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10-31)3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智擒鼇拜之後,康熙皇帝終於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親政,這一年是康熙八年,康熙皇帝虛歲隻有16歲。眼前的這位少年,可謂躊躇滿誌,並且自信滿滿,他用一生斐然之政績,向世人證明,自己不辱曆史之使命,開創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康熙皇帝完成了很多經天緯地的大事業,例如“平三藩”、收台灣、征羅刹和降服準葛爾,可謂威名遠播,四海臣服,這些可以概括為“武功”。同時又能整頓吏治,輕徭薄賦,大力發展經濟,使人民生活得以安定,有效地緩解了民族矛盾,這些可歸納為“文治”。正是康熙皇帝這些“文治”方麵之成就,才真正地穩固了大清王朝在中原的統治。從政權穩定和民生發展方麵來說,文治之成就顯得尤其重要。

好的成果是留給後人稱道的,而取得好結果之過程和 *** 才是值得後人研究與學習的,正所謂有因才有果,隻要把握住“因”,則“果”自然是水到渠成,因此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康熙皇帝之作為。我將康熙皇帝之作為歸納了三個方麵: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康熙皇帝, 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

1。 用人

記得電影《天下無賊》裏有一句經典的話: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其實這話方到哪個世紀都是成立的,但是我認為如何做到知人善任而盡其所長,往往比擁有人才更加重要。而康熙皇帝在這方麵就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

首先,尊重 *** 知識分子,開創滿漢和諧之風

康熙皇帝年輕的時候就掌握了一個道理: 大清王朝想要延綿千年,就必須要籠絡 *** ,尤其是 *** 知識分子。多爾袞說過這樣的話: “ *** 喜好做官,隻要給官做, *** 自然臣服。”這話隻說對了一半,僅給 *** 們官做,隻能停留於表麵合作。康熙皇帝可不滿足於此類“表麵合作”,他要從精神上與 *** 知識分子產生共鳴,使 *** 大臣們打心眼裏臣服於自己。尊崇、熱愛漢學文化就是康熙皇帝降服汗臣的“法寶”。

康熙皇帝以身作則,堅持學習漢學文化,並邀請當時極有學問的漢族大臣為自己的導師,熊賜履就是其中之一。熊賜履為人剛正,是當時有名的理學大家,康熙皇帝就認命熊賜履為自己的國學老師,經筵的主講官。同時這種文化交流也成了康熙皇帝選拔官員的渠道,例如像張英這樣的頗有才學且為官為人都很低調的 *** 官員,都是從成為康熙皇帝身邊的侍講開始,而逐步走上政壇前端的。

所以說康熙皇帝用人的之一個特點就是“尊重”!尊重為人的君子品行,更尊重個人的專業能力。通過傳統文化這一上進的平台,使得君臣之間琴瑟和鳴關係融洽。可謂君明臣賢,政治風氣一派和諧,如此君臣同心協力,國家向前發展乃必然之勢。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熊賜履(1635年—1709年),清初理學名臣

其次,善用能吏、廉吏,推行造福人民之仁政。

清初的官場並非都是蓬勃向上,勵精圖治者則更是寥寥無幾,造成這一情形主要有兩點原因:

1。 清初官吏大多是前朝遺留,對於這些官員來說無非就是換件衣服,其他的並無多大變化,所以前朝遺留的拖遝、墮落之風氣也被很好地“傳承”下來;

2。 重滿抑漢等錯誤政策,也客觀上打消了漢族官員的積極性,所以很多人屍位素餐無所作為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康熙皇帝急需要另類於官場的官員,真正能夠不畏強權、為民 *** 的官員。應該說這樣的人不好找,但是康熙皇帝很幸運,曆史和命運恰在此時給他安排了一人,這個人就是44歲才得以出仕的於成龍。

▲康熙戎裝

曆史證明,正是康熙皇帝的知人善任,才成就了“天下廉吏之一”和三獲“卓異”之美話,才有了於成龍病死在任,江寧百姓伏地慟哭,送靈柩20裏的動人事跡。都說魏征了不起,其實最了不起的是唐太宗。都說海瑞清廉有餘,而為人偏執且能力不足,但是我想說,倘若嘉靖皇帝真有扭轉乾坤之決心,不見得後人對海瑞會是這般評價。

歸根結底,皇帝才是封建王朝之根本,正所謂上行下效,有什麼樣的君才會有什麼樣的臣。

2。 勤政

前國足主教練米盧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言: 態度決定一切。所謂態度,之一表現就是勤奮,勤奮是成功的基礎,康熙皇帝就是這樣一位勤奮的帝王。勵精圖治在康熙皇帝這不是口號,他每天寅時(3-5點)起床,內務過後就要讀書,早膳過後早上6點(秋冬為7點)就開始早朝,一天繁重的工作就此拉開序幕。除了重大節日或個別重大日子外,任憑嚴寒酷暑日日如此。

康熙皇帝的勤奮,到了晚年亦是如此。

為了能夠準確、快捷地了解時下國家之狀況,開創了“密折”製度,官員將了解的情況直接密奏給皇帝,省去內政大臣審議環節。這樣做固然有利於皇帝拿到之一手資料,但這無疑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晚年康熙

史料記載,康熙皇帝晚年由於中風,右手幾乎不能寫字,即便如此,康熙皇帝還要堅持用左手批閱密折。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位花甲老人,在昏暗的燭光下,獨自用左手批閱奏折的情形,怎能不為之動容。

這些僅僅是康熙皇帝勤政的縮影。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無論工作量有多大,都要堅持做到每日讀書。康熙皇帝在小的時候,在祖母之教誨下,養成了早晚讀書的好習慣,窮其一生從不間斷。這也給我們當代人樹立了榜樣,讀書隻有願不願意,絕非有無時間之由。

3。 改革

無論用人還是勤政,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於發展經濟。

國家的發展最終是要國富民強,經濟建設是每一位好皇帝必然要為之之大事。當然中國封建製度本身就是落後的,重農抑商等“國本”就不利於經濟發展,這是曆史的局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建設隻能因循守舊,無改革可言。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鼇拜(?—1669年,滿語:Oboi),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

在推翻鼇拜之後,康熙皇帝立即下詔書停止圈地、修訂逃人法、製止投充,從根本上清除了清初遺留之弊政。同時將前朝藩王土地分給人民,使人民真正休養生息,這對國家經濟發展以及改變民生問題起到了非常積極之作用。再加之後來了,地丁合一,治理漕運等有為之舉,對於國之發展、民之生息實乃更上一層樓。唐德剛先生在其著作《晚清七十年》中總結到: 若論 *** 對人民的剝削,清朝實在是最少的啊。這一切都與康熙皇帝執政時期製定的發展民生製度是分不開的。

以上僅僅是康熙皇帝執政成功要因之縮影。這三點看似容易,但是中國曆史上的帝王們,能同時為之且為之極致者,屬實鮮有。其實,三點能為之一二者,便不能夠稱之為“昏”,例如康熙皇帝四世孫道光皇帝,他僅能為之極致的隻有勤政,所以盡管道光皇帝才智平庸,但是絕不可將其與昏君劃等號。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大清版圖

中國封建帝王基本上是終身製的,僅有少數帝王會主動禪位且甘心放棄權力,這樣的製度很容易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當執政者步入老齡之後,當年輕時代的 *** 、幹勁和奮進不複存在時,隨之而來的就是各類弊端的顯現,國家整體狀況便急轉而下,唐太宗如此,聖祖康熙皇帝如此,他的孫子高宗乾隆皇帝更是如此。

康熙皇帝晚年,更準確一點說康熙五十年前後開始,康熙皇帝明顯精神狀態大不如前,當年的英明神武、氣憾雲霄已一去不返。這時康熙皇帝執政理念開始大轉變,他開始崇尚無為之治,對待一些“小來小去”的不法官員也不在“斤斤計較”,這樣一來官場腐敗之風立刻抬頭。康熙皇帝親自承認: 隻要官員能夠不玩忽職守,不欺壓百姓,為了貼補家用或養家糊口,官員們有點額外收入可以不必追究。

腐敗的口子一旦撕開,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曼延整個官場,那些官員不會在意皇帝法外開恩的良苦用心,他們隻會利用權利,鑽法律的空子,來滿足自己的貪腐之欲。他們簡直如惡蛆一般無孔不入,無縫不鑽,寡廉鮮恥地成為國家之蛀蟲。

可以說,腐敗康熙後期執政更大之弊端之一。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康熙的眾皇子

另外一個給國家政體帶來極大影響的大事情就是“九子奪嫡”,被後人公認為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戰。這場皇位爭奪戰,讓原本被遏製的朋黨之爭再次抬頭,更讓剛剛穩固的政權,又變得陰霾重重。

在封建王朝,立嫡乃國之根本,康熙皇帝為了“接班人”的事情被折磨的焦頭爛額,導致無暇顧及國家日常政務,任由一些不法之徒恣意妄為,官場風氣再度程頹廢之勢。再加之,皇子之間為奪儲為,大力培植黨羽,而黨派之間又勾心鬥角,甚至相互傾軋。這段時期,朋黨之爭可謂猖獗,這樣一來國家政體吏治一片混亂,國家發展成“回流”之勢乃是必然。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

朋黨之爭是康熙末年的又一大弊政!

如此看來,康熙末年,國家之政體吏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看來整頓吏治已經刻不容緩,但是年邁的皇帝卻力不從心無所作為。不誇張的說,大清朝開始走下坡路了。

康熙六十一年,69歲的康熙皇帝駕崩於暢春園。雖然康熙皇帝晚年執政時期,國家政體吏治出現問題,但是作者還是認為瑕不掩瑜,康熙皇帝是曆史上難得的明君。

那個一直困擾著康熙皇帝的繼承人問題,也最終塵埃落定。剛剛承襲大統的新皇帝以“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勳業實為開創”為由,堅持打破廟號尊崇之法,尊康熙皇帝廟號“聖祖”,而諡號落在“仁”字,這正是對康熙皇帝後期執政風格的高度概括。

僅從尊廟號一事上,可窺見這位新繼承人並非墨守成規循規蹈矩之人。曆史也印證了,這位王朝的新君,給王朝帶來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那麼他究竟做了什麼驚天動地之事呢?其政績是否能夠超越父親這座“大山”呢?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10/92087.html

“康熙:大清因他而稱霸,也因他而埋下惡果!” 的相關文章

李治作為一代雄主 李治為何會被誤會成為軟弱無能的皇帝

李治作為一代雄主 李治為何會被誤會成為軟弱無能的皇帝

還不知道:唐高宗李治本是一代雄主為什麼被誤會是軟弱無能的皇帝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亂之時,諸侯割據。我們都知道隋朝和當年的秦朝一樣都是二世而亡的結局,同樣也被一個強大的王朝所繼承——唐朝。提到唐朝大家都會想到一代雄主、被稱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

關羽中箭與張郃中箭的結局為何會不同?

關羽中箭與張郃中箭的結局為何會不同?

俗話說刀劍無眼, 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關羽和張郃都是漢末三國名將,勇武過人,作為大將,都要統兵作戰,上陣殺敵,難免會受箭傷。在正史中,關羽曾頭部中箭,但是沒有死,而張郃右膝中箭,為什麼卻死了呢?關羽頭部中箭,是在和龐德交戰時,龐德射的。當時,關羽發動襄樊戰...

曆史上張良是個什麼樣的人?品性如何?

曆史上張良是個什麼樣的人?品性如何?

作為中國曆史上鼎鼎大名的謀士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張良的事跡,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張良,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智慧的化身。懂得功成身退,是漢初三傑唯一獨善其身的,沒有受到猜疑迫害。劉邦稱讚他“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後世評價頗高,被...

趙匡胤死後是弟弟趙光義上位 趙匡胤後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趙匡胤死後是弟弟趙光義上位 趙匡胤後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趙匡胤子孫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宋太祖趙匡胤共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趙德秀、次子趙德昭、三子趙德林、四子趙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斃,次日太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入宮主持大事,於十...

曹操想要刺殺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邊的呂布嗎

曹操想要刺殺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邊的呂布嗎

還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難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邊的呂布嗎?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我們重新溫習一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就能夠看到曹操內心的糾結和較量。曹操從王允那邊拿到了那把寶刀,然後去董卓家裏麵玩兒,在最開始的時候,曹操什麼都沒有說,隻是在...

洪遵任職期間,有哪些卓著政績?他在學術方麵有哪些貢獻?

洪遵任職期間,有哪些卓著政績?他在學術方麵有哪些貢獻?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嚴,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南宋錢幣學家。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紹興十二年(1142年)二月,與兄洪適同中博學宏詞科,洪遵第一狀元,洪適第二榜眼,父親洪皓,曾任禮部尚書、大金通問使、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兼權直...

周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孫權都有哪些貢獻?

周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孫權都有哪些貢獻?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帶來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孫權與眾將在濡須口相聚,席間孫權讓周泰袒露上身,讓他講明身上各個傷口的來曆。周泰便把力救孫權,拚死作戰的事跡詳細講來,使得眾人歎服。那周泰是如何舍身護主,救出孫權的呢一,投靠孫策周泰是九江郡人,因此和蔣欽是同鄉,...

雍正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能善終 乾隆為什麼還要厭惡這個臣子

雍正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能善終 乾隆為什麼還要厭惡這個臣子

雍正的四大寵臣中,隻有李衛得以善終,為何卻被乾隆厭惡?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著一次政權的變更。我們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孫三代,用人製度、治國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