得越少,袁紹這個庶子所獲得的政治支持就越多。

漢末時期為何會出現三國亂世?真相是什麼

這種政治優勢的形成,雖然不一定是袁紹專門謀劃的,但最終獲益更大的,卻是他。

反而是袁氏家族重點培養的嫡子袁術,因在洛陽的袁氏家族被董卓清除,損失不小。

因此,袁紹在東漢末年的諸侯混戰的早期,能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除了自身的才幹出眾外,幾次促成政治大變動,導致天下大亂,又及時脫離袁氏家族自成一體,是主要因素。

天下不亂,袁紹就無法找機會脫離袁氏家族再起爐灶,不脫離袁氏家族,他就無法擺脫袁術這個嫡子,打通向上之路。

而要造成這樣的局麵,在和平時期是無法辦到的,隻有亂起來,袁紹才有機會。

東漢末年的亂局,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袁紹,他也因此有了崛起的機會,隻不過,最後嚐到勝利果實的,不是他。

所以,曹操、劉備、孫權等後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梟雄們,在亂世到來,抓住機會崛起時,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袁紹。

沒有袁紹鼓搗出來的天下大亂,沒有袁紹鼓搗出來的地方勢力不服從朝廷並公開討伐,沒有袁紹鼓搗出來的“自號”官職的政治行為,等一係列因素讓天下形成了諸侯混戰時期,哪有曹操、劉備、孫權的三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703.html

“漢末時期為何會出現三國亂世?真相是什麼” 的相關文章

宋太宗趙光義和宋太祖趙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麵?

宋太宗趙光義和宋太祖趙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麵?

同樣都是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和宋太祖趙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麵?其實,無論是帶兵,還是治國,兩者其實不可放在一起比較的,趙匡胤比趙光義厲害10倍不止。一、陳橋兵變VS斧聲燭影,趙匡胤更勝一籌。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奪取了後周的江山,才建立了大宋。雖說欺負1個8歲的小孩子的確有點兒無恥,但不得不說,趙匡胤處...

屈突通:北周至唐朝名將,奉公正直,官民敬畏

屈突通:北周至唐朝名將,奉公正直,官民敬畏

屈突通(557年~628年),複姓屈突,字坦豆拔,昌黎徒何,奚族。北周到唐朝時期名將,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長卿的兒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出生於長安剛毅武略,善於騎射。北周時期,起家司衛都中士。隋朝初期,任左衛司馬,襲封邑川縣公,遷左勳衛車騎將軍。開皇十七年,遷左親衛府大都...

曆史上曹操受到過幾次偷襲?分別是在何時?

曆史上曹操受到過幾次偷襲?分別是在何時?

曹操,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紛割據一方,互相攻打,連年征戰。曹操遠征時,經常後方空虛,如國有人偷襲,後果不堪設想,但是,曹操兩次都化險為夷。可以說,曹操非常幸運。這兩次驚險的事件,正史中均有記載。...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發動北伐?有何目標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發動北伐?有何目標

諸葛亮執政期間,對曹魏發起了五次北伐,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曆史網小編一起來了解吧!諸葛亮在劉備托孤之後,五次北伐中原,最終病逝於五丈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後世對於諸葛亮的北伐有很多質疑的聲音,認為以蜀漢的國力不足以支撐北伐,甚至是諸葛亮的北伐拖垮了蜀國。而對於諸...

嘉慶為什麼要殺和珅 嘉慶後麵為什麼會後悔

嘉慶為什麼要殺和珅 嘉慶後麵為什麼會後悔

對三件事讓嘉慶必須殺和珅,為何嘉慶在15年後又後悔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1799年,89歲的乾隆在彌留之際,似對嘉慶交代著臨終遺言,可是嘉慶一個字也聽不懂,無奈之下叫來和珅。結果,無論乾隆嘟囔什麼,旁人一概聽不清,唯有和珅對答如流,嘉慶頓覺脊背發涼。嘉慶此刻心裏...

孫尚香嫁給劉備長達三年時間 兩人為何沒有愛情的結晶

孫尚香嫁給劉備長達三年時間 兩人為何沒有愛情的結晶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孫尚香嫁給劉備三年,為何無所出?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孫尚香嫁給劉備三年,為什麼沒有替劉家開枝散葉,誕下兩人的結晶呢?劉備難以啟齒的小秘密,沒想到竟會被法正一招破解,法正替主公想到了什麼妙招呢?公元209年十月,劉備被招上門女婿時已經48歲了,孫尚香的年齡雖然沒有明...

孫鄰:三國時期東吳宗室將領,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孫鄰:三國時期東吳宗室將領,他擔任過哪些職位?

孫鄰(~249年),字公達,吳郡富春人,孫堅長兄孫羌之孫,豫章太守、都亭侯孫賁長子,孫策和孫權的堂侄,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將領。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賁去世,孫鄰繼承其爵位。孫鄰九歲時,代理豫章太守,進封都鄉侯。後升任夏口、沔中督,威遠將...

徐妙雲是什麼人?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徐妙雲是什麼人?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仁孝文徐皇後,朱棣的原配妻子,明朝開國大將魏國公徐達的長女,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將門才女,一代賢後。這是後人對於仁孝皇後徐氏的評價。在很多影視劇裏,徐達的長女都被稱為“徐妙雲”,不過在正史裏並沒有明確記載她的閨名,隻稱之為“徐氏”。這裏姑且稱徐氏為徐妙雲。1407年8月6日,46歲的徐妙雲行將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