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曆史 > 正文內容

王安石遊褒禪山為何半途返回?或因巨石擋路

中國曆史7年前 (2017-06-22)24

位於馬鞍山含山縣城北七公裏處的褒禪山與華陽洞,麵積約20公裏,因王安石一篇《遊褒禪山記》而聞名中外,《遊褒禪山記》列入中學生必讀範文。褒禪山曆來是佛家聚集之地,在含山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褒禪山與華陽洞曾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與故事。

 王安石遊褒禪山為何半途返回?或因巨石擋路

*** 配圖

王安石當年非常後悔

褒禪山華陽洞之所以名揚天下,是因為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寫下著名的散文《遊褒禪山記》。在華陽洞口有一碑廊,刻有全文。當年的王安石為什麼會寫下這篇文章呢?公元1054年的7月,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3年期滿回家探親的途中,路過這裏,當時王安石與他的兩個好友和兩個弟弟一道同遊此山,但他們一行5人在探洞時,並沒有走完全程就出洞了。所以,之後王安石非常後悔,深有感觸地寫下這篇文章。

《遊褒禪山記》全文僅500餘字,短小精悍,謀篇布局曲折多變,讀來琅琅上口。這篇文章雖是遊記,但重在遊後感悟之上,啟示治學貴在嚴謹,做事勇於創新,遇事百折不撓。正是這篇遊記包含著深邃思想,多年來該文一直被選為高中語文教材,港、澳、台地區也將此文列入中學生必讀範文。

為何沒有繼續走下去

《遊褒禪山記》可謂家喻戶曉,但人們很少知道王安石到了華陽洞,為何沒有再繼續走下去。據含山旅遊部門介紹,華陽洞最為有名的是它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在洞中可以觀賞到中國的文房四寶,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進到洞中,有一片豁然開朗的大廳,叫“回步廳”,就是當年王安石一行5人打著火把從後洞進入走到此處,其中一位說:“不出火且盡。”他們隻好一同由此出了洞。出洞後王安石感到很後悔,於同年七月以追憶的形式寫下了千古名篇《遊褒禪山記》。這裏還有“荊公回步”4個字,是後人在公元1200年懷著對王安石的崇敬心情,沿著王安石當年走過的路重遊到此寫下的,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曆史。

 王安石遊褒禪山為何半途返回?或因巨石擋路

*** 配圖

在記者一行來到“荊公回步”廳時,才感受到當初宰相王安石不能再走的真正原因,它不僅僅是怕火把用滅了出不來,而是在這“荊公回步”洞口有一塊大石頭給擋路了。至今人要是不彎腰,是進不去的,洞口離地麵隻有六十公分高,寬度大約一米多。即使小孩進去,也要貓著腰才能進得去。如果是成年人進這麼小的洞口,要扶住石頭把身子側到地麵才能進去。我想當時的通判王安石,不會低著頭側著身再進這個洞口了。

“華陽洞”三字是王安石的手跡

華陽洞口有座小石橋,叫“懷賢橋”,意為懷念立誌改革的王安石。洞口的右方,有一塊石碑,上刻“華陽洞”3個大字,據含山旅遊局介紹,這是王安石的手跡,是從王安石的老家江西臨川“王安石紀念館”拓印來的,字體為行書,既剛健蒼勁又俊美秀麗。洞口上方生長著天然的青檀樹,樹在懸崖石壁之上,“石包樹、樹抱石”,為褒禪山奇景之一。這種青檀樹,其樹皮是製造宣紙的主要原料,目前野生天然青檀林全國僅有三處,褒禪山是其中之一。

據含山旅遊局介紹,褒禪山與華陽洞是連在一起的,現在已經成了馬鞍山著名旅遊景點。

褒禪寺最早建於唐朝貞觀年間

據含山文物局介紹,含山褒禪山中的褒禪寺最早建於唐貞觀年間,其創始人是唐代高僧慧褒禪師,他與唐玄宗的國師慧忠為昆季,慧褒雲遊至此,見山勢幽深,景色宜人,猶如靈山仙境,遂結廬修寺於此。

 王安石遊褒禪山為何半途返回?或因巨石擋路

*** 配圖

此後宋代高僧中會和尚又擴建了寺廟,到南宋慶元年間褒禪寺香火漸盛。明代永樂年間,褒禪寺院千餘間,住僧近千人,達到鼎盛時期。原褒禪寺不遠處還有褒山大塔和山腰小塔各一座,大塔磚石結構,七層,高約20多米,塔建於宋元豐3年,“文革”中被造反派用 *** 炸毀。縣文物部門在文物普查中,征集到附近農民從大塔地宮中挖到的銅菩薩遺像3尊,銀果盒2隻,其中一盒內有慧褒禪師7粒五色舍利子。

褒禪山是幾座山峰的總稱。東起靈芝山,西止鼇魚嶺,北有起雲峰、碗兒嶺等,這些山峰眾星捧月般環抱著一個饅頭狀的小山,此乃褒禪山。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開篇寫道:“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這就是褒禪山名的來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追風曆史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201706/132524.html

“ 王安石遊褒禪山為何半途返回?或因巨石擋路” 的相關文章

司馬懿在奪權的時候 期間為何沒有多大的阻力

司馬懿在奪權的時候 期間為何沒有多大的阻力

還不知道:為什麼司馬懿篡魏的過程中沒有太大阻力?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原因很簡單,因為司馬懿自己篡魏這個行為就是曹魏自己鼓勵的結果。我們要知道,今天我們去看待過去的曆史,本身就帶著一份上帝視角了。今天我們能夠獲得的曆史認知,也是漫長時間積累下來的結果,如果我們生活...

項羽失敗給劉邦之後 項羽為何死都沒有過江

項羽失敗給劉邦之後 項羽為何死都沒有過江

還不知道:項羽敗給劉邦後,為何寧死也不肯過烏江?的讀者,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在古代,絕大多數的統治者都希望自己能夠一統天下,成為一代明帝,名垂青史。但一旦有了戰爭,那就會產生成王敗寇的結局。最終隻有一人能笑著迎接勝利。至於那些失敗者,也就在歲月的流逝下,逐漸被遺忘。不過...

曹操為什麼到死都沒有能統一天下 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

曹操為什麼到死都沒有能統一天下 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

今天曆史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曹操為什麼終其一生也沒能統一天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曆史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曹操,我國古代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詞人。在東漢動蕩的末年,曹操縱橫捭闔,知人善任,充分發揮手下文臣武將,先後吞並:呂布,袁術,袁紹,劉表,馬騰,張魯等,成為北方最大的軍閥。曹操建立了曹...

曹睿作為曹丕的兒子 司馬懿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曹睿作為曹丕的兒子 司馬懿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司馬懿連曹丕都不怕,卻為何怕他的兒子曹睿?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曹丕繼位後,也想著要勵精圖治,無奈英年早逝,司馬懿幫助曹丕有功,又輔佐過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懼怕曹丕會對他做什麼。曹丕去世之後,皇位就到了他的長子曹睿頭上,即魏明帝。相...

三藩之亂被平定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三藩之亂被平定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曆史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1644年4月15日,清攝政王多爾袞接到了這樣一封書信:……流寇逆天犯闕……先帝不幸,九廟灰燼……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拒守之邊門,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京東地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國與北朝通好,二百餘年,...

何進不死漢朝會亂嗎 後麵還有沒有三國戰亂

何進不死漢朝會亂嗎 後麵還有沒有三國戰亂

如果何進沒有死,也許就沒有三國之亂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說到三國,就不能不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何進,東漢最後一個外戚。正因為他的一個重要決定,使得風雨飄搖中的東漢王朝徹底土崩瓦解,變成了群雄割據一方互相混戰的局麵。引用曹操的一句話:“亂天下者...

有哪些與鄧芝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有哪些與鄧芝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鄧芝(178年-251年),字伯苗。義陽郡新野縣人。東漢名將鄧禹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重臣,將領。接下來曆史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鄧芝早年曾被預言能位至大將,後被劉備任為郫令,升遷為廣漢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績,被征入朝為尚書。劉備逝世後,奉命出使吳國,成功修複兩國關係,並深...

顧榮:西晉末年大臣、名士,擁立司馬氏政權南渡

顧榮:西晉末年大臣、名士,擁立司馬氏政權南渡

顧榮(?-312年),字彥先,吳郡吳縣人,西晉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擁護司馬氏政權南渡的江南士族領袖。孫吳丞相顧雍之孫、孫吳宜都太守顧穆之子。下麵曆史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顧榮弱冠時仕於孫吳,與紀瞻、賀循、閔鴻、薛兼並稱“五俊”。吳國滅亡後,與陸機、陸雲一同入洛陽,號稱“洛陽三俊...