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 李自成是怎麼處理崇禎的屍體的

中國曆史9年前 (2015-05-21)116

還不知道:李自成是如何處置崇禎遺體的,他的做法可以預料大順政權必定難立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正所謂“君舟民水,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說法,很多時候新的政權建立往往是民心所向,就比如明朝時期李自成起義,最後還成功推翻明朝統治一事,這是我國古代曆史上少有的,農民起義取得成功的經典案例。

可是我們也知道,李自成雖然帶領起義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還建立了大順政權,但是他這個政權僅僅存在了四十二天,宛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那麼如此浩浩蕩蕩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既是民心所向,又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為何到最後是這樣的結局呢?你看看李自成是如何處置崇禎皇帝的遺體就明白,他這樣的做法注定了大順政權難以維持。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 李自成是怎麼處理崇禎的屍體的

01心有餘而力不足,無力回天的崇禎

可能在很多人眼裏亡國之君大多都是昏庸無道,窮奢極欲之人,因為隻有這樣的帝王才會荒廢朝政,致使國家大亂,民怨四起,最後的結局自然是麵臨政變或者是全國各地大大小小勢力的起義,就像曾經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一樣,可是崇禎皇帝並不是這樣的人,他成為亡國之君隻能說是命運使然。

首先就是在崇禎皇帝繼位的時候,明朝已是破敗不堪,國家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就比如北方有清朝的軍隊不斷進犯,邊境地區經常發生戰爭,而明朝大部分的軍隊也都屯兵於此,這樣連年的戰爭也極大地消耗了明朝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導致前朝積累下來的底蘊漸漸被消耗殆盡。

與此同時,國內還爆發了數年的自然災害,因為這一時期是曆史上的小冰河時期,當時明朝的百姓種植的莊稼顆粒無收,反觀 *** 不但沒有安撫民心,放賑救災,反而還施加各種苛捐雜稅,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原因。

當然,這些都不是做根本的原因,明朝滅亡的致命關鍵就是吏治腐敗,黨派林立且幹涉朝政,首當其衝的就是東林黨,起初東林黨是以文人雅士為核心的官員集團,而且曾經還一直和魏忠賢的宦官集團相抗衡,但是等到魏忠賢被殺之後,東林黨的性質以及核心的理念也就隨之發生了改變。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 李自成是怎麼處理崇禎的屍體的

他們開始依靠自己強大的勢力幹涉朝政,左右皇帝的決定,而崇禎皇帝也是蒙在鼓裏,別看他從始至終一直都是兢兢業業,每天起早貪黑的處理國家大事,但是奈何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或者說當他意識到關鍵問題所在的時候,就算是做出調整也已經來不及,國家破敗不堪,已是走向窮途末路,崇禎就算是大羅神仙,也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02愧對列祖列宗,歪脖樹上上吊自殺

在1644年3月,李自成帶領大順軍攻破明朝都城,明朝也就此宣告滅亡,而崇禎皇帝其實可以避免這樣的結局的,曾經李自成也派人和他談判,隻要立李自成為王,割讓西北地區給他,並賠償百萬兩白銀為軍費,他就願意繼續維護崇禎皇帝的統治,但是崇禎認為李自成就是匪軍,根本沒有和自己談判的資格,所以果斷拒絕。

而等到李自成即將兵臨城下時,崇禎皇帝還有最後一條退路,那就是帶領一眾妃子和大臣逃跑,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日後東山再起,重整軍力再殺回來也是可以的,但是崇禎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要和眾將士同生共死,雖然說這樣的做法很讓人感動,也能鼓舞士氣,但是終究隻是垂死掙紮,還是無法改變最後的結局。

等到李自成的大順軍攻破都城,崇禎皇帝知道結局已然注定,他先是讓太監把自己的幾個兒子趕緊送出宮外,保留自己的皇室血脈,隨後又拿起劍將自己的妃子、皇後以及親生女兒一一殺掉,目的就是避免她們被敵軍玷汙,有辱皇室的尊嚴,可以說崇禎也是很殘忍的。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 李自成是怎麼處理崇禎的屍體的

緊接著他就一個人戰火之中走出宮外,最後他來到皇宮後麵的煤山,選擇了一顆歪脖樹,掛上白綾,自己選擇了自縊,可能對他而言,自己作為亡國之君,沒能挽救明朝的江山基業,這是自己的無能,百姓因自己相信奸臣而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他深感愧疚,也無顏麵對列祖列宗,隻能以死謝罪。

03李自成是如何處置崇禎遺體的?

等到李自成進入皇宮之後,他沒發現崇禎皇帝的蹤跡,不免心中擔憂,趕緊派人搜捕崇禎,無論生死都要帶回來,沒想到最後人們發現崇禎已經在後山吊死了好久,於是他的手下就把崇禎的遺體帶了回來,此時李自成有些犯難了,他不知該如何處置崇禎的遺體,不過在這個時候,他的手下還抓到了崇禎的三個兒子,其中就是太子朱慈烺,兄弟三人寧死不屈,一副視死如歸的姿態,而李自成正好可以問問他們的意見,看看這三個皇子有什麼建議。

朱慈烺身為太子,自然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風風光光的大葬,於是就和李自成說,要是他們真的是仁義之君,那就以帝王的喪葬規格安葬崇禎吧!身邊的其他人對於這一想法也是表示讚同,怎麼說崇禎也的不是昏庸無道的君主,如今為國為民而死確實應該按帝王之禮下葬。

緊接著李自成就開始按照這樣的想法對崇禎進行安葬,雖然他答應了下來,也著手這樣做,但是他並不是真心願意的,所以僅僅隻是花費了幾百兩白銀而已,買個棺材,搞一個規模不大的葬禮,讓曾經的文武百官前去吊唁,這哪裏像古代帝王的葬禮,估計一些大臣葬禮也比這好吧!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安葬費一大部分還是舊臣湊的,李自成根本沒花多少錢。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 李自成是怎麼處理崇禎的屍體的

04結語

不得不說李自成選擇這樣安葬崇禎皇帝,實在是太草率、太吝嗇了,這也讓人對他倍感失望,自古以來發動起義或是兵變勝利之後,勝利的一方都會好好安葬前朝皇帝,一來是樹立自己的威望,安撫民心,讓人們知道自己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帝王,畢竟古代忠君愛國的思想還是很深刻的,人們很擁護所處朝代的皇帝,這樣做也是能夠短時間內讓百姓接納新的政權。

二來就是表達對前朝皇帝的尊重,同時可以快速收攏原來朝中的大臣為自己所用,但是呢?李自成哪一點都沒做到,還欺壓權臣,放縱百姓強取豪奪,致使百姓苦不堪言,這也就難怪他的大順政權為何隻存在42天。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505/656.html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 李自成是怎麼處理崇禎的屍體的” 的相關文章

唐介是什麼人?他與唐仁宗之間有何故事?

唐介是什麼人?他與唐仁宗之間有何故事?

唐介,曆史上膽子最大不怕殺頭的禦史,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北宋仁宗年間,因為比較特殊且良好的政治氛圍,加上宋仁宗這位有史以來最仁厚皇帝的寬容,名臣輩出,數不勝數。每一位名臣都能寫出一大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出來,大多在史書上都被寫成了如聖人般的閃耀(熬到王安石變...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去見李淵時,做了什麼樣的動作?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去見李淵時,做了什麼樣的動作?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遙望曆史的河流,感受曆史的滄桑,下麵和曆史網小編一起走進了解。《資治通鑒》曾記載了“玄武門政變”發生後,李淵和李世民初次相見的情形。“上乃召世民,撫之曰:‘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今天我們在讀這則文字的時候,總覺得非常滑...

諸葛亮當初為什麼要選擇劉備 選擇東吳和曹魏又會怎麼樣

諸葛亮當初為什麼要選擇劉備 選擇東吳和曹魏又會怎麼樣

還不知道:諸葛亮為何願意跟隨劉備?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公元223年2月,劉備病重,他將諸葛亮招到永安,與李嚴一同托付後事。當時劉備將蜀漢與他的兒子劉禪盡數托付給了諸葛亮,他甚至賦予了諸葛亮更換帝王的權力,諸葛亮深感於劉備對自己的信任,稱自己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

周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孫權都有哪些貢獻?

周泰是什麼人?他的一生對孫權都有哪些貢獻?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帶來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孫權與眾將在濡須口相聚,席間孫權讓周泰袒露上身,讓他講明身上各個傷口的來曆。周泰便把力救孫權,拚死作戰的事跡詳細講來,使得眾人歎服。那周泰是如何舍身護主,救出孫權的呢一,投靠孫策周泰是九江郡人,因此和蔣欽是同鄉,...

朱允炆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會丟了江山?

朱允炆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會丟了江山?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於應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在位四年,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無論從哪個方麵來看,明朝靖難之役都是一場堪稱神奇的戰爭。擁有全國資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會在朱棣麵前完...

程秉:三國時期東吳官員、儒學家,孫權對其極為禮待

程秉:三國時期東吳官員、儒學家,孫權對其極為禮待

程秉(生卒年不詳),字德樞,汝南南頓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員、儒學家。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起初跟隨鄭玄,後來北方荒亂而到交州避難,期間與劉熙考究五經大義,因此通繞五經。後來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為長史。吳大帝孫權聽聞程秉的名聲,於是以禮征召他,程秉到後,被任命為太子太傅。黃武...

司馬顒是什麼人?他為何要參與八王之亂?

司馬顒是什麼人?他為何要參與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今天曆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永安元年(304年),河間王司馬顒(yong)部將張方挾持晉惠帝到長安,自此司馬顒牢牢控製了西晉朝廷。僅僅過了兩年,司馬顒就被東海王司馬越擊敗,被迫逃到太白山躲藏。為何司馬顒會迅...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開國皇帝。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來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經會試考核,以78歲高齡的大儒劉三吾為主考的考官們選出貢士51名,均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鳴冤告狀,“科場舞弊”成為當時最大的話題。隨後,朱元璋下詔徹查此事,經數日複核,調查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