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古代下令被誅九族時,為何家中親人不逃走?

中國曆史6天前4

古代封建王朝時期,雖然人治淩駕於法治之上,但是大多數時期統治者還是選擇依法治國,通過明文律法來約束百姓和文武百官,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同時在製定法律的同時還伴有相應的刑罰。

簡單來說就是不同的罪行受到不同的懲罰,就比如做一些雞鳴狗盜之事頂多就坐坐牢,賠點錢,可要是以下犯上,殺人越貨,那罪過可就大了,根據不同的情況承受不同的懲罰措施。

然而最嚴重的莫過於誅九族,相信對於這一刑罰很多人在小說或是影視劇中都看到過,有些犯下滔天罪行的犯人就會被誅九族以泄民憤或是帝王之怒,可是在執行刑罰的過程中為何家中的親人不趁機逃走呢?

其實逃走才是真的愚蠢。

連坐製度衍生的“株連九族”

“誅九族”這個刑罰的雛形最早是出自上古氏族部落時期的族刑,一般是部落首領對某個區域的族人進行處罰,但是這些人未必全是有血緣關係,或者是血緣關係並不是很近。

等到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形成,到了秦朝建立,商鞅變法提出來了連坐製度,也就是家中一人犯罪,其他的幫凶,哪怕是知情和不知情的也都要受到相應的處罰,甚至是以同罪論處,而這也就衍生出來了“株連九族”。

那這其中所說的九族是那九族呢?根據記載分別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加起來組成的九族,其中父族四是指犯罪之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包括一些直係親屬子女等等,畢竟在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男子的社會地位更高,在被判刑的時候也更多的從男子方麵著重加刑。

而母族三是指犯人的母親家族的直係親屬,包括外公,外婆,外祖父祖母一族,最後妻族二指犯 *** 子的父親和母親一族。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文化成為了主流思想,統治者也開始實施以德治國,在實行“誅九族”的時候並不會真的一一查處,對於一些特殊情況還是會酌情處理,所以後來“九族”就是虛指,並不是指具體的數量,更多的是強調這種刑罰的嚴苛,可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很嚴重的刑罰,這可是相當於讓一個家族滅亡。

為何非要“誅九族”?

常言道“殺人不過頭點地”,就算是犯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那也是他一個人的事,就算有從犯或者是知情人員那就依法論罪就可以了,為什麼非要株連九族,這樣做是不是太殘忍了,也太沒有人性了?對此,統治者也不想這樣做,但是一般被誅九族的基本上都是謀逆造反,想要謀權篡位的人物。

就比如明朝時期的胡惟庸、悍將藍玉等等,他們私下裏結黨營私,濫用職權,謀劃著推翻朱元璋,自己當皇帝,那這樣的人對於朱元璋來說就是絕對不能留的。

他們的家人也是如此,因為其家人肯定知道很多事情,但是還是選擇沒有言說,這也代表著他們是支持造反,或者是靜觀其變,等著坐收漁翁之利的,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有反叛心理,那這樣的人不殺未來肯定會影響統治的穩定。

再就是武將出身的人家,很多都是驍勇善戰的將領,這些人很容易因為親人被殺而出現逆反心理,所以皇帝隻殺犯罪本人,放過其他的知情者無疑就是給自己留下了隱患,為了避免意外的發生,最直接,最根本的 *** 就是斬草除根,雖然做法太殘忍,但是卻可以很好的震懾其他人,讓世人明白造反的代價,這樣也可以側麵起到穩定社會秩序的目的。

當然,縱觀古代封建社會,還是很少有統治者真的下令誅九族的,畢竟其中牽扯的人員太多,不同的勢力之間和有關聯,有的甚至還和皇室有一定的關係,所以這種裙帶關係的存在讓誅九族不是很好實施,再加上這是極其殘酷的懲罰,容易引起民憤,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一係列的暴動問題,因此大多數情況下,統治者還是不願意這樣的。

族人為何不逃跑躲避刑罰?

話說回來,在皇帝下令誅九族的時候,族人明明有時間逃跑,或者是他們可以趁著混亂逃竄,離開家鄉,換一個地方,然後隱姓埋名不也一樣活著嗎?反正古代也沒有人臉比對,個人信息采集並不是那麼全麵,在加上也沒有基因技術,根本不知道誰是誰,他們為何不跑,非要在家中等著被處死?

其實他們不是不想跑,而是沒時間跑,也不能跑,要是跑了才是真的愚蠢,首先古代信息穿達非常滯後,當皇帝宣布誅九族的命令時會有官兵馬上行動,或者是朝廷有專門的情報人員通知到地方官府,在此期間,被處刑的家族是不知道這個消息的,等到他們知道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官兵已經把這個家族圍的水泄不通,就算他們想跑也沒時間啊!

其次就是他們要是擅自逃跑麵臨很多問題,就比如如何出城?去往哪裏?要知道古代雖然人口信息采集不完全,但是還是有戶籍記載的,每家每戶幾口人他們都有名字的記錄,要是想逃跑肯定要出城,可出城就會審核個人信息,這樣就會被認出來。

就算是順利出城了,去往新的地方還是會麵對地方官府的人口登記,而這樣的話還是會暴露身份,除非逃亡深山老林,那樣的話生活肯定是不好的,一輩子這樣活著實在是太憋屈。

最後就是擅自逃離一旦被抓回來那就是直接處死,一點挽回的餘地的沒有,可要是不跑,一般統治者還是很有可能酌情減輕刑罰,要麼流放,要麼充軍,有些時候麵對皇帝或是皇太後大壽還可能大赦天下,那這樣就會被赦免,所以逃跑的代價太大,也不符合古人重視氣節的觀念。

結語

在現如今,這種殘酷的刑罰早就已經被取締,人們的法律意識越來越高,違法亂紀的現象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和整治,當然,人性化和道德體係的建立更為重要,法律也要合乎情理,而不是濫殺無辜,相信在未來我們將會建立起更好的法治社會。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2405/594333.html

“古代下令被誅九族時,為何家中親人不逃走?” 的相關文章

尉遲熾繁:北周宣帝宇文贇皇後,宣帝逝世後出家為尼

尉遲熾繁:北周宣帝宇文贇皇後,宣帝逝世後出家為尼

尉遲熾繁(北史為尉遲繁熾)(566年-595年),京兆郡長安縣人,周宣帝宇文贇皇後,蜀國公尉遲迥孫女。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早年嫁給西陽郡公宇文溫。得到周宣帝宇文贇垂青,召為長貴妃。大象二年,冊立為天左大皇後。北周宣帝逝世後,出家為尼,法號華首。隋朝開皇十五年,逝世,時年...

明宣宗朱瞻基在曆史上都有哪些愛好?

明宣宗朱瞻基在曆史上都有哪些愛好?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年號宣德。這是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聊齋誌異》中說:“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顯然,朱瞻基愛促織是出了名的。除了這個愛好,朱瞻基還有鮮為人知的、更高雅的興趣—文藝。朱瞻基出生後,明成祖朱棣覺得這個孫子長得非常像自己...

漢明帝劉莊是什麼出身?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登基繼位的?

漢明帝劉莊是什麼出身?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登基繼位的?

漢明帝本名劉陽,字子麗,東漢王朝第二位皇帝, 讓曆史網小編帶大家撥開曆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劉莊是光武帝劉秀與皇後陰麗華之子,自幼聰穎伶俐,“十歲能通《春秋》”,十五歲時被立為皇太子 。光武帝駕崩後,劉莊“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後(陰麗華)曰皇太後。”漢明帝曹隨蕭規,“遵奉建武製度,無敢違...

朱標不死藍玉就沒有事情嗎 最後朱棣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朱標不死藍玉就沒有事情嗎 最後朱棣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對朱標不死藍玉就不會死,朱棣也不會造反,是這樣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太子朱標的死,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首先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接班人了,經過深思熟慮,他沒有選擇其他兒子,而是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可麵對這麼年輕且無經驗的接班人,朱元璋開始大殺功臣。看似給他...

曹操五子良將手下有多少人 他們是怎麼排序的

曹操五子良將手下有多少人 他們是怎麼排序的

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將,他們手中各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三國誌卷十七》中為曹魏的五員名將合傳,他們分別是張遼、樂進、於禁、張郃和徐晃。在對五人的評價中說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後人由此將這五人稱為曹操的“五子良將...

朱元璋把皇位傳給朱允炆 最後為什麼會被親叔叔搶走

朱元璋把皇位傳給朱允炆 最後為什麼會被親叔叔搶走

朱允炆繼承朱元璋皇位,為何卻被親叔叔奪了皇位?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明朝,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自南向北,以南方軍隊擊敗北方遊牧民族而統一天下的皇朝。說起明朝,自然離不開宦官、殺戮、血腥和專製統治等等,而大明的十六位皇帝更是極具“傳奇”與“神秘”色...

殺韓信怎麼方式不行 宮女為什麼還用竹竿

殺韓信怎麼方式不行 宮女為什麼還用竹竿

對為什麼韓信會被宮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最主流的說法是因為漢高祖劉邦曾經給了韓信一份“三不殺”的許諾——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在看得見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殺韓信、金屬兵器也不能用來殺韓信,這不等於就是黑了韓信一塊“免死金牌”嗎?到底是誰要殺韓信史...

李世民和朱棣都造反上位 兩人榮譽為何完全不同

李世民和朱棣都造反上位 兩人榮譽為何完全不同

還不知道:都是造反登上的皇位,為什麼李世民被視為明君,朱棣卻毀譽參半?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李世民壓根不叫篡位,隻不過是爭搶大小王而已。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很多史學家都會忽略,最重要的一點導致朱棣和李世民兩個人的口碑名聲不一樣,兩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