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

中國曆史6年前 (2018-05-06)28

眾所周知西楚霸王項羽英勇無敵,治國是不行的,但是打仗就非常行,那麼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龍且是楚漢交戰時期的楚國將領,但其在史料中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可以這樣評價,若是沒有他帶領項羽的20萬精兵強將與韓信作戰於濰水,似乎他的存在感就更低了。

濰水之戰讓曆史學家記下了龍且這個名字,也將這個名字瞬間埋沒在眾多曆史豪傑的汪洋大海之中。

細細地梳理一下史料中的細枝末節,還是能夠將龍且追隨項梁起兵,後聽從項羽召喚的過程加以明晰的。史料中沒有記載龍且的出生年月,隻是提到其在項梁的手下任司馬一職,在大破章邯的戰爭中表現突出。

跟隨項羽後,在定陶與韓信、曹參等開戰,不料兵敗。一年後與項聲一道擊敗謀反的英布,平定淮南地區。然後,史書中對其的記載就剩下決定其生死的一戰——濰水之戰了。

既然龍且在項羽部隊中的表現並不算怎麼突出,為啥項羽會在關鍵的戰役中將手下的一半軍隊調與龍且指揮呢?這恐怕與項羽當時所處的境遇有關係。

公元前204年四月,項羽的軍隊將劉邦圍困在滎陽地區,還將漢軍的運糧通道給切斷了,劉邦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

古時候打仗很有意思,若是有一方感覺到自己有些招架不住了,可以派出使者議和,這樣可以得到喘息機會。

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

劉邦就采納了這一建議,但項羽的謀士範增不同意。大家都知道,範增的思維還是蠻厲害的,當初若是項羽聽從了範增的建議,在鴻門宴上果斷出手,也就不會有後麵楚漢爭霸的事情了。

此刻,劉邦謀士陳平的一句話,道出了項羽那時候的無奈“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這說明了啥,項羽真正的問題,就是無人可用!

範增屬於文人,隻能出謀劃策,鍾離昧和周殷當時負責防守西楚的後方根據地彭城,還要確保糧道的安全,因此,當齊國田廣來求助項羽時,項羽思考再三,也隻有派出龍且這位說不重要,其實也很關鍵的人物出戰了!

那麼,為什麼龍且的死,會讓項羽之一次感到失敗的恐懼呢?

龍且做了什麼讓項羽恐懼?

在項羽圍困劉邦於滎陽幾個月後,韓信率兵攻打位於現在齊魯大地的齊國,以便從側麵將楚軍包圍,緩解劉邦軍隊的正麵危機。韓信用兵,那沒得說,三下五除二,就將齊王田廣打得落花流水,齊都臨淄被攻破。

齊王也咽不下這口氣呀!雖然與項羽有宿怨,但也得求助於項羽。項羽想到的是,若是坐視韓信壯大,必然會對自己的地盤造成威脅,不利於今後作戰。

所以,項羽同意讓龍且與田廣組成楚齊聯軍,一起與韓信作戰。

於是,項羽將自己的20萬大軍交給了龍且指揮,自認為身經百戰的龍且對韓信並不看好,當著項羽的麵拍胸脯,說韓信“易與耳”,意思就是很容易對付,過不了多久就可班師回國。項羽當然也對此充滿信心,要不然,也不會派出龍且作戰了。

可是,沒想到的是,或許是龍且經曆了前麵若幹戰役的勝利,有了傲嬌之情,或許是龍且本身就沒有將韓信放在心上,竟然沒有聽從手下的建議,決定與韓信正麵硬剛。這下,正好中了韓信之計。

事後分析龍且的失敗,就是其太過剛愎自用。屬下謀士分析得頭頭是道,韓信軍隊雖為長途跋涉,但勢頭正猛,現在咱們是主場作戰,沒有必要速戰速決,拖一拖他,或者掐掉其糧草補給,這樣,咱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勝。

若是龍且有頭腦,仔細分析一下當下的局勢,采取了謀士的建議,自己就不會兵敗,也不會身亡了。

但龍且認為,謀士的建議太消極了,自己不主動作戰,那麼,還有什麼功勞可言?

韓信兵力不如我龍且,我將其痛痛快快地打敗,項王高興,肯定會給我許多封地的。在此思想指導下,龍且指揮大軍大舉攻擊韓信。

韓信則邊戰邊退,龍且更高興了,認為韓信不過如此,遠不如傳說中的樣子。但韓信在濰水之上是有埋伏的,用沙袋將河水斷流,等到楚齊軍隊進入埋伏圈,韓信命令將沙袋卸掉,直接泄洪!咱們都看到過前段時間四川達州突然爆發山洪的視頻吧?

能夠想象到被困許久的洪水一下子爆發出來的勢能究竟有多大。所以,楚齊大軍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下子被奔湧而下的濰水衝得暈頭轉向,衝走的衝走,淹死的淹死。

此刻,韓信帶領大軍向前衝殺,沒有多久,龍且的軍隊大幅潰敗,龍且也死於亂軍之中。冷兵器時期戰爭就是這麼神奇,勝負可能就在一瞬間。

龍且沒了,20萬精銳部隊沒了,項羽知道了,肯定會心痛不已,我們回過頭想想,龍且不就是項羽的一員大將嗎?他死了,再培養唄!軍隊沒了,再招兵唄!

但我們畢竟沒有處於項羽當時的境地,不明白項羽的處境,也就體會不到項羽此刻感受到的絲絲涼意和隱隱恐懼了。

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

濰水之戰可謂是楚漢爭霸的分水嶺

先說說項羽當時的兵力分布。在濰水之戰以前,項羽手下的兵力大概有40萬,項羽帶了10萬與劉邦在滎陽一帶周旋,另外10萬調撥給了周殷和鍾離昧。

剩下的20萬都給了龍且,且屬於能征善戰的嫡係部隊,結果,就一場戰爭,就將這20萬給報銷了,今後,項羽拿什麼和漢軍對抗呢?人家是仗越打兵馬越多,這項羽是越來越少,你說,這仗可怎麼打?

項羽無奈,隻好與劉邦暫時簽訂“鴻溝和議”,準備就此中分天下,以備後戰。表麵上,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戰爭暫時得到了緩和,其實,對於項羽而言,存在於其內部的隱患並沒有徹底消除。要知道,由於連年征戰,全國的人口消耗非常大,兵力補充非常困難。

項羽一下子損傷了一半的兵力,可謂是元氣大傷。再者,項羽的謀士範增因被項羽懷疑而出走,病死在路上,鍾離昧和周殷也受到項羽的懷疑,導致手下將領軍心渙散,無心戀戰。

從全國形勢上分析,濰水之戰之後,韓信占據了三齊之地,可以迂回到西楚後方對其形成包圍的態勢,使得漢軍進可功,退可守,完全處於戰爭的主動地位,而項羽則因兵力損耗太大、軍心不穩、地盤越來越小而進入到被動防禦的階段。

可以這樣說,濰水之戰直接影響了曆史進程的改變,使得原本占據有利局麵的項羽處於劣勢,也預示著,項羽的失敗已經變得不可逆轉。

綜合來說,項羽感到恐懼的,並不簡簡單單是龍且一個人的戰亡,而是其麵對的戰爭局麵的窘迫之勢。

內部來說,幾乎無將可用,兵力也大打折扣;對外來說,也沒有兵力補充,地盤縮水,處於四麵受敵的地步。當項羽想到這些困擾之後,他不感到恐懼才怪。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805/187407.html

“龍且是誰?為什麼他的死讓項羽感到恐懼?” 的相關文章

乾隆下江南的時候,為何要殺掉一個算命的道士?

乾隆下江南的時候,為何要殺掉一個算命的道士?

乾隆皇帝生性喜愛享樂,多次下江南,其中發生了許多趣事,那麼他下江南的時候,為何要殺掉一個算命的道士?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話說,有一次乾隆在下江南的路上,走著走著突然遇到了一個算卦的先生,本著好奇的心理,乾隆便與之交談了一番。交談之中,乾隆發現這位老道士似乎算出了他的經...

官渡之戰袁紹占據絕對優勢 袁紹敗給曹操是因為用人嗎

官渡之戰袁紹占據絕對優勢 袁紹敗給曹操是因為用人嗎

對袁紹有兩個頂級謀士,如果被重用官渡之戰敗的就是曹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官渡之戰是曹操打的最為精彩的一場戰爭之一,在這場戰爭中曹操以兩萬兵力大破袁紹十萬大軍奠定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那麼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袁紹為何會慘敗在曹操手上呢?其中一個最為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袁...

弘晝為什麼被稱為荒唐王爺 弘晝是在明哲保身還是真就荒唐

弘晝為什麼被稱為荒唐王爺 弘晝是在明哲保身還是真就荒唐

還不知道:乾隆弟弟弘晝為何人稱荒唐王爺?曆史上他是真荒唐還是明哲保身?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乾隆56年,79歲的愉妃被安排侍寢,太監一臉驚訝,以為皇帝年老眼花看錯了,立即貼近乾隆耳根大聲說:“陛下,愉妃娘娘快80了,你換個年輕的吧!”萬萬沒想到,乾隆一把打翻桌上的...

三國時期許褚手下的那支隊伍戰鬥力如何?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時期許褚手下的那支隊伍戰鬥力如何?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對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許褚是曹操手下大將,正史中記載,許褚腰大十圍,勇力絕人。後來,許褚成為曹操的貼身護衛,多次在危急時刻救了曹操,立下大功。許褚和典韋都是以猛著名,也都深受曹操喜愛,兩人不相上下。然而,許褚手中有一支奇特的隊伍,讓曹操非常喜歡...

郤正:蜀漢至西晉時期學者、官員,曾為劉禪撰寫投降書

郤正:蜀漢至西晉時期學者、官員,曾為劉禪撰寫投降書

郤正(?-278年),本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師縣人,三國蜀漢至西晉時期學者、官員。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少好學,廣讀古籍。弱冠即善寫文章,為蜀漢朝廷征為秘書吏,官至秘書令。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攻伐蜀漢,後主劉禪投降,郤正為之撰寫投降書。後隨劉禪...

曹操的兒子那麼多 最突出的人是誰,命運如何

曹操的兒子那麼多 最突出的人是誰,命運如何

對曹操一生子嗣眾多,最為突出的是哪幾位?他們的命運又有何不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曆史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在封建社會時期會出現一個男子有若幹妻妾的情況,他們擁有這麼多女子,往往會誕下眾多子嗣。再加上當時的社會環境,以權利和地位論英雄,如果誰權勢越高,那麼他在擇偶方麵的特權也就越大。曹操作...

有哪些與宋庠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宋庠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後改名庠,更字公序。開封府雍丘縣人。北宋大臣、文學家。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指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評事、同判襄州。後因劉...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朝時期的南北榜之爭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開國皇帝。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來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經會試考核,以78歲高齡的大儒劉三吾為主考的考官們選出貢士51名,均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鳴冤告狀,“科場舞弊”成為當時最大的話題。隨後,朱元璋下詔徹查此事,經數日複核,調查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