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中國曆史8年前 (2016-09-03)3

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張廷玉的晚年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隨著《雍正王朝》的熱播,除了雍正皇帝這位“勤政帝王”的形象深入人心以外,堪稱“職場教科書”、“官場長青樹”的老臣張廷玉,也因為備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的信任和倚重而廣為人知。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下,張廷玉始終秉承著“少說多做”、“堅定站位”、“至誠至忠”的指導思想,堅定站位康熙皇帝、雍正皇帝所代表的皇權,深通上意、善解上憂。 不可否認,老藝術家杜雨露先生對張廷玉的演繹可謂是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但是,《雍正王朝》畢竟是改編自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小說,再經過影視劇作的情節演繹需要和藝術加工,對於曆史人物的演繹難免會出現偏差!

這個在《雍正王朝》中位居上書房首輔大臣,深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和倚重的肱股之臣,在曆史上到底是何等人物?

雍正遺詔

在《清實錄·雍正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九》中,記載了雍正皇帝的傳位遺詔,這份遺詔中除了有關於“密立皇四子弘曆為太子”一事的說明外,還專門提到了兩位大臣,一位是雍正帝“三大寵臣”之一的鄂爾泰,另一位則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張廷玉。

大學士張廷玉、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其纂修聖祖仁皇帝實錄。宣力獨多。每年遵上日繕寫上諭。悉能詳達朕意。訓示臣民。其功甚钜。大學士鄂爾泰、誌秉忠貞。才優經濟。安民察吏。綏靖邊疆。洵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終不渝。將來二臣、著配享太廟。以昭恩禮。

這裏,我們將雍正皇帝對張廷玉特旨恩賞的“配享太廟”資格,予以說明。

太廟,即為供奉皇帝先祖的宗廟,乃係皇帝一家直係的專門祭祀場所,所以一般隻有皇帝的先輩可享此殊榮。一般的皇親還不行,必須是近親或有功於江山社稷的皇親才有資格享此殊榮。但是,如果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也可在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

縱觀有清一朝,能夠擁有“配享太廟”資格的漢臣,僅有張廷玉一人,而已!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由此可見,雍正皇帝對於張廷玉的高度認可和巨大恩寵,就《雍正王朝》的演繹來看,張廷玉能夠獲此殊榮,也屬於必然結果。

但是拋開雍正朝的張廷玉不言,康熙朝的張廷玉果真就成為當時決策機構的首輔大臣,備受康熙皇帝恩寵?

步入乾隆朝以後的張廷玉,有著雍正皇帝的巨大恩寵,被任命了“輔政四大臣”之一;又有著“登朝垂五十年,長詞林者二十七年,主撰席者二十四年,凡軍國大事,奉旨商度”的巨大政治資質;卻為何得罪了乾隆皇帝,並最終落得一個“晚節不保”的下場,甚至差點失去了被雍正皇帝親賜的“配享太廟”資格呢?

一個曆仕三朝,有著長達半個世紀政治經驗的三朝老臣,卻為何鬥不過一個隻有30多歲,政治經驗絕對不能相提並論的年輕皇帝呢?

本文就從清朝官方文獻記載出發,對於曆史上,張廷玉和乾隆皇帝之間的博弈過程,予以詳細解析。

01 康熙朝的張廷玉,遠不及《雍正王朝》那般位極人臣

出生於康熙十一年的張廷玉,出自“合家頂戴,滿門朱紫”的官宦之家,其父張英,官至禮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妥妥的正國級幹部。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康熙三十九年,張廷玉和其父張英一樣,以科舉考試進入仕途,考中進士以後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成為大清朝廷的儲備幹部。

《清史稿·列傳七十五》中,詳細記載了張廷玉於康熙朝的仕途升遷:

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直南書房,以憂歸。服除,遷洗馬,曆庶子、侍講學士、內閣學士。五十九年,授刑部侍郎。旋調吏部。

也就是說,張廷玉在康熙朝隻做到了品秩為從二品的侍郎官職,相當於現今副省部級、省部級官員。

這裏的“南書房”,乃係清代皇帝文學侍從值班之所,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政治局秘書處。而“入值南書房”原本隻是文學侍從,隨時 *** 侍讀、侍講。而後,因為南書房時常代皇帝撰擬詔令諭旨,參預機務,而逐漸變為清朝的決策機構。《雍正王朝》中所說的“上書房”,就是指的“南書房”。

也就是說,張廷玉在康熙朝就已經進入權力中樞,甚至成為了內閣大學士的屬官——內閣學士,但其並沒有實權,說到底也隻是一個皇帝秘書而已,還不是那種受到康熙皇帝信任和重用的秘書。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至於《雍正王朝》中,張廷玉所擔任的上書房首輔大臣,僅僅是處於劇情發展的需要、人物設定的需要。

02 張廷玉和鄂爾泰之間的黨派之爭

進入雍正朝以後,張廷玉和鄂爾泰等人一樣,才正式踏上仕途快車。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加授張廷玉太子太保榮譽官銜,從從二品直接越級升為從一品。

張廷玉能夠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和張廷玉之前所擔任的康熙皇帝“秘書”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康熙皇帝臨終之際,張廷玉的“秘書”才具展現得淋漓盡致。

張廷玉所著《漫懷園文存》中,有過和雍正皇帝君臣相識的說明:

康雍之交,政務殷繁,諭旨每日下數十次,皆由承命應辦。若有緊急奏事,上令入大內,口授大意,或於禦前伏地而書,或隔簾授幾。稿就即呈禦覽,精敏詳瞻,悉當聖意。

再加上張廷玉之父張英,曾經擔任過皇四子胤禛的師傅,於是剛剛登基,急需培植自身黨羽勢力的雍正皇帝就將張廷玉招致麾下,在康熙皇帝駕崩的次月,就將張廷玉擢升為禮部尚書。

而後,便是張廷玉在雍正皇帝的特別重用和恩寵下,得到了進一步升遷,《清史稿·列傳七十五》記載:

五年,進文華殿大學士。六年,進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七年,加少保。

也就是說,張廷玉在雍正六年才真正成為諸殿閣大學士之首的保和殿大學士,也就是俗稱的“內閣首輔”。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但與此同時,另一位雍正朝的權臣,雍正帝三大寵臣之一的西林覺羅·鄂爾泰也一步步走向了仕途的巔峰。雍正六年,鄂爾泰改任雲貴廣西三省總督;雍正七年,鄂爾泰加銜至太子少保;雍正十年,鄂爾泰被授保和殿大學士,成為和張廷玉同等地位的“內閣首輔”。

自此,張廷玉和鄂爾泰之間的黨爭開始出現苗頭。

《清實錄·雍正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九》有載:

戊子。上不豫。皇四子寶親王弘曆皇五子和親王弘晝、朝夕侍側。戌刻。上疾大漸。召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領侍衛內大臣公豐盛額、訥親、內大臣戶部侍郎海望、至寢宮前。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恭捧上禦筆親書密上日。命皇四子寶親王弘曆為皇太子。即皇帝位。少頃。皇太子傳上日。著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輔政。

也就是說,雍正皇帝在傳位於皇四子愛新覺羅·弘曆的同時,還為已經25歲的乾隆皇帝安排四位“輔政大臣”,兩位皇叔——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兩位肱股之臣——鄂爾泰、張廷玉。

雖然在乾隆皇帝繼位以後,麵對已經成年的皇帝,張廷玉等人懇辭掉了“輔政大臣”,改為“總理事務王大臣”之稱,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時的張廷玉和鄂爾泰已經走向了權力的頂端。

乾隆三年,果親王允禮因病薨逝;

乾隆四年,因受到“弘晳逆案”牽累,莊親王允祿退出權力中樞。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登基初期,雍正皇帝刻意安排的權力中樞平衡生態就很快被打破,朝政大權被張廷玉和鄂爾泰兩人牢牢把控。

可兩人之間的黨派之爭也逐漸明朗化,甚至一度達到“往往竟日不交一語”的狀態。

如何對待黨爭,對於剛剛登基,被朝臣乃至雍正皇帝認為“政治經驗嚴重不足”的乾隆皇帝而言,至關重要。

張廷玉和鄂爾泰乃係雍正朝名臣,對乾隆皇帝又有輔弼和擁戴之功。然而,對於急需權力集中,盡快實現皇權至上的乾隆皇帝而言,兩人卻是乾隆皇帝實行專製統治製度的大敵,將會嚴重影響乾隆皇帝唯我獨尊的帝王形象。

在乾隆皇帝眼中,張廷玉和鄂爾泰就是朋黨禍首,就是嚴重威脅和挑戰自己皇權的人物所在。

於是,乾隆皇帝采取了雍正皇帝對於廉親王愛新覺羅·胤禩的手段,“欲取之,必先予之”。

對於鄂爾泰,乾隆元年為欽點會試大總裁,除大學士職務以外,他又兼任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經筵講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銜太傅,國史館、三禮館、玉牒館總裁,賜號襄勤伯。

對於張廷玉,則是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特命與鄂爾泰同進三等伯,賜號勤宣。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麵對張廷玉和鄂爾泰之間的黨爭,非但沒進行打壓,反而給予了“鼓勵”的態度。直到兩大黨派鬧得不可開交,兩敗俱傷。

03 乾隆皇帝和張廷玉之間的君臣博弈

沒等乾隆皇帝“坐收漁翁之利”,鄂爾泰卻先於乾隆十年病逝了。

但是,乾隆皇帝對於“鄂爾泰一黨”的瘋狂打擊,才算正式開始。而為了製約於朝中“一黨獨大”的張廷玉,乾隆皇帝也正式開始了打壓。

為了平衡和製約張廷玉的巨大權力,乾隆皇帝親自培植了一位出身滿洲貴族的大臣——鈕祜祿·訥親,進入權力中樞,並迅速成為保和殿大學士,取代了鄂爾泰之前的位置。

而此時的張廷玉年逾花甲,已經是接近七十的老人了。乾隆皇帝特旨恩準其在紫禁城騎馬,又以“廷玉年已過七十,不必向早入朝,炎暑風雪無強入”為由,允許其不必上早朝,這看似是乾隆皇帝對老臣的特殊關照,但實際上,這就乾隆皇帝逐漸將張廷玉排除於權力中樞的開端。

在乾隆皇帝的“特殊關照”下,朝廷上逐漸形成了鈕祜祿·訥親一人承旨的局麵,張廷玉開始靠邊站了!

張廷玉身曆三朝,久經官場,見慣了宦海的沉浮和傾軋,對於君臣關係所出現的變化,他不可能沒有察覺。隻是他一向立身嚴謹,始終嚴格信奉“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從政原則,絕不會因為和乾隆皇帝之間關係的變化而流露出一絲一毫的不滿,更不會、也不敢費盡心思的去追究其中緣由。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乾隆十一年,在張廷玉逐漸被排擠除權力中樞的時候,張廷玉的長子——內閣學士張若靄病故,給張廷玉帶來了極大的打擊。

《清史稿·列傳七十五》有載:

十一年,若靄卒。上以廷玉入內廷須扶掖,命次子庶吉士若澄直南書房。

也就是說,在長子張若靄病故以後,乾隆皇帝雖然特命恩賞了其次子張若澄“入值南書房”的資格,算是給予了張廷玉一定程度上的安慰。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巨大打擊,再加上“落葉歸根”的老年思想,讓張廷玉萌生了退意。

乾隆十三年,已經76歲高齡的張廷玉正式以“年近八旬,請得榮歸故裏”為由,向乾隆皇帝正式提出辭呈。

在清朝時期,年過50就可以根據具體理由“致仕”;而官員致仕的更高年齡界限則是60歲;也就是說,已經76歲的張廷玉此時提出辭呈,絕對是合情合理,沒毛病的!

但是,張廷玉忘了!

張廷玉忘了乾隆皇帝的自負,忘了自己是一個曆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老臣。乾隆皇帝才不會看年齡,隻會看忠心與否。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乾隆皇帝一句“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將張廷玉辭呈駁回的同時,也將兩人之間的君臣博弈正式拉開。

在乾隆皇帝首次駁回張廷玉辭呈時,給予了三個理由:

1、朕為卿思之,不獨受皇祖、皇考優渥之恩,不可言去;

2、即以朕十餘年眷待,亦不當言去;

3、朕且不忍令卿去,卿顧能辭朕去耶?

三個理由,兩個都是不滿之言乃至訓斥意思,就連最後一個“不忍令卿去”的理由,也是反向指責的啥意思在內。

很明顯,乾隆皇帝將張廷玉在此時提出辭呈的原因,歸結到了對自己的不滿,對被排擠出權力中樞的不滿。

另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一下張廷玉選擇辭職的時間——乾隆十三年!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的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後富察氏崩逝;金川大戰中,清軍屢屢失利。乾隆十三年的乾隆皇帝在痛失愛妻打擊下,在金川失利的憤怒中,一反常態,大開殺戒,一改登基之初的寬仁政策。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也就是說,乾隆十三年,乃係乾隆皇帝施政態度轉變的風水嶺,官場生態由此進入了緊張、恐怖的所在。

張廷玉撞在了乾隆皇帝的槍口上!

可能是急於從如此複雜的政局環境中脫身,張廷玉又在乾隆十四年的正月和十一月,兩次提請致仕。

《清史稿·列傳七十五》有載:

十四年正月,命如宋文彥博十日一至都堂議事,四五日一入內廷備顧問。是冬,廷玉乞休沐養屙,上命解所兼領監修、總裁諸職,且令軍機大臣往省。廷玉言:“受上恩不敢言去,私意原得暫歸。後年,上南巡,當於江寧迎駕。”上乃許廷玉致仕,命待來春冰泮,舟行歸裏。

也就是說,經過張廷玉的數次“努力”,張廷玉終於獲得了乾隆皇帝的同意,而且乾隆皇帝還派人給張廷玉吃了一顆定心丸:“朕五十正壽。大學士亦將九十,輕舟北來,扶鳩入覲”。

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剛滿40歲,也就是說這是乾隆皇帝為張廷玉預設的十年以後的見麵場景。

也就是說,如果張廷玉就此同乾隆皇帝一別,就可以榮歸故裏、得以善終了。可是,一生謹慎的張廷玉卻在關鍵時刻,糊塗了!

和《雍正王朝》中演繹的一樣,曆史上的張廷玉更是一個視爵如命的人,就在離開京城之際,張廷玉最為關心的就是雍正皇帝親賜“配享太廟”的資格,乾隆皇帝還認可不認可?

按照張廷玉的說法:

蒙世宗遺命配享太廟,上年奉恩諭,從祀元臣不宜歸田終老,恐身後不獲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為券。

啥意思?

你爹說的讓我配享太廟,你還同意不?你得給我留個憑證,別到時候你不承認!

此時的張廷玉已經全然沒有了往日的清高和謹慎,心急如焚、似火攻心,虛榮心極強。當時,因為“配享太廟”出自雍正皇帝遺詔,久成定命,所以乾隆皇帝雖然數次表現出了對張廷玉的不滿,也並沒有想要收回該項恩賞的意思。

所以,乾隆皇帝對於張廷玉的奏請,心中雖然不滿,但也沒有具體表現,並給予了一首詩作為憑證:

造膝陳情乞一辭,動予矜惻動予悲。

先皇遺詔惟欽此,去國餘恩或過之。

可例青田原佑廟,漫愁鄭國競摧碑。

吾非堯舜誰皋契,汗簡評論且聽伊。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單從詩作的字麵意思,就能明顯看出乾隆皇帝對張廷玉的嚴重不滿。尤其是“先皇遺詔惟欽此,去國餘恩或過之”,則直接表明了乾隆皇帝對於張廷玉能夠擁有“配享太廟”資格的不認可。

可就在乾隆皇帝明確表示了自己對於張廷玉不滿以後,張廷玉卻正式開始了“作死”之路。

《清實錄·列傳七十五》有載:

上意不懌,然猶為頒手詔,申世宗成命,並製詩示意,以明劉基乞休後仍配享為例。次日,遣子若澄入謝。上以廷玉不親至,遂發怒,命降旨詰責。

啥意思?

張廷玉要一個憑證,乾隆皇帝給了!可是,如此大的恩典,張廷玉竟然隻派遣了自己的兒子前往謝恩。張廷玉的“不識時務”,徹底惹怒了乾隆皇帝!

可是,這還不算完!

乾隆皇帝對張廷玉的不滿積鬱已久,而這一次張廷玉的“大不敬”,讓乾隆皇帝抓到了機會,也終於找到了一個宣泄長久以來家事悲痛、國事不順之壓抑心情的機會。

乾隆皇帝的龍顏大怒,讓張廷玉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準備次日一早,趕到紫禁城向乾隆皇帝謝罪。可是,已經徹底慌亂的張廷玉再次犯了錯誤!

《清史稿·列傳七十五》有載:

上以廷玉不親至,遂發怒,命降旨詰責。軍機大臣傅恒、汪由敦承旨,由敦為乞恩,旨未下。又次日,廷玉入謝,上責由敦漏言,降旨切責。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訓斥張廷玉的聖旨還沒到,張廷玉就趕緊趕來謝罪了!

而泄密的人,就是時任軍機大臣、張廷玉的學生汪由敦。

但就算如此,乾隆皇帝也隻是給予了張廷玉“上命削伯爵”的處罰,但仍然給予了“以大學士原銜休致,仍許配享”的巨大恩賞。

如果到此為止,張廷玉也還算是“善終”,畢竟還有著“配享太廟”的巨大恩賞,這份至高無上的榮譽,足以讓張廷玉流芳百世。

但是,張廷玉的“作死”腳步,依然沒有停歇。

按照乾隆皇帝下達的“命待來春冰泮,舟行歸裏”的命令,乾隆十五年的春天,就是張廷玉能夠返回家鄉的時間了!

可在乾隆十五年的春天,乾隆皇帝皇長子愛新覺羅·永璜偏偏薨逝了!而作為永璜的老師,張廷玉在永璜剛過初祭,就趕緊向乾隆皇帝提出了“歸田養老”的奏請。這下,乾隆皇帝被徹底激怒了!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如懿傳》永璜劇照

乾隆皇帝下旨將清朝擁有“配享太廟”資格人員的名單交給張廷玉,讓張廷玉自己考慮,能否與配享諸臣比肩並列。

即“應配享,不應配享,自行具折回奏!”

而張廷玉是這樣回奏的:

“臣老耋神昏,不自度量,於太廟配享大典,妄行陳奏。皇上詳加訓斥,如夢方覺,惶懼難安。複蒙示配享諸臣名單,臣捧誦再三,慚悚無地。念臣既無開疆汗馬之功,又無經國讚襄之益,付祈罷臣配享,並治臣罪。”

乾隆皇帝終於“戰勝”了張廷玉,得到了張廷玉“親口推掉”配享資格的“把柄”。

於是,“上用大學士九卿議,罷廷玉配享,仍免治罪”。

可是,命運似乎要折騰死這個身曆三朝的老臣,就在張廷玉失去“配享太廟”資格,終於返回家鄉以後,又被自己的兒女親家——四川學政編修朱荃牽累,而被“命盡繳曆年頒賜諸物”。

張廷玉被乾隆皇帝徹底推下了神壇,而這場君臣博弈,以乾隆皇帝的完勝而告終。

但是,乾隆皇帝的帝王心術自此,還沒得到盡數表現。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張廷玉墓

乾隆二十年,被乾隆皇帝打壓的徹底沒脾氣的張廷玉,病逝家中,乾隆皇帝特旨隨即下發:

今張廷玉患病溘逝。要請之愆。雖由自取。皇考之命。朕何忍違。且張廷玉在皇考時。勤慎讚襄。小心書諭。原屬舊臣。宜加優恤。應仍謹遵遺詔。配享太廟。以彰我國家酬獎勤勞之盛典。

也就是說,在逐步打壓張廷玉的過程中,乾隆皇帝完成了皇權集中的最終目標。在張廷玉病逝,徹底失去影響以後,乾隆皇帝又做出了“眷顧老臣”的正麵姿態,展現出了自己的寬仁。

此時的乾隆皇帝,登基剛滿20年,帝王心術的老道毒辣,較之其父、其祖,已經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按照乾隆皇帝的話,“彼泉下有知,但如何銜感乎”?

不知道,身在九泉之下的張廷玉,對於自己最終獲得了“配享太廟”資格的結局,該會是如何感想?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609/82062.html

“張廷玉為何落得晚節不保?究竟是誰把他推下了神壇?” 的相關文章

曆史上漢高祖劉邦一共有多少兒子?分別是什麼結局?

曆史上漢高祖劉邦一共有多少兒子?分別是什麼結局?

劉邦駕崩後,八個兒子命運多舛。下麵由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漢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前195年6月1日),六十一歲的漢高祖劉邦在長安的長樂宮病逝。那他的妻子皇後呂雉是如何對待他的八個兒子的呢一,皇長子劉肥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其母為外婦曹氏,因此他未能成為皇太子而是於漢...

劉備要是統一了天下 劉備最後會不會還政給漢獻帝

劉備要是統一了天下 劉備最後會不會還政給漢獻帝

對如果蜀漢統一,劉備真的會還政於漢獻帝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從始至終劉備都沒有說過要還政於漢獻帝,他一直都想學東漢光武帝劉秀那樣中興漢室,而不是想學如西周周公匡扶周成王那般匡扶獻帝。先不說蜀漢統一之後劉備會怎麼做,就看看蜀漢還沒有統一華夏,與魏吳三分天下的時候劉...

馬超: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曆?

馬超: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曆?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之子。曆史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而後馬騰入京被封為衛尉,馬超就統領了馬騰的部隊。建安十六年(211年...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的後人的?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的後人的?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下麵曆史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元末,天下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各路英雄割據一方,這段過渡時期的曆史,注定動蕩不安而又意義不凡。如大浪淘沙,各路義軍最後隻剩下陳友諒、張士誠和朱元璋三支勁旅。而為了統一天下大業,三股力量此消彼長,互不相讓,彼此間...

張先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先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先 宋代詩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張先是烏程人,出生於北宋建國三十年。那是個好時代喲,讀書人最受歡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據說犯了該殺頭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個時代開啟了中國古代經濟最繁榮、文化最發達的時代。張先的家境比較貧困,父親張維被迫放棄求仕之路,...

有關於皇太極的死史書都沒有詳細記載 死因到底是什麼

有關於皇太極的死史書都沒有詳細記載 死因到底是什麼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皇太極猝死之謎被揭開,死因確實有些尷尬,難怪史書沒有詳細記載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作為封建帝製時期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是是非非曆來讓人五味雜陳。雖然清朝末期,我們忍受了被列強欺淩的屈辱,但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大清王朝,畢竟作為一個正統的王朝,它能坐穩...

漢武帝劉徹和漢高祖劉邦都功勳卓著 劉徹為什麼會是千古一帝

漢武帝劉徹和漢高祖劉邦都功勳卓著 劉徹為什麼會是千古一帝

還不知道:同樣功勳卓著,為何被稱為千古一帝的是劉徹而不是劉邦?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高祖劉邦建立了漢朝,其功勳自不必多說,然而在後世,很少有人稱高祖劉邦為千古一帝,反倒是漢武帝劉徹多被這樣稱呼。甚至在詩詞中,常常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四帝並列出現。顯而易見,在後世...

曆史上衛青與平陽公主之間的感情如何?

曆史上衛青與平陽公主之間的感情如何?

平陽公主,西漢時期公主,漢武帝劉徹同母姐。以上問題曆史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眾所周知,大司馬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她是漢武帝的賢後,而衛青後來又迎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很多人認為漢武帝重用衛青,主要是因為漢武帝是他姐夫,而他又是漢武帝的姐夫,其實則不然,衛青迎娶平陽公主是在其成為大將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